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赵丽蓉哪一年逝世的
是2000年7月17日逝世的。
赵丽蓉,中国著名评剧/小品表演艺术家。1928年3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宝坻县(现天津市宝坻区),2000年7月17日清晨7时30分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代表作品:打工奇遇、过年、西游记、花为媒等。
主要成就:1992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1995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等奖、1996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等奖。
(1)电影小二黑结婚女主角扩展阅读
早年经历:
1928年3月,赵丽蓉出生,母亲孟云德给她取了个小名叫“老爱”。
1929年,一岁被抱上戏台演“彩娃子”(喜神)。
1932年,四、五岁便守在侧幕看戏,六岁登台演“童儿”。
1940年,十二岁的“老爱”被姐姐芙蓉花改名为赵丽蓉,后芙蓉花又为赵丽蓉物色了教师马金贵做师傅 。
1943年,十五岁的赵丽蓉在张家口“庆丰戏院”以主演的身份登台 。
❷ 小二黑结婚的主人公是谁
都可以
看你怎样想
从内容上说是小二黑,小芹
从作者的创作目的来说是三仙姑和二诸葛
❸ 简述《小二黑结婚》在名族化大众化方面取得的成就。
提起乡土小说,就不能不说到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他的《小》和《李板才有话》。赵树理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坚持用现实主义方法来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期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同时,坚持民族化、大宗花的创作路,努力使自己的创作与农民的阅读心理,欣赏习惯一致。他和马烽等作家形成了一个“山药蛋派”。
《小二黑结婚》中主要人物有小二黑、小芹、三仙姑,二诸葛,金旺兴旺弟兄。文章围绕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由的故事展开情节。小说开篇用几个小故事介绍了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二诸葛迷信守旧,凡事都喜算个卦,连种庄稼都要讲究“宜种不宜种”,在村中传为笑谈。而三仙姑就是一“假仙”,整天装神弄鬼骗取钱财。三仙姑自以为很漂亮,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腿上仍要镶边”老是讲究不合自己年龄身份的打扮,二是想勾引村中男人相好。她的女儿小芹便是小说的女主角,生的乖巧伶俐,她不似母亲的放荡,面对金旺对她的不怀好意,她反抗并不屈服。小二黑是二诸葛的儿子,也是小说中的男主角。他勇敢,明事理,他和小芹都勇敢的追求心中所爱,追求婚姻自由,恋爱自由。拒绝了父亲给他选的童养媳,不怕金旺兄弟的恶意刁难,并抗争到底。
金旺兴旺兄弟滥用村中职权,横行跋扈,在村中名声也甚是不好。金旺喜欢小芹,遭到小芹的拒绝,怀恨在心便处处为难小二黑和小芹,并找到理由“批斗”,以逞私欲。
抗战时期,山西某边区刘家皎村。村里有两个特殊人物,一个是凡事看黄历的二诸葛(赵子岳 饰),一个是装神弄鬼的三仙姑(周婷 饰)。二诸葛的儿子小二黑(杨建业 饰)是村里的民兵队长,三仙姑的女儿小琴(俞平 饰)是妇救会极积分子。两人青梅竹马,长大后相爱了。他俩的婚事遭到二诸葛的反对,他查过黄历,认为两人命相不合,好吃懒做的三仙姑则认为二黑家太穷,一心想给小琴找个有钱有势的人家。村主任金旺(葛存壮 饰)平日横行乡里,调戏小琴不成怀恨在心,设计陷害小琴和二黑。三仙姑则收了阎匪军官的彩礼,非要小琴嫁给匪军官,小琴宁死不从。区长(李百万 饰)了解内情后,惩治了作恶多端的金旺,批准二黑和小琴结婚......
《小二黑结婚》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SVEZeyYsBPBmlaZz0i-zHA
《小二黑结婚》是1943年赵树理创作的小说,作品通过边区农村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
所以应该是小芹,详见:http://ke..com/link?url=_
❺ 赵丽蓉的介绍
赵丽蓉(1928年3月11日 ~ 2000年7月17日),天津宝坻人,我国著名小品、评剧演员。
原籍西庄村(今属黑狼口乡), 孩提时期在沈阳被抱上戏台演“彩娃子”(喜神),四、五岁便守在侧幕看戏;六岁登台演“童儿”。1937年“七七事变”后定居北平(今北京),拜马金贵为师并开始正式学戏,工青衣、花旦。此后在包头、大同、哈尔滨、沈阳、张家口等地“走南闯北”,1945年成为主角。北京解放前夕,赵丽蓉加入门头沟“青年剧社”。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与小白玉霜等同占华北戏院日夜分班演出。1952年参加总政解放实验评剧团后,一直与新凤霞合作,初演闺门旦,后演彩旦。她在《刘巧儿》中扮演大婶、《花为媒》中扮演的阮妈、《杨三姐告状》中扮演的杨母等舞台形象均受观众赞誉。1953年到中国评剧院。1962年,赵丽蓉参加演出的评剧《花为媒》被搬上银幕,后来《杨三姐告状》也拍摄成电影。
年过花甲的赵丽蓉最初登上春节晚会舞台表演小品是在1989年,此后一共参加了6届。《英雄母亲的一天》(1989年)、《爱谁谁》(1994年)、《如此包装》(1995年)、《打工奇遇》(1996年)等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赵丽蓉第一次在电视连续剧中扮演角色是在中央台摄制的电视剧《西游记》中,此后,她在影视片《苍生》中饰田大妈、《红楼梦》中饰刘姥姥。 1991年,她凭《过年》中的“母亲”一角获该年度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以及同年的中国电影政府奖。1992年,她又获得了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大奖。
赵丽蓉家中有六个姐妹,两个兄长。她的大姐与戏曲之家结亲后,对弟妹们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当最小的赵丽蓉出生时,家中已形成良好的戏曲氛围。她姐姐是很有名望的老艺人芙蓉花,哥哥是著名小生演员赵连喜。
2000年7月17日早晨7时30分因肺癌在北京海淀区温泉家中溘然辞世,享年72岁。
春节联欢晚会作品年表
1988 《急诊》(合作者:游本昌 王丽云 薛培培)
1989 《英雄母亲的一天》(合作者:侯耀文)
1992 《妈妈的今天》(合作者:巩汉林 李文启)
1994 《吃饺子》(合作者:李文启 王涛)
1995 《如此包装》(合作者:巩汉林 孟薇等)
1996 《打工奇遇》(合作者:巩汉林 金珠)
1998 《功夫令》(合作者:巩汉林)
1999 《老将出马》(合作者:巩汉林 金珠)
影视作品
电视剧《西游记》 饰车迟国王后
电视剧《苍生》 饰田大妈
电影《红楼梦》 饰刘姥姥
电影《过年》 饰"母亲" 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1992年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电影
《孝子贤孙伺候着》 饰二小(陈佩斯饰)的母亲
评剧 《花为媒》 饰阮妈
评剧 《刘巧儿》 饰李大婶
评剧 《杨三姐告状》 饰杨母
评剧 《小二黑结婚》 饰三仙姑
❻ 赵丽蓉多大去世的
赵丽蓉72岁去世的。
赵丽蓉,1928年3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宝坻县(现天津市宝坻区)。
1962年,参加演出的评剧《花为媒》,被观众所识。
1964年,在评剧《小二黑结婚》饰三仙姑。
1980年,在评剧《杨三姐告状》中饰杨母,后该片被拍摄成电影。
1986年,在六小龄童、徐少华主演电视剧《西游记》中饰车迟国王后。
1988年,60岁的她首次登上春晚。
1995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如此包装》,获得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一等奖。
1999年,在央视春晚中主演小品《老将出马》。
2000年7月17日清晨7时30分,赵丽蓉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赵丽蓉的家庭生活
1953年,赵丽蓉和戏剧工作者盛强结婚;1955年,大儿子盛大鸣出生了;1957年,赵丽蓉第二个孩子出生;1960年,盛强在劳动中不幸逝世。
1964年,赵丽蓉和盛强的同胞弟弟盛弘结合,婚后,赵丽蓉又生下了小儿子盛谦;1970年,赵丽蓉生下了小女儿(7岁时候夭折);1984年,盛弘突发心脏病去世。
❼ 《小二黑结婚》人物形象分析有哪些
《小二黑结婚》塑造了三组各具特色的人物。1、新型农民的典型:小二黑和小芹;2、落后农民的典型:二诸葛、三仙姑;3、封建恶势力的代表:金旺、兴旺。
剧情:
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区的农村里,有个民兵英雄刘二黑,与同村少女于小芹相爱。但二黑的父亲刘修德(人称二诸葛)反对他们的婚姻。
他说二黑与小芹命相不对,五行相克,并说小芹的母亲三仙姑作风不正,名声不好,他不能和于家结亲。趁着二黑去县里开会不在家的时候,收留了一个九岁的逃难幼女,要给二黑做养媳。
小芹的娘(号称三仙姑)是个好吃懒做的风骚半老女人,把女儿当成摇钱树,也反对小芹与二黑的婚姻。她贪图金钱彩礼,暗地里与媒婆商议,把小芹许给一个六十多岁的地主。
二黑和小芹知道了父母的诡谋之后,都从家里逃出来表示抗议。在当天的深夜,两人在树林里见了面,双方互相表白了真挚的爱情和斗争的决心,商量着到区里去报告。
这时混进村政权的坏分子金旺,为了霸占小芹不能得到手,正怀恨在心,见此机会,就带领民兵把他二人捆了起来,诬赖小芹和二黑乱搞男女关系,要开群众大会斗争他俩。
村里的群众早就受够了金旺的欺压,看到他又要陷害二黑和小芹,就连夜到区政府,把情况报告给区长。区长接到了报告,立刻赶来,严肃处理了金旺,批评了双方父母的封建思想,支持了二黑和小芹追求自由幸福的愿望,二黑和小芹终于从重重的封建压制下得到了胜利。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小二黑结婚》
❽ 小二黑结婚主要人物是谁,故事梗概是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文学作品中最知名的一部,曾多次被搬上戏剧舞台。
剧情是: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还私下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逼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一天夜里,二黑和小芹正在商量终身大事时,却被早已垂涎小芹的地痞金旺等捆住,借机陷害。幸得区长及时赶来逮捕了一向欺压百姓的金旺,当众教育了二孔明和三仙姑,并批准了小二黑和于小芹结婚。
歌剧版的剧本由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集体改编,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1953年1月首演于北京,田川、杨兰春执笔改编,马可、乔谷、贺飞、张佩衡作曲。此剧音乐吸收了山西民歌和山西梆子、河南梆子等素材,以歌曲联缀为主,借鉴戏剧中板腔体的结构发展唱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淳朴的乡土气息。剧中的代表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成为不朽名段。
此剧的豫剧版是田川、杨兰春根据自己的同名歌剧改写的,1953年河南省歌剧团首演于开封,赵世伟、刘凌饰小二黑,魏云饰小芹,导演杨兰春。后成为河南省豫剧三团的保留剧目,柳兰芳饰演的小芹深受欢迎。
中国评剧院和沈阳评剧院均有改编本演出,新凤霞和韩少云以不同的流派唱腔征服了观众,赵丽蓉的三仙姑也为人称道。
❾ 万山红:离婚后和儿子在同一屋檐下像陌生租客,对儿子内心有愧
对于歌手和演员而言,颜值究竟重不重要?相信很多人会回答“是”。
但是在绝对的实力和勤奋努力面前,颜值身材都得靠边站。
中国声乐界罕见地“双料歌后”万山红,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句话。
年轻时的万山红曾因长相不够好看而被歌舞剧院拒之门外,好在最终她还是凭借一副好嗓子成了“中国歌剧第一人”。
人如其名,万山红在歌唱事业上的发展可谓是红红火火,是成功歌唱家的最佳范例。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她的生活经历却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婚姻在半途突遭变故,跟丈夫离婚后就一直保持单身,只与儿子相依为命。
她是如何突破外貌的限制获得无数奖杯的?
又是为何选择了与丈夫离婚,至今孤身一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万山红的传奇人生。
一、“中国歌剧第一人”也吃过以貌取人的亏
1959年,万山红出生于一个文艺的中产家庭,父亲是一位戏剧剧本作家,母亲则是一位歌唱演员。
万山红作为两人爱的结晶,再加上自幼接受父母两方面的熏陶,自然而然地很有艺术天赋。
小小年纪,万山红就立志以后要做一位歌舞剧演员。
但她的这条路从一开始走得并不顺利,甚至还没踏上路边,身边就有人劝她回头:“别来了,你不适合”。
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有被家长要求“表演个节目”的经历,有些孩子性格比较胆怯怕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表演,但这却是万山红最高兴的时候。
她不仅从小就爱唱歌爱表演,而且从不怯场,面对的人越多,她就越兴奋表演得越好。
万山红的妈妈曾多次开玩笑说女儿就是一个“人来疯”。
1976年,万山红考进了黑龙江伊春市师范学校,在那里进修音乐。
按照计划,两年后,她将顺利毕业去到市里的中小学校上班,做一名普普通通的音乐老师。
这离万山红儿时的梦想相差甚远。
万山红遗传了母亲优秀的音乐基因,天生一把洪亮的好歌喉。
可碍于父母的想法比较务实,他们希望女儿找一个稳定的好工作,又舍不得浪费女儿的音乐天赋。
于是万山红只能在梦想和“面包”之间采取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办法——考师范学校的音乐专业。
然而在她的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对实现远大志向的深深的渴望。
入学一年后,万山红的母亲就生了重病。
她辗转陪着母亲到北京看病,无意中发现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招生告示。
万山红顿时眼前一亮,心里原本已经快要沉睡的梦想又醒了过来。
害怕父母会反对,她索性来一招先斩后奏,瞒着父母独自前去参加面试。
赶到面试现场,万山红看着周围打扮得光鲜靓丽的女孩子,心里犯了怵。
匆忙赶来的她既没有化妆也没有穿好看的衣服,并且因为照顾病重的母亲,整个人都略显疲态。一向自信满满的万山红第一次体会到了自卑的感觉。
她只能在心里悄悄地给自己鼓劲:“只要唱起歌来,我不会输给任何人,面试老师总不会以貌取人的”。
遗憾的是,在演员甄选的过程中,外貌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万山红的歌喉让在场所有老师都对她赞不绝口,但她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被录取。
让老师们犹豫的原因在于她有些逊色的颜值。
当时中国歌剧舞剧院想寻找歌剧女一号的好苗子,论演唱水平,万山红毫无疑问可以胜任,但她的长相却不太符合传统美女的标准。
那时候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是大眼睛、樱桃小口、瓜子脸。
可万山红拥有的却是一张圆润的大脸盘子,眼睛细长。
而且她的身材高大,根本算不上纤瘦苗条,肩膀也很宽显得有些健壮。
客观地说,在普通人眼里万山红绝对谈不上难看,甚至可能还是老一辈人嘴里的“福气相”。
可歌剧院对于外貌的标准太高,万山红根本达不到及格的标准线。
要不要选万山红作为歌剧女一号?
当时的面试老师已经在心里按下了否定键,不过万山红的出众的音乐天赋实在让老师们难以割舍。
几番思索之后,歌剧院最后还是给万山红发了录取通知书。
但又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万山红面前,如果她要去北京上课,就必须从师范学校退学。
虽然她是悄悄报考,但退学这么重要的事,可不敢自说自话,必须得和父母商量才行。
出人意料的是,父母听闻此事后并没有丝毫生气,相反万山红的爸妈很尊重女儿的意愿。
“毕竟人生是万山红自己去过,重要的事还是要由她自己决定”母亲接着心平静气地问她:
“你想当老师还是想当演员?”
这个问题,其实万山红早已在心里想了无数回,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虽然我也很喜欢老师这个职业,但我更想做歌手、做一名歌剧演员。”
父母没有再多劝阻,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女儿深思熟虑后的答案。
于是万山红去师范学校办理了退学手续,自己收拾行李,购买了去往北京的车票。
从此万山红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奔赴一场未知。
二、谁说女主角只能柔美娇弱?万山红之后,女主就是她的模样!
从伊春来到北京这所大城市,要说丝毫没有不适应感,一定是谎话。
万山红原先在师范学校是众星捧月的尖子生,可来到了歌剧院她却仿佛泯然众人了。
周围有太多优秀的同学,她像一个丑小鸭一样毫不起眼。
但是万山红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比任何一个人弱,只要通过勤学苦练,她就能获得最热烈的掌声。
每天,万山红都是宿舍里第一个起床的,一大早她就要开嗓练声,到了晚上她又是最后一个离开训练房的人,她相信多一分耕耘,就多一分收获。
她的勤奋让她获得了师父李波老师的青睐,其他老师也常常用她用例子,激励其他同学:“我们应该多多学习万山红!”
很快,万山红就获得了登台表演的机会,不过在老师眼里,她的外形不适合演女主角,起初分给她的角色都是一些小配角,甚至是反派。
万山红的第一个角色是《小二黑结婚》里的“三仙姑”。
对于一个不谙世事的年轻女孩而言,饰演“三仙姑”这样一个阴暗世俗的女性角色,其实比演女一号难度更大。
第一次上台饰演的就是反派配角,万山红并没有觉得气馁,反而觉得这是个挑战。
她认真研究剧本和人物心态,当站上台表演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
不仅被她的歌喉感染,也被万山红生动的演技所惊叹。
无独有偶,万山红的第二个角色又是一个中年妇女反派角色—《白毛女》里黄世仁的母亲。
这次万山红不仅仔细研究角色的仪态表情,甚至学会了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更沧桑,用改变声线去贴合角色的形象。
1979年,万山红终于获得了饰演女一号的机会。
歌剧《星光啊!星光》要选择一名学生饰演女主角田茹星,此时在老师们的眼里,论歌喉、论唱功、论演技,已经没有比万山红更出色的人选了。
《星光啊!星光》首演成功落幕,台下响起久久不息的掌声。
站在舞台中央的万山红突然意识到,“原来什么外貌啊长相都不是问题,她的实力能消除所有人对她的偏见。”
以此为契机,万山红成了歌剧院里女一号的首选人物。
她一边演歌剧,一边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考入中国 社会 音乐学院学习更专业的声乐知识。
几年后,万山红再次获得了参演《白毛女》歌剧的机会。
但这次她饰演的不再是“黄世仁母亲”,而是以女主角“喜儿”扮演者的身份登台。
1984年,25岁的万山红遇到了长笛演奏员莫建。
高大帅气的莫建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两个同样爱好音乐的人拥有太多共同语言。
一见面就有聊不完的话,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恋爱两年之后,他们在北京领证结婚,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当时的万山红以为她会和莫建长长久久地走下去。
三、事业一路攀高峰,夫妻感情却走上末路
短短几年时间,万山红就在中国歌剧界站稳了一线地位。
与此同时她还在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把西方歌剧的技巧、发声方式融入进中国民歌,渐渐自成一派。
1987年,万山红在歌剧《原野》中饰演女一号“金子”,在这部戏里万山红别出心裁地运用了西方的美声唱法。
第二年,她就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当时中国戏剧行业的最高奖“梅花奖”。
在歌唱界,一时之间万山红声名鹊起,她的舞台已经从学校的礼堂扩大到海外。
万山红被邀请到美国的奥尼尔戏剧中心参加歌剧年会,让中国歌剧的声音传送到更远的地方去。
虽然万山红在歌剧里常常要使用美声唱法歌唱,但她其实从未放弃学习民族唱法。
1990年,万山红被推荐选送到央视主办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起初她有些犹豫,因为这时的她正怀有身孕。
万山红既担心肚子里的孩子,也担心挺着大肚子也不利于她发挥最好的实力。
面对着两难的境地,她又一次选择直面困难,把握来之不易的机会。
最终,她挺着5个月的孕肚,一路披荆斩棘,获得民族唱法专业组的金奖,成功跻身当时民歌歌手的第一梯队。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万山红的经历成为了中国歌唱界的美谈。
无论是“五个月孕妈妈获得青歌赛金奖”、还是美声和民歌“双料歌后”,都令无数人津津乐道,而这时的她才不过30岁出头而已。
伴随着万山红的事业走上巅峰,儿子莫家山呱呱坠地来到了她的身边。
儿子的名字包含了丈夫的姓氏和她的名字,体现出了他们夫妻之间的小浪漫。
不过莫家山出生后,他们的小家庭却日渐疏离。
万山红的工作总是排得满满当当,丈夫莫建也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夫妻俩都不愿意为了孩子放下事业。
没时间照顾孩子,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把莫家山托付给双方父母。
可万山红的父母在黑龙江,公公婆婆又在上海,远水救不了近火。
夫妻两商量之下只好请保姆在家带孩子。
在儿子年幼最需要母爱的那几年,万山红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工作,常常是几个月才回一趟家。
某天万山红终于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家门,想拥抱一下好久没见的儿子。
儿子瞪着一双小眼睛,盯着她愣了半天,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叫她。
这时还是保姆拍了拍儿子,提醒他:“叫妈妈呀!”
万山红的心里顿时涌上来一股酸楚,她每天只顾着拼事业,在家的时间太少,儿子竟然都不认识她了。
都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儿子明明父母双全,家庭条件也不错,怎么能过得如此凄凉?
万山红决定要多留一点时间给儿子,于是她过上了早起贪黑的日子。
早上给孩子准备早餐,保姆接孩子放学回家后,她还要陪儿子在家练琴,哄完儿子睡觉,她才能静下心来做自己的工作。
等到儿子上小学的时候,万山红的老公莫建决定要去上海创业,7岁的莫家山就跟着父亲去了上海。
虽说莫家山是跟着父亲生活,但莫建创业之初工作无比繁忙,几乎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儿子,莫家山后来在节目里回忆说:“我其实是被保姆带大的。”
另一边,儿子跟父亲去了上海之后,万山红就开始了她的学习进阶之路,她分别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一口气读了两个硕士。
万山红和莫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各自忙着打拼事业、进修学习,一年到头也就逢年过节能见几次面。
这样的状态免不了让本就是疏离的家庭关系变得多岌岌可危。
夫妻俩都是知书达理且冷静的人,如今他们既没感情又整日分居两地,空留夫妻之名耗着也没意思。
在儿子念初中的时候,两人果断选择了离婚。
四、母子住同一屋檐下像陌生租客,儿子愿她再婚
时光飞逝,莫家山到了高考的年纪,他征求母亲的意见,报考了中戏往戏剧的方向发展。
梦想以后做一名演员或是导演。
万山红原本想让儿子继承自己的衣钵,学习歌唱。
但听到儿子的想法,她立即表示支持他的决定,毕竟年轻的时候她也是这么“叛逆”过来的。
莫家山从中戏导演系毕业之后,成为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一名歌剧导演,工作于这个曾经改变了母亲命运的地方。
留在北京的莫家山和母亲万山红住在一起。
虽然住在同一屋檐下,但母子二人作息时间不同,很少能在家里碰面。
莫家山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开玩笑道:“我和妈妈就像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两个租客,彼此各过各的。”
表面上来看,母子俩的关系可能比较生分。
但当有人问莫家山,是否希望妈妈再婚的时候,他回答说:“当然希望妈妈再找另一半,只要是妈妈喜欢的,我都会尊重她。”
足以看出莫家山在心底里对于母亲浓浓的感情。
如今莫家山31岁还未成家,可万山红并不着急催婚,她表示儿子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并且万山红自己也选择不结婚,陪伴自己。
“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对儿子的照料太少。心里一直很愧疚,觉得亏欠了他许多。”
“所以现在一个人也挺好,能有更多的时候可以陪伴儿子,弥补以前缺失的感情。”
18岁从黑龙江的小城市来到北京,因为相貌平凡险些和歌剧梦想失之交臂,但万山红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站上了国内音乐界的金字塔尖。
只不过,事业和家庭往往难两全,纵然她是圈内人人敬佩的“双料歌后”,却没能给儿子一个圆满幸福的家庭。
没能亲眼见证儿子的每一个成长历程,依旧是万山红心里最大的遗憾。
好在日子还长,这些遗憾就交给时间慢慢弥补吧。
❿ 《小二黑结婚》人物形象分析是什么
《小二黑结婚》人物形象分析如下:
1、新型农民的典型:小二黑和小芹。他们是解放区新一代农民的典型。
他们敢于斗争,主要表现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例如,坚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大胆地自由恋爱。当二诸葛为儿子收留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作童养媳时,小二黑含糊地说;,"您愿意养,你就养着,反正我不要”。当三仙姑要将小芹嫁给一个旧军官做续弦时,小芹坚决反对,并明确表示说:“我不管,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去”。两人并在斗争中,自由恋爱结婚。
反对封建迷信。小二黑原先也跟他爹二诸葛学些算卦之类的事,后来在事实面前逐渐清醒,开始厌恶、反对父亲的迷信行为。小芹也对她母亲的扎神弄鬼行为不予理睬。
反对恶势力。当恶势力金旺、兴旺利用被窃取的职权设下圈套,斗争小二黑和小芹时,他们毫不示弱,敢于面对面地以理抗争,并在党和民主政府的支持下,克服了自身的旧思想和旧道德,树立了新的思想道德,新的思想愿望,最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2、落后农民的典型:二诸葛、三仙姑。
他们由于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地位,便养成了落后、守l旧、自私、迷信的性格。
二诸葛迷信思想极重。"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包办儿子的婚姻,给小二黑找了个七、八岁的童养媳。在恶势力的面前不分是非,软弱屈从,只会哀求“恩典恩典”。三仙姑好吃懒做,用迷信唬弄人,装神弄鬼骗取钱财。
包办婚姻,给小芹找了旧军官;心理“变态”,讲究不合时宜的穿戴打扮,对小二黑和小芹表现出一种极不正常的心理和感情。两个落后农民,他们的思想都与新的时代格格不入,但他们毕竟是受封建毒害的善良农民,他们的思想也是可以改造的。在作品的结尾,三仙姑改变了打扮,二诸葛也撤去了香案。
3、封建恶势力的代表:金旺、兴旺。
金旺兄弟利用农村新政权的稚嫩和农民的保守思想攫取了基层政权的职位,为非作歹兴风作浪,调戏小芹,非法斗争和捆绑小二黑和小芹,把持乡村政权。但他们最终还是逃不出人民政权的惩罚。
《小二黑结婚》的主题思想:《小二黑结婚》写于1943年5月,取材于太行山农村。当时“土改”刚刚开始,地主利用农民群众的愚昧和封建迷信思想妄图阻挠“土改”。为了使“土改”顺利进行,反对封建意识、破除愚昧思想就具有必要性。
基于以上背景,《小二黑结婚》就表现出了对时代的强烈的关注意识,它虽然是以农村日常生活、家庭婚姻为题材,但是蕴含着尖锐的现实针对性。它对农村问题的揭示,也成为对农村生活的启示录。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小二黑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