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央媒批评豆瓣恶评引导观众拒看国产影片,对此你怎么看
28日一早,一则题为“人民日报点名批评'豆瓣'、'猫眼'恶意为国产电影评低分,误导观众”的消息在手机屏幕上跳出;不出所料,到了下午,这个消息就在各大论坛炸开了锅。
“评论员文章”引用了确凿的数据,麋鹿也去凑热闹看了一眼,学了两个新词:“肉库”、“撞鸡”;文章虽然也承认了“某些国产电影在质量上存在缺陷”,但更多的似乎是在为《铁道飞虎》、《摆渡人》、《长城》三部影片的低分鸣不平。
也许确实存在恶意水军的中伤,某些影评人为了吸引眼球也将“毒舌”发挥到登峰造极;但我想,大多数吃瓜群众看到这则消息后的第一反应肯定都是:
咋地?电影不好看,还不让人说啊?
说来也巧,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麋鹿因为工作关系,只休了一天假;想去看个电影放松一下,就上“猫眼”看了下最近有什么值得一看的:
最后的最后,想多一句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再有人刷数据、恶意差评,也改变不了目前大部分,我说的是大部分国产电影差劲的事实。咱也不说远了,就跟隔壁的棒子国比吧,韩国电影与韩剧经常让我怀疑,这是不是同一个国家的影视制作人生产的----咋差距这么大捏?
《我在故宫修文物》,我想看,可是没看成。可是,这部片子也是在网络上“火”了之后,才被出品方制作成大电影上映的。这背后,说明了什么?难道没有看电视纪录片火了,想要趁热打铁、在粉丝中大赚一笔的心态吗?
你的眼里只有“钱”了,我还能爱什么?让我心甘情愿爱上你给的痛?臣妾做不到啊。
『贰』 央媒批评豆瓣恶评引导观众拒看国产影片,对此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悲哀的现象,确实很多中国的观众就是爱看网友、影评人的评论,而这些评论甚至能左右中国观众是不是去看这部电影。有时候骂声高涨的话,中国观众也会跟着一起骂!所以说,有时候这些观众对电影来说,也是一种毒!
我记得当年《大鱼海棠》出来的时候,网上很多人也是在吐槽,然而我也看到我身边的一些人说到:“听说《大鱼海棠》不怎么样,本来想去看的,算了不看了,去看《xxx》吧!”瞬间觉得无语。在心里也哀叹,我们老说中国应该做好电影好动画,也老吹什么中国动画崛起那些鬼话,但是,作为观众的我们自己根本就不给我们的电影和动画机会,那谈何崛起啊!不要给你踩一脚就不错了!
我自己去看了《大鱼海棠》之后,确实觉得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中国的动画导演在讲故事上面,跟国外的相比还是很欠缺的。特别是《大鱼海棠》的导演其实经验并不丰富,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很正常,但是我觉得总体还是应该鼓励的!可是大家就是抓着不好的地方拼命批!就像最近的《长城》也是一样的道理,张艺谋的这个想法我觉得首先就是一个中国电影圈的创举了,先不管其他什么深邃的东西,反正一个守卫长城的士兵将领的故事,我们是看到了,而且整个过程酣畅淋漓。
希望大家不要太轻信那些所谓的电影评分吧,电影不是单一的面,别人看到了什么不等于你看到的东西,作为观众的我们更应该要有一个自己的标准,不要道听途说。不管怎么说,看完了整场电影,你才有资格对电影评头论足。
『叁』 请问为什么大众不喜欢弘扬主旋律的影视作品
楼上说得也有道理,我觉得不是大众不喜欢主旋律电影,而是我们的主旋律电影太不吸引人了,也就是说拍摄的太不成功,好的电影还是有好的票房的,比如《生死抉择》就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电影。
中国电影现在的困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电影在中国诞生之日起是走得市场路线,讲究大众的乐趣与口味,又不乏寓意寄托。就是从建国后开始,电影完全被扭曲了,电影体制就是我们所知道的计划体制,而且经过文革的洗礼中国电影的银幕形象就越来越向单面发展,故事情节也老套陈旧,所以我们不喜欢看国产电影尤其是主旋律电影。
再有一个我觉得是导演的问题,我们的大众早已经适应了好莱坞大片的思维,我们的国产电影导演还把中国的电影观众想向成无知的愚民,我很不满意的就是冯小宁的垃圾《举起手来》,可能他没有看过其他人的电影吧,中国的导演都是停留在个人的艺术世界里,也是因为长期体制的原因,中国导演拍电影多是为了拿国际奖,而很是忽略票房,冯晓刚是真是顺应潮流的人,但他却被电影界所谓专业人士不齿了很久。
但是我们的现在的观念正在逐渐转变,特别是03年,电影体制改革是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以后会有大量的好看的电影诞生的。
期待!
『肆』 中国电影为什么那么烂,难道导演演员都是脑残吗
不能这么武断。
导演、演员和政策以及观众是有相互导向性的。他们需要迎合政策或者观众的口味。还有金钱。你懂得。
但是他们也会引导观众以及政策的一些方向。
艺术是沉淀出来的。我们的演员导演的确要反思,沉淀,进取,踏实。我们这个社会、包括领导阶层亦不如是。
『伍』 国产电视剧 电影,为什么越来越垃圾越来越假,一听名字都不想看了,到底什么原因 ,国内就拍不出一部
因为各种政治原因把导演都变成脑残了,例如抗战,好好的熟读下历史,再看看电视剧就知道了,把历史改得污浊不堪!
『陆』 张艺谋垃圾
你说得很对,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顺便发表下个人观点:中国现在什么大导演啊,都是shi来的,什么 无极啊 非诚勿扰啊 十面埋伏。。。。。 光靠几个大明星来撑腰,, 他们几个大导演把电影仅仅当成了一种赚钱工具而已,,只有结果赚到钱了 其他什么的都无所谓 换句话说:只要我钱 请得起大牌明星 随便请个什么人当个导演,然后做宣传 吹得天花乱坠 ,,最后 就可以搞出跟所谓大导演一样的电影了
『柒』 一些人不喜欢看国产电影,是什么原因
我认为现在中国越来越开放,电影拍的也越来越好了,我认为不是中国电影还能坚持多久的问题,是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毕竟现在世界还是白人天下,白人拍的电影文化输出方便。国产片的导演和编剧的思想都被局限了 没有太多新奇的剧情 导致国产片来来去去都是青春校园爱情 没有太多新题材 。
还有演员演技太差,一看就知道是演戏, 你看欧美电影,就感觉是真实的故事,而不是为了讲故事而演戏。国内故事精彩程度不行,不够波荡起伏,导演功底不行,好剧本,也拍不出好画面,情节来, 爱拖泥带水,总爱搞些莫名其妙的情节在里面,不知道讲什么.
『捌』 为什么我从来不看国产电影
国产的电影其实也有好的,不过由于国情原因,好的电影往往没有出头之日。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看过《霸王别姬》。至少我觉得那部电影无论是在演技还是在内涵上丝毫都不逊于众所周知的肖申克或者阿甘,甚至更在这些之上。
不过不得不承认,这些年的国产电影的确让人提不起兴趣。前两天去看了《花木兰》。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其实是冲着豚鼠特工队去的,不过没赶上当天的半价票- -所以看了花木兰。看完此片我只得到两个印象,1:是个讲爱情的悲剧2:花木兰的指甲太干净了点。还有,音效师不太敬业。
虽然国产片让我挺失望的,不过我还是会抱着一线希望啊,据说韩国的电影院每年放映的国产片占绝大多数,而我们国内,往往冲着票房收入而去的,并没有对国产的电影进行多少保护,有的好片根本无人问津,又有几个人能进行评论呢?一部好片大片并不是人人都说好的,而是因为有人说不好有了争议,最终正面获胜才成就他的“大片”地位。
最近出的那部《大明宫》的纪录片,我等了很久,上映第一周的时候电影院整个场子一共不到10个人。有几个人知道这部片子呢?至少我们看的时候一直有一种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的感觉,爆米花都没吃。
挺遗憾的是,只有这种“中性”的电影才能在我们的电影院看到。有一部让我觉得。。。非常好(想不到别的形容词)的电影,叫《天狗》。本来我还在想,这种题材的电影XXX局是怎么批下来的,看到结尾的时候我就明白了,他也并没有逃过一劫。
尽管如此,我还是对中国电影抱有希望的~甄子丹的《十月围城》和老谋的三枪我还是很期待的。另外风云2,我也想看看,中国的电影特效到什么程度了。
呵呵,看到楼主的话有感而发,上班偷上网,无聊发发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