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第三代导演电影

第三代导演电影

发布时间:2022-09-20 07:48:39

❶ 中国从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有哪些

1、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的拓荒者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就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处于摸索阶段。

2、第二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

3、第三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经典打造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导演-中国电影的夹缝生存者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校毕业生构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几近不惑之年才开始的。在第三、第五两代人的夹缝中,他们以稳健的创作实力探索奋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有持久的艺术后劲。

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第五代导演-中国电影的第二次春天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后来扩展到摄影系、美术系),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

6、第六代导演-中国电影的异军突起

导演们似乎都极力反对“第六代”这个集体冠名,但是,好事者却为导演们找到了强行归纳的标准:一是北京电影学院85级学生,二是60年代之后生人,按照上面这些既成准绳,合乎情理的导演就有了一大批,比如张元、王小帅、姜文、娄烨、管虎、章明、路学长、施润玖、张扬等,都应该是“第六代导演”的生力军。

❷ 51岁许晴有过哪些优秀的影视作品

许晴的优秀影视作品有《边走边唱》、《狂》等。

许晴,1969年1月22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1988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

1990年,主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边走边唱》。

2019年,与刘昊然、宋祖儿等合作主演的古代传奇剧《九州缥缈录》播出。

人物评价

成名之初便与陈凯歌、赵宝刚合作,拍摄第三代导演凌子风绝笔,她的起点让许多人望尘莫及。从任盈盈到宋庆龄,出道二十年,本早可大红大紫,却不争不抢不领奖,以一种另类的低调游走在聚光灯外缘。坚持纯粹的女少年,活在当下,给予自由。

❸ 谢晋电影选集代表作品有哪些

谢晋电影选集代表作品有高山下的花环,清凉寺的钟声,红色娘子军,牧马人,天门山传奇。谢晋浙江省上虞县人,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他是第三代导演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他执导了36部影片,先后获得国内大奖23次,国际大奖10余次,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他举办过个人电影回顾展。

谢晋导演荣誉


1997年获得第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98年获得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当代电影大师”称号,并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5年获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07年获得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艺术成就奖。

他最辉煌的贡献都留在了80年代,“反思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和《芙蓉镇》成了中国第三代导演的最高峰,文革培养出来的第五代掀起了电影语言的革命,也令谢晋及其之前那一类书生气浓重的政治伦理情节剧再无后来人。

❹ 第几代导演是怎么分的 各代导演代表人物

1、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2、第二代导演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

3、第三代导演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导演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校毕业生构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几近不惑之年才开始的。在第三、第五两代人的夹缝中,他们以稳健的创作实力探索奋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有持久的艺术后劲。

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后来扩展到摄影系、美术系),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



第五代导演成长历程

“第五代”年轻电影人因为历经文革浩劫,在动乱底层顽强搏击,重返校园后系统学习电影专业知识,接受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形成新的价值观、美学观——这些反规范的精神品格,与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识、反思思潮相适应。

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他们的影片才如寒冬后嫩草,新鲜独特。与大陆第五代一样,香港新浪潮没有宣言和纲领,也没有共同组织,正如许鞍华所说,新浪潮导演并没有一致的意识形态。

但可以从他们的影片中找出一种把现代香港的浮华表面撕去,将真相赤裸裸呈现出来的视界。这种现实视界在以往是找不到的。这批战后出生的影视人面对都市文化的勃兴,勇于表达着本土传统与外来冲击下的诸般感受。

❺ 南北二谢 南谢指的是谁他们各自的代表作是什么

南谢指的是谢晋,北谢指的是谢铁骊。
谢晋代表作《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等。
谢铁骊代表作《暴风骤雨》、《早春二月》、《智取威虎山》、《海霞》等。

谢晋
谢晋(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第三代导演代表之一。
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任大同、长江电影公司助理导演。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五届、第六届执行副主席。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1954年独立执导淮剧短片《蓝桥会》后升为导演。他执导的长短影片有20多部。1957年,谢晋执导的《女篮五号》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银质奖章、1960年获得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1998年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当代电影大师"称号。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5年,获第25届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07年,获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艺术成就奖。
谢晋于2008年10月18日在其老家浙江上虞下榻的酒店辞世,享年85岁。

谢铁骊
谢铁骊(1925年12月27日-2015年6月19日),生于江苏淮阴。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中国电影导演。
13岁就开始参加抗日救亡文艺活动,并在参加新四军后成为一名文艺战士。1940年进入淮海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文工团戏剧教员、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军文工团团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任教员,1959年开始独立拍片。谢铁骊少小失学,完全靠天资聪颖和刻苦自学成长为一位著名电影艺术家。代表作有《暴风骤雨》、《早春二月》、《智取威虎山》、《海霞》等。是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
2015年6月19日,中国电影著名导演谢铁骊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❻ 豆瓣评分最高的十部国产电影

《活着》

张艺谋豆瓣评分最高的一部作品。曾获得戛纳评审团大奖,葛优凭借此片夺得当年的戛纳影帝。

《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简单来说就是讲述福贵是怎样看着自己身边的人是怎么被时代一个一个弄死的。

《天堂回信》

不算热门的一部国产片,豆瓣9.1分, 只有一万多人看过。本片是国产儿童电影的代表作,讲述晨晨与爷爷孙儿相依为命的故事。

《我不是药神》

基本不用介绍,之所以看哭除了表演还有故事的普世性。

很难不在中国家庭里找到一个看病难看病贵的人。正如本片最让人泪目的一场戏是患癌症的老奶奶对着周一围饰演的警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谁家还没个病人呢?

《高山下的花环》

第三代导演谢晋的代表作之一,豆瓣高达8.7分,国产最佳战争片之一。也是后续国内战争片争相模仿的对象。

背景和《芳华》一样是越南战争,但本片颇为大胆,战争部分其实不多,更多的集中于战后牺牲军人及其家人的安抚问题。

《我们俩》

如果是其他几部都是亲情,这部则是两个陌生人之间的情谊。

冬天,在某个四合院孤孤单单生活的老太(金雅琴)迎来一个来北京求学的外地女孩(宫哲)。两人又互相看不顺眼到渐渐成了彼此的依靠。老奶奶扮演者金雅琴拿了当年的东京影后。

《我们天上见》

蒋雯丽初执导筒令人惊艳的亮相。上世纪70年代末,小女孩蒋晓兰(朱一诺 饰)和姥爷(朱旭 饰)相依为命。早年因战乱和疾病,姥爷几乎失去所有的亲人,因此这个调皮又善良的外孙女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晓兰一天天长大,而姥爷却慢慢地老去。

《那山那人那狗》

第五代导演霍建起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好的电影。儿子(刘烨 饰)高考落榜不得已回到大山中的家后,做了大半辈子山村邮递员的父亲提前退休,安排儿子接下自己的工作。

儿子上班第一天,父亲千叮咛万嘱咐之后仍不放心,带上长年在其左右的忠实老狗决定陪儿子再走一趟送信之旅。

《万箭穿心》

讲述90年代的武汉,丈夫提出离婚、妻子发现丈夫出轨、无家可归的婆婆要入住新家,丈夫在一系列打击下自杀。这个家庭开始瓦解,个性倔强的李宝莉不愿妥协,决意撑起这个家。

而故事最后,什么都离开了这个女人,她只能骂着脏话继续活下去。

《亲爱的》

也不用过多介绍,基本是全员泪人,每个人都贡献了最好的表演。故事是催人泪下的失孤,这是扎在很多中国人心上的一根刺,越长越大的那种。

从《地久天长》我们几乎都能明白孩子对于一个中国家庭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延续香火,还是最重要的情感纽带。不管是失独还是失孤,都是难以言喻的伤痛。

《相爱相亲》

张艾嘉集大成的一部作品,讲述家族里老中青三代女人的故事。

岳惠英(张艾嘉 饰)的母亲去世之后,惠英最大的念想就是将远葬在乡下的父亲的坟迁回城里,和母亲葬在一起,这个念头让她和父亲的原配姥姥(吴彦姝 饰)之间爆发了巨大的矛盾。

❼ 中国第三代导演指的是哪些人代表有谁

  1. 第三代导演指的是在建国后走上电影艺术创作的一批导演,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北影厂四大帅”——成荫、水华、崔嵬和凌子风,以及“二谢”——谢铁骊和谢晋,其代表的作品有成荫《南征北战》、水华《林家铺子》、崔嵬《红旗谱》和《小兵张嘎》、凌子风《中华儿女》、谢铁骊《早春二月》、谢晋《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和《芙蓉镇》等等。

  2. 第三代导演的创作,以谢晋为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文革前,第二阶段是文革后,第三阶段是90年代。其创作特点追求现实主义风格,深入、深刻的揭示和展现生活矛盾冲突的本质,注重在人物身上注入中国美德,使人物赋予一种道德审美性,进而引起观众共鸣。

❽ 中国从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有哪些

中国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如下:

1. 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 。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

2. 第二代导演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

3. 第三代导演 :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 第四代导演: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 第五代导演: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第五代” 年轻电影人因为历经文革浩劫,接受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形成新的价值观、美学观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识、反思思潮相适应。

6. 第六代导演:例如王小帅的《十七岁单车》,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张元的《过年回家》,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三位导演。

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另一个共同特色是:他们都各有话说,第六代导演所叙述的故事,是他们各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如果能大量的呈现出来,才能显露出一个社会和文化的多元生机。

7. 第七代导演 :这里的“第七代导演”,是指在新千年之后走上导演岗位,开拍第一部电影的“新生代导演”。他们多是7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的电影的基本命题、所关注的对象,以及表现手法、风格,都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作品有所不同,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新的电影意识的诞生。

“第七代导演”,其实是个很不规范的概念。因为这一称谓既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也没有广泛流传;这里所归纳的导演群体,目前也尚未形成一个可以归纳为“代”的较为统一的性格、风格和流派。

注意:

其实到今天为止的七代导演名号的又由来是第五代导演所作的《黄土地》,陈凯歌1985年的《黄土地》在中国电影行业里面砸了一个坑,业内把这个坑叫第五代导演,而后几年,第五代导演源源不断地往坑里填料。

直到1988年的《红高粱》出现,因为实在是太厚重,好的是把坑填满了,坏的是坑给砸穿了,至此第五代导演的辉煌艺术创作时期结束,开始步入体制化的商业片,虽然后有《蓝风筝》、《霸王别姬》、《活着》三部影片为第五代导演出彩了一手,但个人化、艺术化的第五代导演时代已经于1988年结束了。

但是正是因为第五代导演的出彩,在首拿国际三大奖中的金熊奖(1988·《红高粱》)之后,业内开始捋了捋中国导演的辈分,在第五代之前是完全得以区分的,这全是靠时代的划取和整体的创作方向等原因限制。而到了第六代导演开始80年代,第五代也开始慢慢走向商业化,脱个人性而类型化,当代商业片最为成功的当属好莱坞(Hollywood,又称荷里活,位处美国洛杉矶)。

❾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为第一阶段。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
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已过中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进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

❿ 中国导演到第几代了

中国导演到第六代了。

第一代导演是指20世纪初至20年代活跃的导演,这一批大概100人左右。电影作为新兴事物传入中国,这一批人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电影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跃在30,40年代,部分导演直到50年代,甚至80年代仍活跃在工作岗位上,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黄金年代,导演们相较于前辈开始从单纯的娱乐上走向反映现实的苦痛,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

第三代导演活跃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大概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文 革结束,这是中国电影曲折发展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芙蓉镇》,《白毛女》,《小兵张嘎》等。

第四代导演主体是6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这也是他们与前辈的不同之处,以前大部分导演都是由戏剧工作者或者文艺工作者编导的,与正规科班出身有很大不同,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开创出第二个电影黄金年代。

第五代导演是现在一直活跃在影坛上的,他们大部分是8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包括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因为切身经历过十年浩劫的影响,第五代导演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

第六代导演成长的时候正好是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发展,所以风格不像第五代导演一样统一。第六代导演基本都人到中年,拍摄作品总量超过百部。其中贾樟柯、王小帅等也多次获得包括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在内的多个奖项及提名。

阅读全文

与第三代导演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般在上海看一部电影要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991
廊坊电影院开门吗 浏览:231
英文电影经典台词短的 浏览:7
免费看提着心吊着胆电影完整版 浏览:70
2019年最新英文电影 浏览:360
恶狼电影高清完整版 浏览:340
石家庄北国超市电影院 浏览:745
苏联电影夏伯阳图片 浏览:49
德州电影院4d电影片 浏览:222
大年初一完整版电影 浏览:619
那个网站免费下电影票 浏览:583
赌侠粤语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 浏览:807
为什么香港音乐电影情 浏览:581
六个法国警察电影喜剧 浏览:681
二刷电影是什么感觉 浏览:720
一部女主叫阿雅和娜娜的泰国电影 浏览:920
后来的我们电影结局是悲是喜 浏览:841
有女王的英文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590
找个爱情电影看一看 浏览:829
浴血无名川电影观后感作文 浏览: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