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史上有哪些伟大的三部曲
1、基耶斯洛夫斯基导演的《红》、《白》、《蓝》三部曲
2、《教父》三部曲
3、赛尔乔莱翁内导演的“往事三部曲”——《西部往事》、《革命往事》、《美国往事》
❷ 史上有哪些伟大电影的三部曲呢
首先要说的是本人最喜欢的三部曲系列。克里斯诺兰执导的“黑暗骑士”三部曲。这三部电影直接拯救了蝙蝠侠的荧幕形象,并给蝙蝠侠带来了无数的新粉丝。这个系列独立于DC电影宇宙(也就是和如今的DC系列电影没有关系)。
诺兰以自己的方式讲诉了蝙蝠侠是如何诞生,如何选择成为一个黑暗骑士与罪恶作战,如何被逼入绝境又重新崛起。所有三部电影都有非常浓郁的诺兰式的感觉,与其说是超级英雄片还不如说是换了一个壳的警匪片,但是却异常的精彩。特别是第二部小丑与蝙蝠侠的对决,里面对于人性的讨论简直经典。我也是通过这个系列被诺兰和蝙蝠侠圈粉。
其他的还有《星球大战》《黑客帝国》等等都是非常经典的三部曲作品。
❸ 有什么好的三部曲电影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白蓝三部曲》值得一看
ftp://60.213.185.70/movie/红白蓝之红/1.rmvb
黑客帝国三部曲
对我影响很深
当然个人觉得还是第一部比较震撼
也是哲学意味最浓的一部
侏罗纪公园三部曲
恐龙加音乐一直震撼着儿时的我
呵呵
教父三部曲
告诉你
怎么样才是男人
男人就是要处理很多难事的人吧
伟大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神之沉默三部曲《杯中黑影》(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看过他的
《第七封印》
呵呵充满了哲学与神学的思考
不过资源好像不大好找
三部曲有很多
不过对于现在的电影来说
我认为往往都是第一部最好看
当然也有例外
❹ 电影史上有哪些伟大的三部曲
说到伟大,这个词很重,不是随便看票房成绩和评分就可以称之为伟大,比如说《谍影重重》《加里比海盗》三部曲(前三部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够壮观,票房好,但不足以称之为伟大。
无二君看过很多三部曲系列,称得上伟大的算是以下几个系列。
蓝白红三部曲
这是无二君最爱的三部曲系列,最爱红。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三位女主气质无敌,三色对应法国三色旗的三色——蓝白红,代表自有、平等、博爱。温馨提示:三部中有客串,仔细看会发现惊喜。往事三部曲(美国三部曲)
赛尔乔莱翁内就是神,神一样的导演,两个三部曲已经奠定了其在影史的地位。往事三部曲也被称为“美国三部曲”,《革命往事》《美国往事》《西部往事》,这三部无二君都好喜欢。喜欢《美国往事》的沧桑,“美国,其实就是一个骗局”,这部戏大概就是这个主旨吧;《革命往事》无二君一句话总结(某位名人的话):有野心的人发动革命,愚蠢的人相应革命,狡猾的人赢得革命,无辜的人受害于革命。(爆破专家,詹姆斯柯本,就是《比利小子》里的警长);《西部往事》,一句话总结西部大开发故事中的复仇。镖客三部曲
依然是赛尔乔莱翁内,《荒野大镖客》改编自黑泽明的《用心棒》,几乎一模一样,连中间抬棺材那一段都一样,就是一个棺材是圆的,一个是方的差别而。《黄昏双镖客》,复仇,最后经典的决斗很赞;《黄金三镖客》是最好的,以美国内战为背景,可以说是一部时代画卷,最后三人的决斗比第二部有过之而无不及,克林特还是那么帅,不过ugly演得最好。《教父》三部曲
这个无需多言了,该系列被称为男人的《圣经》,无二君最喜欢第二部;第一部,家族史诗;第二部,时代绝响;第三部,英雄寂寞。
多纳托雷时空三部曲
这个有争议。公认的基本上是《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天堂电影院》。一个离不开船的男人(男主好像是《落水狗》里面的卧底),一个青春性启蒙美女老师,一个回味童年。诺兰《蝙蝠侠》三部曲
漫画改编经典,还原黑暗的高谭市貌。视觉和心灵的双重盛宴,伟大的电影,也是伟大的商业片。第二部《黑暗骑士》最经典也最受欢迎,无二君看了四遍。面对争议和黑暗,抉择显得尤为重要。最难的也就是选择了吧。阿普三部曲《大地之歌》《大河之歌》《大树之歌》
说这是最伟大的三部曲也不为过吧!印度不只有歌舞片,也不只有阿米尔汗和《三傻》《摔跤吧爸爸》。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历时5年,通过三部影片描写了阿普从孩童到少年,青年,中年的成长道路和人生轨迹,生活中的种种现实苦难,美好憧憬与残酷现实的格格不入,希望破灭之后却依然艰难前行。黑白片!比墨西哥的《被遗忘的人们》晚几年,但比其表达的更深刻,小人物也可以如此伟大!星战前传三部曲
1977年的《星球大战》开启了一个纪元,原来还可以拍这样的电影?前传三部曲开启了另一个新纪元!乔治·卢卡斯打造了伟大的科幻史诗大片!随着《侠盗一号》的上映,星战这块版图也逐渐展开!一个更伟大的世界正在向我们走来!《黑客帝国》三部曲
沃卓斯基姐妹(当时还是兄弟)的经典作品,颠覆世界观,开创了“子弹时间”,绚丽的色彩,华丽的动作,第一部最震撼!
《指环王》三部曲
❺ 谁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导演
十大:安德烈·阿尔谢耶维奇·塔尔科夫斯基(1932-1986)是俄罗斯电影导演、作家和电影理论家。他被广泛认为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
Satyajit Ray(1921-1992)是印度电影制片人,编剧,音乐作曲家,平面艺术家,词作者和作家,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人之一。雷出生在加尔各答的一个孟加拉家庭,这个家庭在艺术和文学领域很出名。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1912-2007)是意大利电影导演、编剧、编辑、画家和短篇小说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关于现代性及其不满的三部曲”——《奇遇》、《诺丁山》和《月食》,以及英语电影《爆炸》和《乘客》。
卡尔·特奥多尔·德雷尔(1889-1968),丹麦电影导演。他被许多影评人和电影人视为电影界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他最著名的电影包括《圣女贞德的激情》、《吸血鬼》、《愤怒的日子》、《奥德特》和《格特鲁德》。
❻ 有哪些三部曲的电影
太空史诗——《星战前传》三部曲
70年代《星球大战》三部曲让乔治·卢卡斯功成名就,但是他自己并不满意。因为,他超乎常人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已经走在了当时科技的前面,他所构想的精彩画面,大多都无法呈现在大银幕上。之后的20~30年里,电脑技术的普及和提高,让电影工业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乔治·卢卡斯创立的“工业光魔”电影特效公司,不但完全改变了电影的制作观念,也改变了电影的剪辑方式。“工业光魔”通过《E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阿甘正传》《终结者2》《指环王》等电影,一次又一次震撼了全世界的电影观众。在30年的时间里, “工业光魔”,一共捧走了14座奥斯卡特效奖。卢卡斯建造的电影帝国,彻底刷新了电影制作观念,把好莱坞电影乃至世界电影,推进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候,乔治·卢卡斯开始考虑拍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电影。
英雄本色——《虎胆龙威》三部曲
对于喜欢好莱坞动作片的影迷来说,《虎胆龙威》三部曲也许并不陌生,因为它的出现不仅代表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好莱坞动作片的最高水准,并且也为所有后来者树立了该类型影片的一个经典模式。今天,当警匪片渐入末路,银幕上,充斥着电脑特技的科幻动作片大行其道的时候,回望影坛难免有一份缅怀和无奈,因为对于电影而言,经典的定义就是经过时间的沉淀,我们依然能从他那朴素的质感中感受到弥久不散的浪漫与激动。
中土世界——《指环王》三部曲
我们总是习惯称呼流行电影为精美的娱乐大餐,而近十年来,从各个方面都符合这个指称的应该就是《指环王》三部曲。观众们在电影院里被它的精致、美丽和磅礴震撼得无以复加,以至于电影结束之时可能还会产生一时的不适应感——刚刚经历了一场结果分明的正邪之战,脱离了那个自成一体的世界,我们自身所处的世界反而显得那么不真实。但是这种感觉毕竟只是暂时的。托尔金将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和在英格兰流传久远的亚瑟王传说相结合,将叙事中最重要的线索——至尊魔戒——交给了无忧无虑的霍比人弗罗多,接着带领他开始了摧毁这枚戒指的命运之旅,扭转了中土世界濒临崩溃的未来。中国传说中有天、人、冥、魔以及九重天以外的分类方法,《指环王》同样将人物界定成了不同的族群:霍比人、矮人、人类、巫师、精灵和魔王。电影导演彼得·杰克逊在自己的故乡新西兰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波澜壮阔的正邪争斗,虽然故事的结局不难猜中,但是这并不能阻挡我们在电影进行之时,享受心灵触动和视觉冲击的过程。
超级战士——《第一滴血》三部曲
1980年代,一部电影使得一个美国电影明星在在中国变得家喻户晓。他就是希尔维斯特-史泰龙,他主演的电影名字叫《第一滴血》。在历经多年身体禁忌的中国,由史泰龙饰演的兰博这个人物,第一次向中国人展露了肌肉发达的男性美。他以一种相当霸道方式启发了中国人被压抑多年的对于男性的审美本能。中国八十年代的男性健美风潮正是来源于这部名为《第一滴血》的电影。这部电影更是和同时期的其它影视作品——比如《伽里森敢死队》一起,直接催生了个人英雄主义同中国现实的剧烈反应。一贯被强调和遵从的集体主义观念突然之间遭受了挑战。这种反应产生了良莠不齐的社会现象,甚至某种程度上对暴力事件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的影响直到现在还在暗部涌动着。但是事隔20年以后我们不禁还是会产生疑惑,一部美国商业电影,一个没有多少演技可言的肌肉明星,真的可以凭借那些表面的视听刺激来影响一个时代吗?《第一滴血》,那些已经在中国的银幕上无数次呈现的影像,兰博,这个沉默无语、表情木讷的肌肉男,在重新阅读这部电影以及这个明星之后,我们能否作出回答,究竟还有什么东西打动了我们?
人机时代——《终结者》三部曲
《终结者》系列影片成为经典的原因非常复杂,如今,《终结者》影片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电影院校的教学范例,他们一面会不停赞叹好莱坞如此这般的将高科技和电影艺术美妙的结合,同时也会批判原本充满想象空间和纯真童心的科幻电影却被美国人当作后现代社会情绪宣泄的工具。我们不能奢望《终结者3》带来更多的惊喜,虽然保持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但是,这部电影的过渡色彩还是非常浓厚,真正的原因是为了能够一集一集的继续拍下去,以确保《终结者》这一电影品牌的商业价值。毕竟,好莱坞商业电影历来只是为了满足美国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欲望倾诉的。
阴阳之战——《刀锋战士》三部曲
提到古堡,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流传于欧洲民间故事中最神秘、冷酷、却优雅并且充满贵族气息的——吸血鬼。有人曾经这样形容过吸血鬼的魅力:如果换来的是永生,那么失去太阳又算得了什么呢?这种寄生于人类尸体的怪物,把自己献给了浩瀚的黑夜,无法再见阳光,却拥有不老的容颜和永恒的生命。在经历漫长岁月的洗礼之后,吸血鬼拥有了渊博的知识和强大的魔力。他们能够化身成蝙蝠,吸取活人的鲜血,并且把被害者变成自己的同类。关于吸血鬼的起源,有很多说法,然而令吸血鬼成为欧洲文化中的一个符号并且普及到艺术领域,爱尔兰作家布莱恩·斯托克在1897年根据民间传说改编写作的《德古拉》功不可没。“来自德古拉伯爵尖锐牙齿的一个吻,能够让任何一个英国淑女变成嗜血的恶魔。”斯托克写下这句话之后,这份由玫瑰花瓣和血腥伤口所组成的定律竟然蔓延开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吸血鬼亚文化体系,成为西方世界的传说中,最有魅力的故事之一,而德古拉伯爵也成了世所公认的吸血鬼始祖。大导演弗朗西斯科·科波拉拍摄于1992年的电影《惊情四百年》就改编自斯托克的小说,并且被视为所有吸血鬼电影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部。当吸血鬼离开欧洲的古堡,来到现代美国的都市后,好莱坞造就了迄今为止票房最成功的吸血鬼电影,这就是在当代都市背景下,融合了西方传说与东方功夫的《刀锋战士》三部曲。
时间机器——《回到未来》三部曲
时空穿梭,从西方哲学的萌芽时刻起,就一直是人类的伟大梦想。这个梦想既充满科学的探知,也包含道德的规则。但是在表现这类题材的电影中,很少有能够做到像影片《回到未来》那样一气呵成。电影剧情一部比一部引人入胜,并且在逻辑上也同样无懈可击。电影严格按照经典科幻小说中时间旅行的规则,在不打破空间连续性的前提下,使个人时间和外部时间、个人历史与外部历史达到了完美的融合。纵观整个《回到未来》三部曲,我们会发现电影一直围绕着一个最重要的信念展开,那就是:未来是不确定的,命运其实掌握在我们自身手中。无怪乎《回到未来》虽然还无法被称为经典,但却最能得到不同时期、不同观众的共同认可。
❼ 科波拉的影路历程
在刚刚被英国某杂志评出“史上百位伟大导演”中,作为唯一一名上榜的女性,索菲亚·科波拉的经历堪称传奇。
索菲亚·科波拉的“凤凰三重奏”
英国权威电影杂志《电影大全》近日评选出“史上百位伟大导演”,曾执导《迷失东京》、《绝代艳后》的索菲亚·科波拉成为唯一一名榜上有名的女导演。《电影大全》给她的评语非常独特,“做演员她表现垃圾,但作为导演却很有主见,她的作品能打破固有框框,展现出她勇敢、冷傲及爱幻想一面。”
这位出生于好莱坞名门世家,集模特儿、摄影师、设计师、演员、导演、编剧于一身的女人,虽然被人评价为“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女人,她几乎得到了一切她想要的东西”,但也曾经遭受唾骂被电影界遗弃,然而沉寂多年后,作为导演的她只用了三部大银幕作品就让无数之前不屑的眼神变成惊叹和赞赏。
盛名所累:她曾被电影遗弃
1971年5月,好莱坞的名门望族——科波拉家族喜添千金。科波拉家族在电影界的地位绝不亚于政治界的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这位一出世就被家族光环笼罩,不用飞上枝头已是凤凰的女婴,正是索菲亚·科波拉。
她的父亲,家族掌门人是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执导经典黑帮电影《教父》三部曲的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而有这样一位父亲的好处就是,索菲亚还在襁褓之中就被作为“道具”带上了银幕,在《教父》结尾作为接受洗礼的小婴儿出现,在无知无觉中便与观众打了个招呼。两岁时,她再次出现在《教父Ⅱ》中,饰演了一个在轮船上玩耍的儿童。从小索菲亚就跟着拍片的父亲奔波各地,“我在世界各地上学,就像一个随军的孩子。”在父亲的安排下,8岁的索菲亚开始了她的“正式演出”生涯,相继出演了老科波拉执导的《斗鱼》、《局外人》等多部影片和另外几位导演执导的电影,频繁在银幕上曝光。家族名望无疑给索菲亚带来很多机会和便利,但盛名之下的生活并不是一路凯歌。1990年,索菲亚18岁,坚持“上阵父女兵”的老科波拉在最后一刻用她替掉了由本已选定的薇诺娜·赖德在《教父Ⅲ》中出演的角色。这次的临阵易将非但未给第一次担纲主演的索菲亚带来任何赞誉,由于演技稚嫩,观众对科波拉家族“理所应当”有好表现的观念在索菲亚身上得不到回应,影片公映后媒体和舆论对其大肆讨伐,人们嘲笑她的鹰钩鼻,批评她不够漂亮的脸孔,甚至在她饰演的角色被杀时影院观众齐声欢呼。当“可耻的裙带关系”,“一场令人发笑的表演,毫无前途可言”等刺耳的评论铺天盖地向索菲亚席卷而来,索菲亚遭遇了她人生第一个低沉期。
随后在《星球大战前传Ⅰ》里索菲亚的表演也被众人嗤之以鼻。第二年3月,美国“金酸莓奖”颁给她最差女配角奖和最差新人奖。面对这样的打击,在演完电影《InsideMonkeyZetterland》之后,索菲便无奈退出了银幕。
载誉而归:她因导演而成功
事业受挫的索菲亚离开了好莱坞,但或许天生注定和电影有不解之缘,作为演员表现失败的索菲亚将会以另一种身份回归电影界。
据说,在索菲亚还只有3岁时,有天老科波拉和太太突然在车上大吵起来,在吵得不可开交之际,索菲亚突然大喊一声:“Cut!”从那一刻起,老科波拉就认定这个小女儿将来会成为导演,因为她已经知道如何掌握失控的现场。1998年,离开电影界快10年的索菲亚尝试导演了一部仅长14分钟的短片《LickTheStar》。虽然短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赢得了一些褒扬,索菲亚却还没有底气说“我要成为一名导演”。
1999年是索菲亚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她被小说《处女之死》吸引,那种对难以忘怀的青春期故事的描写牢牢抓住了她。“我很想把它拍成电影,”索菲亚说,“它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索菲亚开始埋首创作,最终拿出的剧本好得令电影公司不惜弃用原稿,甚至请她亲自执导该片。
这次索菲亚以导演身份重出江湖,耍出了一记漂亮的回马枪。
在《处女之死》中,索菲亚细腻地营造了一种哀怨的怀旧格调,流露出的青春期少女的深邃忧伤震惊了世界。影片一上映,就受到近乎狂热的欢迎。《处女之死》令索菲亚荣获了“好莱坞最佳年轻导演奖”和“MTV电影制作最佳新人奖”两项殊荣。在戛纳电影节首映时,它被盛赞为“让人为之一振的导演处女作,可以拿金摄影机奖的影片!”她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让人们重新把目光聚焦于科波拉家族。索菲亚兴奋地说:“第一次在如此声名显赫的家庭之外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真令人兴奋,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如果说《处女之死》让索菲亚顺利地在电影界立稳脚跟,那么第二部作品则把她推到了舞台的中心。2003年,由索菲亚再次编剧、导演,投资仅400万美元且只有了27天就拍摄完成的《迷失东京》使她再次成为焦点。索菲亚坦言自己是王家卫迷,该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影片讲述了两个陌生美国男女在东京相遇的故事,索菲亚精妙到位的拿捏使影片流淌出不可抵御的忧伤和迷离却又不失温情脉脉。《迷失东京》成为当年最受瞩目的电影之一,获奖无数。其中包括威尼斯电影节最受欢迎影片奖、金球奖最佳电影剧本奖,囊括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电影剧本和最佳男主角四项大奖,同时获得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4项提名并最终拿下最佳原创剧本奖。索菲亚因此成为第一个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美国女导演。
2006年,索菲亚大胆地把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搬上银幕。号称每次拍摄都需四小时的造型,被称为索菲亚“最野心勃勃的影片”的《绝代艳后》,在第7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摘得“最佳服装设计奖”桂冠。
作为一个只拍过三部电影的导演,在英国电影杂志《电影大全》近日“史上百位伟大导演”评选中,索菲亚赫然上榜,且成为唯一一位被选中的女导演。
索菲亚效应:时尚界的“缪斯女神”
在那段离开好莱坞的时间里,索菲亚对时装和摄影产生了浓厚兴趣。天意从来就偏袒这位天之骄女,她一直是时尚界炙手可热的宠儿。她所引领的潮流指标更被誉为“索菲亚效应”而风靡欧美,不断获得国际时尚媒体的赞誉。独特的衣着品位和设计风格令她在时尚圈里大放异彩,索菲亚还曾被美国时尚杂志《名利场》授予年度十佳衣着奖。
早在加州艺术学院上学的时候,身材高挑的索菲亚被著名时装大师朗格·斐邀请当“香奈儿”的代言人。除了在T形台上散发魅力之外,索菲亚更渴望成为一名艺术家,天资聪颖的她不断尝试每个艺术领域,曾浅尝绘画与摄影,另外还随设计师卡尔拉格福德学习服装设计。后来索菲亚加入服装品牌X-Large成为其合伙人,激发起索菲亚创业的劲头。经过一番努力,属于索菲亚的休闲时装品牌“MilkFed”终于诞生。1997年,MilkFed获时尚杂志评选的最佳独立时装品牌之一。
此外,她还身兼法国名牌LV设计总监马克·雅格布的潮流顾问,马克的个人品牌时装每季都以索菲亚为潮流指标。还将一款手提包命名为“Sofiabag”,这款红色的豪华鳄鱼皮手提包售价更是高达近7000美元,被列为马克·雅格布设计的十大手提包之一。
之后索菲亚又把精力转移到摄影跟视觉设计。她专为《时尚》、《花花公子》、《细节》等杂志拍照,这为她后来在电影里定位独特的视觉风格奠定了基础。
❽ 导演执导的哪部电影比《公民凯恩》更好
这是一个不可能回答的问题,因为《公民凯恩》是首部电影的“圣杯”。但是,这里有三部惊人的导演处女作,每部都成为经典。
独特的对话和丰富多彩的角色令人震惊,引人注目,但同时又酷极了,这促使90年代独立电影的繁荣发展,为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凯文·史密斯和罗伯特·罗德里格斯等导演铺平了道路,并为像科恩兄弟和史蒂芬·索德伯格。
情节:雇用了六名带有化名的罪犯,每个人彼此陌生,进行抢劫。抢劫案被警察伏击,该团伙被迫出路。在他们的仓库集合点,幸存者意识到他们已经成立,就试图在他们中间找到叛徒。
❾ 你心目中的大卫·林奇三佳分别是哪三部
《内陆帝国》
此片是2006年大卫·林奇的作品,真不是潮汐吹大卫·林奇,实在这老头电影有特色,特难懂呗,有网友如是评价:虽然《穆赫兰道》已经超过常人的理解范围,但是和《内陆帝国》一比,《穆赫兰道》就是像给小朋友看的似的。没错这个网友就是我......剧本延续着林奇一贯的精神分裂,结构更加复杂。也许是最复杂的大卫·林奇电影,看完这片子我开始相信大卫·林奇应该是一个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只是伪装成的导演模样罢了。
这是一个关于死亡和孤独的“老年危机”电影。幸运仔是个独居的老头,他经历过二战,和日本人打过仗,可如今他还是老了,老到皮肤松弛干瘪到触目惊心。他每天井然有序的安排着自己的生活,起床练瑜伽,喝前一天晚上准备好的牛奶,穿着帅气的牛仔装走路出门,虽然是个独居老人,但是他却一点也不服老,他做着考验智商的填字游戏,走到哪里都要抽烟,喝咖啡要加糖加奶,而且他还要泡酒吧,他的老朋友哈仔说自己养了很多年的乌龟失踪了。
❿ 神之沉默三部曲是电影吗
是的,是伟大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三部曲,包括《杯中黑影》(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其中《杯中黑影》获得了1962年西柏林电影节天主教电影奖、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