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反映甲午战争的电影有哪些
反映甲午战争的电影有《甲午风云》,《铁甲舰上的男人们》,这两部电影都是以甲午战争为背景的电影
『贰』 关于甲午战争的电视剧和电影
1,《铁甲舰上的男人们》
《铁甲舰上的男人们》是由中央电视台、浙江唐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鼎石影业有限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片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由齐星编剧并执导,徐佳、李乃文、赵春羊领衔主演的近代历史题材电视剧。
该剧以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为背景,通过描绘一群生活和战斗在“定远”舰上的普通水兵,反映出中华民族在大敌当前的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
2,《台湾1895》
《台湾1895》是由韩刚执导,李雪健、潘虹、刘德凯、常戎等主演的战争历史剧 ,于2008年11月6日央视一套、台湾纬来卫视同步播出。
该剧讲述了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廷在1895年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马关条约》前后宫廷和社会演变的历史故事。
3,《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是由冯小宁自编自导,陆毅、夏雨、杨立新、孙海英、龚洁主演的历史、战争电影。影片从主角邓世昌的童年讲起,从尊重还原历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讲述了甲午年间我们的先辈抗击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
4,《一八九五》
《一八九五》,台湾客家语电影。1895年,甲午战争清政府失利,台湾割让给日本。初夏,日军登陆,准备接收台湾。台湾士绅纷纷召募义军备战。《一八九五》描述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日军登陆后,客家人奋起抗日的过程。
5,《甲午风云》
《甲午风云》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片,由林农执导,李默然、浦克、王秋颖、庞学勤等人主演。该片于1962年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反对李鸿章主和,指挥北洋舰队英勇抗击日本海军,在弹药用尽后,率领致远号战舰硬撞敌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以身殉国的故事。
『叁』 关于甲午海战电影
※ 电影名称: 甲午风云
※ 英文名称: Jia wu feng yun
※ 地 区: 中国
※ 片 长: 95分钟
※ 出品年份: 1962
※ 影片类别: 战争/
※ 导 演: 林农(Nong Lin)
※ 主要演员: Wenbing Zhou(Wenbing Zhou)
Qiuying Wang(Qiuying Wang)
庞学勤(Xueqing Pang)
李默然(Muran Li)
※ 影片简介:
甲午海战这一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英雄们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朽,暴露了慈禧,李鸿章,等民族败类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
1894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制造事端。
北洋大臣李鸿章及其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极力主张求和。日寇得寸进尺,击沉中国商船。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坚决要求对日作战,但邓两次请战均遭李拒绝。并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民愤四起,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打错旗号,致使北洋舰队出师失利,旗舰被日击沉。邓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牺牲。
该片以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中丰岛、黄海两次海战为主线,将这一历史事件中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爱国主义精神予以淋漓尽致地表现。
作为一位民族英雄的形象,邓世昌主动请缨、英勇善战、气壮山河的英雄业绩是影片表现的重点。人们可以从他对投降分子愤怒斥责、请战和阅兵时的慷慨陈词、遭贬后借《十面埋伏》抒发内心的深沉悲愤,到撞沉敌舰以死报国等一系列行为动作,深切感受到这一形象的巨大思想和艺术价值。
李默然以其刚毅深沉而又富于激情的表演,使这位爱国志士的形象进入我国银幕艺术典型的行列。片中王国成及投降派李鸿章、方伯谦等形象,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该片在处理这一历史题材时,追求凝炼、明快、浓烈、深沉的艺术风格,使之充溢着令人感奋的浩然正气与悲壮力量。
『肆』 电影一八四八甲午海战演员表
电影名叫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 吧。 并且甲午海战一八九四九月十七日才爆发的。
角色 演员 备注
邓世昌 陆毅 蓝天 ---- 北洋水师中军中营副将致远快船管带
伊东佑亨 夏雨 ---- 日本联合舰队首任司令长官
小妹 龚洁 冯薇朵 ---- 刘步蟾总兵的表妹
刘步蟾 马光泽 林子均 ---- 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定远铁甲舰管带
丁汝昌 杨立新 ---- 北洋水师提督
李鸿章 孙海英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慈禧太后 吕丽萍 ---- 西太后
光绪帝 郭家铭 ----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杨用霖 扎西顿珠 ---- 北洋水师右翼中营游击镇远铁甲舰大副及第二任管带
明治天皇 鄂布斯 ---- 日本第一百二十二代天皇睦仁
陆奥宗光 三浦研一 ---- 日本外务大臣
方伯谦 华鑫 刘超 ---- 北洋水师济远舰管带,因作战不力被处决
伊藤博文 平田康之 ---- 日本首相
坪井航三 叶峰 ---- 日本海军第一游击队司令官
牛昶昞 高军 ---- 北洋海军军官,投降派
同治帝 群众演员 ----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伍』 甲午战争电影简介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部,有两部相关电影。
《甲午风云》
剧情简介:
1894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军在中国领海内肆意制造事端,昏庸胆小的西太后为息事宁人,委派北洋大臣李鸿章(王秋颖)及其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周文彬)等人去与日军讲和,傲慢无礼的日军却将中国商船击落。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李默然)为代表的爱国官兵两次请命同日军作战,李鸿章均拒绝,并借邓世昌揭露方伯谦渎职之机将其革职。
日军不宣而战,民愤四起,顶不住压力的李鸿章重新启用邓世昌。海战中,贪生怕死的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李颉)打错旗号,致使北洋舰队出师失利,旗舰被日军击沉。邓世昌见势立即挂起帅旗,替代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与日军展开殊死大战,行为可歌可泣。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
剧情简介:
1867年,李鸿章(孙海英 饰)上书,清政府下令建立船政学堂,由洋人讲授西洋海军知识。邓世昌(陆毅 饰)前来报考,得刘步蟾兄妹相助,一鸣惊人。1877年,邓世昌送同学们赴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深造。4年之后,邓世昌代表朝廷迎接同学凯旋。他在伦敦街头偶遇刘步蟾妹妹(龚洁 饰),并教训了挑衅的洋人。毕业会上,邓世昌、刘步蟾与伊东佑亨(夏雨 饰)、东乡平八郎的对话,为日后两国海上交锋埋下伏笔。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向光绪帝(郭家铭 饰)启奏向英国定制的铁甲舰,得到了慈禧太后(吕丽萍 饰)准奏。与此同时,日本天皇号召朝野捐俸也购得了铁甲舰,伊藤博文还奉上了侵略的奏章。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杨立新 饰)率刘步蟾、邓世昌等 “镇远”号、“致远”号将士出访日本,遭遇长崎事件,大战一触即发……
『陆』 有没有关于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的电视或电影
日本大作家司马辽太郎的《坂上的云》已经被拍成电视剧了
《坂上之云》(坂の上の云,さかのうえのくも)是由日本NHK制作的,分三部分在3年间播出的特别电视剧(大河剧)。 电视剧《坂上之云》是以司马辽太郎的长篇历史小说《坂の上の云》、《明治という国家》为蓝本改编的 。原著《坂上之云》曾于1968年(昭和43年)至1972年(昭和47年)在日本《产经新闻》上连载。“坂上之云”本身意思是“顺着山坡(坂)上升的云”,折射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奋发图强,学习追赶西方列强,国力不断增强的情景。后经由司马辽太郎夫人的授权,由NHK制作成电视剧。 该剧计划在2006年播放,但由于2004年6月时担任编剧的野泽尚自杀,且2005年第一次上报的剧本因预算过高被搁置,剧组的工作一度停顿。后来NHK将原计划在1年内播出全部18集改为13集在3年间分段播完,每集约90分钟。 故事讲述在日俄战争中担任联合舰队参谋的秋山真之、号称“日本骑兵之父”的陆军军人秋山好古,以及真之的文学家好友正冈子规三个人的故事。剧组为重现历史事件,如日俄战争等,来到了中国和俄罗斯取景,剧中还特别请到了央视著名制片人任大惠客串出演李鸿章,袁世凯、丁汝昌等清朝官员角色也均由中国演员担任。 该剧第一部已经于2009年11月29日开播,以中日甲午战争为背景,讲述三位主人公求学和从军时代的故事。
『柒』 甲午大海战
1.《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是由冯小宁自编自导,陆毅、夏雨、杨立新、孙海英、龚洁主演的历史、战争电影。
影片从主角邓世昌的童年讲起,从尊重还原历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讲述了甲午年间我们的先辈抗击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1] 该电影于2012年7月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并获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影片奖。
2.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
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捌』 有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战的电影都有那些 给个全点的回答 谢谢
甲午风云
剧情介绍
版本一
《甲午风云》影片展现甲午海战这一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英雄们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朽,
1894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本帝国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制造事端。北洋大臣李鸿章及其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极力主张求和。日寇击沉中国商船。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坚决要求对日作战,但邓两次请战均遭李拒绝。并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民愤四起,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打错旗号(与历史不符),后旗舰被日击伤。邓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牺牲。
版本二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摇摇欲坠,日本帝国主义蓄谋侵华,于1894年在中国领海挑衅生事。北洋大臣李鸿章及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畏惧日寇,极力主和。日寇得寸进尺,击沉中国商船,百姓无辜遭难。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面对日寇的嚣张气焰,毫不畏惧,坚决要求与日寇开战。但李鸿章借口保存我军实力,多次拒绝官兵们的请战要求,邓世昌还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爱国官兵和百姓的主战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在海战中故意打错旗号,使北洋舰队旗舰被日击沉。邓世昌率领“致远”号代替旗舰指挥出战,全舰官兵英勇作战,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战事愈发激烈,但我方弹药却已用光,作战形势非常不利,邓世昌决定直接硬撞敌舰“吉野”号,不幸遭遇鱼雷,全舰官兵以身殉国。
5.影片评价
影片真实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中丰岛、黄海两次海战,场面浩大、气势宏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历史事件中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爱国主义精神,突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谱写了一曲气势磅礴的爱国主义颂歌,把一段历史悲剧,塑造成杰出的艺术经典。影片曾于1983年在葡萄牙获得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获评委奖。
影片中作为一位民族英雄的形象,邓世昌主动请缨、英勇善战、气壮山河的英雄业绩是影片表现的重点。人们可以从他对投降分子愤怒斥责、请战和阅兵时的慷慨陈词、遭贬后借《十面埋伏》抒发内心的深沉悲愤,到撞沉敌舰以死报国等一系列行为动作,深切感受到这一形象的巨大思想和艺术价值。
优秀话剧演员李默然相当成功地塑造了英雄邓世昌,他那敦厚伟岸的外形,刚毅深沉的气质,以及纯熟而富于激情的演技,使这个历史上杰出的爱国志士形象高大而醒目地耸立在银幕上。尤其是邓世昌遭到贬斥后弹拨琵琶曲"十面埋伏"抒发胸臆的深沉悲愤,回肠荡气!李默然以其刚毅深沉而又富于激情的表演,使这位爱国志士的形象成为银幕艺术经典。片中致远号炮手王国成以及投降派李鸿章、方伯谦等形象,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片在处理这一历史题材时,追求凝炼、明快、浓烈、深沉的艺术风格,使之充溢着令人感奋的浩然正气与悲壮力量。
『玖』 甲午中日大海战是哪年拍的 长春电影制片厂出的那个看起来很老的那部
那是《甲午风云》,1962年出品。
『拾』 中日甲午战争电影李光洁演的光绪,矢野浩二演的日本天皇
《走向共和》
剧情:
剧情背景为自清朝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至民初袁世凯称帝失败约30年间的中国历史,包括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拳乱、庚子后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张勋复辟等史事。
不是电影,是电视剧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