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主要演员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主要演员

发布时间:2022-12-09 05:16:28

①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主要内容

该片讲述了,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村长从邻村找来魏敏芝给高老师代一个月课。高老师见魏敏芝只有十三岁,教不成书,不想要。村长说,找这么一个人不容易,她能给你把娃看住。先让她凑合一个月等你回来再说。

水泉小学原先有三四十个学生,每个新学期开学都有学生流失,直到只剩二十八个人。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

魏敏芝整天让学生抄课文,每天清点人数,谁要把学生弄走,就跟谁急,连村长的话也不听。学生见她人小,又不会上课,不听她的,有的故意跟她捣乱,弄得教室里乱哄哄的。她不顾不问,只是守在教室门口不到时间不让走。

十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不得不失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记住高老师临行前的叮嘱,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她打听到张慧科城里的住处,单身一人踏上了进城之路,十三岁的魏敏芝开始茫茫人海里的寻找。

终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找回了张慧科并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得到了大量的粉笔和文具。

(1)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主要演员扩展阅读:

《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 。

该片使用一班非专业演员制作一出像纪录片的电影,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在该片中张艺谋保留了演员本身的名字。本片获得十项国际电影奖项,包括金鸡奖、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

角色介绍

1、魏敏芝

河北省赤城县镇宁堡乡中学学生,被任命到一间偏远学校去做代课老师。前任老师临走前吩咐魏敏芝不要失去任何一个学生,最后一个都没少。

2、张慧科

故事男主角,水泉小学学生。方脸阔嘴特别憨厚的样子,十分招人喜欢。十岁的张慧科为给家里还债,不得不辍学进城打工去了。最后被小老师魏敏芝在城里找到。

3、田村长

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水泉沟村村长。因为村里小学高老师要请假,而为村小学请来小教室魏敏芝。

4、高老师

水泉小学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学生由魏敏芝代理。由于水泉小学学生流失严重,临走时交给魏敏芝任务,要求一个她每天都点名,一个不能少。还交代她每天都给学生抄课文。

② 《一个都不能少》22年后,张艺谋捧红的两个农村小孩,现在怎样了

近日,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悬崖之上》登陆各大电影院,短短的21天时间里,该电影就突破10亿票房,直到6月1日,票房已经突破11亿大关,成为张艺谋继电影《长城》以后,第二部高票房电影,并且这部电影还将有可能攀过《长城》成为张艺谋最高票房的电影。

在张艺谋的电影里,有这样一部电影,电影上的演员基本都不是专业演员出身,基本是素人参与却屡屡在国内外斩获电影大奖。

有这样一部电影,男女主角都未满15岁的孩子,却引起了大家的轰动,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这部电影诞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看过的人都被里面的内容所震撼。最难得的是里面出演的孩子,他们原来叫什么名字的,在电影里就叫什么名字。

这部电影就是1999年张艺谋执导的作品 《一个都不能少》。

在电影中的两个小主角,魏敏芝和张慧科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了,那么曾经被张艺谋捧红的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如果不是张艺谋的电影,或者魏敏芝和张慧科的命运就不会得到改写,或许他们如同在大山里的其他小孩子一样,穷得读不起书,早早辍学出来城里工作,步入婚姻,生儿育女或者在大山的家里给家人干农活,下地种田养猪,看不到任何的出路……

1998年,张艺谋拍板要将施祥生的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搬上大屏幕,当年,施祥生在写《天上有个太阳》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此后会无意中被张艺谋发现,从而将小说变成影视作品。

当时的张艺谋是我国“第五代导演” 代表人物之一,他之前拍摄过许多电影都在国内外造成一片轰动。

但身为导演的他并不喜欢在同一个题材或者同类作品中徘徊,他希望能拍出和从前不一样的作品,在他的这种观念下,《天上有个太阳》走进了张艺谋的视野中。

但张艺谋不甘于只做改编小说类型的电影,如果里面的内容被大家熟知,那么电影就缺少了新鲜感,张艺谋显然不喜欢这样。

他找到了小说的作者施祥生,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块合作,让他做电影的编剧,前提是剧本要有和小说不一样的东西。

然而名导演之所以能成为名导演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对于作品剧本的一丝不苟和较真,让施祥生在创作上吃了苦头。

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写剧本不是难的事情,可是前前后后接近4个月的不断修改剧本让施祥生崩溃,还好最后呈现出来的剧本让张艺谋很满意。

张艺谋为了作品能呈现和以往不一样的风格,同时也为了凸显电影的真实性,张艺谋决定不采用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而是特意去农村里找和角色相符合的素人。


后来魏敏芝和张慧科这两个从河北的农村里出来的孩子成功吸引了张艺谋的注意, 从这一刻起, “幸运”砸到他们的头上。


巩俐、章子怡、周冬雨,倪妮凡是张艺谋捧出来的“谋女郎”,后面都能接连不断地获得很好的电影拍摄机会,就连唐嫣也是张艺谋选中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出演,后来慢慢在演艺圈中接拍到不少角色。

而魏敏芝也是张艺谋挑选出来的“谋女郎”之一,只是这位谋女郎和其他的谋女郎不一样,她被称为“最土的谋女郎”。

其他的谋女郎在拍摄完张艺谋的作品后,都能在演艺圈上有很好的发挥和成就。

几乎被张艺谋选中的女孩,很快就能成为演艺圈中的骄女。

而魏敏芝在拍完《一个都不能少》后,惊讶地发现原来跟着导演拍戏,四处宣传不仅有好吃好玩的还有人送花给自己。

这对13岁之前没出过大山的魏敏芝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她也曾经幻想以后成为一名演员,以拍戏为生。

可张艺谋的一番话,让她从幻想中清醒过来。


看到有点飘飘然的魏敏芝,阅人无数的张艺谋知道魏敏芝心里打着怎样的如意算盘,语重心长地跟她说一番话,并且用手清晰地指明一点: “一部电影并不能改变你的命运!”

魏敏芝当时能入张艺谋的法眼,全然靠的是她身上不向命运低头的妥协和勇气,而不是外貌。但 娱乐 圈里,外貌却将女演员分成好几级,学过画画的张艺谋对于人物的轮廓,外表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他一眼就看出魏敏芝并不适合在 娱乐 圈中当演员。

但他并没有直接地否认魏敏芝,而是心平气和地劝说叫她好好读书,对于在大山里的魏敏芝想要改变未来,读书成了唯一的出路。

幸亏13岁的魏敏芝听从了大导演的话,在《一个都不能少》电影上映后,尽管有许多电影商找上了魏敏芝想邀请她拍戏,她都拒绝,而是静下来来好好读书。

一个人的机遇其实还与她遇见怎么样的伯乐有关,一个好的前辈能够指引你未来正确的方向,而张艺谋就是魏敏芝的伯乐。

2004年,19岁大的魏敏芝考上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影视传媒学院,她想当一个像张艺谋这样的编导。


当时的魏敏芝还和妹妹除了读书以外,也一起前去河北日报实习当记者到处采访,只是魏敏芝的名气实在太大了,有时候还被采访的对象“采访”了。

在校期间的魏敏芝一直用功读书,在学校读了2年后,魏敏芝有机会去美国的夏威夷进行留学深造,和其他的留学生不一样,魏敏芝是拿了全额的奖学金去的。

而在美国,魏敏芝除了完成学业以外,她还在这里遇见了她的爱人并且结婚生子。


2010年,魏敏芝还带着自己的丈夫一起回国,还上了鲁豫的访谈节目。

并且从节目的开始到最后,两人的手始终没有放开过,魏敏芝的脸上一直挂着幸福的笑容。

22年过去了,如今的魏敏芝身材比起电影中的自己要微胖一点。虽然人变得更圆了些,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她积极向上,勤劳读书的她找到和她一样棒的男生在美国共度余生,并且还有可爱的儿子一同伴随她。

可以说魏敏芝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电影中10岁的张慧科为了还清家中的债务,无奈之下,放弃了自己的学业,跑到城里打工。而现实中的张慧科和魏敏芝一样在学校读起了书。

只是张慧科一开始的时候还沉浸在做明星的滋味,习惯了在聚光灯下生活,一时半会还没能重新适应学校的生活。幸好老师一直在张慧科的身边,让他骚动的心得以平复。


和魏敏芝不一样的是,回到校园后读初二的张慧科还让张艺谋惦记着。

当时有一部抗日战争片《挣扎》的制片厂想要找张艺谋推荐小演员,张艺谋就想起了张慧科,并且向他们推荐了他,就这样张慧科又有了第二次的拍电影机会。


后来他也走进了《西柏坡》的剧组,扮演一个放羊娃。

其实张慧科在电影里的演出让人看得感动之余更忍不住落泪。就连大S的前男友蓝正龙看了,也表示自己很欣赏张慧科,觉得戏剧就是应该这样呈现。

只是童年时代的高光并不能确保未来能一帆风顺。

长大后的张慧科和魏敏芝一样参加高考,考入了河北传媒学院的摄影专业。


远在美国的魏敏芝回国后,总是“惦记”着这个学生,她去张慧科所在的学校探望他,给他一个惊喜。

在电影里头,魏敏芝总是低头俯视张慧科,没想到多年以后,魏敏芝要仰着头看张慧科。

22年过去了,如今的张慧科也娶妻生子,并且在河北电视台工作,只是从前在幕前表演的他改成了在幕后工作了。

《一个都不能少》22年后,被张艺谋捧红的两个农村小孩如今都重返普通人的生活里,虽然和屏幕上的明星没有可比性。

但是在和从前的他们对比,无疑他们是幸运的,起码他们现在的生活是从前在大山长大的他们不敢想象的。

一个出国成为华人太太,一个成为事业有成的丈夫,而他们两人都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③ 国产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究竟是不是真实故事

是真实故事,国产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导演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讲述魏敏芝给水泉小学代课的故事,因高老师叮嘱不能少一个学生,魏敏芝实现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进城寻找学生张慧科,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

该片使用一班非专业演员制作一出像纪录片的电影,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在该片中张艺谋保留了演员本身的名字。本片获得十项国际电影奖项,包括金鸡奖、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一个都不能少》最后是在孩子们用彩色粉笔写写画画的画面中结束的,这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结局。一部影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却无法改变一个地区贫困落后的教育面貌;一个导演可以给自己影片的结尾涂抹上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但却无法给严峻的社会现实涂抹上同样的浪漫主义色彩。

本片让观众读到了一种荒诞。荒诞得居然可以叫仅小学毕业的十三岁女孩来代小学生的课,而那个身无分文的小女孩,居然会为了一个学生进城冒险;荒诞得让三元钱一瓶可乐的时代,一元钱一盒的粉笔却如此珍贵;荒诞地看到教室的内间是寝室,老师得和住校生挤睡在一起。种种荒诞让观众看得悲凉到流泪。

④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演员用的都是原名!…

影片选用的所有演员均是普通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他们都未经过专业的培训,但却以其真诚质朴的表演,演绎出感人的故事。魏敏芝和张慧科都是河北小赤城县所属两个村的学生。魏敏芝自从拍了这部片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魏敏芝家境和电影中的她一样贫寒,《一个都不能少》放映后,她得到了许多热心人的帮助,家里的妹妹也因此重新回到学校。后来她自己也曾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
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村长从邻村找来魏敏芝给高老师代一个月课。高老师见魏敏芝只有十三岁,教不成书,不想要。村长说,找这么一个人不容易,她能给你把娃看住。先让她凑合一个月等你回来再说。 水泉小学原先有三四十个学生,每年都有学生流失,现在只剩二十八个了。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魏敏芝整天让学生抄课文,每天清点人数,谁要把学生弄走,就跟谁急,连村长的话也不听。学生见她人小,又不会上课,不听她的,有的故意跟她捣乱,弄得教室里乱哄哄的。她不顾不问,只是守在教室门口,不到时间不让走。 十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不得不失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记住高老师临行前的叮嘱,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她打听到张慧科城里的住处,单身一人踏上了进城之路,十三岁的魏敏芝开始茫茫人海里的寻找……
魏敏芝-魏敏芝(河北省赤城县镇宁堡乡中学学生) 张慧科-张慧科(河北省赤城县头堡子村小学学生) 田村长-田正达(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水泉沟村村长) 高老师-高恩满(北京市延庆县千家店镇沙梁子乡中心小学教师) 孙志梅-孙志梅(河北省龙门所镇中学学生) 电视台门房-冯玉英(张家口市人民公园售票处票务员) 电视台主持人-李凡凡(张家口电视台经济部主持人) 县中学教师-张艺长(北京市延庆县教育局基建处教师) 砖窑老板-徐占青(北京市延庆县千家店镇红石湾村村长) 张慧科娘-刘汉芝(北京市延庆县红旗甸乡丰沟村村民) 中年旅客-马国林(张家口市联合利华洗涤用品有限公司干部) 电视台台长-武万录(张家口市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 火车站广播员-刘茹(张家口市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 文具店老板-王淑兰(张家口市桥西区爱晚斋文化用品商店经理) 电视台导演-付新民(张家口市人民广播电台节目部主任) 饭馆老板-白梅(张家口市聚鑫餐厅经理)
《一个都不能少》十分简单,它要反映的是如今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当中可看见更多更多的中国问题,这就是电影所能做到的,也是观众所能发现的。影片的结局是个好的结束,魏敏芝的寻人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得到了许多捐献,张艺谋似乎不想抹煞中国人性的存在还没在时代的转变中倾向于麻木,但这不是所有中国贫穷农村所能得到的幸运,还有无数的中国农村儿童在失学与工作之间浮沉。

⑤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简介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介绍

1、《一个都不能少》根据施祥生的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讲述了乡村代课老师魏敏芝在得知学生张慧科辍学去城里打工后,她独自一人踏上了进城寻人之路的故事。

2、《一个都不能少》是由张艺谋执导,魏敏芝、张慧科主演的剧情电影,该片于1999年9月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映。

⑥ 农村题材《一个都不能少》电影里的小演员,现在怎么样了

张艺谋的作品《一个都不能少》,聚焦当年中国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以朴实的情怀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为了表达故事的真实性,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来自普通学校,而不是一些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包括两位主角魏敏芝和张慧科。

⑦ 跪求《一个都不能少》在1999年由张艺谋执导,魏敏芝、张慧科主演的剧情电影百度网盘资源

《一个都不能少》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NiIlOuqr7fwZMJzMov-Dkw

提取码: yebc

《一个都不能少》是由张艺谋执导,魏敏芝、张慧科主演的剧情电影,该片于1999年9月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映。

⑧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主要人物有谁

魏敏芝
魏敏芝
女主角
张慧科
张慧科
男主角
田村长
田正达
村长
高老师
高恩满
----
孙志梅
孙志梅
----
电视台门房
冯玉英
----
电视台主持人
李凡凡
----
县中学老师
张艺长
----
窑厂老板
徐占青
----
张慧科娘
刘汉芝
----
中年旅客
马国林
----
电视台台长
武万录
----
火车站广播员
刘茹
----
文具店老板
王淑兰
----
电视台导演
付新民
----
饭馆老板
白梅

⑨ 《一个都不能少》:13岁的女老师,张艺谋“极端的真实”

在“中国第五代导演”群体之中,张艺谋以其独特的方式与电影叙事,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影坛上,创造了属于他个人的神奇故事。 在与其他“第五代导演”了创造“民族志”电影,同时也为自身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在张艺谋的电影生涯之中,他特别热衷于“宏大视角下的民族故事”,同时通过深层文化观念和传统人格模式的巅峰来概括们民族的文化与 历史 。在早期所执导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中都有着 张艺谋特有思考的影子,并在他独有的视听语言,象征,隐喻,反讽下,将特有的神话思维民俗仪式化 。这使得张艺谋所执导的民族电影带上了民族寓言的色彩,在世界电影舞台上留下佳话。

纪实性电影观念,也在“中国第四代导演”的推动下得以流行与接受,到了80年代,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又开始了以 “创作个性,反思传统文化” 迫使纪实性渐隐。如果不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群体,中国电影还停留在“二战电影”时期,是他们以学院派和本土传统民俗的结合,使电影变得有趣。90年代, 张艺谋又以《秋菊打官司》,重新扛起了纪实性的大旗, 现实主义与电影美学达成了和解 随后所推出的 《一个都不能少》更是达到极端真实化 ,也在电影史上更具意义。

张艺谋颇具实验性的剥离了纪实风格淡橙的形式特征。 影片中所有的演员都采用非职业演员,且保留这些演员们的真实姓名身份。 这是在中国电影史上史无前例的保留与前卫 探索 ,哪怕在此之前的《秋菊打官司》,张艺谋也仅仅只是选取了部分非职业演员。在拍摄时,张艺谋为达到临场感,在摄制现场同期录音,仅有少量的音乐与音响作为电影的情绪叙事。这些完全不暴露摄影痕迹的表现,反而达到了“反朴归真”的效果。

这种极端的真实化,对《一个都不能少》的摄制有着巨大的考验,但同时也带来了电影摄制的一种无技巧的技巧。电影改编自施祥生非虚构性小说《天上有个太阳》的不无假定性的电影,原著中的故事也并未是完全的真实。张艺谋在其创作时,实质上是以第三人称的自述所主导,他并非是按照原著一笔一划的还原故事。

返回现实乡土题材的张艺谋,也许是想在现实中再度创造真实的神话,但是这却还是他的一厢情愿,在以“民族志”为主体的“民族史诗”电影的光影已经悄然褪色。尽管张艺谋在《一个都不能少》极力去用这种技巧性去重构电影,但是 当“真实”成为极端的真实化,纪实性就还会被破坏,这种追求艺术与表现的风格,除了具有真实性外,还会留下“思想与深度”的缺席。

安德烈·巴赞说的:“ 在主题面前, 一切技巧趋向于消除自我, 几近透明。 ”文学所构造的文字是直接且直白的,它在电影面前极容易丧失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形式上的美感,这也使得在文学原著改编成电影的时候,原著是质朴透明的材料,而电影则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无形式感的叙述。

在严格意义上《一个都不能少》抛离了原著,是对 情感 与思想重新叙述的故事,是张艺谋的主观意念主导的电影,而张艺谋的矛盾构造,色彩美学,影片叙述也不可避免的融入到影片纪实分风格的叙事。

在《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开始,张艺谋就以“目击者”的身份开始对准:某地区的边陲村庄,一间破房,一名老师,28名学生,1到4年级混合上课的混合班,下课的铃声是根据房顶上的柱子光影。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如此热爱着生活,珍惜着每一支粉笔。

当唯一的老师要探望回去病重母亲的时候,村长也只能请来一个不过刚满13岁的还来临时担当老师,这“一个都不能少”也成为了她神圣的目的,但11岁的张慧科也使得她不得不走上几百里的山路,去寻找这位丢书的学生,在粗糙与窥视镜头的背后,直指是山区基础教育的落后,“城市”与“乡村”巨大反差衍生的局限与忧患。

从“乡村”的强者再到“城市”的弱者,魏敏芝经历了许多的困惑,陌生,与强烈的孤独。这也使得魏敏芝从最初想得到50块钱的实际目的变成了一种崇高的爱与关怀。 一个自身需要爱与关怀的孩子与对另一个孩子爱与关怀,是伟大的,但与此同时她也是无知的。

魏敏芝在面对电视电台采访的“山村学生为何失去”的提问,她只能以“他们家缺陷”一句话来回答,这种质朴,真诚的回答,无知者无畏。就魏敏芝这个人物角色在表演以及电影中所承担的作用,前南斯拉夫著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察(两届金棕榈大奖得主,56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主席)也评价道: 影片中魏敏芝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的一刹那是电影史上最感人的瞬间之一, 仅此就足令整个电影节为之动容。

在整个电影的故事中,观众们伴随着魏敏芝从“乡村”走到“城市”,虽然走过了上百里的路,但是这场跨越却是徒劳无功的。 开放,世俗,冷漠”的城市与“封闭,落后,质朴”的乡村之间的鸿沟 ,魏敏芝无法改变也无可奈何。它的填平只能靠来自城市主流群体,正如影片的最后,电视台将主流 社会 人群所贡献的物资送到了水泉小学,传达出了城市与人大众的人关怀精神,这也将使得电影更贴近平衡的心态。

虽然《一个都不能少》有着其叙事形态,线索,主观化的局限性,在广度与深度上难以展开拳脚,但它依旧是杰出且具有代表性的电影。

张艺谋在致戛纳电影节的信中写道: 《一个都不能少》表达了我们对孩子的爱心和对我们这个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现状和未来的忧虑 最终张艺谋所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斩获的银狮子将之后,《一个都不能少》终斩获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 金狮奖 ,第2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最佳故事片

张艺谋自己也如此评价道《一个都不能少》:

电影在海内外大获成后,国家版权局也为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下发了版权保护统治, 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国产影片的版权问题的正式保护 。众多的电影人与观众,也终于认识到美国电影史家理·希克尔所说的“令人振奋的主题,远比明星和类型本身重要。”

只是可惜的是,在后来越发复杂的消费主义和 娱乐 精神的下,“振奋的主题”又被消解了。好的是,随着《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战狼2》的出现,这种“振奋的主题”也好像越来越多了。

[1]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

[2] 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

[3]《一个都不能少》:“寻找”结构与放大性格,峻冰

阅读全文

与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主要演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分国产爱情微电影 浏览:352
舒淇大尺码电影 浏览:641
梅陇镇电影院 浏览:231
电影推荐女生必看爱情英国 浏览:499
法国电影义海雄风 浏览:672
电影英雄本色原声音乐 浏览:393
哈西万达电影院 浏览:779
艾梅柏希尔德大尺寸电影 浏览:805
有毕业典礼场面的英文电影 浏览:490
电影怦然心动的英文原著小说 浏览:38
电影狮子王开头曲英文版 浏览:560
怪物电影韩剧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浏览:138
韩国电影唯美剧照图片 浏览:588
日本迷雾电影免费完整版 浏览:594
血战1979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 浏览:111
什么人讲电影 浏览:3
淘宝电影票店家买错了 浏览:688
007老演员和小鲜肉的电影 浏览:33
影视网站中电影版权收费 浏览:385
海南最大的电影院 浏览: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