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导演陈剑师傅是谁
导演陈剑师傅是张艺谋。
陈剑发自媒体自称自己师傅是张艺谋,还称他为老流氓,又乱认亲,2013年,陈剑以张艺谋大舅子身份,发表了《张艺谋发言人致媒体的公开信》,称张艺谋与陈婷所生三个孩子,因为第一个孩子近视眼、独生子女的缘故,三个孩子都不算超生。
B. 娱乐圈中的师徒,肖战师父让人惊讶,赵丽颖的师父横行半个娱乐圈,他是谁
娱乐圈中有很多师徒肖战的师傅最让人惊讶,赵丽颖的师傅简直是横行半个娱乐圈,赵丽颖的师傅是冯小刚。
在娱乐圈中有很多的师徒,让我们都震惊到的是师徒关系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就是赵丽颖的师傅,赵丽颖的师傅是在娱乐圈中非常的有名气,而且他作为一名导演捧红了很多的流量明星。
明星之间有很多的师徒关系,让我们不知道而最为好奇的就是赵丽颖的师傅,赵丽颖的师傅就是冯小刚,冯小刚对于赵丽颖来说帮助是非常的大,自己就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导演,有过很多的经典影视作品,同时他看上赵丽颖的是从在选秀中挑选出的赵丽颖,也可以说冯小刚是赵丽颖娱乐生涯的启蒙老师,同时赵丽颖也没有辜负冯小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了现在,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影视作品,都是赵丽颖的演技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精彩的亮相。
C. 宋洋出道多年却一直不温不火,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个演员出道不火,有很多的因素。可能与演员的个人意愿,发展方向,个人的运气都有关。宋洋虽然出道了很多年,也出演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基本都是聚火人不火的状态。路人无法转化成粉丝。自然一直默默无闻。
在运气方面,宋洋虽然也遇到一些非常好的导演,非常好的制片人。但是他所出演的影视作品,几乎没有大爆的。偶尔有些小水花,也因为他不常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而慢慢熄灭。
或许他本身的性格就是如此。遇到自己想要演的角色,即使只在荧幕上呈现两三分钟。他也会主动跑去找到导演请求。如果是不喜欢的角色,他也不会为了增加曝光量出演。
其实,个人是非常赞赏这种性格的演员。有自己的底线,有自己的追求。希望他未来的路可以越来越好。
D. 有一个师傅教了5个徒弟金木水火土让他们去偷东西最后发现师傅是个日本人,徒弟们一起给师傅杀了是什么电影
不知道你找的是不是《神通》,一个道士有金木水火土五个徒弟,最后好像死得只剩一个了
E. “安全第一”的元奎,曾捧红周星驰和杰森斯坦森,原来这么厉害
元奎的第一个标签是倒霉,特别的倒霉。
他出生不久 父母就离异了,接着父亲又早逝 。家里无法养活,只好送他去戏班学艺。包吃包住,但是要和师傅签生死契,学徒期间打死不赔。
元奎从小就很懂事,训练尤其刻苦。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动作始终难以达标,气得师傅整天骂他“大棒槌”。
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他腿型有问题,有点O型腿。师傅只好让 兼管服装和道具 ,负责幕后工作。
这份差事看似轻松,其实更加辛苦。
每天训练或演出结束后,其他师兄弟可以倒头就睡。可他还要收拾所有道具,有时候弄得太晚,就只好睡在舞台上。外出演出的时候,因为害怕别人偷东西,他经常一个人睡在狭小的道具室里。
后来戏班解散,他跟着师兄洪金宝去做龙虎武师,依然混得很衰,还被人取了个讽刺的外号。
粤语中,“奎”的发音类似“灰”,喊起来绕口,大家就改成了“蛋”,有嘲讽他“完蛋”的意思。
元奎被叫了不少年“阿蛋”,直到后来功成名就,大家才不约而同地改成“阿旦”,江湖人称“旦哥”。
元奎从1970年入行,虽然参演过不少电影,但因为腿型原因,他并不热衷当演员,一直都在转型成为导演,直到15年之后,才终于迎来一个机会。
1984年,洪金宝成立德宝电影公司,为了力捧新人杨紫琼,他量身定做了《猫头鹰与小飞侠》,可惜票房扑街。
不服气的杨紫琼决定转型为打女,洪金宝正忙于《五福星》系列,于是把她交给了师弟元奎。
元奎训练了杨紫琼半年,发现她舞蹈功底深厚,虽然学会了很多架势,可是很难胜任惊险的动作,力量也很差。
想要成功,就得另辟蹊径。次年,元奎作为导演,别出心裁地推出了《皇家师姐》。他利用巧妙的动作,绝妙的镜头角度,扬长避短,充分展现了杨紫琼的身体优势。
这部电影之后,杨紫琼一炮而红,很快成为香港第二代打女的领军人物。 元奎也一战成名,在导演界开始崭露头角。
第二年,元奎与元彪成立威禾电影公司,并推出了创业作《执法先锋》。这部电影制作精良,场面宏大,元彪还上映了一系列高空扒飞机的戏码,特别的惊险刺激。
可惜上映时,与洪金宝的《富贵列车》和成龙的《警察故事》撞车。虽然最后票房不高,但在圈内却获得了一致好评。
此后,元奎又导演了《飞龙猛将》。这部电影由洪金宝、成龙、元彪三兄弟联袂主演,元华饰演大反派。七小福一下囊括其五,可谓经典中的经典。
80年代后期,元奎作为导演,开始在香港影坛大放光彩。
而属于他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到来。
1990年的一天,元奎与大佬吴思远闲聊。
两人发现,内地正流行气功热,到处都是特异功能人士,而香港则流行赌片。 何不将二者结合,拍成一部电影。
元奎于是找来刘镇伟,三人合力完成了《赌圣》的剧本。该片由元奎与刘镇伟联合执导,嘉禾作为发行商。
当时,嘉禾推荐由梁朝伟出演主角,因为他的名气够大。
但导演组觉得不太合适,反而决定启用刚刚获得金像奖最佳新人的周星驰。
据说吴思远找到周星驰时,把他吓了一大跳。吴思远在业内口碑不算好,张国荣刚出道时, 就被他忽悠拍了部风月片 ,成为一生的污点。
周星驰以为他故技重施,非常的怀疑。最后看在能当男主角,以及不菲的片酬上,才忐忑不安地答应了拍摄。
没想到,这部恶搞《赌神》的低成本电影,仅仅上映28天,就获得了4132万的超高票房。成为了香港开埠以来,第一部票房过4000万的电影。
苦熬多年的周星驰由此一飞冲天,成功开启“无厘头”喜剧时代。
这一年还发生过一件大事。
嘉禾打算和林正英开拍一部僵尸片,可是双方对创作产生了分歧。
林正英想要与现代警匪片相结合,嘉禾觉得不靠谱。最终林正英愤而出走,自己拍了部《驱魔警察》。
嘉禾只好临时找来元奎和刘镇伟救场,推出了《尸家重地》,由元奎亲自担任主角。
《驱魔警察》其实很经典,不少斗法的场面都很有特色,看得出来,英叔花了很大的心血。但是相对而言,小巫还是更喜欢《尸家重地》。 感觉它更有创意,也更加 搞笑 ,让人看着很放松。
连续几部电影的成功,让元奎成了电影界的香饽饽,不少明星都渴望与他合作,其中就包括李连杰。
彼时,李连杰凭借《黄飞鸿》系列,成功在香港占据脚跟。但也因为这部电影,他与嘉禾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在经历了解约、经纪人被枪杀等一系列困难后,李连杰最终创办了正东电影公司。
为了保证电影质量,他特意邀请了元奎和崔宝珠作为合伙人,三人形成强悍的铁三角创作团队。元奎负责导演及动作指导,崔宝珠作为制作人,李连杰则领衔主演。
1993年,正东电影推出创业作《方世玉》。
虽然这部电影后来取得了难以逾越的成就,但当时业内人士普遍不看好。 因为黄飞鸿实在太经典,李连杰走在大街上,甚至有人直接称呼他为黄师傅。大家都认为,经典难以逾越。
三人经过多次讨论,决定尝试一种新的功夫喜剧。
首先动作要优雅,不能像成龙一样的杂耍功夫。其次要轻松 搞笑 ,所以加入了不少经典配角,例如尤其是萧芳芳的“苗翠花”,以及陈松勇的“雷老虎”。
最后还要有 历史 厚重感,有一定的家国情怀。所以选择了从喜剧角度,诠释方世玉的少年时代。
电影最终不失所望,取得了3000多万的票房,还分别在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上斩获最佳动作指导,更是被美国《 娱乐 周刊》评为“史上最佳19部动作电影之一”。
名利双收,可谓当年度最大的赢家。
《方世玉》还有个意外惊喜, 元奎亲自从体校挖掘了赵文卓 ,在片中担任反派九门提督一角。这是赵文卓的第一部电影,出道即巅峰,元奎可谓是他第一个贵人。
同年,正东电影趁热打铁推出《方世玉2》,依然由元奎担任导演和动作指导。
他还客串了一个经典角色,“安全第一”的李国邦。尤其是给鸡点穴的情节,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能够想出这样 搞笑 的桥段,就问你服不服?
1994年,元奎作为导演,又推出了《中南海保镖》。这部电影有多经典,就不多赘述了。
最重要的是,他让李连杰成功转型, 脱离了古装英雄形象的桎梏 。
在此之前,李连杰演的都是古装,例如方世玉、张三丰,甚至张无忌,虽然精彩,但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而这部电影,让观众见识到了李连杰的现代剧,让他以后的戏路宽广许多。
正东电影只出品过5部电影,但部部经典。不仅让李连杰登上功夫皇帝的宝座,也让他得到了好莱坞的青睐。
1998年,李连杰开始征战好莱坞,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元奎也作为武术指导一同前往。
这里插播一段学英语的趣事。李连杰当时与元奎打赌,每周见面一次,用纯英语讨论剧本,输了就罚100美元。
元奎总是在见面前一天晚上,通宵背诵剧本,打算一见面就倾泻而出。结果李连杰总是先拉着他喝茶,聊点别的事,一顿操作下来,元奎早就忘得精光,为此输了不少钱。
到了好莱坞之后,元奎不仅是李连杰的御用武术指导,也参与过不少其他大片。例如《X战警》,就是由元奎担任动作设计,让不少大导演敬佩有加。
2002年,元奎受吕克·贝松邀请,担任《非常人贩》的导演,用香港电影的套路拍摄好莱坞大片。这部电影让初出茅庐的杰森·斯坦森一炮而红,迅速晋升为好莱坞一线动作明星之列。
此后,元奎又接连担任了不少好莱坞大片的导演和动作指导,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8年,元奎受吴宇森的邀请,回国担任《赤壁》的动作指导。剧中所有战争的场面,都是由元奎设计和调度,这种指挥千军万马的能力,在动作导演中,可谓首屈一指。
此后,元奎担任动作指导,参与了《新少林寺》、《不二神探》、《黄飞鸿之英雄有梦》等国产电影。也参与了《致命王牌》和《龙之诞生》等美国电影。
如今,已经年逾70的元奎主要在国外生活,因为太低调,几乎找不到他的任何消息。
元奎的一生低调至极,虽然名声不显但成就巨大。
作为导演,他拍摄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电影,不仅为我们创造了无数的美好回忆,也一手捧红了不少巨星。
作为动作指导,他获得过14次金像奖提名,5次金马奖提名,全都是经典大片。
作为演员,他虽然出场不多,但每个角色都异常难忘,让人回味至今。
F. 刘家良与刘家辉什么关系
刘家辉是刘家良的义弟。
刘家良1934年7月28日出生于武术世家,父亲刘湛是黄飞鸿入室弟子林世荣的亲传弟子,因此深得黄氏武学真传。1943年,9岁的刘家良开始随父习正宗洪拳,并钻研不同门派功夫,练就了深厚的武学根底。1948年,随家人移居香港。
(6)电影师傅大导演扩展阅读:
刘家良演艺经历:
1950年,随父投身电影界,当临时演员、临时场记、龙虎武师、替身,并开始与父亲刘湛共同参与了数十部由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电影。期间参与第一部影片《关东小侠大战女镖师》。
1953年,16岁的他出演第一部电影《黄飞鸿》。
1955年,参演动作电影《黄飞鸿威震四牌楼》。
1960年,参演动作电影《铁臂拳王》并饰演过山鼠一角。
1963年,刘家良与北派武丑袁小田的徒弟唐佳从《南龙北凤》开始,联手担任武术指导,两人亦因此成为武指界的最佳拍档。此后,两人在“北海街19号”成立广东人武行的根据地。
1965年,与拍档唐佳接受左派电影公司长城公司邀请,担任张鑫炎执导的电影《云海玉弓缘》的武术指导,这是他们参与的第一部国语片,并在片中首次引入吊威亚技术做轻功特效,两人也因此成名。
同年,与唐佳一同被邵氏公司用重金聘为武术指导,加入公司后首先参与徐增宏执导的动作电影《江湖奇侠》。之后频频与导演张彻合作。
1967年,因邵氏公司老板邵逸夫对泛滥老套的武打片厌烦,决心要拍摄新类型的武打片,刘家良和唐佳便与张彻合作拍摄新派武侠片电影《独臂刀》,其中他参演影片并担任武指。在电影上映后,该年票房超过百万。
G. 吴京被师傅夸奖害羞挠头,硬汉有哪些反差萌
吴京真的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人,他的师傅在夸奖他的时候,他害羞的直挠头。而且之前成龙夸他4个影片就获得了200亿的时候,他瞬间害羞的走开,那个场面在看到的时候让人觉得特别的搞笑。不得不说吴京虽然是硬汉,但是在很多人夸奖他的时候,他的反应还是非常搞笑的。同时吴京能够有这样的成就和他自身的努力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过也要感谢他所遇到的贵人。例如他师傅对他的指导,他的师傅已经85岁了,但是在上了年纪的同时还乘着飞机去为吴京站台。
这大概就是无论你多大,无论你有怎样的成就,在长辈的面前你永远都是一个孩子。吴京在他的师傅面前就是这样,其实他的身份很高,而且也有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师傅的面前他永远都是徒弟,犯错了就要挨打和挨训,所以能够被师傅夸赞。这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他的作品能够被认可也是值得去称赞的。
H. 香港电影风云23:七十年代港片大导演龙虎榜
喜欢香港电影风云的影迷朋友,可能有人已经发现了,我们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讲述上世纪70年代香港那几位大导演的故事:李翰祥、张彻、胡金铨、程刚、罗维,以及已经提到的楚原。当然我们后面还会重点讲他。好多朋友已经在问了,这好不容易到了70年代,李小龙生与死的天才彗星时代也划过去了,就等着你讲许冠文、洪金宝、成龙呢,怎么讲了这么久,还没到啊?还在74、75 这两年打晃呢?那到周星驰得多少年呢?你这是几个意思?
我的意思啊,其实很简单,想通过我的介绍,让大家还能记得,当年香港电影还有这一批大导演,是他们奠定了港片八九十年代辉煌的基础。后来,几位开山立派的喜剧之王、新浪潮巨匠、功夫巨星、英雄枪战暴力美学大导演,都出自这些大导演的门下。但这些大导演现在有几人记得呢?
王晶最近因为新片《追虎擒龙》接受访问,当被问到怎么评价他自己的时候,王晶说:“当年,李翰祥、张彻、楚原,哪一个不是独霸一方啊,那都是神一样的存在。但现在,谁记得呢?20年之后,也没有人会记得王晶”。
王导演这话,听得我唏嘘不已啊。确实,现在喜欢香港电影的朋友,基本都是70后、80后,看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片,还记得王晶是谁。但李翰祥、张彻、楚原,可能就要更资深的影迷才知道了。所以,作为香港电影的说书人(我是这么自诩的啊——魏君子),真的有必要、有义务传播这些70年代的香港大导演和他们的作品。咱们不敢说让更多的人知道,起码希望现在还喜欢港片的影迷朋友们,还能因为我们的节目记住他们。确实如王晶导演所说啊,当年的大导演们各霸一方,厉害到什么地步呢?
我以前还在做媒体的时候,曾经访问过老演员刘丹。现在年轻人知道他,因为他是杨幂的前公公。但我们70后、80后熟悉他,那是因为电视剧《上海滩》中的冯敬尧,和83《射雕》中的洪七公。不过说起刘丹——“丹爷”,最早出道,其实是先在国泰做演员,后来转到邵氏,再后来才去了电视台。他在邵氏期间,我对他印象最深的角色,是《大军阀》里和胡锦饰演的寡妇通奸的那长工。这李导演李翰祥啊好戏谑,给这角色取的名字,北方话念起来好笑。姓什么呢?姓季,季节的季;名伯长,伯父的伯,长短的长。这姓跟名合起来,就是好念不好听了。
我当时问起刘丹,就是《大军阀》,他演《大军阀》的时候,他就竖起大拇指说:“李翰祥大导演,厉害”!刘丹普通话讲得特别好,他说,这里边是有原因的。当时的大导演都是内地过来的,比如,张彻是带着上海腔的普通话,李翰祥则是个标准的京片子。那我们这些小演员一定要学好国语,就是普通话,好跟导演套词儿啊,想着给我们安排个角色呀。你看,这就是当时的大导演,就是这么厉害。
李翰祥、张彻、胡金铨、程刚、罗维他们这些,崛起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前期达到巅峰。在他们之前是卜万苍、马徐维邦、屠光启、 朱石麟 、岳枫的时代,和李翰祥他们同代的陶秦,死得早一点。国泰那一批导演,像易文、王天林,随着国泰的没落,也都作鸟兽散,王天林去了电视台,去拍电视剧去了。同期的还有左派的长凤新那批导演,陈静波、张鑫炎,其实他们当时正是创作力蓬勃,可惜偏偏赶上文革,那左派电影公司就受影响了。正好那个时候是李翰祥、张彻、罗维他们最红的那十年——就文革那十年,也算是生不逢时啊,就说张鑫炎、陈静波这些左派导演。
那粤语片导演50年代,那佐姐、李晨风都是制作董事等身。到了60年代,同期的——就跟李翰祥他们同期的,只剩下秦剑能与之匹敌。毕竟,当时粤语片制作是不及国语片的。那秦剑两大弟子——楚原和龙刚,相继崛起于60年代,论创作力和票房影响都不弱于李翰祥、张彻这些大导演。可惜,60年代末,粤语片走向了没落,连秦剑都跑到邵氏拍国语片去了。可惜不久啊,他上吊自杀了。
到70年代,楚原和龙刚也都转向拍国语片,而且都有非常优异的表现。虽然楚原和龙刚当时年纪只有40左右岁,比李翰祥、张彻是要年轻的,但成就和市场表现完全不熟,也可以算在70年代大导演之列。那综合来讲,从创作成就到票房表现,70年代各霸一方的香港大导演,也就李翰祥、张彻、罗维、楚原、程刚、龙刚,以及稍后的刘家良,差不多这7位左右。
另有一帮也是很厉害,但是稍微弱一点的,但非常活跃的导演,也算名导演吧,像罗臻、何梦华、郑昌和、黄枫,那还有再晚他们这一代的孙仲、桂治洪,华山、鲍学礼,午马,还有新崛起的吴思远、叶荣祖等等,就构成了70年代前期的香港导演阵营。
在那个时代,想成为导演真的是太难了,因为还是传统的做派,实行学徒制,摄影、美术甚至动作指导,都得是先从小工做起,得跟着师傅。吴宇森就曾经回忆说,当时你要在这个圈里做导演,最起码要先做十年场记,然后再做20年的副导演,才有机会让人家提拔你升为导演。这话当然夸张,那你相当于得在电影圈熬30年,你就五六十岁了。虽然夸张啊,但实际上,没个十年八年,跟着师傅从副手做起,还真是不行。
哪像现在,谁都能做导演,演员、歌手、作家。就做不了院线大电影的导演,还可以做网络电影的大导演吧,一年上百、上千部,新导演一年怎么也几十、上百吧。但当年不行,当年还是得按照学徒制,做导演必须得熬。李翰祥、胡金铨都是从演员、美工做起,熬了七八年才做上导演,这真算快了。
李翰祥是1956年第一次担正做导演拍《雪里红》,那是30岁,虽然是年轻的。胡金铨,1965年拍自己担正导演的《大地儿女》已经33岁了。那这两位,为啥你一直在强调什么担正呢?因为李翰祥拍《雪里红》之前啊,还给永华的《嫦娥》做过补戏导演,但是他没署上名。胡金铨在拍《大地儿》之前,他署名导演过黄梅调电影《玉堂春》,但那部戏的总导演是李翰祥,胡金铨只是执行,所以胡金铨他是不会将《玉堂春》算作自己导演作品的。
那我们看看这李翰祥、胡金铨都熬了七八年,过了30才做导演,这才是那个时候的常态,因为这两位都算是快的。但是有两个特殊,一个叫秦剑,一个叫楚原。这一对师徒啊,秦剑是22岁做导演,楚原是23岁,当时被称为天才,那是可遇不可求啊。
那正因为做导演太难,当有人成为有票房号召力的名导演之后啊,基本就形成了,以导演为核心驱动项目和组建班底。像邵氏这种大公司里,基本都是按导演划分阵营。这种情况到70年代前期是到达了顶峰,但随即也开始发生变化,一批年轻人出现在这些大导演的身边,一个个就是相继跳出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奠定了自己的市场和影坛地位,也担起了改变香港电影的 历史 使命。
这些年轻人都是谁呢?我先一一给大家报下名。第一位出现在张彻的身边,他叫吴宇森。后来我们知道,凭《英雄本色》成为名扬国际的暴力美学大师。他在1972和1973年间,是以助理和副导演身份,跟随张彻大导演。第二位是出现在嘉禾的名导演黄枫身边,他叫洪金宝。后来他是动作片的大哥大了,在当时他是拜黄枫为干爹。1972到1977年间,以动作指导身份跟随黄枫。第三位是出现在李翰祥身边,他叫许冠文,70年代的喜剧之王。1972年,他成为李翰祥《大军阀》的男主角,就跟随在李翰祥身边偷师。第四位出现在大导演罗维身边,他叫陈元龙。后来我们就知道那是超级动作巨星了。1976年,陈元龙成为罗维的干儿子,罗维给他改名成龙,开始力捧他。当然没红,那后边的事情我会重点、作为重点讲述。
与此同时,胡金铨为嘉禾拍完《迎春阁之风波》和《忠烈图》之后,他的制作公司,来了两个年轻人给他做助理,这两个年轻人,一个叫许鞍华,另外一位叫余允抗,后来都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主力。当然,这群年轻人在这些大导演身边的时候,是根本没想到他们能改变香港电影。但他们又是如何做到改变香港电影的呢?这就是我们后边电影风云的序幕。
当导演这些大佬们开始老去,年轻的英雄们陆续登场。港片的黄金年代,这才正式拉开他的大幕。那欲知详情如何,下回咱们详细讲。
I. 明明是同一个妈生的,姜大卫、尔冬升、秦沛为何三人三姓
众所周知,娱乐圈向来就是一个"圈",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因为情侣、前任、情敌等关系,几个人放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关系网。但除了狗血的感情故事,在娱乐圈中还有一部分人确实有着血缘关系。
比如外表粗狂的张菲和温文尔雅的费玉清,就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是亲兄弟。
兄弟三人个个都事业有成,红薇的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