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极具想象力的电影导演

极具想象力的电影导演

发布时间:2022-09-27 11:55:29

Ⅰ 全世界的电影都以挂上他的名字为荣

斯蒂芬·斯皮尔博格,犹太裔美国导演

他1946年生于俄亥俄洲的辛辛纳提,自小就热爱电影艺术。

四岁就用家里的8毫米摄影机拍摄周围的生活。

16岁时,初步具备电影思想与实践能力的斯皮尔博格拍摄了第一部标准长度的影片《火光》,少年斯皮尔博格依靠这部电影赚到了100美元,这是他的第一笔票房收入。

从此,斯皮尔博格踏上了电影征程。

在他30多年的导演生涯中,既有《大白鲨》、《ET》、《夺宝奇兵》、《拯救大兵瑞恩》这些振聋发聩的商业力作,

又有《紫色》、《太阳帝国》、《辛德勒名单》这样散发着浓郁艺术气息的佳品,

还有《人工智能》、《少数派报告》这样领风气之先、玩高科技制作于股掌的时髦作品。

斯皮尔博格在当今的电影界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好莱坞自己培养的电影奇才。

好比香榭丽舍代表法兰西的某种气质一样,斯皮尔博格已经成为了当今美国电影的标签式人物。

如今的斯皮尔博格已经是世界性偶像人物了,他的名字每天都在被不同的国家的人们用不同的语言反复提起。

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美国导演,斯皮尔博格的电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无论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都能取得巨额的票房成绩。

最卖座影片第五位——《失落的世界》。

作为侏罗纪公园的续集,这部影片的票房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前作侏罗纪公园上映所引发的史无前例的恐龙热潮。

另外这部影片在特技制作上也可以说尽心尽力,恐龙被好莱坞的特技大师们制作的更加惟妙惟肖。

《失落的世界》上映时间1997年,票房收入22910万美元。

最卖座影片第四位——《夺宝奇兵》。

作为《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的第一部,《夺宝奇兵》真不愧对它的名字,它不但成为了为好莱坞探险片开创一条新路的奇兵,同时也取得了非凡的票房成绩。

至于取胜原因,看看这部片子斯皮尔博格和乔治卢卡斯这两位导演的名字你就全明白了。

《夺宝奇兵》上映时间1981年,票房收入24240万美元。

最卖座影片第三位——《大白鲨》。

这是斯皮尔博格正式开始好莱坞导演生涯后的第二部作品,也是一部将全世界人民吓坏了的作品。

大白鲨的尖牙利齿已经在银幕上耀武扬威了将近三十年,可至今却仍然让人不寒而栗。

《大白鲨》上映时间1975年,票房收入26000万美元。

最卖座影片第二位——《侏罗纪公园》。

这部电影不但取得了天文票房,还在全世界掀起了恐龙热潮。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发现,这部电影成功的原因不仅仅是开创性的数字技术奇观,

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科学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后果的宏大主题。

这样的思想性、艺术性具佳的作品,获得成功也是理所当然。

《侏罗纪公园》,上映时间1993年,票房收入35710万美元。

最卖座影片第一位——《ET》。

这部电影2002年举行了公映二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影片的特别版再次上市,ET迷们又一次的蜂拥而至。

这充分说明了在《ET》中展现的斯皮尔博格式的温情是多么的迷人。

一部电影能够形成一个稳固长久的影迷群落,也难怪它能长映不衰。

《ET》上映时间1982年,票房收入39980万美元。

从票房成绩最好的五部影片当中可以看出,斯皮尔博格的作品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科幻片和惊险片,

我们在观看这些电影时往往沉醉于片中那些离奇的情节和充满想象力的神奇画面,

看完电影以后我们又会惊叹,在斯皮尔博格头脑终居然能够蕴藏如此丰富的想象力。

比如他电影中的外星来客就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斯皮尔博格1977年推出的科幻影片《第三类接触》中,法国导演特吕弗扮演的拉孔布率领一只多国科学家小组来到墨西哥的索诺拉沙漠。

他们来这里的目的是研究一个神秘现象,因为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已经失踪的一个美国飞行中队,在这片荒凉的沙漠里又神秘的出现了。

科学家们发现,所有这些飞机都完好无损,马达可以轻易开动,甚至飞行员的家人照片还插在仪表盘上。

可是那些机组人员呢?他们依然踪影皆无。

神秘的现象继续发生着,美国印第安纳州曼西市突然大面积停电,在一片漆黑之中,架线工罗伊开车去检查停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在路上,他遭遇了一个通体发出刺眼光亮的神秘飞行物。

在曼西市,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小男孩巴里的家里。

窗外神奇的火光吸引着他爬出门外,在母亲吉莲的哭喊声中,巴里同那这神秘的火光一同消失。

自从看到外星飞船以后,架线工罗伊被这个奇妙的经历彻底迷住了,他开始向往同传说的外星生命进行亲密接触。

而巴里的母亲吉莲为了找到儿子也开始寻找外星生命留下的蛛丝马迹。

在一种神秘力量的召唤下,罗伊和吉莲一同来到怀俄明州的一座突然出现的奇形怪状的山峰下面,这座山峰显然是外星生命为了同地球人进行接触而建造的。

在这里,拉孔布率领的科学家们已经建造了一个大型的基地,所有人都在等待外星生命的到来。

第三类接触的片名来自美国宇航局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指的是同外星生命进行的实际接触和交流。

尽管影片是虚构的,但是其中大部分内容却并非空穴来风。

实际上,美国军方和美国宇航局就因为第三类接触中涉及到一些国家机密而反对这部影片的拍摄。

然而就像第三类接触中的架线工罗伊一样,斯皮尔博格对外星生命的幻想是那么执着,影片的最后,对外星生命充满向往的罗伊由一群小外星人护送,缓缓登上了他们的飞船,他微笑着向地球告别。

在拍摄《第三类接触》四年之后,斯皮尔博格推出了他的另一部以外星人为主角的电影——《ET》。

在一个神秘的夜晚,一架外星飞船降落在地球上一片丛林之中。

正当他们准备离去时闻讯而来的美国科学家和警察包围了丛林并开始搜捕外星生命。

匆忙中,外星飞船起飞逃走,一个外星人却被遗落在地球上。

在科学家和警察的搜捕下,外星人走投无路,躲进了小男孩艾里奥特家的储藏室里。

善良的艾里奥特瞒着妈妈收留了孤独、无助的外星人,并为他取名ET。

艾里奥特发现,眼前这个小怪物,实际上和自己一样是个情感丰富的孩子。

不久之后他们就成为了最要好的朋友。

虽然来自不同的星球,但艾里奥特和ET之间的友情却超越了一切外在的障碍,他们之间建立起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应。

ET虽然受到艾里奥特和哥哥、妹妹无微不至的照顾,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回到自己的星球。

他用电话机组装了一部雷达,回到丛林中向遥远的外太空发去求救的信号。

可怜的ET整夜守在丛林中,却没有收到任何反馈回来的信息。由于在丛林中的时间太久,ET和艾里奥特都病倒了。

这时科学家和警察们终于发现了ET的行踪,他们蜂拥而至,力图挽回ET的生命,以便保住这个珍贵的实验品。

但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ET由于不能收到自己星球反馈的信息,终于还是因为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去了。

所有人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而失去好朋友的奇迹出艾里奥特更是无比孤独。

就在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收到外星同伴讯号的ET又神奇般的复活过来。

尽管因为ET复活而惊喜万分,但是为了避免ET再落入成年人之手,艾里奥特和朋友们一起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自行车追逐。

在孩子们的帮助下,ET再次回到丛林之中,接他回家的飞船赶来了,ET终于要走了,

艾里奥特恋恋不舍的和他的外星朋友告别,满载着孩子间纯真友谊的飞船启动了,在消失的那一瞬间,它在天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彩虹。

这彩虹象征着人类同外星生命进行交往的美好未来。

斯皮尔博格对于天空和宇宙的兴趣由来已久。

他的父亲是一名爱好广泛的计算机工程师,在斯皮尔博格4岁的时候,父亲在睡梦中将他叫醒,带着他到一片草地上观看流星雨。

从那次经历开始,幼年的斯皮尔博格对宇宙、对外星生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人类对于外星生命的探索从来都是引人注目的,因此好莱坞电影中也不断的出现各种外形星形象。

1977年随着乔治·卢卡斯导演的《星球大战》的公映,科幻片开始在美国风靡一时,直到现在也是好莱坞最重要的类型片之一。

而外星生命则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科幻片的主角。

《星球大战》系列中的外星人往往凶悍好斗,他们的飞船在浩淼宇宙中驰骋,互相利用最尖端的武器攻击对方,

《星球大战》中的外星世界是残酷的战争世界,它如此深切的印证着人类自身发动的一场又一场战争。

而在蒂姆伯顿拍摄的《火星人玩转地球》中,相貌狰狞,穷凶极恶的火星人来到地球,面对人类抛出的橄榄枝,它们却以灭绝性屠杀作为回报。

对比这些凶恶好斗的外星生命,斯皮尔博格影片中的外星人却截然不同。

在《第三类接触》中,外星人的飞碟虽然在地球上横冲直撞,许多人类也被他们劫持到飞船上。

但在影片的最后,他们将劫持的人类全部完好无损的送回了地球。

在此之前发生的一切迷题也豁然解开。

当这些外星人友好地向人类告别时,我们明白,这些恶作剧的背后不过是好奇而善意的接触。

《ET》中的外星人则更具人性化色彩,在他奇怪的外表后面,我们不难发现他不过是斯皮尔博格心目中一个迷路的孩子。

他同所有地球上的孩子一样,有着对于家庭和父母的依赖,有着对陌生世界的恐惧。

显然,在斯皮尔博格看来,爱不但是地球生命赖以存在的基础,同时也是幻想中的外星生命最宝贵的精神依靠。

如今的好莱坞的科幻影片中,将外星人描绘成凶残入侵者的作品就像格陵兰岛的冰山一样众多。

在它们的包围中,斯皮尔博格影片中善良的外星人就象一条绵延的暖流,长久地安抚着我们因为惊吓过度而对宇宙的浩淼和神秘所产生的恐惧。

斯皮尔博格幼年时代对于天空和宇宙怀有的美好希望,使得他的影片中外星人的形象显得那么可爱和令人神往。

看过了外星人,我们再来关注斯皮尔博格电影中另一类充满想象力的形象,怪兽。

与善良地外星人不同的是,这些怪兽则往往是可怕而凶残的角色。

不论是《大白鲨》中吃人的巨鲨还是《侏罗纪公园》中凶残的恐龙,都在影片中扮演着人类敌人的角色。

斯皮尔博格1975年拍摄的电影《大白鲨》改编自彼得·本利奇的同名畅销小说。

在这部电影中,一只巨大无比、凶残成性的鲨鱼多次袭击新英格兰海岸的一个海滨小镇。数名居民和游客命丧鲨鱼之口。

一时间小镇上人心惶惶。

警官布罗迪身负为小镇铲除祸害的重任,他请来了海洋生物学家胡伯和渔夫昆特,三人乘坐一只小艇起航了,

他们的目的就是杀死这只从未见过的无比凶残的吃人恶魔,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呢?

这部影片的情节紧张惊险,悬念环环相扣,尤其是片中那只巨大的鲨鱼,被好莱坞的特技师们制作的惟妙惟肖,这一切使得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始终被浓重的恐怖气氛所笼罩。

斯皮尔博格电影中的怪兽往往扮演着恐怖杀手的角色,而影片中,人类主角需要经过刺刀见红的顽强搏斗,才能最终战胜怪兽,保住性命。

据说《大白鲨》公映之后,被吓坏的美国人多年不敢去海边游泳,美国的旅游业也因此损失惨重。

同外星人一样,斯皮尔博格电影中的怪兽同样是充满想象力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象是斯皮尔博格童年时代的一场恶梦。

斯皮尔博格在回忆他童年时代时,曾经提及过一部由迪斯尼公司出品的著名动画影片,《白雪公主》。

这部迪斯尼动画片一直被认为是美妙、愉快没有恐怖内容的少儿经典,但斯皮尔博格回忆说,他8岁看这部动画片时,片中巫婆的出现使他彻底堕入不可抑止的神经质般的恐惧之中。

斯皮尔博格这种胆小鬼似的表现恰恰说明,他从幼年时期就开始显示出对于周围世界的极端敏感。

而这种对生活的敏感一旦转化成在艺术创作中的敏感,就必然会在作品中显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和感染力。

在拍摄《大白鲨》18年之后,斯皮尔博格推出了另一部更加令人瞋目结舌的“怪物”电影——《侏罗纪公园》。

考古学家艾伦·格兰特和艾莉以及性情古怪的科学家马尔克姆来到一个海岛上。

在这里,亿万富翁约翰·哈蒙德建造了一座巨大的侏罗纪公园。

他雇佣一批科学家利用从蚊子化石中找到的恐龙基因,再造了这些早已灭绝的巨大生物。

一天晚上,狂风大作,暴风雨来了。

掌控整个公园电脑系统的丹尼斯为了盗取恐龙胚胎而关闭了安全控制系统。

这下他可惹了大麻烦,因为安全系统失灵,恐龙们从没电的电网内跑了出来,并对人类发动了袭击。

最后,艾伦等人冒着生命危险恢复了安全系统和电力供应,但凶猛的恐龙已经完全占据了这个小岛,人类只能仓惶逃走。

在这部电影中,斯皮尔博格将早已灭绝的恐龙塑造的栩栩如生。

惊险的情节设计、完美、逼真的数字特效使得这部影片形成了空前的视听刺激,当时许多媒体直接以“恐龙复活”为题目报道该片的上映。

这种效果的达成需要的不仅仅是电影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还是斯皮尔博格从小怀有的对“怪物”的极其敏感的恐惧心理。

对比善良的外星生命,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斯皮尔博格电影中凶残的怪兽往往是地球上存在或者曾经存在的生命。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的电影中的怪兽不仅仅是一场孩子般恶梦,同时还隐含着斯皮尔博格对于人类面临的危险处境的忧虑和反思。

如果我们将怪兽的范围无限扩大的话,《辛德勒名单》中疯狂屠杀犹太人的德国纳粹何尝不是比大白鲨和恐龙更加残暴的怪兽呢?

从1981年到1989年间,斯皮尔博格同乔治·卢卡斯合作拍摄三部《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电影,这三部电影也被认为是斯皮尔博格商业片色彩最浓的电影。

神秘的宝物、惊心动魄的历险和浓郁的异国风情使得《印第安纳琼斯系列》成为了天方夜谈似的童话,在那些或玄妙、或瑰丽、或阴毒、或神秘的场景中。

我们可以看出,斯皮尔博格的历险片中同样蕴含着孩子般的奇妙幻想。

少年斯皮尔博格关于探险的幻想很多时候是那些关于精灵鬼怪层出不穷的念头,这些念头又往往带有恶作剧的性质。

一次他哄骗自己的三个妹妹去看他藏在储藏室里的一个头骨,这个头骨被他设计成不仅瞪着的眼珠可以转动,里面还闪着阴森的光亮。

后来,所有这些恐怖闹剧都成了《印第安纳琼斯系列》中的情节。

孩子般的游戏心态使得斯皮尔博格导演的这个系列电影在让人激动不已的同时又能捧腹大笑,

它的所有元素集结在一起恰恰构成了娱乐片最基本的架构,而斯皮尔博格源自童年时代的丰富幻想又使得这个架构浑然天成,无可挑剔。

如今的年过半百的斯皮尔博格在公众场合露面时脸上总是带着招牌式的微笑,

有许多人认为他微笑时看起来就像一个孩子,有些狡黠,有些天真,对周围的世界,对广袤宇宙怀有无比丰富的幻想。

有人说过,自迪斯尼以后,再也没有电影家象斯皮尔博格一样,对儿童想象中的狂喜和魔力,有着更富有本能的感受了。

而他能够温情的对待他的电影时源于他从小就经历的孤独,在受伤后他没有苦大仇深反而以亲切相待。

1993年斯皮尔博格在47岁时终于凭借《辛德勒名单》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在三十多年的好莱坞导演生涯中,斯皮尔博格总是勇往直前,力求做到最好,拍摄一部能够在电影史上留下光辉印记的作品一直是他耿耿于怀的愿望,

但这个愿望这也使他在自己的事业生涯中付出了极大的艰辛。

从《大白鲨》开始,关于他的影片粗俗、血腥,没有任何艺术价值的指责从来没有停止过,他的商业片票房越好,指责的声音也就越大。

实际上在斯皮尔博格早期的商业片中始终贯穿着人性的表达。

《ET》是来自童年的伤痛和幻想,《夺宝奇兵》充满了一个少年对于冒险生活的渴望,而《大白鲨》则是关于一个成年男性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

但是这些商业片中对于人性的探讨还是受到商业因素的严重干扰,斯皮尔博格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证明自己不仅仅只会拍商业电影,他于1985年开始筹备拍摄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电影——《紫色》。

历史永远是公平的。

1990年代初,一个能使斯皮尔博格成为真正的大师导演的机会出现了,这就是《辛德勒名单》。

实际上早在1982年,斯皮尔博格就买下了犹太作家托马斯·基尼利的小说《辛德勒方舟》,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他已经做了整整十年的准备,现在时机终于成熟。

斯皮尔伯格经常称自己是一个美国东海岸郊区的产物,但在文化上,他则是典型的犹太教徒。

《辛德勒方舟》的作者托马斯·肯尼利经常开玩笑地说,他那张脸简直就是一张“古代的波兰地图”。

小时候的斯皮尔博格经常受到反犹太主义的侵扰,学校大厅里突然砸向他的硬币,成为了他童年伤痛记忆的一部分。

所以当身为犹太人的斯皮尔博格遇到《辛德勒名单》时,一部伟大的电影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

这将是一部真正能够打动斯皮尔博格也能打动全世界的电影。

这将是一部民族罹难的史诗,它内部蕴涵着宗教式的关怀和对生命的极大悲泯。

1993年影片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所在地波兰开始拍摄。

拍摄一部这样题材的电影对于一直被认为是商业片导演的斯皮尔博格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他的犹太人身份也不允许他为这部影片加入过多的商业化色彩,此时的斯皮尔博格经过了多年的磨砺,经过了极大的成功与痛苦的失败,他已经洗尽铅华,需要的就是彻底燃烧自己的灵魂。

《辛德勒名单》在拍摄之初就确定了采用商业影片中极少见到的黑白胶片,斯皮尔博格认为这些黑白的画面就像真相的血浆一样触目惊心。

原本已经烂俗的温情,被黑白画面中一个红色的小女孩提升到崭新的高度,再也不是对观众情绪刻意的煽动了,因为历史本身就已经足够沉重。

在导演技法上,斯皮尔博格也抛弃了惯用的手法,整部电影拍摄时,没有分镜头台本,没有机动摄影升降台架,也不用变焦摄影镜头,所有花哨的技术都降到最低程度。

对于电影将来能否吸引观众的问题,斯皮尔博格解释说,我根本无意关心电影是否保本,我真的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

《辛德勒名单》于1993年12月的第一个星期在美国上映。

影片长达195分钟,这并不是美国人习惯的观影时间,但是这次大部分人用神圣和礼貌的态度对待这部电影。

许多电影院都发布了一条“行为法规”,建议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吃爆米花将被视为不适当的。

评论界也一反常态的对斯皮尔博格大加赞扬,那些一直以来批评斯皮尔博格电影缺乏艺术价值的影评家们也不禁承认《辛德勒名单》是迄今为止拍摄的大屠杀电影中,最优秀、最完整的剧情片。

《辛德勒名单》在次年奥斯卡评奖中获得了十三项提名,并最终获得了七个奖项。而斯皮尔博格也终于凭借此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斯皮尔博格,这位好莱坞电影奇才终于如愿以偿的拍摄了一部真正的艺术电影,凭借《辛德勒名单》的光辉,他无可争议的进入了电影艺术大师的行列。

如今的好莱坞电影已经是世界电影霸主,美国的电影出口也成为仅次于军工出口的无烟工业。

这一切的形成得益于好莱坞影片制作发行的完备机制,也得益于他们对于世界电影发展成果的吸纳消化。

斯皮尔博格作为美国电影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成功范例,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好莱坞自身的经典内涵以及对于世界电影的消化吸收。

在三十多年的电影导演生涯中,斯皮尔博格身上体现出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他对自己作品进行的有效的突破与超越使他一步步走向了辉煌的顶点。

如今的斯皮尔博格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制片公司,他已经完全有能力和权力拍摄真正属于自己的电影,让我们在希望中等待他更加优秀的作品问世吧。

Ⅱ 徐克的电影有很多,其中他的拍摄特色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电影不仅是通过影像讲述故事,更是借助对影像的艺术化设计和呈现,让观众感受视觉艺术之美,形成对情感、道德、正义等内容的感悟和理解。而纵观国内影坛,将视觉美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的导演,当属香港商业影片的领军人物——人称“徐老怪”的鬼才导演徐克。从1979年首部电影《蝶变》开始,无论武侠片、警匪片、功夫片还是近期的3D特效电影,徐克总能在影片中通过对空间造型、色彩构图、动作特效的个性化设计,将极具意境和美术效果的影像呈现给观众,不仅让观众在一幅幅变幻绚丽而又极富冲击力的画面中品味视觉盛宴,更为动作电影带来了全新的美学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徐克电影及其视觉审美特征进行了充分分析,旨在为探究徐克电影的艺术内涵和特点提供有益的启示。


作为动作片和武侠片导演的代表人物,徐克在其影片中一方面通过对武术动作的加工和神化、美化,让动作本身变得更加优雅清晰,同时具备较强的节奏感和视觉美感、速度感、节奏感; 另一方面,徐克还将电脑特效、蒙太奇等创作手法融入影片中,形成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新的视觉审美风格。

在动作设计方面,徐克没有遵循香港早期动作电影 “拳拳到肉”的表现风格,而是将更具视觉美感的舞蹈、戏曲等形式与武术动作结合在一起。如在 《黄飞鸿之狮王争霸》一片中,徐克将舞狮与影片动作结合在一起,而影片 《金玉满堂》中徐克则将民间厨师的厨艺与武术结合在一起,以厨师灵活敏捷的刀法与身手让电影呈现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同时徐克还赋予动作效果更多的神话色彩,如让东方不败能够御风飞行和千里传音,为电影观众带来更大的感官震撼和美学韵味。

Ⅲ 世界十大著名导演

排名不分先后:
詹姆斯·卡梅隆

可以说卡梅隆是当今重工业电影的开拓者,享誉世界的《泰坦尼克号》和第一部3D电影《阿凡达》,还有承载了我国80后对于科幻小说记忆的《终结者》都是他的作品。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Ⅳ 雅克德米的电影风格怎么样,如何评价他的风格

在我看来,雅克·德米的电影风格独树一帜。

雅克·德米(Jacques Demy),1931年6月5日生于法国南特,法国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代表作有《卢瓦河谷的木鞋匠》《萝拉》《瑟堡的雨伞》《柳媚花娇》《模型商店》 《怀孕的男人》 《二十六日的三个预定位》 等。

雅克·德米的电影故事性很强。电影中的音乐、画面极具视觉上的冲击力 。雅克·德米的大多数电影作品都充满了街头艺人,仙女,工人,奇怪的双胞胎,充满幻想的艺术家或卖电视机的商贩。

文章结束了,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留言点赞转发啊!

Ⅳ 你知道好莱坞最有影响力的导演都有谁吗

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优秀的演员和优秀的导演,好莱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产业,诞生过很多优秀的电影,而今天要介绍的是这些电影幕后的导演。

1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39年4月7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家族为意大利移民。美国导演、编剧、制片人。大学读于霍夫斯特拉大学戏剧艺术系,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学院获电影硕士学位。2011年,编导制作了惊悚剧情片《此刻与日出之间》。

1964年,自编自演喜剧《猫咪最近怎么样了》,从而正式踏入娱乐圈。2011年,凭借喜剧片《午夜巴黎》获得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2014年,执导喜剧片《月光下的魔法》。2016年,自编自导自喜剧片《六场危事》,该剧是伍迪·艾伦执导的第一部电视剧。2017年,执导剧情片《摩天轮》。

Ⅵ 你认为哪些电影非常具有原创性和想象力

我觉得姜文的电影就兼具有这两个特点,并且很有个人风格,先说第一部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他的电影《鬼子来了》这部电影我已经安利了很多次,因为这部片子真的是震撼了我,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战争片,可以用另类来形容,我看过很多视频网站对它的分类又说是喜剧有说是战争还有说惊悚的,确实这部电影完美的把这三个点融合在一起。

这部电影的黑色幽默实在是太出彩了,最著名的一幕就是香川照之饰演的花屋小三郎放狠话说的却是‘大哥大嫂过年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还有很多场景都让人觉得这是一部不正经的电影,但是接近尾声的突如其来的杀戮又让人看清了这是一部残酷的战争片甚至残酷到恐怖,我几乎是捂着眼睛看,心一下子变得冰凉。还有最著名的最后的一幕大红都让人觉得不会再有一部电影会是它的类似作品。

第二部同样是姜文的《让子弹飞》改编自马识途的《夜谭十记》这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电影,在上映的时候引起了剧烈的讨论,关于替身的话题引起了热议,我当时还小根本看不懂最近又看了一遍,真的是大呼过瘾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身,比起看老戏骨的演技剧情的发展加吸引人,很多画面都极具冲击力,给人眼目一新的感觉,老六剖开肚子掏出一碗凉粉的场景,还有老刘的墓碑是一个金制的六,师爷被炸成两段埋在银车里等等,很多场面都是那样的巧妙绝无仅有。只有像姜文这样做到玩电影的人才能做到。

可能说姜文前期的作品还能看到学习其他类型电影的影子就像《阳关灿烂的日子》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但是后期真的看到他的电影就只能想到这电影的名字就是姜文,他的电影不像拍出来的更像玩出来的。

Ⅶ 求推荐几部极具想象力的电影

你们说的电影,都不是最具想象力的。

最具想象力的电影,应该是:

《终结者》,1、2、3、4部

《异次元杀阵》1、2、3部

《恐怖游轮》

《万能钥匙》

《机器人总动员》

《人工智能》

这些才是 最具想象力,最精彩的电影。

并且,我建议提问者 将这些电影看完了,经过比较过后,再来评价。

我保证这几个是你看了还想看的。

Ⅷ 如何评价《流浪地球》导演郭帆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真正诠释了中国古代典故: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流浪地球》迄今为止,已经上映23天,票房达到44亿,这周突破到45亿的问题肯定不大。

最后,希望郭帆导演能够继续拍《流浪地球》,连续拍成三部曲,每部都保持甚至超越第一部,那么中国科幻电影和中国商业类型大片,真正的拥有重磅级别的标杆作品。

另外,作为中国导演圈子里来讲,导演郭帆长得真的蛮帅的。

更多关于《流浪地球》和郭帆导演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Ⅸ 世界电影史上最具有想象力的电影是哪部

幸存者

阅读全文

与极具想象力的电影导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人生电影 浏览:253
沙僧杖电影视频大全 浏览:455
我打算去看一部电影英文 浏览:938
电影院的疾病 浏览:777
一只巨型大狗的外国电影 浏览:97
有没有看电影院的 浏览:622
电影院儿童图片大全 浏览:720
首都电影院订票 浏览:174
1970爱情故事电影 浏览:921
有关幸福的英文电影混剪 浏览:64
美国电影节背景音乐 浏览:715
有什么好看古装电影好看的 浏览:33
什么电影视频免费观看百度视频网站你懂得 浏览:894
狐仙电影全集完整版 浏览:562
电影发展的英语作文 浏览:988
一部小女孩生病的国产电影 浏览:551
迷奸电影免费网站 浏览:499
穷追不舍电影完整版内地 浏览:891
电影恶什么之 浏览:323
春火电影1970图片 浏览: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