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都有哪些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2-06
B. 中国著名配音员有哪些
1、边江
边江,1982年5月24日出生于河北秦皇岛,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02级高职配音班,中国内地配音演员、配音导演、演员 。
2004年,边江首次接触配音行业,为日本爱情电视剧《我的太太是魔女》的中文版配音。2009年,在青春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中为上官瑞谦配音。2010年,首次接触游戏配音,参与单机游戏《古剑奇谭:琴心剑魄今何在》的配音。
2012年,首次担任电影的配音导演,执导恐怖电影《笔仙》的配音工作;同年8月,为古装武侠电视剧《笑傲江湖》中男主令狐冲配音。
2、季冠霖
季冠霖,1980年1月出生于天津,中国内地配音女演员,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2000年季冠霖考入天津师范大学,在校期间为近百部译制片配过音。后凭借电视剧《张大千》中的表现,获得认可正式成为配音演员。2006年在《神雕侠侣》中为小龙女配音。
2007年参与科幻电影《变形金刚》的配音。2009年在《倚天屠龙记》中同时为赵敏、周芷若配音;同年参与灾难电影《2012》的配音。
2011年在《仙剑奇侠传五》中为唐雨柔配音,首次为国产单机游戏配音;同年在《甄嬛传》中,为甄嬛配音。2013年在《笑傲江湖》中为东方不败配音。
2015年在《芈月传》中为芈月配音,2016年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为女角椿配音。2017年,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为杨幂饰演的白浅配音。
3、张杰
张杰,1978年11月27日出生于中国北京,729声工场创始人,配音演员、配音导演。2002年开始在网络上进行业余配音活动;2005年与X-Ray、老房,共同组织成立729配音组。2006年张杰进入专业配音行业。2011年在古装剧《甄嬛传》中为太医温实初配音。
同年在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五》中为龙幽配音 。2013年在其同系列作品《仙剑奇侠传五前传》中为龙溟和龙幽配音,同年在古装剧《古剑奇谭》中为百里屠苏配音。2015年出演网剧《灵魂摆渡2》,同年担任动画《狐妖小红娘》配音导演及东方月初配音 。
2016年,在电视剧《老九门》中为齐铁嘴配音,在古装剧《青云志》《青云志2》中为张小凡、鬼厉配音,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为赤松子配音,同年7月创建729声工场。
4、乔诗语
乔诗语,1986年8月3日出生于山东青岛,中国内地配音女演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乔诗语配音首部古装剧《母仪天下》。2011年为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五》中第二女主角小蛮献声 。
2015年7月,乔诗语第四次为仙剑系列献声,为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六》中的洛昭言配音。12月,在古装穿越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中为女主角张芃芃配音。2016年,在民国悬疑剧《老九门》中为尹新月配音。
2017年,在古装玄幻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为迪丽热巴饰演的凤九配音。6月,为古代传奇爱情剧《楚乔传》中的女主楚乔配音。
5、刘校妤
刘校妤,原名刘露,女性配音演员。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8月,在校园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中为小渔配音。2010年7月,在单机游戏《古剑奇谭》中为巽芳配音。
2011年2月,在都市言情剧《回家的诱惑》中为艾莉配音。2012年7月,在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四》中为韩菱纱配音;同年12月,参与古装宫廷剧《美人无泪》的配音,为海兰珠配音。
C. 长春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陈家林去世,如何评价他的导演能力
很多导演的制作能力都是十分优秀的,他们有着十分精良的制作水平。所以说他们的审美也是有一定的见解的,而且他们总是对一切事物都抱有新奇的态度,所以说他们是十分优秀的。并且也制造了很多优秀的电视剧和电影,给无数人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同时获得了很多人的尊重和喜爱。陈家林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导演,并且他在电视剧这个行业里也从事了许多年,同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那么他选择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去,那么有人也会产生疑问,到底该如何评价他的导演能力呢?那下面小编来和大家说一说。
总而言之,他的导演能力是十分优秀的,他也凭借一些作品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也是对他导演能力的肯定,所以说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他。以上就是小编的说法,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D. 关于“楚汉”电视剧,哪一部最好看
《楚汉传奇》这部剧算是一部大剧了,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剧情的发展喜欢历史剧的人一定会喜欢这部剧,该剧讲述了楚汉时期各路英雄逐鹿中原的传奇故事,其中还加入了很多的感情线。这部剧演员演技方面是无可挑剔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好,而塑造角色时用重复强化表现人物性格的连续性连贯性也是关键因素,将那个年代几个风云人物性格表现的很透彻更加深入刨析,战场上的豪情洒脱令人热血沸腾,前期的性格铺垫也做得很好。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
E.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在哪一年推出了续集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在1963年推出了续集。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由李亚林、梁音、金迪、宋雪娟、刘增庆参演,讲述了大队派孔淑贞和李克明去学习,本来是要他们回来领导修电站,然后在一次次的经历之中,最终任职峨眉电影制片厂导演的故事。
演员简介
李亚林,中国影视演员、导演。生于辽宁金县,1951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5年任长春电影制片厂。主演《水库上的人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烽火列车》等影片。1975年起任峨眉电影制片厂导演。参与导演的影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为什么生我》,分别获文化部1981年、1984年优秀影片奖。
F. 长影历史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大型综合性电影制片厂。前身是1937年,伪满时期日本人建立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筹备实际上从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就开始了,中共党员刘建民、赵东黎秘密进入“满映”,组织进步职工开展护厂斗争,于1945年10月1日成立了“东北电影公司”。当时起名叫东北电影公司,到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原址在黑龙江省鹤岗市。首任厂长是袁牧之,当时的人员主要由延安、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和解放区其他一些电影工作者组成。
1946年内战一触即发,东北电影公司于5月13日迁往合江省兴山市(即黑龙江省鹤岗市)。在一所小学校里搭设“厂房”,建起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影生产基地。1946年10月1日命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同时调出大批干部支援新厂建设,因此被形象地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1947年,厂长袁牧之提出“东影”的任务是“坚持制片生产,建立雏形,培养干部,组织发行,催促国外订货”。解放战争时期,东影摄制了17辑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使用胶片30万尺,有三名年轻的摄影师在战场上牺牲:张绍柯,牺牲时30岁;王静安,牺牲时27岁;杨荫萱,牺牲时24岁。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后,东影分批迁回长春。
东影根据当时电影市场被美影片占据的状况,进行了各类片种的试制。从1947年到1949年,他们创下了中国人发电影事业的六个第一: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和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1949年4月,东北电影制片厂迁回到长春现址,摄制了《中华儿女》,《赵一曼》,《钢铁战士》,《白毛女》等影片。
1955年2月,中共中央文化部决定,东北电影制片厂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也就是这一年,影片《祖国的花朵》,《平原游击队》,《董存瑞》出品发行。
它不仅是个电影生产地,而且是个电影人员的培训地。1960-1962年之间,这个厂还成立过电影学院,后来撤消。它下设总编室、导演室、拍摄室、美术室、音乐创作室、制片室、编刊室以及美工、照明、录 音、化装、服装、道具、剪辑、特技等车间,甚至还有自己的洗印厂和电影乐团。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过数百部故事片,它尤以拍摄农村题材和战争题 材的影片为长。作品充满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和黑土地特有的粗犷豪放 风格。近些年这个厂的不少作品有较重的商业化倾向,尽管这样,像《过年》这样的影片仍然为它赢得了荣誉。 长春电影制片厂在译制外国影片方面是有极大贡献的。至今人们仍然铭记的《列宁在一九一八》、《夏伯阳》和《瑞典女皇》这样的优秀影片,都是由它介绍给中国观众的。
1997年,媒体出身的赵国光接任厂长,原吉林省体育彩票中心主任
刘丽娟任主管经营副厂长。1998年,长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计划。首先是开展土地置换,将长影老厂区21公顷土地以3亿元价格卖给长春国信集团。同时提出“一厂三区”的计划和“不拍赔钱片”的口号。随后,贷款3亿元加上自筹资金共6亿元,建设长影世纪城。此后,长影又分别成立了由副厂长韩志君和宋江波牵头的影视公司。并与吉林电视台合作成立了长影影视频道。
2000年改制为“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长影集团”。
2005年初,长影以买断工龄、解除劳动合同等方式精简人员。同时,大型旅游项目长影世纪城竣工并投入运营。同时, 长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一群爱好电影、志向相同的年轻人立志通过网络把长影精神传递到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
长影集团刘总曾这样评价:“长影世纪城现今无论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超出原来的预期。游人明显递增,收入和社会影响力也在明显提高。国家领导人去了也很多,看了之后评价也很高。前不久,曾荫权到长影世纪城,他说和香港迪士尼可以媲美了,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对我们是一个鼓励。”对于长影的未来,刘总信心百倍,“第一,希望把长影打造成为中国的电影产业集群;第二,打造一个亚洲比较有影响的,比较有特色的影视旅游胜地,成为一个世界的电影娱乐中心。”
2010年,中国电影走入又一个春天,长影的新一轮春潮也正袭来。
G. 长春电影制片厂有哪些电影
1、白毛女:1950年出品于长春电影制片厂。
《白毛女》是由王滨、水华执导,田华、张寿维、胡朋、李百万等主演的剧情片,讲述了被地主黄世仁霸占喜儿的故事。
该片于1951年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1956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2、闪光的箭:1955年出品于长春电影制片厂。
《闪光的箭》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的一部电影,由郭维导演,张良、杨启天等主演,于1955年在中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董存瑞于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解放军被国民党暗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找不到炸药支架,为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3、开国大典:1989年出品于长春电影制片厂。
《开国大典》是由李前宽、肖桂云执导,由黄凯、卢奇、古月、孙飞虎等主演的电影,于1989年上映。
影片用纪实的手法展现了开国大典这一历史的瞬间,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蒋介石、宋庆龄等100多位历史人物的风貌。
该片于1990年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等多项大奖。
4、灯塔世家:1997年出品于长春电影制片厂。
《灯塔世家》是由宋江波执导,由陈牧扬、郝岩、栾福仁、于莉红等主演的电影,于1997年上映。
影片讲述了四代灯塔工和那些心系灯塔的女人、孩子之间的故事。
5、男妇女主任:1998年出品于长春电影制片厂。
《男妇女主任》是一部由张惠中执导,赵本山、宋丹丹、梁天等主演的喜剧电影,于1998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主要讲述了乡里要开妇女主任会议,老主任年纪大了,新的还没有选出来,无人去开会,情急之中,材长同意让凤链的丈夫刘一本先去应付一次。不料这位男妇女主任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999年,该片获第2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赵本山凭借该片获得2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H. 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片分厂的建制沿革和历任领导名单
1948年秋组建译制片机构翻版组组长:袁乃晨
1950年翻译片科科长:鲍月千
1952年10月翻译片人员划归制作处分别组成导演组、翻译组和演员组
1955年初译制片翻译组划归编辑处
1956年4月译制片导演由艺术副厂长领导翻译人员在翻译组、配音演员在剧团组长:白景晟
不久,建立译制片处处长:徐明
1957年译制片处处长:张健
1958年6月复称译制片组组长:张其昌
1961年12月译制片组合并到演员剧团组长:刘水航
1962年12月成立译制片室主任:刘迟
1966年4月缩编为译制组组长:林白
1973年8月划归科教片室组长:尹广文
1981年划归综合片室组长:徐雁
1985年3月成立译制片厂厂长:陈汝斌
1987年4月改称译制片分厂厂长:陈汝斌
1988年10月译制片分厂厂长:荣振东
1991年9月译制片分厂厂长:刘雪婷
1995年4月译制片分厂厂长:金毅
1998年10月译制片分厂厂长:杜慧军
1999年10月改为译制片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至今经理:杜慧军
I. 歌曲共产儿童团歌出自195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是什么
这部电影是《红孩子》。
《红孩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儿童片,由苏里执导,陈克然、宁和、王和永等出演,于1958年上映。该片讲述了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后,留在苏区的红军子弟苏保和小伙伴们与白匪军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
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江西苏区李家坳的赤卫队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上山打游击。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伙伴们想随赤卫队上山,但没被批准。目睹白匪的罪行,孩子们决意为乡亲们报仇。
(9)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楚扩展阅读:
幕后制作
在新中国拍摄反映战争年代的儿童片中,电影《红孩子》以其明朗、生动、朴实、自然的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小主人公苏保、细妹也成为那个时代英雄少年的经典形象。
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苏里找到了好友、著名剧作家、作曲家乔羽,他说:“我想为孩子们拍一部戏,你能为我写一个本子么?”乔羽爽快地答道:“好啊,你想拍什么内容的片子呢?”“最好是反映战争年代红小鬼的故事。”
在此之前,苏里曾拍了儿童片《哥哥和妹妹》,这次他想再拍一部关于“红小鬼”的影片。对于苏里的提议,乔羽欣然同意。其实,乔羽和苏里两人都有着浓浓的孩童情结,他俩也都曾是红小鬼,对战争年代的孩子们有着异乎寻常的怀念与热情。
乔羽接受任务后,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将剧本内容定格在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红军北上后中央苏区一群红孩子们身上。那是中国革命最为艰苦的时期,也最能反映出那个特殊年代孩子们英勇机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为了挖掘创作素材,乔羽生平第一次渡过长江来到了苏区体验生活,走家串户,听当年“红小鬼”们讲述红军北上后他们那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渐渐地,一个关于当年“红小鬼”的故事在乔羽的笔下诞生了。
J. 太阳和人的影片信息
1979年文艺月刊《十月》上发表由白桦和彭宁创作的一部电影文学剧本《苦恋》,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彭宁开始拍摄此剧本,拍成电影以后也叫《苦恋》,剧名是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写的 。后来在送审样片的时候,才改名为《太阳和人》。
影片描写了一个深受“四人帮”迫害的、从国外归来的著名画家凌晨光的艺术、斗争生涯,着重表现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酷爱,犹如一个苦苦的恋人。 剧组主创人员都是文革经历者。
彭宁:本剧导演、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66届导演系;父亲彭加伦;文革时曾坐牢,文革结束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
白桦:本剧编剧。原名陈佑华,1930年出生于河南潢川,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党籍和军籍,留至八一电影制片厂当钳工,1979年平反,恢复党籍,在武汉军区文化部工作。1985年转业到上海作家协会,任副主席。
黄梅莹:本剧女主角,饰演绿娘。1950年出生于上海,因爷爷解放前是资本家,故文革中被抄家,1968年作为“黑五类”被迫辍学下放到崇明岛农场接受再教育。1972年考入总政歌舞团,1979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任演员。
许还山:本剧男演员,饰演谢秋山。1937年出生于北平,1956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份子,留校劳动。1966年下放至新疆。1980年起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1986年转任导演。
冷眉:本剧女演员,饰演娟娟。1954年出生于北京,曾在西双版纳当过知青 。80年代末出国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