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永不消逝的电波》女导演是谁
《永不消逝的电波》女导演是王苹。王苹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女导演,原名王光珍,回族,生于江苏南京。回族女子王苹,是著名电影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个女电影导演、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85年离休。王苹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0年12月28日著名电影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女电影导演王苹病逝,享年74岁。
《永不消逝的电波》女导演生涯
回族女子王苹,是著名电影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个女电影导演、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85年离休。在建国后34年中,她导演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红军不怕远征难之歌和脍炙人口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勐垅沙槐村庄等许多故事片,担任闪闪的红星艺术顾问。
2.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王苹。
王苹(1916.9-1990.12),原名王光珍,回族,江苏南京人。
以下是她的生平以及作品的相关介绍:
1931年,王苹考入南京一中高中师范科。在学校结识水华等人,并参加了“磨风艺社”。毕业后,她被保送到南京兴中门小学教书 。1933年10月,上海左翼剧盟陈鲤庭和宋之的吸收磨风艺社集体加盟,成立南京分盟,王苹成为南京分盟唯一的女性。
1934年加入左翼戏剧联盟南京分盟,在多部进步和抗日的影片中扮演过角色。1949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0年调总政文化部电影处,1952年参与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筹建工作。
1955年授予少校军衔。1988遍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12月病逝,享年74岁。
3.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谁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王苹,她执导的影片《柳堡的故事》,被誉为新中国的一缕温柔。王苹于1916年的9月2日出生在南京市一个回族家庭,原名王光珍,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又是父母老来得子,因此备受宠爱,也养成了后来王苹敢闯敢干的性格。
王苹(1916-1990)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执导过多部脍炙人口的优秀影片,《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槐树庄》《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均是在中国电影史上留名的佳作,她执导的八一厂建厂后的第一部故事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开创了八一厂摄制战争电影的先河。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王苹即主演了话剧《娜拉》,造成轰动全国的“娜拉事件”,抗战期间她积极参加演剧队,投身到抗日宣传之中,在解放区与上海之间的地下交通站从事地下工作,这一切使王苹导演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4.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______________,作品有_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王苹,一生的作品有许许多多,其中有她导演的、助理导演的也有她一起参演的。她导演的作品主要有《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我们是八路军》、《东方红》、《柳堡的故事》、《中国革命之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等,其中《中国革命之歌》是她在1985年为例建国35周年而导演的作品,而且这部电影荣获了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特别奖,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她的导演水平是如此的高超。
她的作品可以说非常的多,也导演出了她们的那个时代,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的她,肯定当时既是高兴,也是担心,担心作为第一人的她,压力肯定也是非常的大,但她却做得那么好,值得我们敬佩,也就是我们常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不仅要走出来,更要走好。
5. 《永不消逝的电波》女导演是谁
《永不消逝的电波》女导演是王苹。
王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执导过多部脍炙人口的优秀影片,《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槐树庄》《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均是在中国电影史上留名的佳作。
她执导的八一厂建厂后的第一部故事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开创了八一厂摄制战争电影的先河;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王苹即主演了话剧《娜拉》,造成轰动全国的“娜拉事件”。这一切使王苹导演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永不消逝的电波》王苹的创作背景
王苹在抗战前、抗战初期、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从事进步文艺工作,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她的丈夫宋之的到了解放区,王苹配合丈夫的工作,带着两个孩子在上海,和地下交通站保持联系,送信、买药品,摆脱特务的盯梢,两年中出色完成任务,没有出现一次纰漏。
这一地下工作的经历为她之后《永不消失的电波》的创作积累了实际经验,成功塑造了李侠、何兰芬两个坚定淳朴的艺术形象。
6. 《霓虹灯下的哨兵(1964)》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霓虹灯下的哨兵(1964)》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5sFbPwqiR8agxRlPg8q02g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决问题,是霓虹灯下的哨兵。
《霓虹灯下的哨兵》是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剧情片,由王苹、葛鑫执导,徐林格、马学士、袁岳、陶玉玲等主演,于1964年上映。
该片根据沈西蒙创作的同名话剧改编,讲述了上海解放初期,负责警卫上海南京路的解放军某部八连的战士们在党的领导下,抵制住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保卫革命胜利果实的故事。
剧情简介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八连在解放上海之后,负责警卫南京路。虽然上海已经解放,但是美蒋的残余势力仍在暗中活动,妄图用资产阶级的香风毒气来瓦解我们解放军战士的斗志。三排长陈喜在进驻南京路后,受到香风毒气的熏染,不仅扔掉有补丁的袜子,还嫌弃妻子春妮太土跟不上潮流。新战士童阿男自由主义思想严重,受到批评后竟离开连队扬长而去。班长赵大大看不惯这大上海,闹着要到有仗打的地方去。指导员路华和连长鲁大成觉察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决定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从阶级教育着手,进行“敌前练兵”。这时,童阿男的姐姐遭到特务分子的谋害,幸亏路华、鲁大成等掌握了情况及时搭救,并逮捕了特务阿七。这件事使战士们提高了觉悟,在路华等的教育下,他们决心痛改前非,纷纷报名参加志愿军赴朝参战,陈喜、赵大大、童阿男等被光荣批准了。
8. 《霓虹灯下的哨兵(1964)》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霓虹灯下的哨兵》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d5iRFe_k_tnqB3vxjbPYGg
9.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谁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孙维世。孙维世1921年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其生父孙炳文是朱德的挚友。作为周恩来的养女,她又有“红色公主”之称,在演艺、导演、翻译等多方面建树颇多。
作为留学苏联的第一个女导演,她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引入中国,她导演的《钦差大臣》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上演的外国古典剧目。她担任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训练班的班主任时,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导演人才。她与焦菊隐、黄佐临并称为新中国三大戏剧导演。
(9)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导演王苹扩展阅读:
孙维世从苏联回国排的第一个话剧是《一场虚惊》,是给广大农民、解放军看的,她导演的最后一场戏是《初升的太阳》,是深入大庆油田工农兵而作,她的感情始终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孙维世主要导演作品有:《一场虚惊》《保尔·柯察金》《钦差大臣》《小白兔》《万尼亚舅舅》《西望长安》《一仆二主》《同甘共苦》《大雷雨》《黑奴恨》《叶尔绍夫兄弟》《汾水长流》《初升的太阳》等,这些无一不是新中国话剧史上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