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男主角本杰明是什么电影

男主角本杰明是什么电影

发布时间:2022-11-22 04:05:40

⑴ 豆瓣评分8.9《返老还童》:即便生命逆成长,也永不辜负

文/钟晴予

图/网络

《返老还童》是一部剧情怪诞的影片,延续怪导大卫·芬奇的一贯风格。该片改编自美国大文豪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豆瓣评分8.9分。

影片讲述了男主角本杰明·巴顿一出生便拥有80岁老人的形象,母亲因他难产而死,父亲视他为怪物,将他遗弃在养老院门口。他被善良的黑人女护工奎妮收养,在养老院长大,17岁时决定出海,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旅程。随着岁月的推移他逐渐变年轻,最终回到婴儿形态,在苍老的恋人黛西怀中安静离世的奇异故事。

本杰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逆成长的命运没有影响他的心智,他带着一颗善良、温暖的心灵去对待这个世界。

《返老还童》以本杰明的感情为叙事线索。

开头由黛西让她的女儿读本杰明的日记。引出本杰明一生的故事。

黛西小时候去老人院探望祖母,遇到了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本杰明。她湛蓝色的眼睛深深的烙印在了本杰明的心中。后来,本杰明17岁作为水手出海,途中遇到了英国贵妇伊丽莎白,她是一个有品位有见识的英国女人,有过很多有趣的经历。灵魂的共鸣让他们经常从深夜聊到凌晨,但现实告诉她,这注定是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于是伊丽莎白离开了。

当本杰明26岁时,回到家乡去找黛西,但黛西此时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历经黛西出车祸之后,两人才真正走在了一起。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女儿,为了不拖累黛西,本杰明变卖家产留给她们,自己选择离开。

十几年后,本杰明回来时,黛西已经有了丈夫,短暂重逢之后,本杰明再一次选择离开。直到黛西丈夫去世,收养所的人联系到黛西,她得知本杰明已经恢复到孩童模样,还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黛西决定留在那里照顾本杰明,直到本杰明在黛西的怀中去世。

《返老还童》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将自我追忆和自我描述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引发黛西的慢慢回忆,充分表现出黛西和本杰明的动人爱情,同时也展现出黛西在生命结束之际对爱情的无限渴望。

本杰明一生中遇到过很多人:风趣幽默的矮人、有着艺术家梦想的船长、会谈钢琴的老太太,还有决定与他相认的父亲。 这些人都带给他很大的影响,但我想谈谈这三个女人对本杰明的影响,以及他们的相处模式对当代亲情观、爱情观的启发。

亲生父亲一看到本杰明就选择把他丢掉,完全忘记了妻子的嘱托“给他一个容身之所。”也许是命运眷顾,奎妮无法生育,所以觉得本杰明是上帝带给她的孩子。

她形容本杰明“丑的像个旧便壶,但也是上帝的孩子。”

是奎妮,给了本杰明第二次生命。她给了本杰明一个名字,她照顾本杰明的生活起居,抚养本杰明长大,给了本杰明一个与他的外貌不违和的生长环境。

奎妮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你永远无法知晓未来。”

她在本杰明幼年时期一直鼓励他,对他说 “你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我想,正是这样一位特别的母亲,才给了本杰明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从小就给他塑造了一个善良宽厚的品格。

与中国的许多父母不同,奎妮会放手,当本杰明17岁决定出海时,奎妮没有阻拦,而是让他去经历生活。

许多父母哭诉自己和孩子没有共同话题,孩子一上大学就开始疏远自己,不给自己打电话.....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不是反映出了父母和孩子相处之间的问题呢?是不是因为父母把孩子捆绑的太紧了,给他规划了大半个人生,所以孩子想要逃离父母呢?

樊登脱口秀中,很多家长问到类似的问题时,樊登老师给出的方法和奎妮一样。去放手,没有家长干预的人生不见得会差。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几年后,本杰明回来时,奎妮问“有什么宝贵的经历吗?见识痛苦了?也有快乐吧。”

养育孩子,不是单纯的把他养大,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要鼓励他、对他有耐心、给予他足够的爱。当他长大后,要懂得放手。让孩子见识痛苦,见识快乐。

这个善良又充满智慧的女人啊,在本杰明的成长中不仅成功扮演了母亲的角色,还是一位成功的启蒙老师。

本杰明在日记里说“我永远忘不了他湛蓝色的眼睛。”初次相遇,他们都还是十多岁孩子,心灵大小并无差别,但本杰明的外表阻碍了他们的友谊。

黛西的祖母不让黛西和本杰明一起玩,还对他说“你应该感到羞耻。”

遇到了对的人,却不是在对的时间点,注定了这段爱情不会一帆风顺。

少年时的他们天各一方,本杰明出海,黛西跳舞。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唯一的联系就是本杰明寄来的一张张来自各个地方的明信片。

再次相遇,黛西已出落的亭亭玉立,一颦一笑都很迷人,成为了本杰明心中“最美的女人。”她在月光下起舞,摇曳生姿。

但依然不是对的时间,两个人再次错过彼此。

黛西出车祸算是两人关系的一次转折,当她修养好后,回到了新奥尔良。此时,两个人的年龄终于相仿,47岁的本杰明和43岁的黛西。

“我们会在起居室里野餐。我们想吃就吃,想睡才睡。我们发誓,绝不落入规律和俗套,绝不按时上床或起床。”

本杰明描述的这段日子,是他和黛西在一起最快乐的日子。黛西从来没有介意过他的特别,给了他最真挚的爱情。

即使本杰明在晚年时得了老年痴呆,恢复到孩童的外貌,完全不认识黛西了,她也坚持照顾他,陪他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黛西是一个好女人,她不在意世俗的约束,完全尊重自己内心的感情,从来没有因为本杰明的外貌离开他。不由得让我想到前两天热播的都市剧《下一站是幸福》,剧里的贺繁星正是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与自己喜欢的人兜兜转转,最后才走到一起,很不容易。在爱情中,能跟着内心的感情走,是很里了不起的一件事。

她是一个勇敢的女人,在本杰明离开后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给了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她也是一个善良的女人,见证了本杰明从老人变为婴儿的过程,也给了本杰明最开始的温暖和最后的陪伴。

大部分人在遇到自己的挚爱之前,都会有过一次初恋,初恋教会我们爱,教会我们成长。

伊丽莎白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她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女人。她教本杰明如何吃鱼子酱才会更美味。他们两个在旅馆的大堂里彻夜聊天,似乎要把这辈子的话都说完。

本杰明真心喜欢伊丽莎白 两人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但这段感情注定不会有好的结果。偷来的感情终究不会属于自己。

在伊丽莎白不告而别后,本杰明坦然接受,没有怨恨 。后来在电视上看到她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又为她的成功而喜悦。

比起恋人,伊丽莎白更像是本杰明一位久别重逢的朋友。见面时很开心,离别之后也不悲痛。

处理感情最好的方式应该就是他们这样,离开时说一句“很高应遇见你。”没有死缠烂打,也没有悲痛欲绝,闹着要轻生。恋爱时好好享受,分别后各自祝福。

现代人的感情处理方式多半闹得鸡飞狗跳,最后两人搞得两败俱伤。如果能像他们这样,会少很多烦恼吧。

本杰明的一生看似木讷无趣,但他善良、忠诚、大方、宽厚

他是一个好儿子

原谅了生父并对养母说“你才是我妈妈”

他是一个好朋友

在朋友过世后守诺将他的积蓄寄给他的妻女

他是一个好丈夫

为黛西选择了幸福生活的道路留下了足够的财产只身离去

他是一个好父亲

爱自己的女儿想自己的女儿希望能为她排忧解难

弹钢琴的老太太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我们注定是要失去所爱之人的,不然如何知道他们对我们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都是有得有失的。影片中也描绘了很多次得与失的景象。

盲钟表匠失去了儿子却制作了一座神奇的大钟;本杰明的亲生父亲得到了儿子却失去了妻子;黛西失去了芭蕾舞却得到了挚爱和孩子;本杰明得到了年少青春却失去了爱人。

这就是人生,你不能全选全得,你有所取有所不取,有所不取就该坦然面对有所失,有所失就有所得。

许多人羡慕年少成名的人,羡慕他们这么年轻就有这么大的成就。可是,他们也因此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同龄人在游戏玩耍时,他们不得不赶航班去工作。

小小年纪承担了这个年龄本不该承担的东西,得到了年少成名,却也失去了本该童真无邪的快乐。

得与失,从来都是对等的。

人类本是社群动物,不喜欢孤独,任何时候想要陪伴是我们的本能。

但人又避免不了孤独,因为你总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有些人,注定可以于河边闲坐。有些人被闪电击中过七次。有些人对音乐有着非凡的天赋。有些人是艺术家。有些人是游泳健将。有些人懂得制作纽扣。有些人懂莎士比亚。有些人天生是母亲。还有些人,注定是舞者。”

电影最后这段独白很有意味,在说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有不同的命运,适合不同的人生道路。

无论什么肤色,什么体型,人都是孤独的,但可怕的不是孤独,而是惧怕孤独。

你会在很多种情形下感到孤独:下班回家的小路上;周六醒来看到阳光早晨;想去某个地方时发现身边没有人可以陪自己.......

感到孤独是正常的心理,古往今来,许多人正是因为接纳了孤独,才给世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马克思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完成了《资本论》;托尔斯泰一直居住在小屋中,老年后甚至出去流浪,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长篇小说;李时珍经常露宿野外,寻找治病救人的良药,用27年时间写出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我们也需要学会接纳自己的孤独,甚至享受其中,并在那里与真正的自己相遇及融合。

一件事无论太晚或者对于我来说太早,都不会阻拦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这个过程不要有时间限制,想做就做。可以有变化,也可以一成不变,没有约定俗成。可以做的很出色也可能会很糟。希望你做的是最出色的,希望你能看见让你大吃一惊的东西,希望你会有前所未有的感受,希望你能结交有着不同观点的他人,希望你的生活令你骄傲,如果你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希望你有勇气“一切重头再来”

很喜欢这段话,它告诉了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

就像决定离开黛西母女的本杰明,他出发去印度,做想做的事情,结交不同的人,体验从未体验过的事物。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放弃生活,有重头再来的勇气。

三毛曾说过“人类经常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他人的成绩与自己相比较,因此觉得受挫,好不轻易活到老年还是一个没有成长的笨孩子。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往了。”

很多人以为成年了就是成长了,其实不是,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这些经验,就是我们老去时最宝贵的财富。

本杰明逆成长的人生富有奇幻色彩,每个人都能从他的成长经历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经历过孤单、灰暗、悲伤,感受过亲情、爱情、友情。即使历经沧桑最后仍能像孩子一样善良,即便无法相守到老,也不辜负此时此刻的相知相遇。

不辜负时光,不辜负生命。

⑵ 如何评价《本杰明巴顿奇事》这部电影

五年后重新看了一遍《本杰明巴顿奇事》,仅从剧情角度说一说吧。

最近看了一个叫做《奇怪的她》的电影,里面讲一个老奶奶突然返老还童变为18岁少女,同是一个人,不同年龄段做同样的事情,会受到不同的待遇。因为她年轻,貌美,所以她讲方言惹人喜爱,她的唠叨变为热心肠,她的歌声引人驻足,可当她回到年老的时候,再无人关注。

《本杰明巴顿》也会引人深思。年幼时的本杰明,本应像小孩一样受到很多人的呵护,可是就是因为他看起来年迈,他的口水被人嫌弃,他对世界一无所知却鲜有人对他尊尊教导……甚至,他的父亲抛弃了他。但是,并不是所有人。有妈妈,有黛西,有船长。妈妈愿意在20多岁的时候成为一个看起来是70多岁的人的妈妈,5、6岁的黛西愿意和70多岁的他聊天玩耍,船长愿意给这个看起来走路都走不稳的老头一个工作。生命中有些人,总会愿意越过你看起来的样子,发现你的本质。

再说爱情。如果说,普通相爱的两个人,是两条同起点同方向的射线,那么本杰明和黛西,就是两条方向正好相反的射线。好在生命中最好的时光,他们有交汇的几年。那几年,他们一起粉刷房子,一起生养小孩。在为他们即将分开而惋惜时,突然又惊觉,交叉10年,与交叉50年,有什么分别呢,人生如此短暂……

电影中唯一让人惋惜的地方,就是本杰明在渴求探寻世界的年龄,拖着衰老的身体,在有着年轻力壮身体的时候,又带着过于年迈的眼神。

⑶ 《返老还童》,逆流生命里荡气回肠的爱

他生得异常且不幸。一出生,就是一个古稀老人的模样。

他的母亲因分娩而撒手人寰,他的父亲把他当作不祥的“怪物”,丢弃在养老院的楼梯口。

好心的黑人姑娘收养了他。在她的悉心照顾下,他越活越年轻,成为了海员,参加了战争。

他遇见了英国贸易公使夫人,他和童年时期的梦中情人相爱。

他就是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返老还童》)里主角本杰明·巴顿。

电影用本杰明·巴顿奇特的一生,演绎了一曲感动你我的爱歌。

母爱

本杰明的母爱源于奎尼。

奎尼是领养本杰明黑人姑娘,她对本杰明的爱,是一种母亲的本能。

襁褓中的婴儿本杰明,容颜苍老、头发掉光、五官扭曲,她没有惊讶和恐惧,而是满眼的怜爱和宽容。

她不管本杰明是否怪异,都爱这个孩子。

她帮本杰明理发穿衣,她陪他看病,她哄着他入睡。她的爱,是自然流露,发之肺腑。

本杰明生来带着老人的病症,又带着孩童的好奇,总在夜晚心神不宁。她告诉他:

她的这份爱,让本杰明融入了这个世界。她的这份爱,让他怀着希望活了下来。她的这份爱,支撑了他整个生命。

在奎尼伟大母爱的根基上,本杰明演绎着逆流人生的爱情交响曲。

爱情

本杰明和黛西的爱情,是命运齿轮的斗转重合。

第一次见面。

她,6岁,娇俏可爱,是一位天使般烂漫的小女孩。

他,11岁,鹤发苍颜,驼背衰老,是一位行走不便的垂死老人。

再见面。

她,皮肤白皙,长发飘飘,年轻漂亮,风姿卓越,是镁光灯下的可人儿。

他,头发花白,声音浑浊,架着一副过时的老花眼镜,是步入老态的男子。

她主动向他求爱,他却处处回避。她遭受车祸,他飞去她的身边,她却把他推开。

命运的齿轮,最终让他们相聚相爱在最初认识的地方。

她,43岁,是一位优雅高贵的女子。

他,49岁,是一位魅力十足的男子。

他们如同每一对如胶似漆的恋人一样,在自己在木屋里,笑着闹着,快乐着。

他们爱得不早不晚,爱得不多不少,他们爱得自然,爱得刚刚好。

他们的爱,让我想起了《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的亨利和克莱尔。

亨利,是一位时间旅行者。

他常常不由自主地消失,然后赤身裸体地出现在一个他可能去过也可能未去过的地方。他一直走一直走,直到找到衣服穿上,融入普通人的生活,然后再等待着下一次的消失。

而,克莱尔如同你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在正常时间旅途中行走的人。

他们相遇了,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不停地交集和纠缠。

相遇那年,他36岁,她6岁。

结婚那年,他31岁,她23岁。一场婚礼,几次穿越,同一位新郎,却有着年轻和苍老两种容颜。

克莱尔和黛西一样,她们都爱上了一类人——一个在这个世界的异常轨迹里穿行的人。

亨利,是一位在自己一生时间中不停游离的人;本杰明,是一位逆着时间生长的人。

亨利是幸运的。他和克莱尔,在时间与爱情的复杂交错中,勇敢地探索,最终谱写出一曲永恒的恋歌。

那么,本杰明和黛西呢?

黛西说,我要是成了黄脸婆,你还会爱我吗?

本杰明说:等我老到脸上长满青春痘,老到尿床,老到连下楼梯都害怕,你还会爱我吗?

本杰明脸上闪过的一丝忧伤,让人感怀伤神。

一个逐渐老去,一个逐渐年轻;一个顺着时光,一个逆着时光,怎样才能拥有长久的相爱时光?

当生命的倒行轨迹与最爱的人渐行渐远的时候,所谓的“返老还童”,成为了爱情中最深刻的忧伤,成为了生活中最现实的阻障。

女儿的健康成长,坚定了本杰明离去的决心。他选择了离开,黛西默认他的离去。

一生太长,相爱太短。

然而,令人感动的是,本杰明和黛西却又在无形之中,不断靠近和并行。

原以为返老还童好,比如,金庸笔下的天山童姥,年岁渐长,身体却在变年轻。

本杰明的身体越活越年轻,而大脑却在变老和衰退。他变成了阳光的青春少年,他长成了一个满脸青春痘的任性孩子。

黛西哄着任性的他,从屋顶爬下来。黛西陪着年幼的他,读童话书。黛西牵着丫丫学步的他,低下身子吻他。

黛西看着他忘记自己,看着他从不会走路到不会说话。

影片最后定格于满脸皱纹的黛西,而她的怀里抱着的是,婴儿本杰明。

本杰明的爱,珍藏在影片最初的那本记载着他全然颠倒的一生的日记本里。

时间的倒走,时间的交错,让本杰明这一生的爱增色和升华,感人肺腑,荡气回肠。

爱是,奎尼心焦地等待独自外出的本杰明;

爱是,本杰明对黛西的念念不忘;

爱是,黛西每晚睡前,轻轻的一声:晚安,本杰明。

其实,爱本朴素无华。

-End-

⑷ 电影《爱国者》中的爵爷是谁 本杰明·马丁的原型是谁

本杰明·马丁的原型是弗朗西斯·马里恩,爵爷是查尔斯·康沃利斯。

本杰明·马丁出生在南卡罗莱纳州,并在那长大成人,他是法国人的后代,他以此为自豪。马丁曾经勇敢地参加过法国人与印第安人的激烈战斗,残酷的战争夺去了他的妻子,从此他决定远离战争和暴力,要和第二个妻子夏洛特及八个可爱的孩子守着农场过宁静而平和的生活。

可是当英军铁蹄踏上他的故乡南卡罗莱纳的时候,他的一个儿子惨死在战争中,马丁不得不拿起武器与他的大儿子加布里埃尔一起,组织起当地的爱国者与凶恶残暴、气势嚣张的英军展开殊死斗争。

(4)男主角本杰明是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的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当1763年漫长的英国对法国和印第安人的殖民扩张战争终于结束,曾经是战斗中的英雄本杰明·马丁也回到了他的南卡罗莱纳州的农场,战争的残暴使他厌恶,他希望从此和妻子孩子过上平静安静的生活。

然而,在战争之后,英国统治者并没有报答曾经为他们而战的殖民地的侨民们,相反为了进一步巩固对殖民地的绝对统治,开始采用高压手段剥夺当地人民的自由权力,征收众多不合理的高额税赋,殖民地的移民们开始了反抗。


⑸ 《本杰明巴顿奇事》被豆瓣评分88,是因为故事新颖,还是因为片中爱情感人

《本杰明.巴顿奇事》新颖的题材让观众一开始就能被深深地吸引,但这部影片评价高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片中感人的爱情,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引发了观众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感悟,也引起了观众的共情。

本杰明与黛茜的爱情带着遗憾错过,片刻的交集让人感到惋惜,两个相爱的人因为时间的逆向只能得到短暂的幸福。他们的感人爱情成了这部电影最深刻地方。所以我认为《本杰明.巴顿奇事》在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和极高评价口碑的背后,不仅仅是因为故事情节的新颖,更是因为片中感人的爱情。

⑹ 求 美国电影《毕业生》1967年

简介:
美国电影《毕业生》1967年:《毕业生》根据查尔斯·韦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迈克·尼科尔斯执导,达斯汀·霍夫曼、安妮·班克罗夫特等主演。该片于1967年12月21日在美国上映。影片通过描写大学毕业生本恩的爱情经历,体现了青年人的成长以及对成年人社会的奋起反抗。1968年该片获得了第25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第40届奥斯卡奖。
鉴赏:
《毕业生》就是新好莱坞的开山之作,它具有新好莱坞的许多特点。
首先,《毕业生》的男主角本杰明由达斯汀·霍夫曼饰演,他的身高才1.63米,而且与当时好莱坞中的众多俊男相比,只能说是相貌平平了。其次,这部影片是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在这部电影中,世界不再是一片歌舞升平。它反映出了美国60年代刚走上社会青年人对生活的迷茫与无助。片中的主角班杰明是一个毕业生,根本就没有工作。毕业后很迷茫,整天无所事事。
片中有好多场景令人记忆特别深刻。其中一段场景是潜水,很滑稽。笑过之后,却又觉得这个场景别有深意。在班杰明的生日宴会上,身穿潜水服的班从屋里缓慢的走出,很慢,一步一步的在走。他走的很沉重,很压抑,而外界却只有亲朋好友的喧哗声。令人费解,生日怎么会穿成这样?哗众取宠吗?影片在这里用了一个长镜头,并把视角转换到班杰明的眼中,让人觉得是自己在那套厚重的潜水服中。透过厚厚的潜水服,所有的喧嚣都是空洞的,班戚戚然地沉在水底,只能听见他自己的呼吸声,还有那咕噜咕噜的一串串泡泡。迷茫麻木的内心使得所有人的脸都是扭曲的,静止的。这里导演运用第一人称视角让人体会到了班的彷徨无助与逆来顺受。
还有一段场景是结尾,在他们大闹婚礼疯狂逃跑的过程中,阻止人们追出来的,居然是那圣洁的象征——十字架,让人觉得很怪异。班杰明和伊莲最后一起跑上了公车,坐在最后一排,但他们俩中间却隔着一大段距离,并没有很亲密,都默默的看着前方,互不说话,甚至连对方也不瞧一眼,让人怀疑,他们真的相爱?他现实是逃避不了的,始终都要面对的,班杰明对未来的迷茫仍将继续。

⑺ 《本杰明巴顿奇事》生命的每一天都是恩赐

昨晚回看了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一个平淡的爱情故事,却又传奇动人。看到最后,心潮汹涌,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可以一生眷恋?写下点滴,以期铭记。

1.生命的每一天都是一种恩赐。​​

本杰明出生的时候,母亲去世,因为出生就是一副行将就木老态龙钟的的怪胎样,被父亲抛弃在养老院门口,父亲给他留下的,是仅有的18块钱。

善良博爱的黑人妈妈昆妮收养了他,昆妮以为自己没有生育,用母爱温暖了本杰明。躺在养母身边,衰老丑陋的本杰明觉得幸福满足,尽管有时候昆妮的爱人来到身边,需要把他抱出去,他也觉得毫无怨言。

在养老院,一位老太太对本杰明说:“本杰明,我们注定要失去我们所爱的人,否则我们如何能体验到他们的重要性?”

黛西来养老院看望自己的奶奶,这是本杰明第一次见到漂亮的黛西,他被黛西的气质吸引,而黛西也从本杰明老态龙钟的身体里感受到不一样的年轻。

两个孩子像孩子一样玩耍,心底的种子也从此种下。

很快,本杰明看到了老太太生命的消逝,第一次感受到死亡。

于是,他离开养母,出去工作,跟随麦克船长来到切尔西号拖船上做一名水手。本杰明跟着麦克船长开始远离社会主体,似乎进入了放荡不羁的生活,喝酒,嫖妓,打架。

本杰明的身体在逐渐变化,时光在他身上似乎在倒流,他越长越高,头发开始变黑,皱纹也开始消失。这时候,他再一次看见了死亡:切尔西号被美国征召参加二战的大西洋护航,麦克船长在与德国潜艇的遭遇战中去世,临终他对本杰明说了一段话:

“当你失去的时候,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发狂,唾骂和诅咒命运,可在当它最终降临时,你只有认命。”

至此,电影暗示的时间流逝是无法制止的,尽管本杰明在越变越年轻。

本杰明感恩生命中遇到的一切,养母昆妮,美丽的女孩黛西,甚至向他坦白抛弃他的白人父亲,他也在父亲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了陪护和安葬。

人的一生,要遇见多少人才能学会放下。放下便是拥有,生命的每一天都是恩赐。

2.在中点遇见你,刚刚好

本杰明在日记中写到,他遇上过两个或者三个温暖过他的女人。

电影详细展现了在寂寞的旅馆,本杰明遇见了那个同样寂寞的海关贸易官的夫人伊莎贝拉。那一个大雪纷飞寒冷的夜晚,本杰明冷得直发抖,伊莎贝拉说:“如果我们在一起,白天千万不要相见,永远不要说我爱你。”然后两个寂寞的人终于在一起取暖了,但是见不得光的婚外情注定要在一夜夜偷偷摸摸见面中消逝。

在突然发现伊莎贝拉离开了,让本杰明有些怅然若失,但他很快走了出来。

回到养老院之后,遇见了青春活泼风华正茂的黛西。这时候的本杰明,阴郁,自卑,尽管年轻美丽的让他满心激动,但此时的黛西,纽约的舞蹈演员生活风光无限,两个人的再次相遇,因为本杰明的自卑拒绝而错失。

本杰明不想要一次偶然,他想要的是永恒。

当他出现在纽约,想给黛西一个惊喜时,却发现自己和黛西距离很远,纽约光怪陆离演艺生活让她不愿意放弃一切和本杰明在一起。

无数次地想念与爱恋,在黛西受伤身心痊愈后得以实现,他49岁,她43岁,两列对开的火车终于在刚刚好的时间相遇,时光在这里短暂停留。

他们放下执念,过上了所有情侣刚开始都会经历的美好生活,极尽缠绵,不顾一切。他们在别墅里不分晨昏的狂欢,他们一起去看夕阳,她教小朋友跳舞,他陪伴左右。

可是对开的列车方向毕竟是相反的。当黛西告诉本杰明,她怀孕了。时间似乎开始变本加厉地往前走。

本杰明担心孩子出生之后命运和他一样,他还担心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会逐渐变小,黛西没有办法抚养两个人,他不得不做出一些选择,变卖父亲所有的财产,给黛西留下足够的钱,在孩子长大之前离开了孩子,他希望孩子和黛西得到更好的照顾。

有时候爱你,不是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只要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3.爱的面前,你选择自私还是无私

当本杰明说出自己的担心之后,黛西坚决地说:“

你能当多久父亲就当多久的父亲,我能接受结果。爱你对我意味着一切。”可是本杰明还是毅然决然的走了。

在爱的面前是选择自私还是选择无私呢?本杰明选择了离开,在他看来,这是对黛西和孩子最深的爱。

黛西在看到本杰明离开的时候,心里想些什么呢?疯狂的制止也许无济于事,虽然我认为黛西抚养两个人并不成问题。

很多年以后,本杰明回到了黛西的身边,苍老的黛西牵着蹒跚学步的本杰明在公园散步,在温暖的壁橱前面对话:“你会说话吗?你叫什么名字?”最后回到婴儿样子的本杰明在满脸皱纹的黛西的怀里,安稳地睡去。

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无私也好,自私也罢,能和自己最爱的人在最美好的时间相遇,在终老的时候,时光停滞,能在最爱的人的怀里静静离去,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

愿此生,有更多的人,相遇可以相伴,共同终老一生。

⑻ 2008年上映的美国影片《返老还童》为什么会被很多人推荐

画面很美,妆发也都很酷,剧情没有太大波澜,却又耐人寻味。奇幻的一生,温情的故事。男主本杰明逆行于时间的洪流之中,他以老人模样出生,以孩童模样离去;故事里有孤独,有梦想,有成长,有死亡,有亲情也有爱情。

1)我们先来看看本影片的主要内容介绍:男主角是个一出生就十分苍老的奇怪的人,因为他的异于常人之处,一出生就被父亲遗弃在了养老院。但是他每一年都变得越来越年轻。他和女主角是“青梅竹马”。即使男主角很奇怪不同于常人的生长情况,但是女主角依旧爱上了他。但是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爱情必然会遭到层层障碍。

⑼ 《本杰明巴顿奇事》里面的老头一生被雷劈中7次贯穿全片有什么意味

这个被雷劈了7次的老人只有本杰明能看见。每一次老人的出现,都给本杰明带来一次重大的认知转变,每次都是剧情走向的转折点。

最后一次雷劈画面,老人没有出现。是第158:21,来自于本杰明的旁白,应该是在日记里写着。这时候,剧情里本杰明已经死去,这一段,是本杰明奇幻一生的总结。这个雷劈画面中,男子靠着农场栏杆,微笑看着镜头,然后横遭雷劈。

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倒退人生的故事。电影的主人公本杰明巴顿出生时是老人,却越活越年轻,最后以婴儿的形态离开人世。这种逆于常人的人生,看似荒诞的想象背后,有其想表达的深意。

电影改编自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本杰明巴顿奇事》。2008年,导演大卫芬奇将《本杰明巴顿奇事》搬上银幕,使得这部小说原著跻身当代经典行列之中。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他被西方文学评论界誉为“爵士时代”代言人,其代表作是我们熟知的世界名著《了不起的盖茨比》。《本杰明巴顿奇事》是菲茨杰拉德一百六十部短篇小说之中最富有奇幻特色的代表作,故事贯穿主人公本杰明与众不同的一生:从出生时的耄耋老朽,到婴儿般无知无觉的脑死亡。

一部好的改编电影不应该是简单复刻小说,而是编剧、导演在深思熟虑之后对小说进行恰当的增删或变形,使得小说与电影之间呈骨与肉、形与神的展现关系。曾获“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等13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卓越的改编。

阅读全文

与男主角本杰明是什么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9年暑假英文儿童电影 浏览:355
建党伟业电影海报图片 浏览:119
电视演员和电影演员区别知乎 浏览:209
印度最有名的电影演员 浏览:743
法国律师电影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164
他喜欢打篮球和看电影的英文 浏览:646
欢乐谷有没有电影院 浏览:574
真实电影女主角死了 浏览:585
情侣电影院的图片大全 浏览:508
主角慢动作的电影 浏览:852
我要看电影名字叫牡丹 浏览:208
动画电影爱情片 浏览:146
澳大利亚英语电影观后感50字 浏览:6
你的老师电影图片迅雷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30
电影和现实的爱情 浏览:341
爱情公寓电影说有爱五 浏览:340
刘德华演律师的一部电影 浏览:575
法国电影逃犯在线 浏览:293
有一部电影女主叫盛如懿有彭于晏 浏览:145
青苔花开电影演员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