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评价周星驰的演技
都说十年一导演,百年周星驰。周星驰的才华不仅仅体现在导演水平上还体现在周星驰的演技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在这一部作品中,可以说是粗略的展现出来周星驰的演员之路,但是真正的经历往往不会像电影一样那么顺利。
总之,一些前辈的演技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后辈们可以取其精华,但是周星驰的演技是不容诟病的。
㈡ 你认为周星驰电影的风格是什么,他的电影真的是喜剧吗
周星驰的电影是我非常喜欢看的,我认为周星驰的电影不应该定义为喜剧,他的风格是喜剧下的悲剧,是含泪的喜剧,我的理由如下所述。
综上所述,周星驰就是这样凭借着自己高超的演技,把喜剧演绎成真正的悲剧,他在作品中的每个笑点其实都能触动人们内心那脆弱的泪点,轻轻敲打着我们内心深处那根敏感的情感,我认为星爷的喜剧作品不是真正的喜剧,而是更高层次的喜剧,是含泪的微笑的喜剧。
㈢ 充满了无厘头元素的喜剧,周星驰电影有哪些特色
周星驰作为一名喜剧演员兼导演,他的作品总能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而也让人们喜欢上这个演员,而且人们喜欢称呼他为“星爷”。
对于我个人而言,可以说看着周星驰的电影长大,我想还有很多同龄人,和我有着类似的经历吧!从《国产凌凌漆》,到《大内密探零零发》、《唐伯虎点秋香》,这些电影,都带给了我们很多欢乐。
“星爷”的电影,总是从满了无厘头的元素喜剧,让人初次看时候,就会捧腹大笑;而在成年以后,回过头再去看的时候,又会觉得有些别扭。除了无厘头元素之外,我个人觉得“星爷”的电影,还有下面这些特色:
综合上面的情况看来,周星驰的电影特色,除了无厘头以外;还有贴近生活, 以及能够通过他的作品,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㈣ 你觉得周星驰电影都有哪些特色
周星驰相信很多观众对这位演员都非常的熟悉,他所出演的众多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可以说无人能及的。很多观众也都是看他的电影长大的,而且他的作品始终能带给观众无数的欢声和笑语。只要走进他的片场,就能够感受到轻松愉悦的心情。你正是由于他经典的演技,颠覆了很多人对喜剧的评判准则。他的无厘头表演风格也更是让很多观众琢磨不透。
就拿《大话西游》那一句经典的台词,“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希望是一万年”。当时在看这部剧的时候,对这句台词非常喜欢,在学校也是非常流行的。是仔细的体会,你就可以感受到周星驰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充满纠结的,为了自己的使命,放弃自己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相信很多人也都会遇见这种情况。
㈤ 周星驰被人们称为“星爷”,周星驰的电影有什么特点
探索时期
周星驰(8张)这主要是周星驰从1988年《霹雳先锋》的出道到1990年的《赌圣》出现之前的阶段吧,尽管周星驰此前已经参加了演员训练班随后参演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他在本剧中还要求导演“可不可以用手挡一下,让梅超风在第二掌再把我打死到太多的反响。这时期周星驰参演或者主演了13部电影,其中票房最好的是1990年5月24日开始上映的《咖哩辣椒》,取得1578万港元的票房,而实质上,本片也已经有不少的喜剧成分。
无厘头时期
周星驰“无厘头”来自于粤语方言,指的是一个人说话或者做事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但并非没有道理。无厘头这种文化刚好切合了以旁观者的角度感受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政治风云对一度寄以希望的权力中心不(敢)再相信,半犬儒半逃避,不知不觉遁入无聊之门”的心态,于是,周星驰式的无厘头影片深受欢迎,周星驰的影片也开始爬上了年度票房冠军亚军的位置,自这部因为王晶导演的《赌神》大受欢迎而诚意搞笑的《赌圣》开始。
1990年8月上映的《赌圣》以4133万港元的成绩成为年度冠军,12月上映的《赌侠》则以4034万港元的成绩排名第二,而九月上映的《无敌幸运星》也以1880万港元的成绩排名年度第十名。
随后的1991到1993年连续三年之间也依然是周星驰的影片取得冠军,而且1992年的年度票房前五名全部都是由他主演,即《审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和《鹿鼎记2神龙教》。
转型期
1994年到1999年可以说是周星驰的转型阶段,其票房也只有一部《喜剧之王》在1999年时成为年度冠军。这时期的周星驰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于之前的那种无厘头式的创作,而试图在影片中融入更多的正剧甚至悲剧的成分,而使得其影片显得周星驰已经担任起导演的工作,使得个人的喜剧才华与创作才华更好的结合(这也为新世纪周星驰独立导演而票房与口碑一再创新高而打好了基础),如他参与编导的《国产凌凌漆》,他无论是表演还是风格手法都比较的克制,并融入一些黑色幽默的元素,而一反当年的“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风格。而他主演的《大话西游》、《喜剧之王》等尽管不能再现当年票房上的辉煌,却留下相当不俗的口碑。
㈥ 周星驰电影有什么鲜明特色
在周星驰早期的作品中,大家知道的,周星驰一直是以演员的身份饰演影片中某一个主角或者配角,人物的塑造是留给观众最深的印象的幽默元素之一,电影中周星驰饰演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小人物,这类小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个人价值观的生活,而反感主动背负社会责任,拥有各类高尚品质。
如今的电影我们也都想模仿周星驰那样的特色,塑造周星驰无厘头的形象,但是纵观整个影界,我们很难做到无厘头电影,因为周星驰的形象实在是太深入人心,换成其他人,感觉就很尴尬,难以达到无厘头的效果。
㈦ 周星驰的电影为什么被大家称为无厘头搞笑电影
因为周星驰的电影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首先人物的台词和说话风格都比较有特色,给人感觉就是疯疯癫癫,毫无逻辑的,并且在台词当中也带有不少广东的独有词汇,给人感觉极其具有地方特色,甚至有时还会故意夹杂一些英文和普通话在一起,其实这恰恰也是反映香港当时的市民说话风格,而且周星驰的作品当中,往往人物设计也是和主流电影不太一样的,比如说最后的英雄,有可能是以一位反派或者是丑角担任,而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高大正面形象人物。
第二个地方是语言风格,如果你看了周星驰的一系列电影,会发现里面很多粤语配音都带有了当地口语风格,显得极其具有个性,有时候说话的内容依然还是毫无逻辑,无论是英文还是普通话还是粤语口语,都会混进来,比如说周星驰《西游记之仙履奇缘》,里面就有一句台词穿插了英语和中文,反映了当时东西方语言和文化在香港已经印刻在每个人的脑海当中,也象征了香港市民的一大特征。
㈧ 如何评价周星驰的电影
少林足球是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之后推出的一部作品。周星驰曾在接受《电影双周刊》的采访时,一本正经地说,“拍《喜剧之王》是因为感情失意,拍《少林足球》是因为事业失意。”但他并没有言明为什么。
据周星驰身边的人说,周星驰在拍摄少林足球的时候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脾气也不是很好,但是少林足球取得巨大的成功给了他应有的回报。
其实少林足球和喜剧之王是血脉相承的,讲述小人物在困顿中的坚持。但是喜剧之王采取比较文艺的手法来拍摄,而少林足球则是商业化的手法。少林足球成功后,周星驰也总结包装的重要性,虽然我很喜欢喜剧之王,但是不得不承认少林足球的成功是巨大的。
周星驰少林足球投资4000万港币,他说这个投资放在美国也许只是一集电视剧,但是当时对他来说这个投资是天价,但是少林足球在内地没有上映的情况下在全球一举拿下4300万美元的票房,并在香港突破6000万港币,这个记录后来被周星驰的功夫刷新。少林足球在欧美大火,在日本也取得20亿日元的票房,是很惊人的,可以说少林足球使得周星驰打开了大片之路,哥伦比亚也因为少林足球找到周星驰,投资他的《功夫》。
在奖项上,由于少林足球的表现给当时颓废的香港电影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金像奖不得不认可了这位喜剧之王,他本人更是一举拿下最佳青年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四个大奖,前无古人,至少到现在还后无来者。那一年周星驰四次上台领奖,风光无限。少林足球的成功还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香港电影人的信心,间接促使香港电影人团结起来拍摄了后来的无间道。
可以说,少林足球是周星驰的大片试水之作,虽然没有后面的电影成熟,但是让大家知道原来他还可以拍摄特效大片。而少林足球之后,哥伦比亚投资他的电影功夫,在全球取得1.05亿美元的成功,香港的喜剧之王成功走向世界,从艺术角度上来讲,如果说少林足球是他商业化和艺术化结合的一个试验,那么之后的功夫就达到了集大成,功夫之后的电影包括长江七号和西游降魔整个电影的层次和水准都比原来提高了很多。
PS:我看最高赞里某个热评说星爷偷偷把酒瓶换成真的,你自己拿啤酒往自己头上砸试试,送医院我不负责。黄一飞特地澄清是糖胶瓶,做粉丝对的没记住就记住黑子那一套也是mmp了呵呵。
除了这个其他评论也真是各种不堪入目,什么时候知乎er都变成不统统黑一通就不舒服斯基了?
还有,我不认为拍得次数多拍得辛苦效果一定好,可是少林足球确实效果很好啊,尤其是整部
㈨ 简述周星驰电影风格
1、无厘头
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莫名其妙组合串联。无厘头至少包含三重含义:夸张、讽刺和自嘲。如《唐伯虎点秋香》中的文化人的挣扎与无奈。
2、搞怪与励志
小人物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妥协,对爱情的向往,心灵的弱点。电影中小人物在逆境中的奋斗,对内心信念的坚持。
3、追求内心的爱情
没有甜言蜜语,没有海誓山盟,没有卿卿我我,只有在困难中两颗心灵的相触,在失败中对爱情不懈坚持,在稚嫩肩膀的承担。如《唐伯虎点秋香》为追求真爱投身华府的唐伯虎。
4、别具一格的台词
如:“你可以说我是跑龙套的,但是你不可以说我是死跑龙套的”、“我养你啊”等等。
(9)周星驰电影的镜头语言特色扩展阅读
周星驰代表作品
1、《唐伯虎点秋香》永盛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剧电影,由李力持执导,周星驰、巩俐、郑佩佩等主演。影片讲述了江南才子唐伯虎对华太师府上的丫鬟秋香一见钟情,在船夫的帮助下他施展计谋混进了华府。经过一番曲折,唐伯虎终于与秋香拜堂成婚。
2、《喜剧之王》星辉海外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剧电影,由李力持、周星驰执导,周星驰、 莫文蔚、张柏芝等主演。该片于1999年2月13日在香港上映。
影片讲述对喜剧情有独钟的尹天仇与舞女柳飘飘逐渐产生感情,之后在杜娟儿的帮助下,尹天仇终于获得机会演主角,但又陷入与柳飘飘、杜娟儿的三角恋漩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