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王苹。
王苹(1916.9-1990.12),原名王光珍,回族,江苏南京人。
以下是她的生平以及作品的相关介绍:
1931年,王苹考入南京一中高中师范科。在学校结识水华等人,并参加了“磨风艺社”。毕业后,她被保送到南京兴中门小学教书 。1933年10月,上海左翼剧盟陈鲤庭和宋之的吸收磨风艺社集体加盟,成立南京分盟,王苹成为南京分盟唯一的女性。
1934年加入左翼戏剧联盟南京分盟,在多部进步和抗日的影片中扮演过角色。1949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0年调总政文化部电影处,1952年参与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筹建工作。
1955年授予少校军衔。1988遍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12月病逝,享年74岁。
② 2017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名单
大众电影百花奖和金鸡奖一起通称为“中国电影双奖”。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为了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2017年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经过层层评选之后,获奖名单才会公布。下面学习是我给大家跟踪的关于2017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名单的最新消息,我们一起看看!
2017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名单
2017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名单将于2017年9月23日正式公布,届时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下面我们先来看看2017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提名名单和评委的相关信息!这些都很重要,说不定你家偶像就在其中,对于很多演员来说,提名名单就是获奖名单了!自己又提名就是获奖了!
第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将于9月21日至24日在河北省唐山市举办,主体活动包括开幕仪式及文艺表演、影展、学术活动、第33届百花奖提名者表彰仪式和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评、颁奖典礼暨电影节闭幕式。
在唐山举行的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对10部候选片目再次观摩、讨论,现场直播的百花奖颁奖礼上,101名观众评委将以按表决器的方式当场投票,评选各个最佳奖项获得者。
2017第33届百花奖最佳导演奖提名名单
乌尔善(电影《寻龙诀》导演)
许诚毅(电影《捉妖记》导演)
吴京(电影《战狼》导演)
陈可辛(电影《亲爱的》导演)
管虎(电影《老炮儿》导演)
2017第33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提名名单
井柏然(电影《捉妖记》中饰演宋天荫)
邓超(电影《烈日灼心》中饰演辛小丰)
冯小刚(电影《老炮儿》中饰演张学军)
冯绍峰(电影《狼图腾》中饰演陈阵)
黄渤(电影《亲爱的》中饰演田文军)
2017第33届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提名名单
白百何(电影《捉妖记》中饰演霍晓岚)
许晴(电影《老炮儿》中饰演话匣子)
余男(电影《战狼》中饰演龙小云)
赵薇(电影《亲爱的》中饰演李红琴)
舒淇(电影《寻龙诀》中饰演Shirley杨)
2017第33届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提名名单
李易峰(电影《老炮儿》中饰演张晓波)
张译(电影《亲爱的》中饰演韩德忠)
陈晓(电影《智取威虎山》中饰演高波)
段奕宏(电影《烈日灼心》中饰演伊谷春)
夏雨(电影《寻龙诀》中饰演大金牙)
2017第33届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提名名单
王智(电影《夏洛特烦恼》中饰演秋雅)
李媛(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中饰演夏梦)
杨颖(电影《寻龙诀》中饰演丁思甜)
姚晨(电影《捉妖记》中饰演女厨神)
梁静(电影《老炮儿》中饰演灯罩儿媳妇)
2017第33届百花奖最佳新人奖提名名单
庄小龙(电影《战狼》中饰演板砖)
李一情(电影《亲爱的》中饰演杨吉芳)
颜卓灵(电影《寻龙诀》中饰演洋子)
2017第33届百花奖最佳编剧奖提名名单
吴京刘毅董群高岩(电影《战狼》编剧)
张冀(电影《亲爱的》编剧)
袁锦麟(电影《捉妖记》编剧)
曹保平焦华静(电影《烈日灼心》编剧)
彭大魔闫非(电影《夏洛特烦恼》编剧)
2017第33届百花奖影片奖提名名单(按影片笔画排序)
《寻龙诀》
《战狼》
《捉妖记》
《夏洛特烦恼》
《烈日灼心》
2017第33届百花奖最佳编剧奖提名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吴京刘毅董群高岩(电影《战狼》编剧)
张冀(电影《亲爱的》编剧)
袁锦麟(电影《捉妖记》编剧)
曹保平焦华静(电影《烈日灼心》编剧)
彭大魔闫非(电影《夏洛特烦恼》编剧)
历届百花奖获奖名单(1962年-2008年) 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62年)
最佳 故事 片:《红色娘子军》
最佳编剧:夏衍 水华《 革命家庭》
最佳导演:谢晋 《红色娘子军》
最佳女演员:祝希娟《红色娘子军》
最佳男演员:崔嵬《红旗谱》
最佳配角:陈强《红色娘子军》
最佳摄影:吴印咸 《红旗谱》
最佳音乐:张敬安 欧阳谦叔 《洪湖赤卫队》
最佳美术:丁辰 《马兰花》
最佳纪录片:《两种命运的决战 》
最佳短纪录片:《亚洲风暴》
最佳纪录片摄影:《征服世界最高峰 》
最佳科教片:《没有“外祖父”的癞哈蟆》
最佳美术片:《小蝌蚪找妈妈 》
最佳戏曲片:《杨门女将 》
----------------------------------------
第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63年)
最佳故事片:《李双双》
最佳编剧:李准《李双双》
最佳导演:王苹《槐树庄》
最佳女演员:张瑞芳《李双双》
最佳男演员:张良《哥俩好》
最佳配角:仲星火 《李双双》
最佳摄影:郭镇铤 尹志《刘三姐》
最佳音乐:雷振邦《刘三姐》
最佳美术:童景文 张起旺《刘三姐》
最佳纪录片:《中印边界问题真相》
最佳短纪录片:《人民公敌蒋介石》
最佳纪录片摄影:泽仁 田枫 计美登珠 札西旺堆《中印边界问题真相》
最佳科教片:《知识老人》
最佳美术片:《大闹天宫》
最佳戏曲片:《孙吾空三打白骨精》
荣誉奖:《槐树庄》 (故事片)
《保卫古巴 在激流中》(纪录片)
《中国 武术 巧种多收》(科教片)
----------------------------------------
第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0年)
最佳故事片:《吉鸿昌》《泪痕》《小花》
最佳编剧:陈立德《吉鸿昌 》
最佳导演:谢添《甜蜜的事业》
最佳女演员:陈冲《小花 》
最佳男演员:李仁堂《泪痕》
最佳配角:刘晓庆《瞧这一家子》
最佳摄影:陈国梁 云文耀《小花》
最佳音乐:王酩《小花》
最佳美术:黄洽贵《蓝光闪过之后》
最佳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永垂不朽》
最佳短纪录片:《美的旋律》
最佳科教片:《黄鼬》、《红绿灯下》
最佳美术片:《哪吒闹海》、《阿凡堤》
最佳戏曲片:《铁弓缘》
--------------------------------------------------
第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1年)
最佳故事片:《庐山恋》《天云山传奇》《七品芝麻官》
最佳男演员:达式常《燕归来》
最佳女演员:张瑜《庐山恋》
---------------------------------------------------
第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2年)
最佳故事片:《喜盈门》《乡情》《白蛇传》
最佳男演员:王心刚《知音》
最佳女演员:李秀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
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3年)
最佳故事片:《人到中年》《牧马人》《骆驼祥人》
最佳男演员:严顺开《阿Q正传》
最佳女演员:斯琴高娃《骆驼祥子》
最佳男配角:牛犇《牧马人》
最佳女配角:姜黎黎《赤橙黄绿青蓝紫》
---------------------------------------------------
第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4年)
最佳故事片:《咱们的牛百岁》《十六号病房》《不该发生的故事》
最佳男演员:杨在葆《血总是热的》
最佳女演员:龚雪《大桥下面》
最佳男配角:刘信义《快乐的单身汉》
最佳女配角:王馥荔《咱们的牛百岁》
③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谁作品有哪些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王苹,代表作品有柳堡的故事、槐树庄。
王苹(1916年9月2日—1990年12月28日),原名王光珍,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内地导演,毕业于南京中等高中师范科。
193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无限生涯》。
1947年,参演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1953年,执导军教纪录片《河川进攻》。
1956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人物评价
王苹的创作量很大,她的作品显示出一种内外融汇贯通的立场,一种特定文化氛围的规范,一种社会理想的风格表征。如果说在谢铁骊或谢晋的影片中还可以发觉心理和意识的动机,那么王苹的电影则主要是热情的颂扬和温柔的呼唤。
与其说她深刻,不如说她是执着,在她的艺术世界中,难以找寻繁复的痕迹,而更多的是简单和明快。
④ 《永不消逝的电波》女导演是谁
《永不消逝的电波》女导演是王苹。
王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执导过多部脍炙人口的优秀影片,《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槐树庄》《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均是在中国电影史上留名的佳作。
她执导的八一厂建厂后的第一部故事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开创了八一厂摄制战争电影的先河;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王苹即主演了话剧《娜拉》,造成轰动全国的“娜拉事件”。这一切使王苹导演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永不消逝的电波》王苹的创作背景
王苹在抗战前、抗战初期、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从事进步文艺工作,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她的丈夫宋之的到了解放区,王苹配合丈夫的工作,带着两个孩子在上海,和地下交通站保持联系,送信、买药品,摆脱特务的盯梢,两年中出色完成任务,没有出现一次纰漏。
这一地下工作的经历为她之后《永不消失的电波》的创作积累了实际经验,成功塑造了李侠、何兰芬两个坚定淳朴的艺术形象。
⑤ 刘柴烧谈槐树庄传说
八一电影制片厂是以拍摄军事题材的电影为主的电影厂,一般不拍摄与军事无关的故事片。但是,在过去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了反映现实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活动,八一电影制片厂也会拍摄一些与军事没有很大直接关联的故事片,不过一般都是由军队作家编剧创作的。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这一类的电影中,有一部电影让人难以忘却,它就是拍摄于1962年的故事片《槐树庄》。
资料在介绍电影《槐树庄》时,是这样写的:影片通过槐树庄的政治风云变幻,体现了中国农村从土地改革到人民公社成立这一历史阶段的几次重大变革,井以郭大娘这样一个女共产党员为中心,多层次地展示了中国农民的不同思想风貌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槐树庄》故事梗概
1947年,正是解放战争进行到第二个年头,解放区人民一面支援前线,一面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土地改革。槐树庄的贫农团在共产党员郭大娘、刘老成等的领导下,也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土地改革。从小被郭大娘奶大的、地主崔老昆的儿子,现在是某机关的科长崔治国,听说家乡土改回来看望。当他看到地主家庭被清算,极为不满,对已经发动起来的群众斗争企图进行压制。郭大娘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带领群众同崔治国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槐树庄终于胜利地完成了土地改革。时间过得很快,六年过去了,郭大娘根据党指定的方向——走合作化的道路,向各种困难进行着斗争。土改时的贫农李老康虽分得了土地,因老婆病重,孩子又多,长期缺少劳动力,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把分得的土地又出卖给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李满仓。土改时的积极分子、老共产党员刘老成,满足眼前单干生活,不愿走合作化的道路。土改时的中农李满仓,一心想发家致富。农村中出现了阶级分化现象,两条道路的斗争越来越尖锐。刘老成的儿子刘根柱和郭大娘的儿子郭永来,是在解放战争初期一道参军的,现在刘根柱从朝鲜复员回来,给郭大娘带来了不幸的消息,郭永来在朝鲜前线牺牲了。这些困难并没有把郭大娘压倒,更使她坚强地站了起来。刘根柱安慰着郭大娘,并违背了父亲刘老成的意志,参加了合作社,同时献出了全部的生产资助金,这一举动教育了广大群众。经过时间的考验,合作社的优越性逐渐地显示出来。李老康入社以后,生活好转,集体力量克服了自然灾害,入社的农户越来越多,合作社也由初级社走向高级社。可是身为共产党员的刘老成,依然留在社外,父子关系越来越恶化,党内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儿子刘根柱坚持党的原则,批评父亲说,党员不入社就应开除党籍,这使老党员刘老成很不信服。他找支部书记郭大娘请求帮助,郭大娘同意刘根柱的意见,并对刘老成的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使刘老成认识到错误,重新回到了党的立场上来。合作化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土改时犯过错误的地主儿子崔治国,由于对党的路线政策的仇视,在1957年,正当党号召整风、鸣放的时候,来到槐树庄进行煽风点火,挑拨人们攻击合作化,反对郭大娘,以退社、改选为名,在槐树庄造成了混乱。但这并不能阻止合作化的前进,槐树庄在上级党组织和郭大娘的正确领导下,人们经受了这场阶级斗争的考验,分清了敌我,认清了是非。郭大娘的全心全意为群众、一心走合作化道路的决心是赤诚而坚定的,合作化在人们心目中扎下了根,郭大娘仍当选为社长。1958年,在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槐树庄建立起人民公社。正当社员们把丰收的果实运往县里汇报展览的时候,郭大娘接到去北京参加群英会的消息。坚决走合作化道路的郭大娘,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关怀与爱护。
《槐树庄》的创作阵容是非常强大的,编剧胡可,导演王苹,主要演员胡朋、孔芮、葛振邦、车毅、姜则善,这些名字听上去都是那么响亮,八一厂对这部电影的重视就是可想而知的。
⑥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谁作品有哪些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王苹。代表作品有《柳堡的故事》、《槐树庄》、《江山多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永不消逝的电波》等。
一、《柳堡的故事》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执导的剧情片,由孙道临、袁霞主演,于1958年在中国上映。该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故事。
⑦ 哪位大神有《槐树庄1962》百度云免费在线观看,胡朋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wcOV2Dyp80OSA6Sdy6E-og
⑧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谁,作品有哪些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王苹。
王苹(1916年9月2日—1990年12月28日),原名王光珍,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内地导演,毕业于南京中等高中师范科。
193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无限生涯》。
1947年,参演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1953年,执导军教纪录片《河川进攻》。
1956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1957年,由其执导的爱情电影《柳堡的故事》上映。
1962年,凭借剧情电影《槐树庄》获得第2届百花奖最佳导演奖。
1966年,执导舞台艺术片《青春红似火》。
1976年,与黄宝善联合执导舞台艺术片《长征组歌》。
1968年,担任武侠电影《笑面侠》的助理导演。
1978年,执导剧情电影《我们是八路军》。
1985年,执导了建国35周年献礼电影《中国革命之歌》,该片获得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
1990年12月28日,王苹病逝,享年74岁。
人物评价
王苹的创作量很大,她的作品显示出一种内外融汇贯通的立场,一种特定文化氛围的规范,一种社会理想的风格表征。如果说在谢铁骊或谢晋的影片中还可以发觉心理和意识的动机,那么王苹的电影则主要是热情的颂扬和温柔的呼唤。
与其说她深刻,不如说她是执着,在她的艺术世界中,难以找寻繁复的痕迹,而更多的是简单和明快。她依赖那种切实可感的隐喻唤起观众的想象,并在直白的镜语中揉进温馨而舒缓的色彩,她把政治信仰和个人艺术品味巧妙地熔于一炉,铸就出某种坦诚而直率、流畅而晓白的艺术风格。
⑨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谁,作品有哪些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王苹。
王苹(1916年9月2日—1990年12月28日),原名王光珍,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内地导演,毕业于南京中等高中师范科。
193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无限生涯》。
1947年,参演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1953年,执导军教纪录片《河川进攻》。
1956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1957年,由其执导的爱情电影《柳堡的故事》上映。
1962年,凭借剧情电影《槐树庄》获得第2届百花奖最佳导演奖。
1966年,执导舞台艺术片《青春红似火》。
1976年,与黄宝善联合执导舞台艺术片《长征组歌》。
1968年,担任武侠电影《笑面侠》的助理导演。
1978年,执导剧情电影《我们是八路军》。
1985年,执导了建国35周年献礼电影《中国革命之歌》,该片获得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
1990年12月28日,王苹病逝,享年74岁。
人物评价
王苹的创作量很大,她的作品显示出一种内外融汇贯通的立场,一种特定文化氛围的规范,一种社会理想的风格表征。如果说在谢铁骊或谢晋的影片中还可以发觉心理和意识的动机,那么王苹的电影则主要是热情的颂扬和温柔的呼唤。
与其说她深刻,不如说她是执着,在她的艺术世界中,难以找寻繁复的痕迹,而更多的是简单和明快。她依赖那种切实可感的隐喻唤起观众的想象,并在直白的镜语中揉进温馨而舒缓的色彩,她把政治信仰和个人艺术品味巧妙地熔于一炉,铸就出某种坦诚而直率、流畅而晓白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