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今年上映的电影这么不尽如人意
嗯,我觉得今年的电影就对不起我买的这几张电影票。
好评度还算尚可的也就《西虹市首富》和《我不是药神》。而我,买的恰好是我觉得浪费时间浪费感情的《一出好戏》和我期待了十年的《爱情公寓》。
再说这个《爱情公寓》,一进电影院就以为走错了片场,还问旁边的人这放的是啥电影,全程说爱情公寓什么事了?拿了个猪脚光环就去盗墓去了?还有南派三叔的客串,我看着都尴尬,这样一部剧关都市爱情生活什么事,爱情公寓完全就是打酱油,最后还有个什么彩蛋,大致意思就是说让我们期待一下爱5?不不不,我是不接受的。
总结,一部电影如果只为了票房而不精于制作,早晚会坏了口碑。
『贰』 中国的电影缺少什么
个人愚见现代中国电影缺失的是责任和内涵!表现的只是票房与人气,少了让人津津乐道的过程,但票房能等于就是好电影吗!
『叁』 国内电影市场这么好,为何没有优秀的片子
近几年在国内电影市场确实没有很多影片爆火,或者让人称赞。我想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首先就是从电影制作拍摄的角度来看,没有优秀的影片。
首要问题就是缺乏好的导演,这个是需要自身去努力的!当然,我相信对于我们中国来说,还是有想过很多优秀导演的!但是现在的中国市场也让很多导演局限了!可能很多人会去制作一些商业电影,被利益和票房去左右,从而丧失了自己的想法。还有许多导演可能他只会去关注观众,让观众的品味去决定自己的拍摄想法。其实这些都是阻碍一个优秀导演的绊脚石。很多优秀的影片都是要让自己的作品中充满自己的想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全部都是,因为影片是给观众去欣赏的!但要适度去思考,我想这也是很多导演所缺少或者被桎梏的!
『肆』 讨论下中国电影,本人觉得中国电影真的对不起买票的人。什么狗屁明星导演都是垃圾。
额,中国16亿人口(什么时候统计的?),⊙﹏⊙b汗!
中国不缺好的导演,好的演员,好的剧本,当然更不缺好的电影。可以说能上映的大部分是好的,因为它们都要克服以下6个问题!这么说吧,只有生命力最强的电影才能在国内上映!
6个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商业和文化环境的问题)
1、盗版 2、票价过高 3、影院过少 4、题材限制性太大 5、审查过严格 6、电影未实行分级制度
1、盗版:
这是任何文化市场的公敌,当然也是打不死的小强!但对于我们这些(包括我自己)习惯了免费午餐的网民来说,网上丰富的资源实在是没必要去电影院!但是盗版有一点是做不到的,那就是感受看电影的氛围!
2、票价过高:
以美国为例,中国的票价其实比美国要高很多!在美国一张周末的电影票约8-10美元左右(50-70元人民币),但是在中国这个票价可以说只是平日票价,周末晚场的票价一般都在120元以上(至少上海是这样),但是人均收入的话,美国是我们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不过随着网络订票的兴起,影院票价会大大地下降!)
3、影院过少:
电影院大多都集中在沿海城市或是省辖城或是地级市,这也把一部分生活县级市或是欠发达地区热爱电影的人们挡在了门外!(目前中国的银幕以每年3000-4000块的速度在增加,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电影产业,及其能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提升!)
综上3点:如此商业环境怎能吸引投资来拍电影?要知道拍电影很费钱的,如果没有足够的预算就不能拍不出好电影,拍不出好电影就没人会去影院,影院没人气,更不会有人投钱拍电影了,如此恶性循环!(希望随着影院的增加和票价的下降,中国电影能走出目前的恶循环,进入良循环)
========================================================================
4、题材限制性太大
题材是电影永远的主题,电影本就是为了能人们感受到和现实世界不一样的生活!如果可以选择的题材就那么几个,观众肯定会无趣!而国外的电影题材不受任何限制,所以拍出的电影自然更出色,更能吸引人!
5、审查过严格
终于有几位才华横溢的导演(编剧),拍出了题材新颖的电影,但是到了“光腚肿菊”那里被封杀,不准上映!影片再好我们也看不到啊!所以,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了......
(吐槽:宁浩的《无人区》,因为故事中的主角都是坏人,所以被封杀!是谁龟腚电影里一定要有好人,“肿菊”们真是欠爆......)
6、电影未实行分级制度
目前国内要求电影分级的呼声越来越高,如果实现,那么第4,5的问题也会稍稍得以解决,当然向美国一样能够天马行空还是不可能,但至少是像前迈了一大步!当然政府担心的是,如果实行此制度,那么盗版市场的限制级影片将会泛滥,从而会产生新的问题!总不见得每个进影院的人都要搜身搜包,看看有没有摄录机吧!?
综上6点所述,中国电影发展实属不易,电影人要克服种种困难才能拍出电影,而后在影院上映!他们是相当辛苦的,如果能给他们一个美国一样的环境,那么世界就不止一个好莱坞了!
与日本和泰国的鬼片、印度的歌舞片、韩国的爱情片、法国的文艺片比较的话,中国的电影也属于多元化发展,偶尔还能在国际影展上拿个奖,在我看来能有如此成就,简直是奇迹!
愿中国电影越来越好,拍出更多让人侧目的上佳作品!
推荐一部影片《活着》,希望对看过的人都有启发!
『伍』 中国已告别“大导演”时代!你对这一观点怎么看
三、并不矛盾引言:在去年一年里,许多大导演的片子都没有出圈。而真正的赢家还是一些小导演,像贾玲第1部电影就获得了非常高的票房。而反观许多大导演的片子,票房却非常的惨淡。很多网友说现在许多大导演在近几年拍的片子,完全是在吃以前的名气,并没有为我们带来好的作品。
在现在的电影市场上,出现许多好看的电影,有许多都是这些新锐导演的作品。就是现在的导演面临的电影市场都非常的好,与那些老牌导演比是非常幸福的。在当时,我们现在所谓的老牌导演也像现在的新锐导演一样,慢慢散发着自己独特的光芒。老牌导演与新锐导演并不是一个敌对关系,而是老牌与新锐的传承与更替。
『陆』 谈谈为什么中国电影拍不出美国那样的大片
这其实说到底还是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很多通病和劣根性转移福射到了电影产业上的必然结果而已。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的还是中国大部分的导演,制片,演员缺乏真正的对于影片的控制力,想像力,以及激情和热情。 先谈谈,国产电影和美国电影在技术上的差别,这也是大家最为垢病的一点,就好比前不久拍摄的“歼十出击”,飞机空战镜头假的残不忍睹,对应的美国TOP GUN 可是美国近20年前所摄的影片,(歼十出击,只要看客公平的说,都知道和TOP GUN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当然了,中国缺乏美国电影成熟的技术支援手段和市场环景,导致的在影片硬件观感特效上的特定差距还是可以理解,但事实上,就是这样的差距也没有外人想像的那么大,中国影片市场相对于美国市场,特别是全球市场,在今天的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前题条件下,资金还是相对充裕的,不缺大的投资人,但是美国好莱务在影片的技术环节上,却有一个成熟庞大的市场利益链条,很多特效室,工作室在实际影片分红中的得益不低于很多一线的大牌明星,重视技术手段,重视技术积累恰恰就是中国所豁缺的,电影技术的涵盖很宽广,好的技术人材堪比明星一般的珍贵。但是投入时间长,不可能如明星一般带来现实短期利益,只能做做无名英雄,中国的电影业,显然对这些,他们认为无法直接带来市场效益(不管是公关,还是现实利益)的投入,从来是不见大方的。 这就和中国人的一个通病,做企业的很多暴发户的通病一样,什么来钱快做什么,急功进利。不重视人材和积累,干完这票赚到再说。所以导致中国很多电影特效,特别是战争特效还要找韩国人来做(韩国电影业真正的起步发达也不过十年间,而且相应的资金远无中国很多老总们的那样充裕)。这才是让人汗颜的地方。短视的投资者,混乱轻浮的市场,和急功进利的演员,导演,是培养不出好的工作室和过硬的特效制作的。 中国导演缺乏想像力,从歼十出击中女主角抄袭TOP GUN中克鲁斯在机场飙摩托的那段生硬做作,让人生厌生呕的山寨片段中,我们就知道中国电影人在想像力上的溃乏,和抄袭上的无穷动力。中国导演也好,投资者也好,基本是处于一种,什么市场火,我就来炒什么的阶段,并且盲目崇洋,都莫明希望在洋人那里获得承认,这点就连中国最顶级的导演也不除外,其中比较惨的就好比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张导”用他基本已技穷的“所谓色彩对比和东方视觉的美感”的拍摄手段运用于一部不论是剧情,还是拍摄细节都乏善可佳的功夫片,急吼吼的在“卧虎藏龙”在好莱务大获成功后推向奥斯卡的舞台,结果是可想而知。另外一个例子最好的就冯小刚的集结号,这个被他自认为是中国战争片革命的的翻身之作,我不知道真正的老牌影迷们是如何看待这部片子的,最少我在看集结号在开始时的那段被“引为佳话”战争场面时,我头脑里转动的只有好莱务式的生搬硬套,和对拯救大兵瑞恩粗劣摸仿,也许冯导是在客意向斯皮尔博格致意,这是我观影后的最大感受。中国几个不缺钱的大导演,尚且如此,就更不要提那些二流导演,和三流的导演了。 缺乏自己的思想性,缺乏原创性的影市作品,是肯定得不到大众认同的,这其实就和中国产业现状差不了多少,不缺钱,但是就是出不了自己的东西一样,在人文和思想的角度去讨论这个问题,一两篇文章是肯定不够的。其实中国不是没有拍出过好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片子,比如我极力推荐的广西电影的“血战台儿庄”,让我在长达十年后的再次观影,都为之流泪和动情的一部好片子。不论是在对历史的尊重上,还是在道具服装人员的选择上,都最大限度的帖近并“真正尊重”了历史,让人看的出,导演拍片所投入的感情和那份“心”!!以及脚踏实地,实干,肯干,对于历史尊重的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今天的导演们早就看不到了。 再包含更早点的“英雄儿女”,和"甲午风云"等几部电影,也是如此。从导演,到演员,都可以说是都是些真正的艺术家,做到了真正用艺术家的身份去投入表演这个最基本但却是今天中国大量的戏子导演们所缺失了的东西。他们缺乏资金和技术,不缺的是一个付责任的电影人的情怀。 今天的导演,演员们都不缺钱,缺乏的是真正尊重影片本身,尊重观众的艺术家应有的情操。却盲目空谈国际化,电影明星全球化。 很悲观的说,中国今天的电影是很难再回到过去那种朴实存真的单纯追求电影表演艺术和感染力,挥发出某种精神风貌(不论是否今天大家还认同这种精神风貌)的年代了。中国今天也缺乏这样的社会,人文的氛围。而中国现今浅薄,混乱的电影市场,在硬件投入,人材陪养方面,更是远远达不到美国市场的成熟。 中国电影的悲哀,无疑还会存在很久。
『柒』 讨论下中国电影,本人觉得中国电影真的对不起买票的人。什么狗屁明星导演都是垃圾。
中国现在的电影,都是用钱堆出来的,多少亿的票房什么的,前几年还有些中国导演要进军好莱坞,人家外国佬根本都不买账,我都很少看中国大陆的片子,没内涵,又空洞,港产片、台湾片也不错。尤其斥资7亿那出XX13陵,那是一个无聊啊!!!!不是大家不去电影院看戏,而是看这些烂片值得费钱费时间去看吗。很商业的商业片,现在的大陆片(包括电视)都以卖肉为看头,要不就脏话连篇,这不叫观众产生共鸣,(彭浩翔导演的片子不算,那是港产片),就连很期待的唐山大地震也让我好失望,广告从一而终,我都没多少心思看地震了。
我很少看大陆片,不值得我去看。我都喜欢些能够看了之后,多少会有点思考,发人深思 的片子。外国导演的名字我都记不住,我都觉得比起中国内地拍的电影,泰国的电影多少都比中国的要好看得多。
『捌』 中国电影烂片多根本原因是什么
冯小刚委员:中国电影烂片多 根本原因是创作人才匮乏
有人说,可以让北京电影学院等高等院校培养新导演,但电影创作不是照本宣科,仅靠书本远远不够,只有经历过在创作实践中的摸爬滚打,才能历练出优秀的导演。又有人说,那就把培育新导演的任务交给市场吧,但那些初出茅庐的青年导演如果任由资本摆布,也有可能会被“揠苗助长” ,最终会因为赶制大量烂片而走向早衰。
要科学合理地培养人才,还是得靠全行业传帮带。为此,3年前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启动了旨在扶持青年导演的“青葱计划”,至今已有近千名青年导演参与了这项计划。我们每年从报名的青年导演中遴选出30位佼佼者,然后组织全行业的一线创作者以前辈和师傅的身份对他们进行指导与帮助,通过公正评选和悉心指导,最终精选出5个最优秀的电影项目,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给予每部100万元的扶持资金,助力影片最终投拍。除此之外,我们还为青年导演牵线搭桥,帮助他们组建演员团队、联系投资公司和发行公司,力争让他们的作品能被更多观众看到。
青年导演是中国电影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青葱计划”正是以青年电影人才培养为核心,对优秀青年导演进行挖掘、孵化、选拔和培养,真正为未来的中国电影产业输送新鲜血液,为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输送优质作品,从而推动整个电影行业的良性发展。
『玖』 中国电影为什么那么烂,难道导演演员都是脑残吗
中国电影缺乏创造力主要是大环境造成的。
首先,这些年的所谓大片不过是华丽的布景、道具,加上一些知名演员,而故事太弱缺乏内涵。但一上映就会获得很大的票房收益,既然这么好赚钱,也就没人愿意下功夫去提高电影质量。不过这种情况目前有所好转,观众也不愿意被忽悠。
其次可能是审查的问题,这个不用多说。好多年轻导演为了出头就拍一些适合国际影展口味的所谓文艺片,国内不能公映而在国际影展能获奖。这类片子真要公映也不会有多高票房,多数不符合大众口味,只是导演们的自我欣赏。从头到尾看似很文艺,但连故事都没讲清楚,会是好电影吗?
所以,不是大家脑残,只是电影市场的环境还不成熟。
『拾』 导演这个职业怎么样为什么中国当导演的很少啊当导演很难吗每年中央戏剧学院招多少人呀
中国的电影机制不健康,市场也是,有几个是真正有水准的导演,给你分析一下有水准的导演有多难!印度电影很难进入中国市场,因为它会击跨中国电影,政府不干,导演不干,演员不干,利益相关的都不干,中国电影跟宝莱坞比可以用粗制烂造、没有思想、没有社会价值来形容,公关能力强的个别片子偶尔进来一下,像《三傻》,之后通过配音之类的从中某取利益,印度电影很多都有反腐的情节,都是那种部长之类的,很难过审,但我个人认为印度电影管理审核是最优秀的,没有激情戏、吻戏(个别会有,破不得以的情节需要,但不色情,充满正能量),演员利用演戏耍流氓行为的很难见到,除了色情、性暗示等不良元素其它题材没有限制,什么政府腐败之类的,都很有思想,有相当的社会价值和看点,假设中国的“文革”发生在印度的话他们也不会限制,所以审核很规范,注意一条就行,产量、品质、思想才达到那么优秀的成绩;中国的话,像港台很多没有思想,用色情等败坏方式搞笑的电影是可以进入的,有激情戏是可以的,但是文革这种自醒题材和一些有思想深度和社会价值等等的影片电视都会过不了审,因为规则太范化,留的空子太多,以言代法,某取私利,导致垃圾片横行,有思想有社会价值的片子夭折。有机会还是在网上看吧,以中国的国情印度电影进来也可能会遭受严重的“潜规则”,完全可以以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唐而煌之的从中获得非法利益,导演会把钱和资源用于潜规则或有人气的烂星,而不愿花在音乐创作上,像凤凰坐骑竟然能获奖上春晚,那种实力的东西在印度最多算个三流的创作,观众也是愚昧的,两会有人提保护传统文化,对于某些方面,我想说是让国家拿钱呗!那些文工团的有几个创作了的有品味有内涵的经典,基本都是自封的,可能曾经唱两首就能一辈子拿着金饭碗了,印度只要你努力就会出现,不用国家养着你,很多精品民族音乐跟上了时代,被电影应用,人家根本不用国家养,也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大腕。做导演容易,但是做个好导演以中国的国情阻力太大,所以我想说不是考不考上的问题那么简单?就当你正规名牌毕业,而且已经导上电影了,但是又能做的了什么呢?时间久了发现自己已经变的不成人样了!怎么和当时想的不一样!。最后,给你推荐一部电影《灵魂奔跑者》,体会一下真正的电影,中国所有电影全部都会被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