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片酬1500,被谢霆锋打到住院赔钱3万,如今卖卤菜为生 ,他是谁
央视版《西游记》这部作品曾经给我们带来了很深刻的印象,想必大家就算没有完完整整地看过《西游记》,也一定零零散散地看过很多次吧。这部电视剧可以说带给大家满满的回忆。
无论是六小龄童所饰演的活灵活现的孙悟空,还是马德华所饰演的贪吃好色懒惰的猪八戒,还是一脸憨厚,任劳任怨的沙僧,都成为了电视荧幕上面永恒的经典了。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演员们的工资都十分的低。
现在王伯昭不仅仅只是一名演员,而且还在书法方面颇有建树,成为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以及中国名家书画院院士。后面王伯昭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想要在自己的家乡南京开一家卤菜店,不过并不是普通的卤菜,而是一种特殊的盐水鹅。他说自己这样只是想把好的东西分享给大家而已。杨洁导演去世的那会儿,他在现场哭得十分伤心。现在每每提到当年的天价片酬,他都表示自己当年不懂事。
『贰』 国际大导演李安,为何如今沦为票房毒药
20年前,李安的电影将中国武侠概念推向了世界,20年后,李安的电影被观众质疑谩骂。回想当年,李安一部接着一部的经典电影把观众折服,名扬国际成为华人导演的骄傲。
不知道李安看到《双子煞星》的惨状,再回想自己的第一部影片《推手》,不知心中作何感想。网友们对李安导演有什么印象呢,大家现在还喜欢看李安导演的作品吗。
『叁』 大导演拍一部电影之前哪来的那么多的钱来拍谁给的干吗给
投资商给的阿,目的?商人都是觉得有利可图的,要不怎么可能让自己的钱打水漂呢。包括电影公司投资也是觉得剧本由潜力,会有收益才会投资的。
但是主旋律影片一般都是国家出钱的,因为他的教育意义要远远超过经济意义。
『肆』 为什么大导演,导演出来的电影都是亏本的呢
额 这事吧中国导演常干,老外那边要好点
毕竟不能总砸自己饭碗,再说大导演也要看达到什么程度
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伍迪艾伦这样应该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如果拍了三部电影,两部亏钱,还敢叫大导演的,估计只有他自己这么认为。
再有一个就是很多时候,牛逼的导演他们的认知和艺术表现形势有些超前。观众很难在第一时间接受他们所要表达的东西。最典型的就是周星驰了,大话西游,当年亏的500W到现在估计还没人填坑呢。这电影当年上映的时候,很多观众看了一半就走了。大多数人表示看不懂。票房异常惨淡。片子中很多隐喻,到现在很多人也不是很了解的,比如椿三十娘这个名字,这其实是调侃黑泽明电影里的大剑侠椿三十郎的,咱这很多人还春十三娘的记着呢,估计都快拐到黄飞鸿的十三姨那去了。
以前的看不懂是因为知道的少,所以不理解,电影亏钱。现在是导演更多时候不知道自己要折腾个什么,观众自然不买账,亏钱在所难免。
『伍』 冯小刚对赌失败,赔偿华谊2.3亿自己仍赚8.2亿,大导演的城府有多深
冯小刚导演是我国著名的大导演,还有着许多精彩的作品,比如《甲方乙方》,《大腕》,《手机》,《唐山大地震》等,甚至冯小刚导演还在电影《老炮》当中秀了一把自己的演技,也是倍受好评,可以说在华语娱乐圈当中属于导演的荣誉,冯小刚基本上全部拿遍了。
其实在娱乐圈这种事情还是非常常见的,现在许多的艺人名下都会有着几家影视公司,而这些影视公司背后基本上都是一些大的影视传媒公司在支持,大影视传媒公司看中艺人的能力和流量,通过收购或投资艺人名下影视公司的方式来获得合作的机会,其中签订的所谓对赌协议也只不过是些变相的签约合同而已,艺人给大的影视传媒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影视公司给艺人带来高额的收入,双方只是各取所需罢了。
『陆』 赔惨了!电影票房低迷惹不满,继陈凯歌后又一大导演跌落神坛,他是谁呢
内地电影市场可谓是持续走低,就连清明小长假也无法挽回颓势,除了《头号玩家》票房破10亿外,其余的影片是惨不忍睹。按照以往的惯例,只要是大导演拍摄的作品,哪怕口碑再差,也能“混”到点票房,可《遇见你真好》就没这么幸运。
从之前陈凯歌的《妖猫转》扑街,再到顾长卫《遇见你真好》的票房低迷,各大导演相继跌落神坛,恰好反映观众已经有了辨别能力,不愿对噱头大于看点的电影买单,或许他们也该像冯小刚那样,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了。
『柒』 有很多电影投资拍摄却血本无归,电影史上都有哪些
人们都以为拍电影就能赚很多钱,其实 也不全是这样,美国乃至全世界每年甚至每天都有那么多新电影上映,到底有多少能大赚,又有多少赔钱呢?其实,丝毫不夸张的说,有90%的电影都是赔钱的,只有将近10%的电影杀出重围成为在观众心里甚至是影史上留名的佳作,也可以说是一种大的投资吧。今天就在这里给大家盘点几部投资血本无归的电影。
吴宇森当年凭借《变脸》与《断剑》两部电影,直接跻身成为好莱坞一线大导演的行列,成为炙手可热的票房号召力式导演,但是吴宇森导演亏惨的电影不是《太平轮》,而是这部《风语者》,成本1.2美金的电影在北美上映后,票房不到4000万,全球总票房7760万。也正是这部电影搞垮了米高梅电影公司,导致了吴宇森在好莱坞的导演生涯结束,最惨的就是我们的凯奇同志,因为此部电影的惨败,渐渐开始走上了票房毒药的生涯。在这里只是盘点了三部在票房与投资上血本无归的电影,当然从观众的口碑上才能真正定义一部电影的好坏,希望大家喜欢今天带给大家的文章,看完你还会觉得只要拍电影就会很挣钱吗。
『捌』 陈凯歌的电影票房一般,回报率也不是很高,为什么投资人还会让他继续拍片给他烧钱呢
陈凯歌导演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的,即使是很多人并不清楚他到底拍过那些电影,但是很有趣的一点是对他的名字却很是熟悉。而因为种种的原因,在一些稍微懂行点的人就会产生了一些疑问了,陈凯歌其实所拍摄的这些电影的票房都很是一般,而且回报率也并不高,可以说是很低了,但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投资人愿意投资他去烧钱拍大片儿呢?
至于电影能不能上映,上映以后有没有效果,或者是能不能回本,这些都没什么关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洗钱。总之,陈凯歌电影一般,但是仍有人愿意投资,肯定是有原因的。你们怎么看呢?
『玖』 有没有电影是赔了一大堆钱口碑还不好的
这些电影票房太差了,赔了一大堆钱口碑还不好!在好莱坞,拍电影就像做生意,有赚钱的就有赔钱的,如果一部电影不能达到预期票房的话,就会被贴上“失败”的标签。
有的人觉得如果一部电影只要钱到位,导演有实力,演员演技好,剪辑特效没问题,发行公司够大牌的话,基本上就不会太差。
但即使是精心制作的大预算电影,也会赔一大堆钱而且口碑不好,小编盘点了些,一起看下!
1.《边城英烈传》 赔了约1.2亿美元
虽然营销做得很足,但在《辛巴达七海传奇》上映的时候,居然和《海底总动员》等一系列精品电影撞档了。
一部是老式的手工绘制动画,别的都是现代技术制作的完美影片,几乎所有家长都带着孩子一窝蜂去看《海底总动员》了,而《辛巴达七海传奇》却可怜吧唧的赔了大概1.6亿美元!
你还知道哪些票房惨淡赔了很多钱的电影吗?
关注一个再走~
『拾』 影史上最赔钱的电影排行榜
好莱坞史上最赔钱的电影
一说起“好莱坞电影”,好象大家首先想到里面身价千万的大牌明星,过亿的投资,满宇宙取景,留下经典影片无数...可是无论八大电影公司的老板,还是知名大导演都有犯混的时候,如果他们在错误的时间、选择错误的人拍了一部错误的电影,那...那后果将是观众以及他们自己的一场灾难!
下面我们就来悉数一下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好莱坞赔钱影片——
《伊斯达》Ishtar(1987)
投资4000万美圆,票房1437万美圆
人们总是过分相信影帝、影后的票房号召力,不过这部电影绝对是个反面教材。
此片由法国凯撒奖影后伊莎贝尔阿佳妮、奥斯卡影帝达斯丁霍夫曼、沃伦比帝主演。而整个影片的拍摄过程也像个环球旅行,从新加坡、摩洛哥到巴林、里约热内卢,一行人等转一圈下来已经花掉了2500万美圆。值得一提的是在摩洛哥,购买拍摄需要的单峰驼居然遇到了当地的强盗,剧组求助于当地政府保护也没什么结果,然后就是接着和恐怖分子遭遇...这些使从导演、明星到下面的工作人员都无法专心工作,搞得人人身心疲惫。
事情远没结束,影片好不容易拍完,可当时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CEO却对此片的部分很不满意,要求身兼制作人的沃伦比帝重新剪辑,但是后者根本不当一回事,依然我行我素,于是两边开始为此片无休止的争论。结果可想而知,上映后票房和口碑都一塌糊涂。最后此片“荣幸”的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100个最糟糕的主意之一。
《艳舞女郎》Showgirls(1995)
投资4500万美圆,票房2200万美圆
很难想象这样的一部有失水准的烂片居然出自大导演保罗范霍文之手。而且本片中有大量的裸露场面,最后被定为NC-17级(限制级,17岁以下不准观看),但制作公司米高梅却让它上映了。
在此片之前,保罗范霍文导演的《本能》以4900万的预算获得了3亿5千多万的票房神话,于是又打算称胜追击。可导演和电影公司一直存在分歧,加上影片本身的理念受到当时评论界和观众的批评,票房自然残败。在16届金酸莓奖(美国一个专门评烂片的奖)上,竟获得9项提名,赢得7项大奖。
(可能有些朋友不太了解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那在这里简单说一下——
美国电影被分为五级,G、PG、PG-13、R和NC-17。G是所有人都可以观看的,也就是老少咸宜的普通级;PG是有一些内容不适合孩子,属于警告级,由家长决定孩子是否可以观看;PG-13是13岁以上青少年需辅导观看,13岁以下孩子不适合观看;R是17岁以下青少年需父母陪伴观看;NC-17是17岁以下青少年禁止观看。)
《凯德警长》The Chase(1966)
投资570万美圆,票房270万美圆
此片明星云集而且全是当时的一线,如马龙白兰度、罗博特雷德福、简方达等。可是马龙白兰度过于随意,在刚拍摄的时候,因为自己的任性而受了伤,导致拍摄延期。可马龙白兰度自己却在养伤期间夜夜笙歌,回到片场还是带着醉意,根本无法进入状态。麻烦远不止这些,此片拍摄期间,在拍摄地加州发生了黑人暴乱,剧组也遭到重创,损失上百万美圆。
影片拍完后,又一场“灾难”开始了——制片人和导演各自为主,导演剪辑完后,制片人居然又重新剪辑一篇,当导演发现时,影片已经开始准备上映了。最终的效果就是公映的影片从头到尾让观众不知所云。《纽约时报》的评价是:让观众看不懂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看起来演员们也不明白剧情。
《棉花俱乐部》 The cotton clab
投资4700万美圆,票房2590万美圆
虽然大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因《教父》系列而在好莱坞名声雀起,但因拍摄另一部经典电影《现在启示录》时负债近5000万美圆。于是科波拉打算和当时《教父》的制片人一起拍一部能赚钱的电影,就打算拍摄此片。当时的预算为1300万,可剧组为了在皇后街区重建“棉花俱乐部”就花了100万,而且工期超时,每超一周的时间,就得多花14万。科波拉本人则越拍越有感触,边拍边改剧本,又将原剧本中加入了很多不想及的东西在里面,这些因素导致预算和拍摄成本一再的增加,为了完成电影,制片人是想尽了办法,满世界的找投资,只要肯投钱,来者不拘,甚至包括中东军火商、意大利后裔的黑手党、南美的毒贩子,这些因素导致拍摄途中麻烦接踵而来,最后影片花掉了4700万,只可惜此片并没有让科波拉和制片人赚到一分钱,相反,而是彻彻底底的让他们坠入一穷二白的深渊里。
《长征万宝山》Paint your wagon(1969)
投资3160万美圆,票房1450万美圆
大导演希区柯克说过:“电影圈里出现最不幸的事情就是出现了《音乐之声》这样刺激所有人去拍高成本制作的影片。”这话里所指的“所有人”其中就包括当时号称“零件大王”的查尔斯布鲁多恩。这位以机械零部件起家的电影门外汉当时刚刚吞并了“派拉蒙”公司。在他的眼中好电影就是“有眼泪、有欢笑、还要有美女!”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预见到后面的事情了吧...
本片前身是百老汇大受欢迎的歌舞剧,当时的派拉蒙花了15万找编剧名家把它改成了歌舞电影的剧本,又找来科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李马文来演。有意思的是,剧组居然没有给两位主演请舞蹈指导老师,而且李马文经常在排戏期间喝得大醉。加上剧组为了场面的需要,花了240万建了一座城市,又以每公里1万的造价修了一条公路。可惜这一切换来得是令观众惨不忍睹的影片和令投资人沮丧的票房收入。
《上海惊奇》Shanghai surprise
投资1700万美圆,票房231万美圆
本片剧本原名《法拉第的鲜花》,影片的制片人是前“甲克虫”乐队的吉他手乔治哈里森,他是打算用此片来力捧麦当娜的。可当时麦当娜刚刚和西恩潘结婚,正在蜜月期的二人根本舍不得分开。于是只好让西恩潘当了男主角。至于拍摄期间所发生的节外生枝的事情简直可以单独拍成一部电影,恐怕就是现在让乔治哈里森回忆,可能还是一场噩梦。
《纽约时报》的影评人这样评价此片:《上海惊奇》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独享整个影院。公映期间,电影院里门可罗雀。从此,麦当娜不但成了“票房毒药”,还把西恩潘也拖下水了。
《城市与乡村》Town and country(2001)
投资9000万美圆,票房670万美圆
前面提到的第一部电影《伊斯达》里的主演之一沃伦比帝,在14年后再次“成就”了一部巨亏影片,那就是这部《城市与乡村》 。当时新线电影公司打算扩展一下所拍影片类型的涉及面,想拍一部主流喜剧电影。找来了63岁的沃伦比帝和53岁的戴安基顿。原本想利用两人原是情侣关系作为本片一个炒作点,可是这个想法被沃伦比帝的现任妻子知道后,去搅的一团糟。于是影片一拖再拖,加上编剧方面也不顺利,由于剧本反复被不同的人改,让影片拍摄停了4次。其他剧组管理方面也极为混乱,又造成了约12次的延期、补拍。这些还不够,沃伦比帝多次干涉导演的工作,甚至向公司交了一本自己的剧本,不过被拒绝了。
这些事情让影片整整拖了3年,最后定稿决定重拍时,有10卷胶片居然又在运输途中意外丢失。
影片拍完公映之后,慕名而来的观众看到如此糟糕的电影,只能是一边倒的恶评如潮,不仅让新线公司彻底心灰意冷,而且连其母公司华纳公司都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割喉岛》Cutthroat island(1995)
投资9200万美圆,票房950万美圆
当时独立制片公司卡洛克连续制作票房火暴的〈终结者2〉、〈绝岭雄风〉〈全面回忆〉和〈本能〉,这让此公司信心大增,决定再次出巨资,大制作来拍电影。于是公司的首席制片人集资上亿交给了一个拍恐怖片起家的新手导演。光此片的海盗船就价值500万美圆!为了画面达到理想效果,全部使用水上实景拍摄,演员也全部亲自完成惊险的镜头。可由于原来的剧本过于粗糙,拍了开头居然就拍不下去了,只好再临时找人重写,制作人得到此消息后,一心急就找了4个编剧一起写,结果4套剧本又开始扯皮,使影片制作时间长达2年零10个月,最后花掉了9千2百多万,可上映后反响其差,成了史上最赔钱的电影之一。后来制作公司卡洛克自己也赔了进去,被米高梅联艺公司全盘收购。
《未来水世界》Waterworld(1995)
投资1亿7500万美圆,票房8800万美圆
此片绝对是大明星凯文科斯纳的噩梦!于1994年8月开拍原定96天完成前期拍摄。地点选在了夏威夷,单在离陆地400米的海上建造的重达2000吨的废墟城堡就花费500万美圆,不过夏威夷多变的天气,加上潮汐不定,主景多次被海水淹没,成本很快追加过亿了,长期的海上生活也是剧组人员和演员们无法适应,很多工作不能按时完成,等166天拍摄结束时,总共花了1亿7千500万。这还没完,后期制作时,主演凯文科斯纳还对导演的工作横加干涉,导致他们俩最终决裂。影片上映后只获得投资一半左右的票房,〈纽约时报〉评论:此片犹如一个残疾人,与之共舞的凯文科斯纳“精神可嘉”。
《埃及艳后》Cleopatra(1963)
投资4200万美圆,票房2400万美圆
终于说到了这部被评为“有史以来最赔钱的电影”。在1963年创下了1800万美圆(以当年的物价和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可以说是天文数字)的巨额亏损,差点让21世纪福克思公司关门大吉!至今仍被无数人当成好莱坞最大的笑柄。
1959年,当此片的制片人力排众议,坚决起用26岁的伊丽莎白泰勒为女主角时,泰勒还在和她的第四任丈夫在度蜜月。此时,泰勒得到消息,根本无心接片,于是开出了200万的片酬,想以此婉拒。谁知居然被福克思公司一口答应了下来。泰勒只好带着他的丈夫来到英国拍片。公司方面,为了拍摄此片,在英国耗资100万美圆建造了一座雄伟的“罗马城”。影片终于在1961年的9月25日开拍了,可是噩梦才刚刚开始——第一天,因为英国本土发型师罢工,什么镜头也没拍。开拍后仅17分钟,泰勒又“奇迹”般的病倒,飞回美国疗养去了。剧组等到了第2年才重新开始拍摄,结果没多久,泰勒再次病倒,又是停拍。因为泰勒就这样病来病去,此片拍了4年,也因几年来身材的变化,戏中她的黄金戏服先后做了6套之多,每套都价值近3万美圆。有意思的是,在拍摄此片的4年中,泰勒又和男主角理查德波顿日久生情,最后成就了他俩长达12年的两次婚姻。
除了泰勒的因素外,其他剧组人员也是麻烦不断。4年间,有2位摄影师离开,导演也中途换过,剪辑时也是导演和制片、制作公司吵的不可开交...可想而知,这部电影的最终结果会是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