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李香兰电影女主角

李香兰电影女主角

发布时间:2022-11-26 00:08:32

⑴ 李兰香 据周星驰国产007,李兰香是不是汉奸

李香兰其人
看过《国产凌凌漆》的朋友,一定记得李香琴说她妈妈是李香兰。我第一次听到李香兰j就是在这部电影中,原以为是星爷在恶搞,虚构出来的人物,说说笑笑听听罢了,没想到她的确是近代历史上的个人物,她是抗战胜利以后被作为“文化汉奸”遭到起诉的著名女演员,在审判她的时候,最终裁定所谓“李香兰”根本不是中国人,她的真名叫作山口淑子,是日本人,所以“危害母国”的罪名没有成立,鉴于她演员生涯以外没有参与政界活动,乃将其释放。这件事,同日本著名女谍川岛芳子最终被认定为中国人金璧辉,而以汉奸罪枪决都成为一时的新闻。说日语,用日本名字的最终原来是中国人,说中文,用中国名字的却是日本人,时人对此感到困惑不解。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⑵ 李香琴跟李香兰是什么关系

李香琴跟李香兰没有关系,曹达华跟于素秋也没有关系。

1、李香琴:

李香琴原名李瑞琴,广东顺德人,粤剧界出身,香港粤语电影女演员。早年居于澳门,入读励群小学;从小爱好粤剧,十六岁正式踏足舞台,曾有“二帮王”之称。2021年1月4日,据新浪娱乐报道,李香琴因病在家中去世,享年88岁。

2、李香兰:

李香兰,出生于辽宁省灯塔市,祖籍日本佐贺县,1944年在上海与黎锦光合作发行歌曲《夜来香》。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无罪释放。

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1992年退休。

3、曹达华:

曹达华15岁便孤身前往上海拍摄默片《关东大侠》。1933年参演《孤儿行》、《小老虎》、《复员泪》、《山东响马》等影片。

在电影《烈女行》中首次饰演男主角。1941年香港沦陷,曹达华一度靠售卖旧衣服维生。战后电影业复苏,他与姐姐曹绮文合组“友侨影片公司”,并创办“文华影片公司”与“友侨片场”。

2001年获香港影评人协会颁赠金紫荆奖终身成就奖。 2003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颁赠专业精神奖。2007年在英国病逝,死于胃出血,享年91岁。

4、于素秋:

于素秋1930年出生于北京,八岁学刀马旦九岁登台,擅打脱手北派。1948年从影,共演出二百多部影片,包括《五虎断魂枪》、《关东三女侠》、《仙鹤神针》、《火烧红莲寺》、《碧血金钗》等。2017年5月12日,于素秋因肺炎安详离世,享年87岁。

(2)李香兰电影女主角扩展阅读:

于素秋曾和七位著名的粤剧演员余丽珍,邓碧云,吴君丽,南红,林凤和罗艳卿结义金兰,号称“八牡丹”,于素秋是当中的“黑牡丹”。

因为于素秋和有“银坛铁汉”之称的曹达华被公认为最合衬的“银幕情侣”,所以 一直被误以为是夫妻,后来他们一起澄清了误会。

由于于素秋的粤语不灵光,因此她的粤语片电影作品一直是由别人配音来完成,早期替她配音的人有梁淑卿,许莹英和林家仪,后来则全面由演员黎坤莲负责配音工作。

⑶ 李香兰是张学友什么时候唱的

选自91年<每天爱你多一些》专辑。91,93,96,2002演唱会都唱过,个人觉得是93的最经典。观看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UNLtQ62o7Y/
1991年,中日合拍的电视连续剧《别了,李香兰!》(又名《再见李香兰》)正式播映,吴健平导演,泽口靖子饰演李香兰。主题曲为玉置浩二创作的《不要走》。
1991年音乐剧《李香兰》在日本首次公演。在日本首演后次年,《李香兰》作为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的一项纪念活动,受中国政府的邀请到中国的四个城市(北京、沈阳、长春、大连)进行公演,演出十五场,受到中国二万观众的欢迎和赞赏。1997年,该剧到曾被日军占领过的新加坡公演,也得到出乎意外的良好反响。
1991年,宝丽金唱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张学友的专辑《“爱你多一些”精选》,其中有粤语歌曲《李香兰》。
1993年,宝丽金唱片发行了张学友的专辑《吻别》,其中气质唯一稍显特别的是《秋意浓》。姚若龙将词填的如秋风般凄落。这首歌曲是《李香兰》的国语版,改编自91年玉置浩二为中日合拍电视剧《别了,李香兰!》创作主题歌《不要走》。同样改编自《不要走》的还有张立基的国语版《一生梦已远》。
1994年,周星弛主演的香港电影《国产凌凌漆》在剧情中提及李香兰。片中女主角袁咏仪饰虚构角色李香琴,其母为李香兰,据剧情有影射文革中被打为“卖国贼”,导致其女香琴因此不得翻身,而不得不受金枪人的要挟。不过这显然是电影的虚构。在粤语版中周星弛深情假唱的张学友的粤语流行歌曲《李香兰》,在国语版中假唱的张学友的国语流行歌曲《秋意浓》。
1995年,福茂唱片发行了张中立的排笛音乐专辑《再见李香兰》,主打是来自玉置浩二创作的《不要走》的排笛版《再见李香兰》。
2003年,在电视连续剧《溥杰与王妃》中,天海佑希饰演李香兰。
2007年,日本电视台TV tokyo于当年的2月11日、12日 20:54 播出由上户彩饰演李香兰并主演的冬季特别剧《李香兰》, 剧末由野际阳子饰演晚年李香兰,并由其在全剧作李香兰的内心独白。
2008年,在特长篇SP《男装的丽人》,堀北真希饰演李香兰。

⑷ 李香兰的剧情梗概

舞台上群情激奋。作为满洲国将军而为日本人效劳的前清肃亲王之女川岛芳子,战后受到人们的声讨。川岛芳子面临死亡的判决,她发表了最后的演说。
舞台上出现了与川岛芳子经历相似的另一位女子——李香兰。她正在军事法庭上接受审判。
李香兰作为“满影”的领衔女主角,长期活跃在银幕和舞台上,为推进日本的侵略政策服务。检察官要求判处李香兰死刑。李香兰吐露真言:自己是日本人,名叫山口淑子。她的思绪回到了孩提时代。
李香兰的父亲叫山口文雄,他把日本友好理想寄托在女儿身上,让淑子做了好友中国李将军的养女。李将军给她取名李香兰。李家的女儿爱莲和她的未婚夫玉林,还有被李香兰敬为兄长的建国大学学生杉本都来祝贺。四个年轻人欢聚一堂,希望两国友好相处。
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酝酿侵华计划,伪“满洲国”正式出笼。年轻幼稚的李香兰和杉本对“满洲国”寄予无限希望。但日本在“满洲国”肆意杀戮,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烈火。玉林和爱莲加入抗日队伍。当爱莲同李香兰告别时,李香兰感到十分矛盾和悲痛。日本关东军新设“满洲电影协会”,为侵略政策鼓噪。李香兰美丽的歌喉和一口流利的汉语被“满影”看中,遂动员其入会,并把她作为中国影星推出。李香兰被日本人利用,但她却无知无觉。杉本对日本人的暴行深为不满,为了心爱的人,他违心地加入满影,但心内充满痛苦。
一方面是杀气腾腾,一方面却是歌舞升平。太平洋战争开战前夕,李香兰在日本的独唱音乐会,竟空前火爆,排队入场的人绕剧场七圈半。
玉林、爱莲加入了抗日游击队,而杉本却被征入侵略军。李香兰恳求杉本不要从军,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两人含泪分手,如被棒打散的一对鸳鸯。
战局对日军愈来愈不利,战场上,日军节节败退,年轻士兵一个个地倒下。活着的人留恋故乡,怀念亲人,祈祷平安。杉本也是其中之一。
然而,包括李香兰在内的普通日本民众对战事真相并不知晓。他们在日本欺骗宣传下,以为日本一定会取得胜利。一天,爱莲找到李香兰,告诉她日本即将战败,要她在战争结束前回国。李香兰对此感到愕然并迷惑不解。
日本战败了。“满洲国”也随之寿终正寝。舞台又回到审判李香兰的法庭。
李香兰出示物证,表明自己是日本人。但法庭上的人们仍不断发出怒吼。李香兰用歌声唱出对养育自己的中国的一片深情,同时对自己的罪行表示忏悔。
法官判决:李香兰无罪开释。法庭中有人表示不满。法官用歌声告诉大家:“让我们以德报怨。”
歌声引起共鸣,整个法庭的嘈杂声演变成大合唱。法庭中央,李香兰和爱莲紧紧拥抱。全剧在东方式道德理念的笼罩中落下帷幕。

⑸ 李香兰到底是个什么人

李香兰
(1920.2.12-)

原名:山口淑子

籍贯:日本佐贺县,生于沈阳

身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期著名歌手

生平:

出生于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一个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

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命运有时是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的。李香兰与白俄罗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这样,那次相识使李香兰有机会跟一位俄罗斯声乐家学习声乐,她的音乐天分得以发掘。这一时期,日本为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开始在电台上播放“满洲新歌曲”,既懂日语又会北京话的李香兰于是作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岁时,李香兰前往北京读书。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大陆三部作”。1943年,因参演《万世流芳》,李香兰这个名字曾轰动一时。

山口淑子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对此,山口淑子说有两件事让她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心酸。

1938年10月,18岁的李香兰作为“日满亲善”代表首次回日本,兴奋之中的她万万没想到,当验过护照刚要下船时,听到官员凶狠地喝叫:“你还是日本人吗?一等国民却穿着支那服,不觉得羞耻吗?”山口淑子说:“当时我都蒙了,不明白那个日本人为什么说那种话,为此我十分苦恼。”后来在东京,当她身穿中式服装演唱中国歌曲时,掌声中不时传来谩骂。这使她对祖国日本的幻想开始破灭,她感到可悲的,“不是为日本人错把我当成中国人而歧视,而是祖国的日本人对我出生的中国———我母亲之国的侮辱。”

1943年,李香兰参与演出了描写林则徐禁鸦片的历史剧《万世流芳》,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位诉说鸦片之害的卖糖少女,唱过《卖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后,有位年轻记者追上来问她:“李香兰,你不是中国人吗?为什么演出《支那之夜》、《白兰之歌》那样侮辱中国的电影?你中国人的自豪感到哪里去了?”面对责问,她道歉说:“那时我年轻不懂事,现在很后悔。在此向大家赔罪,再不干那种事了。”不料这番话引起一阵掌声。她回忆说:“实际上那时他们已经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谢罪。”

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后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对自己以中国人的名义演出的《支那之夜》等电影,她说“虽因年轻但考虑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

告别了“李香兰”的山口淑子,回国后跨入影坛,其间甚至想过要到好莱坞发展,后因故放弃。1958年,山口淑子与外交官大鹰弘坠入爱河,婚后改姓大鹰,并退出演艺界当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将50岁的大鹰淑子圆了记者梦,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还前往越南、柬埔寨、中东等战争前线,采访过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风云人物。1974年,频频在电视上出镜的大鹰淑子在田中角荣首相的劝说下出马竞选,从此当了18年的参议院议员……

1975年,已是国会议员的大鹰淑子访问平壤,路经北京时,受到廖承志会长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访问了留下过青春足迹的北京、上海、哈尔滨和长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着泪水看了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实况转播。

谈及这段经历时,山口淑子打开了画册,让我看邓小平先生在1978年访日时与她在田中角荣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时,她唏嘘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画册里她年轻时与周璇、白杨等中国演员的合影时,她变得愉快起来。她回忆起1978年作为日本环境访华团团长访问的情景,提到重访长春电影制片厂时,她这位“金鱼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郑晓君、“妖艳美人”白玫、“活泼美人”夏佩杰和“永远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欢迎。她说:“我有中国和日本两个亲人,中国是养育我的母亲之国,日本是我的父亲之国。中国是我的故乡,所以去中国应说‘回’中国。”

希望“父亲之国”和“母亲之国”友好相处

1992年,山口淑子从参议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后,她选择了独居。其间,她仍担任着“亚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当年的从军“慰安妇”道歉赔偿。明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她向记者透露,日本一家电视台计划拍一部以她的经历为题材的电视片。剧本目前正在构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语的大眼睛演员担纲。

对目前较“冷”的日中关系,山口淑子说,日中之间有些摩擦,但对此应该正视,不能使它积重难返。在谈及接受专访的初衷时,她表示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了解她的命运,借此促进日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中国和日本是我的‘母亲之国’和‘父亲之国’,我最不希望见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周恩来总理说过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人应该用自己的良知清算过去,两国年轻人更应用全新的广阔视野,认真考虑将来如何友好相处”。

代表作:《夜来香》、《恨不相逢未嫁时》、《小时侯》、《卖糖歌》、《戒烟歌》、《海燕》、《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等。

⑹ 李香兰的人生经历

(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家人称她为豆豆。她是日本人,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附近的北烟台,不久举家迁往抚顺。山口淑子出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后任职于“满铁”公司。生在沈阳、后居抚顺的山口淑子,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让她终生难忘———1932年,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血肉模糊。后来她才知道那与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事件———有关。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1943年,年轻幼稚的李香兰满怀着对中国和日本的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来到北平,以“潘淑华”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念书。“潘”是她的另一个义父——她父亲的结拜兄弟,当时任天津市长的潘政声的姓;“淑”是源于山口淑子之名;而“华”,则是出生于中国之意。这个名字当然也包含了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共处的意思。 北平翊教女子中学,是一所高、初中完备的女子中学。正是在那里,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今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基础。她在所著《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中记载了当时学习的情况:“我从东北来投亲,作为一个中国人——潘家的干女儿——上了翊教女子学校,名叫潘淑华……上学时三人同路,放学时有时只剩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常顺路去北海公园,在无人的小岛上练习汉语发音或查字典,也曾去过远处的太庙。” 由于她从小天生丽质,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当“李家有女初长成”时,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伪“满洲电影协会”相中。他们动员她入会,并决定将她大力包装,作为中国歌星推出,为侵略政策鼓噪。年幼无知的她心中满怀对伪“满洲国”的无限希望,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当时谁都以为她是中国人,这也为她带来了以后的不幸。 随着日寇侵华战争不断升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英两国对日宣战。日本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深陷泥沼之中。一面是杀气腾腾,一面是歌舞升平,在刀光剑影中,她的歌声像搀和了迷魂药的葡萄酒,在抚慰人心灵的同时也消磨其旺盛的斗志。虽然身处乱世,她受欢迎的程度却有增无减。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期,她在“日本剧场”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捧场,居然有7圈半的影迷包围在她身边,发生了混乱,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当时,她曾收到了日本外交大臣松岗洋右的长子松岗谦一郎的来信。信上说:“人的价值不能用有无名气来衡量。人的价值并不表现在人的表面,你应该珍重自己。现在是个人价值被愚弄的时代,你必须更加尊重自己,否则只能被国家时局摆布。希望你永远自尊自爱。” 这些话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历史最黑暗的一个时期,战后被定为战犯的松岗外相之子,给一个冒充中国人(或“满洲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写这样的信。这既让人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力量,又让人感受到自由主义的软弱。它只能作为一种抵制,是不会成事的。 流利的中、日文,令人惊艳的外貌,以及犹如当时好莱坞玉女红星狄安娜·杜萍的欧洲声乐唱腔,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中国女人的理想憧憬。就这样,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争政策中的“糖衣炮弹”。 歌者岁月 李香兰的经历是独特的。虽然她是日本人一手制造的伪中国演员,拍摄宣传日本的远东政策的影片来慰问日军,成为日本方面所需要的伪满、中国的对日亲善使者,但这些却不足以抹杀她在艺术上的全部成就。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歌唱造诣高深。学生时代,她曾经跟随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学习花腔女高音,后来就在广播电台担任歌手,这是她的歌坛生涯的起点。她的一生演唱了无数经典情歌,据她自己在回忆录《我的半生》中说,最受听众欢迎的三首歌是《何日君再来》、《苏州夜曲》和《夜来香》。《何日君再来》是30年代的影片《三星伴月》插曲,虽然原唱是周璇,但她的演唱却别具另种风情。就如她的几幅老照片,艳而媚的脸,穿着旗袍,是东方但又不是中国的,眉眼间有一丝暧昧。《苏州夜曲》是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以中国的旋律为基础,参考了美国的爱情歌曲,专门为她编写的。 《夜来香》恐怕最为大家所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但其中旋律和节奏完全采用了欧美风格,谱成了轻快的慢伦巴,传遍了灯红酒绿的沦陷区。可惜这却是一首至今没有开禁的歌,虽然很好听,很多人也只能私下唱它。她在为自己写的自传中说:“尽管这首歌很受欢迎,但流行的时间不长,后来日文版和中文版都禁止出售……理由是任何一首外国的软绵绵的情歌都会使风纪紊乱。”不仅如此,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工部局的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重庆政府或共产党政府回来。” 直到后半生,她还念念不忘这首歌的词作者黎锦光。1981年,她特地邀请他访日,他们在鸡尾酒会上登台高唱《夜来香》,一群“夜来香”迷则边唱边绕场一圈。 在自传中,她还提到了另一首因被指责为“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被禁的歌曲——《离别的布鲁斯》。这首歌深受日军士兵的欢迎,当演员应要求演唱这首歌时,军官虽假装有事离开会场,却也流着泪,躲在一边悄悄欣赏。她的《三年》、《一夜风流》的插曲及《恨不相逢未嫁时》更是令歌迷听后眷恋不已。1945年6月,当她在上海演唱会表演此曲时,处于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中、日歌迷都对她如痴如狂。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上海的公开演出,两个月之后,大战结束,她就因“勾结日军”的罪名被逮捕了。 除了唱歌之外,她还曾经在伪“满映”、上海、日本、港台等地拍摄了不少影片。1991年4月,她亲自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七部影片,参加香港电影节展映。这七部影片是:《支那之夜》、《赛昂的钟》、《我的夜莺》、《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在拂晓里出逃》、《丑闻》、《白夫人之妖恋》。其中,《我的夜莺》是她在伪“满映”时代拍摄的片子,这部影片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拍成,耗资25万日元,相当于一般电影投资的五倍。影片描写的是父女二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她自己认为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性的音乐片,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真正的音乐片。”《我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是她于战后回到日本后的代表作,由日本松竹影片公司摄制,描写一个舞女爱上了杀死她父亲的仇人,曾被评选为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五名。《在拂晓里出逃》是由黑泽明编剧的一出爱情悲剧,曾被评为当年十部最佳影片的第三名。《白夫人之妖恋》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改编的影片。《支那之夜》留给观众的印象则是一个美艳的中国女性及其甜美的歌声。 她的歌声给人们以梦想,她出演的电影也轰动一时。她拍摄了《木兰从军》与《万世流芳》,在《万世流芳》中她因扮演林则徐的女儿而蜚声中国影坛。她对这两部电影有不同的解释,她认为它们完全可以被中国观众从爱国抗敌——抗日的角度去理解,她甚至说这是中、日双方都能接受的电影。不过,她真正的红火却是上世纪50年代继演出好莱坞电影及百老汇歌剧后,应香港电影公司之邀拍摄的几部电影,有《金瓶梅》、《一夜风流》、《神秘美人》等等,其中的插曲都由她亲自演绎并灌成唱片。虽然有人指责她出演的电影充满日本军国主义色彩,但是,艺术不可能完全成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此外,她还参与拍摄了“纪实性艺术片”《黄河》和俄罗斯风格的音乐片《我的黄莺》,并因后者而被苏、日两国的间谍跟踪调查。对于这些,她说:“日本肯定战败,但正因为战败,所以更要留下好的艺术电影。当美军占领日本时,可以证明日本不只是拍了战争影片,也拍了不亚于欧美名片的优秀的艺术影片……”

⑺ 请问东京假期中的女主角是谁

东京假日Tokyo no kyujitsu (1958)
主演: 李香兰 八千草薫 久慈麻美

⑻ 特别小的时候看过一个日本古装电影,却不知道名字

日本版奔月 不过 女主角本来就是月亮上的 而且 最后是派的飞碟来接。。。

片 名:竹取物语 日本 1987
类 型:幻想
出 品:东宝公司
导 演:市川昆
主 演:三船敏郎 若尾文子 泽口靖子 中井贵一
本片讲述了一位伐竹翁在竹林中遇到美丽女婴,遂和老伴收留其为养女。女婴迅速长大成人,因其貌美无比而得名“辉夜姬”。之后便有包括天皇在内的诸多达官贵人纷纷前来求婚,但却被其一一拒绝。最终,辉夜姬在中秋之夜迎来了月宫使者,顺利地回到了她本该属于的月球。
看似颇具科幻意味的故事其实来自于日本最古老的小说《竹取物语》,作为日本人从小便耳熟能详的经典传说,它早在1925年就被拍成黑白默片,此后又被多次搬上银幕,不过无论演员阵容还是投入成本,都无人能出大导演市川昆所带来的这个1987年版本其右。本片耗资高达20亿日元,剧情基本沿袭小说,但加出了中井贵一(《天地英雄》)所扮演的大臣与泽口靖子(《姊妹坡》)所扮演的辉夜姬之间的感情戏,结尾一幕的UFO特效也显得气势磅礴,赋予了古老传说全新的科幻色彩。
剧中女主角加耶辉夜姬的饰演者是泽口靖子,曾经出演过《阿香》,《李香兰》,在剧中服饰华美,美不胜收,娇嫩的脸庞好似秋露下的荷花一样饱满粉白润泽,几分混血儿感觉的俏鼻梁和深凹的大眼睛,绝对的非亚洲感觉,泽口靖子是选美出身,哪怕演技不能比母亲的扮演者,光美丽也已经足够压大梁,更何况,这样冗长又熟悉的剧目也不需要主角有什么演技,所以,仅看扮相,她就绝对是赏心悦目第一人。
中井贵一那时候尚年轻,面皮虽不算白净,却也没太大黑硬杀气,并且与ET谈恋爱,拼死取龙角为搏红颜一笑,那怒涛中的厉吼,红袖中的白刃,荡气回肠,铁汉柔情,十分霸气。现在观看分外有新鲜感。

⑼ 周星驰的电影国产凌凌漆中袁咏仪的母亲叫李香兰为什么要用她做影片的故事背景

交待了袁咏仪扮演的角色是个孤儿,作为一名特务的女儿不受人待见,所以周星驰为了送花给她中弹,使她很感动对对男猪脚产生情义,是剧情合理化

⑽ 亮出身份后被无罪释放的女汉奸,后来是什么结局

抗日战争长达八年,在这期间我们国家出现了不少汉奸,他们虽为中国人,但是却为了所谓的荣华富贵为日本人卖命,帮助他们残害百姓。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些汉奸恶贯满盈,最终都下场凄惨。当日本宣布战败之后,这些汉奸们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有一个人却例外,她叫做李香兰,抗战后被定为女汉奸,就在即将行刑的前一刻她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并最终免于死罪。

进入政坛之后李香兰一直在为缓解中日关系而努力。在她任职期间曾多次来到中国进行访问,为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2014年的时候,李香兰去世。她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因父亲被抓一家人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只能背井离乡。好不容易遇到伯乐发掘了她的表演和歌唱天赋,但是却被日本人利用成为宣传工具,还因此差点被判汉奸罪处死。虽然一生过的颠沛流离,但是李香兰并没有轻言放弃,她不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政治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因此值得敬佩。

阅读全文

与李香兰电影女主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制乐高电影大全图片 浏览:286
潘多拉电影在线网站 浏览:734
演员王珞丹的电影 浏览:968
病毒电影院 浏览:946
搞笑的战斗电影大全 浏览:694
电影角斗士音乐主题谁创作 浏览:852
狂爆之路电影完整版 浏览:195
上海静安区大宁电影院 浏览:118
电影票通兑券兑换码 浏览:547
李嘉欣电影粤语歌主题歌曲 浏览:397
特别喜爱的电影英文 浏览:79
韩国交换温柔中文字幕电影 浏览:110
十大最佳女主角电影 浏览:806
加勒比海盗5电影票价格 浏览:938
苗族电影经典爱情喜剧 浏览:841
五部英文电影的主要内容 浏览:966
老电影特别快车图片 浏览:972
北京法国什么的看电影的 浏览:215
大尾鲈鳗1电影啊完整的 浏览:828
法国电影修道镜在线观看 浏览: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