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刘三姐中饰演舟妹的张文君现在怎么样,依然健在么
应该还在,我还没死,她最多比我大一到二岁左右!现在上世纪40年代没死几个人!我是拿我们附近和我同40年代的人比较,死是死了一些,但是为数不多!我是评这一点记祘应该张文君老师还在世间!
② “刘三姐”的扮演者,如今生活怎么样了
1960年的国产电影《刘三姐》,是我国第一部音乐故事片。电影由苏里指导,黄婉秋、刘世龙等主演。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就是当年出演刘三姐的黄婉秋,她就是因为这个角色被观众记住,并且时至今日仍旧与这个角色有着紧密的联系。“刘三姐”的扮演者,如今生活怎么样了?
黄婉秋担任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副团长,参与了电影《春兰秋菊》、《长城大决战》、《黄山情》的拍摄,后来她执导的曲艺《漓江行》,更是获得了中国第二届曲艺节“牡丹奖”导演奖及自治区优秀奖,她的青春曾被电影记录过,她的人生也曾给电影界留下了美妙的颜色,这就已经足够了。
③ 电影刘三姐中的舟妹是谁演的
张文君,柳州市彩调团演员,曾经在电影《刘三姐》中成功饰演舟妹
④ 刘三姐电影主演是谁
《刘三姐》演员表 :
黄婉秋 饰 刘三姐
刘世龙 饰 阿牛哥
张巨光 饰 老渔夫
梁音 饰 刘二
张文君饰 舟妹
⑤ 扮演刘三姐妹妹张文君什么时间死亡
没死
舟妹饰演者张文君是柳州市彩调团演员,据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去了加拿大,近况不清楚。应该还健在。
⑥ 老电影《刘三姐》中的主演们后来怎样了
饰演刘二哥的梁音是我国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他塑造过很多电影角色,比如他在《冰山上的来客》中饰演的杨排长,还获得了百花奖优秀演员奖。在拍摄完这部影片后,梁音并没有受到影响,接着拍摄了很多电影,比如1961年的《万木春》、1965年的《三进山城》、1975年的《金光大道》、1978年的《严峻的历程》等。随后在2005年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活动中,梁音荣获“国家突出贡献电影艺术节”称号。88岁的梁音在2015年1月26日在北京去世。
无论怎么样,这些老艺术家们都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精彩的影片,都是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
⑦ 《刘三姐》舟妹的扮演者——张文君的资料。
张文君,出生于1991年4月7日,主持人,代表作《山东往事》。
张文君当年和黄婉秋一样,也是广西地方剧团的演员。她来自柳州市彩调剧团,因长相清纯甜美而被导演苏里选中。
八九十年代后,已人到中年的张文君去了加拿大,后选择在香港定居。期间她曾数次与黄婉秋、刘世龙等合作者见面,相谈甚欢。
(7)电影刘三姐中舟妹演员扩展阅读
《刘三姐》成功的原因
一是影片中的景色秀美,赏心悦目,令人为之神往。
二是片中的那些歌曲的确优美动听,又易于传唱。在这方面,作曲家雷振邦功不可没。他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几乎完全保留了广西壮族民歌所特有的原汁原味的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和创造,使其与电影的基调定位更加相符。
⑧ 1960年刘三姐电影演员表
刘三姐流传万世的只有傅锦华的歌声。黄婉秋只是个扮演者。
⑨ 刘三姐的扮演者是谁她今年多大
一说《刘三姐》的演员,基本上都说是黄婉秋。但实际上,《刘三姐》是一部歌唱电影,不是普通电影,演唱才是刘三姐的主演。该电影最初也是按照这个要求遴选演员的。经过筛选,最优秀的歌唱演员傅锦华被选为刘三姐的扮演者,还选了李敏玲、蔡秀英为补充配唱。但是最后广西领导说,傅锦华年纪大了点,仪型不够理想。于是最后又选择形象甜美的17岁学生黄婉秋为主演。但是,黄婉秋是桂林人,说的方言属于上江官话即或称华阳官话即中西南方言,习惯方言导致黄婉秋不能说北京普通话。最后决定,由傅锦华主演刘三姐的主唱,蔡秀英和李敏玲补充演唱高音演变和特调演唱,有张桂兰负责对白即对话部分,由黄婉秋主要仪型。于是刘三姐的主演实际上就是两位~傅锦华与黄婉秋。因为《刘三姐》是歌剧电影,所以第一主演应该是傅锦华,第二主演才是黄婉秋。可是,受到普通电影的僵化意识影响,演员表把黄婉秋列为主演,观众不知真相,又往往以形象定主演,于是黄婉秋就被错误地当成了刘三姐的唯一主演,作为歌唱电影的第一主演傅锦华,其艺术才华和艺术生涯就这样被葬送了。有感于这部经典电影演员的不公正,文化侠客崔永元再特别去看望了一生凄凉的傅锦华女士。
⑩ 电影《刘三姐》故事,主角背后另有什么高人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马季曾有一个很好玩的相声《打电话》,这段相声短小精悍又非常有趣,讽刺辛辣又很接地气。
有意思的是,有一种说法是,马季写这段相声其实是为了打广告,当然是自发自愿的,其广而告之的“广告主”则是歌剧《刘三姐》。
影片末尾刘三姐和阿牛哥抛绣球的那颗大榕树,现在已经成为当地一个著名景点,在景点附近有个制作和售卖绣球的杜老太,她也曾经是《刘三姐》剧组的群众演员,还参加过合唱。
当年剧组拍摄这场戏时,刘三姐抛了好多次绣球都不成功,导演一急把她给骂哭了。后来等剧组走了,当年还是杜小妹的杜老太捡到了剧组落下的那个绣球,她回家后将绣球拆开研究,后来就学会了制作一模一样的绣球,一开始只是做着玩送人用,再后来就成了自己的谋生手段。
电影《刘三姐》上映后迅速风靡全国,同时也在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爆红,据说在新加坡曾连续上映120天,在马来西亚更是一票难求。香港的院线还为《刘三姐》做了大幅的广告,广告词是:誉满东南亚,风靡全港九,山歌片王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