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家林导演去世,享年79岁,他镜头下的女演员为何都能被奉为经典
中广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原会长、长春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陈家林同志,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7月7日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9岁。陈家林导演去世,享年79岁,他镜头下的女演员为何都能被奉为经典?
2. 长春电影制片厂80年代拍摄了哪些经典电影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
最让我们怀念的,当属80年代的电影了。我整理了长影80年代的经典影片给大家分享: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长春电影制片厂80年代拍摄上百部故事片,记忆深刻的有:
《大渡河》
《大渡河》是由林农与王亚彪执导的一部战争片 ,这是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电影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在大渡河与数十万国民党中央军和军阀的战争,国民党和军阀对中国工农红军武装围追、堵截。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战斗
《红牡丹》
影片讲述了旧 社会 马戏明星红牡丹及其师史妹的坎坷经历和悲惨命运的故事。
《情天恨海》故事讲述了在70年代台湾曾耿面对古人遗孤的愧悔莫及,幡然醒悟的曾耿,意识到自己愧对故人,愧对祖国,他毅然送走了魏芝圃和凤阳、孝贞,然后自杀。而魏芝圃、凤阳、孝贞逃离虎穴,他们眺望大陆,渴望着祖国统一之日早日到来。
《黄英姑》故事讲述了年仅十七岁的黄英姑从地主家逃出,在与一位老人学了一身武艺后依然加入了红军,在与敌人与叛徒的角力中突出重围,在斗争中成长为优秀的红军指挥员。
长影当年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也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很多优秀影片,比较著名的有:《平原游击㕥》、《董存瑞》、《五朵金花》、《英雄儿女》、《兵临城下》、《冰山上的来客》、《保密局的枪声》等。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长影电影制作的黄金期,这一时期拍摄了不少优秀影片(不好意思,因为没有图片资料,我只能用文字来列举了)。长影八十年代拍摄的比较经典的故事片有:
《残雪》、《绿色钱包》、《人到中年》、《飞来的仙鹤》、《不该发生的故事》、《谭嗣同》、《黄山来的姑娘》、巜五女拜寿》(戏曲片)、《花园街五号》、《白雾街凶杀案》、《直奉大战》、《开国大典》。
其中,《残雪》获1980年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绿色钱包》获81年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人到中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不该发生的故事》获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谭嗣同》、《花园街五号》、《黄山来的姑娘》获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开国大典》获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以上回答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谢谢!
长影80年代质量差的电影就不提了,我看过的质量较好的有
《佩剑将军》《最后八个人》《明天回答你》《黄山来的姑娘》《黄英姑》《直奉大战》
从80年代起,电影出现重新洗牌,以谢晋导演的影片为标志,上影的电影宝刀不老,西影、峨影也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八一厂则开始专注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心的重大 历史 题材创作。相比之下,长影开始走下坡路,有特色的影片不多,原来与上译厂平分秋色的译制片也完败。当然,也创作出一批上乘的影片,如《红牡丹》《人到中年》《赤橙黄绿青蓝紫》等,特别是1989年为纪念建国40周年出品的《开国大典》,可以说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之作。
最经典莫过于《开国大典》了!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 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 ,堪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 六个第一 ,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和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
长春电影制片厂最早是日本侵占东北成立的电影厂,后来被东北人民解放军接收,正式命名为 东北电影制片厂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后,东影分批迁回长春,1955年2月,东北电影制片厂 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
建国后到文革前17年期间,是长春电影厂最辉煌的时期 ,那个时代的电影主要是 讴歌新中国,展现革命战争 ,所以军事题材电影特别多,现在大量经典老片都诞生于这个阶段。
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 《白毛女》、《红孩子》、《英雄儿女》、《上甘岭》、《董存瑞》、《平原游击队》等都是长影厂出品。
反映民族团结和时代风貌的电影 :《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来客》、《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
80年代长影厂拍摄的电影以《开国大典》最为著名 ,这部电影是建国40周年献礼片,1989年上映曾经创造过国产片票房纪录。
90年代,电影市场化改革开启,国有电影厂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于是逐渐和香港等公司以及新兴的民营电影公司合作,以拍摄合拍片为主。
2000年以后,国有电影厂逐渐走向没落,长春电影制片厂也逐渐远离观众的视线了,时至今日,长春电影制片厂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我喜欢长影厂的电影有北斗小字辈
保密局的枪声、人到中年、开国大典、滚滚红尘。
3. 著名导演陈家林去世,享年79岁!你知道他有哪些代表作吗
2022年7月7日,中广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原会长、长春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陈家林同志,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9岁。
陈家林导演不幸逝世的消息传出之后,网络上许多网友都极为悲痛,诸多网友纷纷表示自己心中曾经的那份记忆,也伴随着陈家林的去世,从而慢慢变得烟消云散。
陈家林导演是中国电视剧行业里,最先涉足电视剧创作的专业导演,也是国内电视剧行业公认的开创者与先驱者,先后执导了多部脍炙人口的电视连续剧。
陈家林导演除了导演历史剧之外,还曾执导过不少包括《继父》、《女人一辈子》等在内的平民戏,其出色的执导能力,同样受到网友的一致赞许。
《康熙王朝》中扮演“容妃”的演员李建群,种刻在骨子里的优雅至今让人铭记。陈家林与李建群因戏结缘,成为亲密合作伙伴的感情,两人相知相恋的也让人非常感动。
只是受过情伤的李建群对这段感情比较保守,对陈家林表示自己不想结婚。痴情的陈家林同意了李建群不愿意结婚的条件,两个人继续走下去,相守了27年时间之久。
4. 王凤奎的个人作品
1975年电影《长城新曲》(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年电影《神丐》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7年电影《延河战》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9年电影《瞬间》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0年电影《残雪》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1年电影《仇侣》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1年电影《玩猴的人》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83年电影《沉船之后》任导演 (北京武警总部)
1987年电影《嘿!哥们儿》任导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年电影《疯狂的小镇》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年电影《间谍战与女色无关》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91年电影《周末恋爱角》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92年电影《我想有个家》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91年电影《高朋满座》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92年电影《请勿打搅》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94年电影《福尔摩斯与中国女侠》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94年电影《风流的蜜月》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95年电影《傍晚她敲开我的门》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96年电影《四喜临门》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97年电影《世纪约会》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97年电影《无言的界碑》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99年贺岁电影《给您道喜啦》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2000年电影《喜从天降》任导演(上海求索影视制作公司) 1984年4集《东方女性》任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6年电视剧《当代检察官》任导演(沈阳军区电视艺术中心)
1976年电视剧《她曾经是我的妻子》任导演(沈阳军区电视艺术中心)
1993年电视剧《正步走,迪斯克》任导演(沈阳军区电视艺术中心)
1994年20集《旱鸭子下海》任导演(兰州电视台)
1996年20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任导演(北京电视台艺术中心)
1997年中央台的《欢聚一堂》任总导演
1997年百集电视系列短剧《咱老百姓之老费头》任导演(中央电视台)
1998年20集《有家好好过》任导演(山东济南电视台北京电视中心)
2003年40集《法律伴随我成长》任导演(中国教育台中央治理委员会)
5. 国家一级导演陈家林同志于北京逝世,他曾拍摄过哪些作品
国家一级导演陈家林同志于北京逝世,他曾拍摄过如下的作品。
在接下来近十年里,他还拍摄了大量的古装历史影片,例如:历史题材剧《武则天》、古装宫斗剧《汉宫飞燕》、历史题材剧《汉武帝》、历史军事剧《太平天国》、明末清初著名才女名媛的电视剧《柳如是》、古装历史剧《康熙王朝》等。
《康熙王朝》在国内也有不错的收视率,尽管很多历史学者都对《康熙王朝》进行了批判,但是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却是相当不错的,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的质疑,同时该剧也获得了第二十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6. 著名导演逝世
7月9日,中广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广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原会长、长春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陈家林同志,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于7月7日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9岁。
陈家林是国内最先涉足电视剧创作的专业导演之一,是中国电视剧行业里众所公认的开创者与先驱者。
陈家林1965年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79年开始任导演。首次执导电影《鸟岛》,即获得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其后执导的电影《飞来的仙鹤》(1982)和历史人物传记电影《谭嗣同》(1984),同获当年的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7. 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片分厂的建制沿革和历任领导名单
1948年秋组建译制片机构翻版组组长:袁乃晨
1950年翻译片科科长:鲍月千
1952年10月翻译片人员划归制作处分别组成导演组、翻译组和演员组
1955年初译制片翻译组划归编辑处
1956年4月译制片导演由艺术副厂长领导翻译人员在翻译组、配音演员在剧团组长:白景晟
不久,建立译制片处处长:徐明
1957年译制片处处长:张健
1958年6月复称译制片组组长:张其昌
1961年12月译制片组合并到演员剧团组长:刘水航
1962年12月成立译制片室主任:刘迟
1966年4月缩编为译制组组长:林白
1973年8月划归科教片室组长:尹广文
1981年划归综合片室组长:徐雁
1985年3月成立译制片厂厂长:陈汝斌
1987年4月改称译制片分厂厂长:陈汝斌
1988年10月译制片分厂厂长:荣振东
1991年9月译制片分厂厂长:刘雪婷
1995年4月译制片分厂厂长:金毅
1998年10月译制片分厂厂长:杜慧军
1999年10月改为译制片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至今经理:杜慧军
8. 长春电影制片厂有哪些电影
1、白毛女:1950年出品于长春电影制片厂。
《白毛女》是由王滨、水华执导,田华、张寿维、胡朋、李百万等主演的剧情片,讲述了被地主黄世仁霸占喜儿的故事。
该片于1951年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1956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2、闪光的箭:1955年出品于长春电影制片厂。
《闪光的箭》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的一部电影,由郭维导演,张良、杨启天等主演,于1955年在中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董存瑞于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解放军被国民党暗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找不到炸药支架,为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3、开国大典:1989年出品于长春电影制片厂。
《开国大典》是由李前宽、肖桂云执导,由黄凯、卢奇、古月、孙飞虎等主演的电影,于1989年上映。
影片用纪实的手法展现了开国大典这一历史的瞬间,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蒋介石、宋庆龄等100多位历史人物的风貌。
该片于1990年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等多项大奖。
4、灯塔世家:1997年出品于长春电影制片厂。
《灯塔世家》是由宋江波执导,由陈牧扬、郝岩、栾福仁、于莉红等主演的电影,于1997年上映。
影片讲述了四代灯塔工和那些心系灯塔的女人、孩子之间的故事。
5、男妇女主任:1998年出品于长春电影制片厂。
《男妇女主任》是一部由张惠中执导,赵本山、宋丹丹、梁天等主演的喜剧电影,于1998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主要讲述了乡里要开妇女主任会议,老主任年纪大了,新的还没有选出来,无人去开会,情急之中,材长同意让凤链的丈夫刘一本先去应付一次。不料这位男妇女主任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999年,该片获第2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赵本山凭借该片获得2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9. 著名导演陈家林逝世,享年79岁,生前的代表作有哪些
著名导演陈家林逝世,享年79岁。他擅长于指导拍摄有历史厚重感的电视剧,尤其擅长于刻画历史主要人物,比如各朝代有为君王。1992年电视连续剧《唐明皇》由陈家林指导拍摄完成,并且获得了第11届“金鹰奖”优秀长篇连续剧奖。在此基础上1993年又完成了电视连续剧《武则天》拍摄。这两部电视剧一经播出,马上受到观众追捧热爱,故事情节意味深长,既尊重历史又进行了适度戏剧加工,使得其中人物形象十分立体深刻。1995年陈家林指导了《贺兰雪》描述了西夏王朝建立者李元昊一生,1998年《太平天国》播出后也获得好评,并且在各电视台反复重播。进入21世纪后,《康熙王朝》《江山风雨情》更是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印象。
1、《唐明皇》,《武则天》大获成功
2000年《康熙王朝》播出,其中将千古一帝康熙形象描写得生动立体,让人体会到了康熙作为一个皇帝有多么不易。《江山风雨情》更是从多个角度描写崇祯皇帝在最后时刻心中无奈。其中《康熙王朝》获得了21世纪百部优秀电视剧奖。
10. 我国五六十年代拍的电影有哪些
《白毛女》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摄制 编剧:水华、王滨、杨润身导演:王滨、水华 主演:田华、张守维、赵路、李百万、胡朋、陈强、李壬林
《南征北战》上海电影制片厂1952年摄制 编剧: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 导演:成荫、汤晓丹 主演:陈戈、冯喆、张瑞芳、项堃、汤化达、王力
《董存瑞》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出品 编剧:丁洪、赵寰、董晓华导演:郭维 主演:张良、杨启天、张莹、周凋、任颐
《祝福》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编剧:夏衍 导演:桑弧 主演:白杨 、魏鹤龄、李景波、管宗祥、邸力
《上甘岭》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编剧:林杉、曹欣、沙蒙、肖予 导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
《铁道游击队》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6年出品 编剧:刘知侠 导演:赵明 主演:曹会渠、秦怡、冯喆、冯奇、冯笑、邓楠、仲星火、陈述
《柳堡的故事》 八一电影制片厂1957年出品 编剧:石言、黄宗江 导演:王苹 主演:陶玉玲、廖有梁、徐林格、张璋、康天申、陈东岗
《永不消逝的电波》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58年出品 编剧:林金 导演:王苹 主演:孙道临、袁霞、王心刚、陆丽珠
《青春之歌》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杨沫 导演:崔嵬、陈怀皑 主演:谢芳、于洋、康泰、于是之
《林则徐》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吕宕、叶元导演:郑君里、岑范 主演:赵丹、韩非、秦怡、蓝谷、钱千里
《林家铺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夏衍 导演:水华 主演:谢添、张亮、林彬、马薇、韩韬、于蓝
《五朵金花》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赵季康、王公浦 导演:王家乙 主演:杨丽坤、莫梓江、王苏娅
《今天我休息》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1959年出品 编剧:李天济 导演:鲁韧主演:仲星火、上官云珠、马骥、李保罗
《战火中的青春》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 编剧:陆柱国 导演:王炎 主演:王苏娅、庞学勤、林农
《红旗谱》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 编剧:胡苏、凌子风、海默、吴坚 导演:凌子风 主演:崔嵬、蔡松龄、鲁非、赵联
《刘三姐》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 编剧:乔羽 导演:苏里主演:黄婉秋、刘世龙、梁音、张巨克、贺汝瑜
《红色娘子军》 天马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 编剧:梁信 导演:谢晋 主演:祝希娟、陈强、王心刚、向梅、金乃华
《革命家庭》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 编剧:夏衍、水华 导演:水华 主演:于蓝、孙道临、于洋、田方、秦汉
《甲午风云》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2年出品 编剧:希侬、叶楠、陈颖、李雄飞、杜梨 导演:林农 主演:李默然、浦克、王秋颖、李颉、庞学勤
《冰山上的来客》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乌·白辛导演:赵心水 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谷毓英、恩和森
《小兵张嘎》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徐光耀 导演:崔嵬、欧阳红樱 主演:安吉斯、吴克勤、李小燕、李健、张平
《红日》 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瞿白音 导演:汤晓丹 主演:张伐、高博、中叔皇、李农、里坡、杨在葆、舒适
《早春二月》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谢铁骊 导演:谢铁骊 主演: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高博
《野火春风斗古城》 八一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李英儒、李天、严寄洲 导演:严寄洲 主演:王晓棠、王心刚、陈立中
《阿诗玛》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 编剧:葛炎、刘琼导演:刘琼 主演:杨丽坤、包斯尔、韩非、崔超明、黄琼英、柳杰、冯奇
《英雄儿女》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 编剧:毛烽、武兆堤导演:武兆堤 主演:刘世龙、刘尚娴、田方、周文彬
《烈火中永生》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5年出品 编剧:周皓 导演:水华 主演:赵丹、于蓝、张平、项堃、蔡松龄、方舒
《舞台姐妹》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5年出品 编剧:林谷、徐进、谢晋 导演:谢晋 主演:谢芳、曹银娣、李纬、冯奇、上官云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