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铁道卫士女主角扮演者
铁道卫士女主角扮演者宋雪娟
宋雪娟,1935年09月15日生,辽宁开原人。
1943年起先后就读于辽宁省营口市吉安小学,山海关市道德会小学,辽阳白塔寺小学和开原扶余 小学。
1949年考入阜新技工学校学习。
1950年到阜新煤矿当工人。
1951年被选入阜新煤矿文工团任演员。因扮演话剧《赶上去》中的小兰,曾获1953年东北地区文艺会演银质表演奖。
1956年调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
2012年5月3日,著名电影演员宋雪娟因病在长春市逝世,享年77岁。
她的代表作有《芦笙恋歌》、《铁道卫士》、《甲午风云》、《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
角色简介;在铁道卫士里面扮演机智勇敢的何兰英一角
《铁道卫士》是由方荧执导的战争片,印质明、宋雪娟等参加演出。
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期间,我公安科长高健为粉碎敌人炸毁铁路的阴谋,冒充成敌人特务,打入敌人内部,最后将特务抓获并排除了列车炸弹。
㈡ 急求边寨烽火(1957)年王晓棠等其他演员主演的百度云免费链接资源高清视频
《边寨烽火》网络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1HKQ42Tm0OaYR89HHADTmg
该片讲述了1950年代初,云南边陲景颇山寨。受历代封建寨主和兵匪压榨欺骗,寨里的百姓对汉人有很深的偏见和敌意。
㈢ 电影铁道卫士演职员
《铁道上卫士》主要演员:
高 健 扮演者—— 印质明
何兰英 扮演者—— 宋雪娟
赵师傅 扮演者—— 周文彬
党委书记 扮演者—— 王延盛
公安处长 扮演者—— 张巨光
二楞子 扮演者—— 李 博
韩 杰 扮演者—— 金伯海
三 姨 扮演者—— 蒙 纳
民兵队长 扮演者—— 张凤来
马小飞 扮演者—— 罗 泰
王曼莉 扮演者—— 叶琳琅
吴济春 扮演者—— 方 化
徐福祥 扮演者—— 金 林
顾野平 扮演者—— 段 斌
九宫道主 扮演者—— 田 烈
美特上校 扮演者—— 方 荧
地 主 扮演者—— 李万城
美特女秘书 扮演者—— 刘惠明
㈣ 表演艺术家刘惠明病逝,曾出演央视版《西游记》,她在演艺界有何成就
曾出演过央视版《西游记》的表演艺术家刘惠明病逝,享年93岁。刘惠明出生于1929年,是黑龙江人,86版《西游记》是很多人童年的记忆,在《西游记》中刘惠明老师饰演勤勤恳恳慈祥善良的老母亲。
本来和蔼可亲,可是当被白骨精附体后,立马变得凶狠,虽然只是一个配角,都被演绎的出神入化,让人敬佩不已。刘惠明1947年从艺,从艺75年,她曾演过很多影视剧,她17岁参加革命,18岁成为佳木斯鲁艺工二团演员。
㈤ 经典老电影《铁道卫士》主要演员有哪些
《铁道上卫士》主要演员:
高 健 扮演者—— 印质明
何兰英 扮演者—— 宋雪娟
赵师傅 扮演者—— 周文彬
党委书记 扮演者—— 王延盛
公安处长 扮演者—— 张巨光
二楞子 扮演者—— 李 博
韩 杰 扮演者—— 金伯海
三 姨 扮演者—— 蒙 纳
民兵队长 扮演者—— 张凤来
马小飞 扮演者—— 罗 泰
王曼莉 扮演者—— 叶琳琅
吴济春 扮演者—— 方 化
徐福祥 扮演者—— 金 林
顾野平 扮演者—— 段 斌
九宫道主 扮演者—— 田 烈
美特上校 扮演者—— 方 荧
地 主 扮演者—— 李万城
美特女秘书 扮演者—— 刘惠明
㈥ 经典老电影铁道卫士演员表
《铁道卫士》演员表 :
印质明 饰 高健
宋雪娟饰 何兰英
周文彬饰 赵师傅
王延盛饰 党委书记
张巨光饰 公安处长
蒙纳饰 三姨
叶琳琅饰 王曼莉
方化饰 吴济春
金林饰 徐福祥
田烈饰 九宫道主
方荧饰 美特上校
㈦ 演员刘惠明因何病是
演员刘惠明因肺癌病逝。刘惠明(1929年-2022年10月19日),女,黑龙江人,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第一批演员,曾拍摄过《丰收》《边寨烽火》《铁道卫士》《兵临城下》《一场风波》《金光大道》等多部作品。2022年10月19日,刘惠明因病逝世,享年93岁。
㈧ 林农的英雄林农
《大渡河》
林农先生因病于2002年7月21日在北京逝世。并于2002年8月8日安放在北京昌平凤凰山陵园。出席林农先生骨灰安放仪式的有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领导张国民先生以及林农先生的好友及多名学生。
林农夫人刘惠明留言:
在林农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代表全家,向你们全体工作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你们热情周到的服务,优质出色的管理工作,令人称赞。回忆起最让我们感动不已的一件事:在林农安葬的那天,由于我过渡悲痛,全身无力,腿软得难以行走,此时,贵处有一位先生,立即走过来和我的亲人一同将我搀扶下山坡,并安慰我要节哀,不要太悲伤了……。这亲人般的情意,温暖着我们冰冷的心,使我久久不能忘怀。我要告诉人们这里的景致美,这里的人更美!
凤凰山陵园美景绝妙,难以表达。远眺群山环绕,连绵起伏,绿茵成林,好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啊!
近看园内景致迷人,松柏苍劲,四季常青,黄杨挺拔,有序成行,花朵娇艳,风吹阵阵飘香。再望那山涧小泉潺潺流过彩石铺就的甬道旁。此般美景令人陶醉。
我们的亲人能安葬在这空气清晰,环境优美花园式的墓地里,这是林农的福分。我和儿女们也感到无比的欣慰,这都归功于你们全体管理人员的辛勤劳动,是你们洒下的汗水把陵园变成如此美丽。为此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刘惠明
2002年7月26日林农家属以十部电影名称而作的挽联
上联:党的女儿点燃边寨烽火,高举闯王旗兵临城下,为祖国解放而戎马江山,迎来艳阳天。
下联:甲午风云开拓金光大道,神秘旅伴奇异婚配,为银幕增辉而桃李天下,共渡大渡河。
横批:英雄林农
角色 演员
高 健 印质明
何兰英 宋雪娟
赵师傅 周文彬
党委书记 王延盛
公安处长 张巨光
二楞子 李 博
韩 杰 金伯海
三 姨 蒙 纳
民兵队长 张凤来
马小飞 罗 泰
王曼莉 叶琳琅
吴济春 方 化
徐福祥 金 林
顾野平 段 斌
九宫道主 田 烈
美特上校 方 荧
地 主 李万城
美特女秘书 刘惠明
㈩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毛泽东有哪些省份没去过
毛泽东他一生只出过两次国,都是去苏联。但是在国内,毛泽东几乎走遍全国,期间还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名作,真可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那么哪些省份是毛泽东没去过的?本期为大家梳理伟人的北方足迹。
1.毛泽东出生地——湖南
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毛泽东的出生地,从1927年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以后,他再也没有回过家乡,这一别便是32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两次回故乡:一次是1959年6月,一次是1966年6月。
2.毛泽东在北京
在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前,毛泽东仅来过北京两次(辛亥革命后清朝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1928年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后成立北平特别市;1949年改为北京)。第一次是在1918年8月19日至1919年3月12日,历时206天;第二次是在1919年12月18日至1920年4月11日,历时115天。但这两次在北京短暂的经历对青年毛泽东却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解放后毛泽东一直住在北京直到去世。
3.毛泽东在天津
天津离北京近,作为领导人的毛泽东多次到天津考察。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到天津视察,其中塘沽就先后来了3次。
1958年,毛泽东在天津视察。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亲临天津大学视察
4.毛泽东在黑龙江
1950年2月27日至28日,毛泽东主席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出访苏联,归国途中,亲临黑龙江省视察。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访苏归来,在哈尔滨停留了18个小时左右,听取了松江省和哈尔滨市的汇报,视察了哈尔滨车辆厂,并为哈尔滨人民题词。毛泽东主席当年工作和住过的颐园街1号,现已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黑龙江纪念馆。毛泽东在这里以豪迈的激情和刚劲的字体,为哈尔滨留下了"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学习"、"奋斗"、"发展生产"、"学习马列主义"等光辉题词。
5.毛泽东在吉林
1958年2月14日上午11时40分,毛主席在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同志陪同下到长影视察,长影厂长亚马等领导同志在办公大楼前迎接毛主席的到来。毛主席身着灰色大衣,健步走进办公大楼的走廊,正在走廊等候的职工们看到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出现在面前,激动得不知怎样才好。演员刘惠明紧握毛主席的手无比激动,连声说:"毛主席,您好啊!"顿时群众的情绪沸腾起来,"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震动了整个大楼。
6.毛泽东在辽宁
毛泽东一生中两次视察沈阳:1950年3月1日,毛主席视察了沈阳橡胶一厂、中国医科大学;1958年2月12日至13日,毛主席视察了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市二一三机床电器厂、东陵区高坎人民公社旧站村。
7.毛泽东在宁夏
1935年从10月5日进入西吉到10月9日兵出彭阳,毛主席在宁夏固原整整停留了五天四夜。一夜话,一场仗,一首诗。5日毛主席在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与阿訇马德海彻夜长谈,成就了"回汉一家亲,军民鱼水情"的佳话;7日红军向六盘山挺进,在青石嘴遭遇小股敌人,毛主席果断指挥打了一场漂亮仗;7日晚至9日,毛主席率部队宿营在彭阳县乔渠村,登高远望,构思写下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
8.毛泽东在甘肃
1935年9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一、三军的主力部队到达甘肃迭部县俄界(高吉村)。长征途中,毛泽东在陇原大地上挥师北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和甘肃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9.毛泽东在陕西
江西中央苏区粉碎第五次"围剿"失利后,毛泽东和党中央经过千辛万苦,终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吴旗镇,进入了西北根据地。毛主席用湖南一句土语:"不是这块地方,我们下不了地",来形容西北根据地的重大政治意义。这是西北根据地对党和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大贡献。从此之后,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一连13个春秋。延安是总后方、是司令部。由于他们的英明领导,我党我军在各个主要方面,均取得迅速发展。
经历过炼狱般的漫漫长征后,经过痛苦的反思,毛泽东在延安发奋忘我地读书,将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写下了这篇凝练了高度哲学智慧的文字——1937年完成《实践论》,还创作了《长征·七律》。
10.毛泽东在山西
毛泽东曾几次在山西留下足迹。1936年,红军东征,进入山西,当时,张学良、杨虎城、阎锡山和国民党中央的代表,都在同中共代表秘密接触。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一再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张学良、杨虎城的谈判取得了积极成果,阎锡山这只狡猾的狐狸看出蒋介石进军山西是引狼入室,密电中共中央:请红军撤回陕北,他好让蒋军离开山西。毛泽东亲自接见了被俘的阎军团长郭登瀛,让他捎信给阎锡山: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据说1936年(丙子年)2月在山西省石楼县留村创作了《沁园春·雪》。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 (简称中央前委) 成员周恩来、任弼时及中央前委机关工作人员告别陕北,东渡黄河,夜宿五台山。 (期间毛主席与五台山方丈进行了谈话?具体内容详见下一期,欢迎关注)
11.毛泽东在河北
1948年,在解放战争的重要时刻,为了彻底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率部于3月21日,从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出发,东渡黄河,经山西,翻过五台山,跨越长城岭,于4月11日傍晚,安全到达河北阜平县城南庄,住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大院。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平山县西北坡村,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这次全会上毛泽东以李自成为鉴,要求共产党人知道:"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从琢县秘密乘专列进北京。
解放后毛泽东多次到河北考察,多次在北戴河疗养。自1954年至1964年每年夏天毛泽东到北戴河游泳。期间,毛泽东创作了《浪淘沙·北戴河》。
1954年夏毛泽东在北戴河海滨
1958年8月,毛泽东在河北徐水县南梨园乡大各寺庄农业社视察。
毛泽东创作的《浪淘沙·北戴河》
好了,本期先推荐毛主席在北方的足迹,下一期梳理毛主席南方的足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