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拍电影的详细流程
1、选择剧本
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制片人来选择剧本,但是也不缺乏导演来选择剧本的,但是导演在选择了一部好的剧本之后就要说服公司以及制片人来为他投资,但是在21世纪的电影中导演是没有剧本改编权利的,如果他在开拍前希望改变剧本就必须经过公司上层董事会的批准。
2、资金
电影的成本不仅包括导演,编剧,摄像,演员,场景,拍摄,后期,食宿行等的费用,而且包括市场营销及宣传的费用,通常市场营销及宣传费用等于拍摄费用或1/2的拍摄费用。每部电影根据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小成本电影,中型制作电影,和大制作电影。
3、选择导演演员
中国电影不会有选择导演这种说法的,在一部电影里导演说的算,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对电影的质量负责还要对片场的其他方面负责,而国际电影制作中导演只需要负责好电影拍摄的任务。
在国际化的电影制作中是剧本选择导演,而不是导演选择剧本。 制片人在电影筹备时还要担当起选择演员的任务,在中国大陆这些都是由副导演来完成的。
4、明星阵容
在一部成功的电影中,不仅要有很棒的剧本,很好的故事情节,好的导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参与,明星是电影中闪亮的焦点,也是电影票房的保障。
5、组建摄制组
摄影组包括:场记、化妆、道具、灯光、美术、后期指导、跟组剪接。
6、电影剪接
在美国的商业电影中,导演是没有剪接权利的,都是由制片公司进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线导演的话,那就不同了。
7、发行商
商业电影中发行商和制片商不是一家,发行商是通过竞争来取得发行权,一部电影的好坏也可以通过看发行商来表现。
8、宣传方式
就拿《强战世界》来说,早在电影放影4个月前电影的广告和宣传海报就已经出炉。
9、电影国际发行
发放电影配音权,剪编权
10、参加电影节
一般商业电影的制作,大致可分三个步骤:
一、拍摄前的工作,包括提构想、写故事、分场大纲、签导演、列预算、编剧本、看外景、找演员,以及决定制作小组的成员。
二、拍摄中的工作,即在导演的指挥下采密集作业方式进行,并由执行制片监督经费开销、拍片进度和一切行政事宜。
三、拍摄后的工作,包括剪接、配音、配乐、设计字幕、制作预告片,以及展开上片前宣传等。
在摄制过程中,导演应有详尽的分镜计划,并拟定拍摄顺序,以便在灯光变动、演员支配的压力下,求得快速之推展。对于摄影机、镜头的选择,灯光的陈置,剪接、配乐的安排,则须工作人员与导演密切配合,以达到所需之效果,故一部电影是群体的创作,也是导演在各种张力下暗藏个人视野的艺术品。
私人独资拍片限制少,只须根据片型(实验电影、剧情片或记录片)决定拍片方法。或是列出精细之分镜表,完全按照事前意图拍摄,达到尽量节省胶片之目的;或是无止尽的猎取满意镜头,再由事后的剪辑阶段理出清晰的脉络。这种影片,最符合个人创作欲求,更具陶冶心性、提升感情的作用。
2. 影视摄影与制作主要学什么
1、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简介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是电影电视学院新建的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视听思维和职业摄影摄像师的基本素质,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适应我国影视行业发展需要, 具备在影视行业内以从事影视后期制作为主,涵盖策划、摄像、视频剪辑、节目包装、影视特效、广告设计、场景设计、灯光及布景搭建等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在影视领域及相关行业内,从事影视编导、影视包装设计、影视合成特效、三维特效动画、影视广告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主要课程
《图片摄影》、《影视造型手段》、《影视剪辑》、《导演基础》、《影视声音》、《影片制作》、《特效CGI入门》、《电影导演创作》、《电影摄影创作》、《电影剪辑创作》、《电影录音创作》等。
3. 电影都有哪些拍摄技巧,例如蒙太奇等……急求!
拍电影有一本书是推荐你看看,就是乌拉圭人阿里洪写的《电影语言的语法》。电影表现是有规律的,电影表现区别与一般的摄影,不仅仅是唯美和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更主要的是,如何把一连串的镜头串联起来,并且,让人一看就可以明白。这就像语言一样,要有语法(规律),比如一个镜头与另一个镜头如何衔接,一个镜头需要多长,如何形成镜头之间的节奏,等等。我们看到日常电影导演在现场拍摄的时候,工作只是电影的不到三分之一。更主要的是分镜头剧本的设计。以及后期的剪辑,后期的剪辑可以吧前面拍的片子,改的面目全非。所以要拍电影,首先学学语法。会对你把要拍的整部电影的要素给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
4. 大学导演专业的必修课程有哪些
主干学科:艺术学、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导演基础、电视节日制作、戏剧、戏曲及电影表演学、导演艺术、电影电视画面、视听语言、中外戏剧史、艺术概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践与艺术实践,一般每学期安排3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音乐学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音乐表演
绘画
雕塑
美术学
艺术设计学
艺术设计
舞蹈学
舞蹈编导
戏剧学
表演
导演
戏剧影视文学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摄影
录音艺术
动画
播音与主持艺术
艺术学
影视学
会展艺术与技术
景观建筑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5. 导演现场教你如何拍摄微电影及制作
微电影是微时长的具有艺术性的电影。简单来说就是具有情节的短片。它最开始就是草根恶搞娱乐的产物。如果你想把自己的故事拍成微电影,那不妨拿起设备,现在就开始干吧。不是只有导演才能拍微电影。
微电影对于拍摄设备的要求并不高,佳能的5D2、Iphone4手机都是非常棒的拍摄设备,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备有DV,DV里都内置了丰富的艺术效果或自动编辑功能,你完全可以根据摄像机的引导来拍一些有意思的片段。
对于业余者来说,拍摄只需要按下开始键就可以了,为了避免内容太过冗长没重点,你不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这样你拍出来的微电影会更专业。
一、拍摄前观察环境拍摄前观察环境主要是为了两点:
第一,通过周围环境的观察,你心里有打算哪些事物、角度会用到,甚至可以考虑到会采用升格(慢镜头)还是降格。第二,为自己人身安全考虑,因为拍摄时往往注意力只集中在被拍摄物体上,容易踩空或撞到物体而受伤。
二、微电影中大场面的拍法如果微电影通篇下来都是固定镜头那会看起来非常地呆板与枯燥。当你拍摄大场面时,如果用广角镜头不能把整个画面完全拍摄下来,那么就应该使用“摇摄”的拍摄方式。摇摄是指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像机位置不动,借助三脚架或人体进行任意方向的摇动拍摄。摇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横向移动镜头光轴的水平横摇、垂直移动镜头光轴的垂直摇摄,中间带有几次停顿的间歇摇,摄影机旋转一周的环形摇,各种角度的倾斜摇等等。在摇摄时要把握好转动的速度和角度,这样画面才会顺畅。
三、微电影拍摄最中景物的多样化呈现在拍摄人物和风景时采用移摄会直接调动人们在行进中或运动物体上的视觉感受。“移摄,画面的框架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开的态势,并且移动摄影通过摄影机的移动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
四、微电影拍摄者的镜头一定要稳住许多人拿DV拍出来的视频晃动太大根本没法看。就是“跟摄”时不够注意。跟摄是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画面称为跟镜头。在跟摄时跟上、追准被摄对象是跟镜头拍摄的基本要求,因为镜头大幅度的上下跳动极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
通常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稳定,而且景别也保持不变。这就要求在拍摄者与主体人物运动速度基本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稳定,既不会使主体人物移出画面,也不会出现景别的变化。
五、变焦拍摄注意定格平时我们经常从电视上看到这样的画面,镜头对准一个广阔和场景,渐渐地镜头推进,最后聚焦于某个细节,这种方法经常运用于花卉、烛光、小动物等细节的拍摄。看上去显得很专业,不过我们一样可以用普通的家用DV拍摄出来。DV的焦距可以通过焦距拨杆来调节,将旋钮推至T那方,可以拉近并放大远方的景物;如将旋钮推至W那方,拍摄的范围则会扩大。拍摄变焦镜头时,需要注意在对准目标后要保持静止5秒钟左右,以便后期编辑,另外,在一组画面结束时也要把图像定格5秒钟,给人有始有终的感觉。
长焦距镜头具有视角窄、景深小的特点,有“望远”的效果,现在家用DV的光学变焦都达到10倍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30倍以上,远在10米之外的细小物体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触摸到似的。但是,要想拍好长焦距镜头,需要注意:要防止DV抖动。
尽管现在许多DV的防抖效果很好,但在长焦端依旧很容易拍出画面抖动的微电影,影响观众的观看。因此拍摄时尽量使用三脚架稳定摄像机,或利用依托物,稳定住身体或手臂。因此如果不是剧情需要,尽量还是走到景物旁边用广角端进行拍摄,这样拍出来的画面稳定性要好很多。
资料:爱微电影
6. 导演专业有哪些必修课程
主干学科:艺术学、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导演基础、电视节日制作、戏剧、戏曲及电影表演学、导演艺术、电影电视画面、视听语言、中外戏剧史、艺术概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践与艺术实践,一般每学期安排3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音乐学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音乐表演 绘画 雕塑 美术学 艺术设计学 艺术设计 舞蹈学 舞蹈编导 戏剧学 表演 导演 戏剧影视文学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摄影 录音艺术 动画 播音与主持艺术 艺术学 影视学 会展艺术与技术 景观建筑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7.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主干课程
包括《图片摄影》、《影视造型手段》、《影视剪辑》、《导演基础》、《影视声音》、《影片制作》、《特效CGI入门》、《电影导演创作》、《电影摄影创作》、《电影剪辑创作》、《电影录音创作》等。
艺术概论
预修课程:无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本课程论述一般艺术学的基本理论,揭示艺术的普遍规律。内容包括艺术本质论、艺术门类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和艺术接受论等。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较系统、较全面地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把握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从而为将来更自觉地投身于艺术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用教材:《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参考书目:《美学十五讲》凌继尧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新编文艺心理学》周冠生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
中国电影史
预修课程:无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本课程讲述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依据中国电影的作品和电影理论的争鸣,介绍中国电影的发展、优秀电影作品以及重要的电影人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电影人和作品,以及中国电影的传统和产业实践;把当代中国电影实践放在中国电影历史的潮流中观照,从而更好的投入到未来的电影实践中。
选用教材:《中国电影史》 钟大丰、舒晓鸣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目:《电影史:理论与实践·重构中国电影史》(美)艾伦、戈梅里 著,李迅 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0年
《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2》 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世界电影史
预修课程:无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本课程讲述世界电影的历史。依据世界电影的发展历程和电影理论的争鸣,介绍电影工业的发展、优秀电影作品、电影学派和思潮以及重要的电影人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初步了解世界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电影人和作品,以及主要电影观念、流派及其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将中国电影放在世界电影历史的发展中进行观照,师外国电影之经验,从而在今后从事影视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中,避免观念上的狭隘性和盲目性,树立勇于探索、善于借鉴的艺术精神,复兴、弘扬中华民族电影文化。
选用教材:《外国电影史》 郑亚玲、胡滨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世界电影史》(美)克莉丝汀·汤普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世界电影史》(法)乔治·萨杜尔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
写作元素
预修课程: 无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授和训练戏剧影视剧本创作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教学内容包括戏剧影视故事的构成与类型、构思与创造;戏剧影视剧本中动作的概念,动作与情节、人物的关系;悬念的特点和类型,悬念的设置与延宕,悬念与情节、与结局的关系;发现与突转的特点和类型,发现与突转在剧本创作中的运用。戏剧情境的作用;戏剧影视情境的构成与类型,一般性情境与戏剧性情境的区别,戏剧影视情境的构思与创造;戏剧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关系的特点与结构,人物关系与情节、场面的关系;语言的动作性和类型、细节的作用,细节与情节的关系。通过课堂讲授、构思指导、学生作业和作业讲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剧本创作的基本规律,初步具备创作剧本的能力。
选用教材:《编剧理论与技巧》顾仲彝 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
参考书目:《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美)约翰·霍华德·劳逊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
《戏剧技巧》(美)乔治·贝克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
《故事》(美)罗伯特·麦基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
《编剧理论与技法》陆军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表演基础
预修课程:无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本课程侧重为学生打下先期的表演基础,初识表演艺术的基本特性,学会观察体验分析生活;掌握基本表演元素:松弛、注意力集中、想象力、观察生活、态度;掌握组织舞台行动的方法,懂得运用复合行动塑造人物的艺术创作规律。培养学生从接触艺术伊始就认识到关注生活、分析生活乃至表现生活的重要性,使学生初步掌握导演专业技能构成之一的表演技能。
选用教材:自编 参考书目:《话剧表演概论》 叶涛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
美术基础(素描、水粉)
预修课程:无
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指导实践形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法。课程主要包括:素描训练(静物,石膏,人像)、色彩训练 (水粉静物,水粉风景)、速写(人物,风景)。训练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造型能力和色彩感觉,深入了解光影的变化和特征。根据制作专业的特点,主要加强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的训练。
教 材:自编 参考书目:《素描的诀窍》(美)伯特·多德森著,蔡强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阿图尔.康勃夫素描全集》胡国强主编,陈聪编著,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
《向大师学素描系列丛书》宋飞、郭琦等主编,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年
《水粉风景写生技法》杨健健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年
音乐基础
预修课程:无
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音乐欣赏所涉及的音乐审美、音乐构成、音乐体裁、艺术歌曲、交响音乐、交响乐种、室内音乐、歌剧艺术、影视音乐、芭蕾音乐、爵士音乐等,帮助学生学会把握基本音乐常识和主要体裁形式,了解不同时代、不同作品的风格特征,在戏剧实践中增强音乐悟性,基本具备复调思维、交响思维的良好艺术观念,基本具备鉴别、选择音乐的能力。
选用教材:自编教材
参考书目:《歌剧概论》钱苑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灯光基础
预修课程:无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一是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照明器材操作使用,以及一般的光的造型方法;二是能够掌握基本的光的语义,文法,叙事,表现,以及相关技法;三是基本能够从剧本内容出发设计布光和制造场景气氛。四是从美学审美的层面能够利用自然光线独立完成情景短片的布光任务。使学生了解影视布光基本原理和基本运用;了解光影加工和基本方法;具备基本的光影控制能力,特别是背景光和人物光的量化和管理能力。
选用教材:《影视照明技术》(美国)布莱恩·布朗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电影电视布光艺术》周化忠、赵志久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
《大师镜头: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美)克里斯托弗·肯沃斯著 , 魏俊彦 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
影视美学
预修课程:无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阐述影视艺术美的内涵、本质和影视语言、影视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分析影视艺术史上一些代表性思潮与美学、哲学思潮的关系;研究影视审美的个体及社会心理特征。对一些争议较大的影视作品,运用美学理论进行评议。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影视媒介,树立正确的影视美学观,拓展对影视媒介的感悟和把握能力。
选用教材:《影视美学教程》史可扬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影视美学》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影视美学导论》金丹元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影视美学丛书》黄会林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美学原理新编》杨辛、甘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类型电影
预修课程:中国电影史、世界电影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本课程讲述以好莱坞为主的类型电影的具体形态、模式和类型电影的发展,以及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发展、裂变、危机等,对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和阐释。通过结合各种片例,以及相关文本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好莱坞电影模式,熟悉和掌握电影工业的现实意义,对电影产业文化和形态,以及大众文化、后现代文化等问题形成独立的判断。从而使得学生可以进行类型电影的创作。
选用教材:《类型电影教程》郝建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目:《好莱坞电影类型:历史、经典与叙事》张晓凌、詹姆斯季南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郑树森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电影艺术》David Bordwell, Kristin Thompson.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专业英语
预修课程:无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述以电影制作为基础的专业英语。从我国专业电影制作的实际出发,参照好莱坞电影制作的范式、剧本等,为学生提过从电影前期准备、拍摄阶段、后期制作、发行放映等全过程的专业英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电影制作的专业英语。
选用教材:《电影专业英语》张仁凤、俞剑红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目:《新东方?影响你一生的47部电影》新东方英语编辑部 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年
《高等学校英语拓展系列教程?英语电影视听说》徐志英 、邓杉、赵蓉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视听语言
预修课程:无
课程性质:专业课
主要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影视的视听语言同一般印刷媒体语言文字的本质性区别,以及电影视听语言自身的行为特质和构成规律。同时,要求学生解构地读解构成电影艺术的基本元素,以及电影元素通过具体作品整体意义上的整合,脱离原有的基于“印刷媒体”语言文字的“文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对于相应的“声画思维”/“电影思维”的建立。
选用教材:《影视视听语言》张菁、关玲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参考书目:《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
《电影的元素》(美)李·R·波布克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
《影视语言》鲁涛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年
图片摄影
预修课程:无
课程性质:专业课
主要内容:该课程属于摄影技术基础课程,以培养和实践学生对摄影的各种基础技术,如:镜头的光学性能、数字相机的结构、曝光技术控制等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摄影技术,完成复杂的光线设计和曝光控制。
选用教材:《摄影技术:影像艺术创作基础》毕根辉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目:《影像的创造: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图片摄影创作教学体系》(全彩)林韬著,电子 工业出版社 2012年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下册)美国纽约摄影学院编,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0年
影视造型手段
预修课程:图片摄影 灯光基础 影视剪辑
课程性质:专业课
主要内容:使学生们基本掌握专业级数码电视摄像机的操作使用(重点突出手动曝光和手动跟焦练习),以及电视摄像机一般的拍摄创作方法;系统的阐述主流影视在视觉创作方面的创作方式和审美习惯,同时兼顾实验电影在美学上的尝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世界电影在视觉方面的发展动态,掌握电影创作的基本规律与方法,立足于影视摄影的创作实践。
选用教材:《影视摄影艺术》(修订版)郑国恩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电影摄影画面创作》张会军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摄像与影像创作》顾欣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影视剪辑
预修课程:摄影类课程
课程性质:专业课
主要内容:本课程在简要描述影视剪辑发展至今经历的四个重要历史时期,及对应的剪辑艺术美学观念的变化的同时,以视听语言构成的基础--“蒙太奇”,及技巧构成的基础--“动作剪辑形态”为核心,在深入分析研究“语言”和“剪辑技术元素”基础上,详细考察对应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二种剪辑形态--“情绪剪辑”和“理念剪辑”对传统技巧技法的进化与突破。在教学中一方面注重讲授影视剪辑与剪辑艺术基本发展、创作观念演进的过程,以及每一过程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讲授专业剪辑软件的使用技巧,并且结合实际的影片案列进行分析,构成,尤其“动作形态”基本剪辑原则与技巧、“情绪形态剪辑”和“理念形态剪辑”的特征,并融会贯通于电视节目诸种基本样式形态之中。
选用教材:《电影电视剪辑学》傅正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
参考书目:《电影语言的语法》(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美)加里·安德森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
《电视画面编辑》何苏六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导演基础
预修课程:视听语言
课程性质:专业课
主要内容:本课程讲述影视导演,包括影视导演艺术和影视导演工作的,如:影视导演的创作特质与工作特质,影视导演的个人素质与工作素质,影视导演的基本工作范围、及相应分工,影视导演的基本工作程序与工作方法;运用具有造型性和视觉张力的画面元素,及具有张力和表现力的蒙太奇语言(包括不同类型的蒙太奇语言),以完成基本的叙述与呈现的训练。
选用教材:《电影导演艺术教程》韩小磊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影视导演技术与美学》(美)迈克尔·拉毕格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目:《导演电影》(美)埃里克·舍曼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电影语言的语法》(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电影艺术》DavidBordwell,KristinThompson.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影视制作流程
预修课程:无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本课程讲述从故事转换成动态影像的过程和步骤。重点讲述分镜头画面设计的艺术和技巧,通过实例以及实用的电影制作信息进行分解讲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及通过简单的实践,使学生熟悉电影行业的一般规律和行业准则,为未来就业提供一些经验和基础。
选用教材:《从文字到影像--分镜头画面设计和电影制作流程》(美)贝格·莱特 著,何煜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
参考书目:《场面调度:影像的运动》(美)卡茨著,陈阳 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年
《开拍之前:故事板的艺术》(美)约翰·哈特著,梁明、宋丽琛 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
8. 北影导演进修班课程表
教学安排:
1、主要课程设置:
《导演剧作》 《视听语言》 《导演表演》 《影视剪辑》 《导演创作》
《纪录片分析》 《纪录片创作》 《导演艺术讲座》 《图片摄影》 《电影摄影》
《电影画面创作》 《电影美术》 《电影音乐赏析》 《电影声音》 《电影技术概论》
《制片与市场》 《中国电影史》 《外国电影史》 《影片分析》 《大师研究》 《短片赏析》
2、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交流研讨、影片观摩、专家讲座等。
3、授课地点:北京电影学院校内
课程特色:
1、国内顶尖影视从业者、电影学院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国际化的电影制作课程
2、电影学院内授课,定期邀请著名导演及相关行业人士进行讲座交流
3、更多的实践机会,课程中便可参与到实际的影片制作流程
4、有机会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的教学影片和经典影片的教学观摩。
5、学满合格后颁发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班结业证书
6、学习期间优秀作品推荐参加ISFVF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及国内外相关电影节。
9. 《导演的摄影课》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导演的摄影课》([美]杰奎琳·弗洛斯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XZUFH8pmP72eVVfEEdC24w
书名:导演的摄影课
作者:[美]杰奎琳·弗洛斯特
译者:巩如梅 等
豆瓣评分:7.6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4-2
页数:296
内容简介:ASC摄影大师工作经验首度公开
面向导演和摄影师的UCLA精品课程
本书旨在讲授导演需要了解的摄影知识,明确摄影师的职能,让彼此能达成专业且富有创造性的合作。作者以电影制作的具体流程为基本结构,引证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各位大师及著名导演的工作经验、创作研讨会记录、专题访谈,对如何选择摄影师、怎样将剧本翻译成视觉形象、怎样为影片设定恰当的视觉风格和色彩基调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拍摄格式等导演和摄影师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
本书每章末尾都附有详实的具体建议,以《色,戒》《神枪手之死》《英国病人》《血色将至》等摄影佳作为案例,并收录了大量剧照、故事板以及绘画和平面摄影作品等视觉参考。
作者简介:杰奎琳·弗洛斯特(Jacqueline B. Frost),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教授,主讲电影摄影及前沿影视制作等课程,并为UCLA定期讲授“导演的摄影课”,也继续着自己的电影摄影师生涯。
巩如梅,曾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 意媒体学院摄影艺术与技术系教授、系主任。编著有《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摄影卷》《镜头后面的世界——中国电影摄影师研究》《制造的影像——与十五位电影人对话数字技术》。
10. 拍摄一部电影需要几个步骤
1、首先是制片方找到一个愿意投拍的剧本,与原作者签署拍摄协议。
2、制片方寻找投资人,购买原著的拍摄权。
3、制片方寻找适合的导演、编剧等,组成剧组。
4、剧组成立后,编剧与导演编制分镜头剧本,副导演寻找演员,谈好报酬;寻找合适的合作者,比如后期制作团队、特技团队等等。
5、投入拍摄。
6、后期制作,开展公映前的宣传。
7、首映式。
8、公映。
9、分钱, 或者赔钱。
(10)电影导演现场拍摄课程扩展阅读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为规范和改进电影剧本(梗概)备案和电影片管理制度,提高电影质量,繁荣电影创作,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电影业健康发展,根据《电影管理条例》对影片的内容和技术进行审查。
欧洲是国际电影节的发源地,现有24个国家,先后举办144个电影节。其中意大利27个,法国26个,西班牙23个,三个国家共76个,占欧洲总数的一半左右。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亦称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是国际A类电影节中最权威、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三个电影节,分别为: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