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知道书中个主角的详细资料:
罗恩
罗恩
1.罗恩是亚瑟·韦斯莱和莫丽·韦斯莱之子,他有五位哥哥:比尔·韦斯莱、查理·韦斯莱、珀西·韦斯莱、弗雷德·韦斯莱和乔治·韦斯莱,与及一名妹妹:金妮·韦斯莱。
罗恩的爸爸是魔法部麻瓜人工制品滥用局的员工,薪金不高,所以罗恩大多数的东西都是二手的,他很在意这一点。(要是我我也在意)
罗恩与哈利在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第一次见面,他们一同坐在霍格沃茨特快列车(霍格沃茨特快)的包厢内,罗恩向哈利展示他的宠物老鼠斑斑,而哈利则与罗恩分享零食。~~
罗恩喜欢玩巫师棋,并且热心教哈利怎么玩。罗恩自从在他还是一个小孩子时,遭受他的兄弟弗雷德和乔治将他怀中的玩具熊变成大蜘蛛后,从此罗恩十分恐惧蜘蛛。罗恩在霍格华兹的宿舍房友是哈利·波特、纳威·隆巴顿,西莫·菲尼甘和迪安·托马斯。
在《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中,爱棋的罗恩证明自己的棋术高超,他牺牲了自己(当然后来恢复过来)赢得比赛,使得哈利通过了守护魔法石的巨大巫师棋盘。
在《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中,罗恩驾驶父亲的飞天汽车撞入打人柳,结果他的魔杖折断了。魔杖以后都不能发挥正常功效:首先,当德拉克·马尔福骂赫敏为泥巴种,罗恩设法诅咒他,怎知诅咒反弹回他身上,和以后当吉德罗·洛哈特教授使用它来修改罗恩和哈利的记忆时,咒语反弹回他身上。罗恩并且面对他最怕的东西,蜘蛛,他和哈利进入禁忌禁林的蜘蛛殖民地
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罗恩的老鼠斑斑真正身份是化兽师彼得·佩迪鲁(小矮星彼得),后来小天狼星布莱克寄发他一头猫头鹰作为报偿,他的妹妹金妮命名为小猪猫头鹰的原名是"朱薇琼
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他和哈利因为误会而冷战几个星期,不过在哈利第二个考验中,罗恩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他加入了邓不利多的军队(从“防御联盟”Defense Alliance一词延伸,同样简称DA),并且完成了他的第五学年。
2.奥尔布莱希特.冯.罗恩(Albrecht von Roon).普鲁士/德意志著名军事家.与俾斯麦,毛奇并称为德国"三巨头".
赫敏·格兰杰
简历
全名: 赫敏·简·格兰杰(Hermione Jane Granger)
年龄:17
生日:1979年9月19日
学院:格兰芬多
绰号:万事通(但许多学生更敬佩她的智力)
特征:浓密蓬乱的褐发,只有用大量速顺滑发剂才能控制住。直到四年级时她才除去自己的大板牙,但那是在一场魔咒事故之后。
血统:麻瓜出身
家族:父母均是麻瓜牙医。现在争论焦点在于她是否还有个姐妹。JK罗琳说过她曾经想写但最终放弃了。由此可见她确实没有姐妹,她是家中的独女。
星座:处女座
头发颜色:褐色
眼睛颜色:咖啡色(巧克力色)
宠物:克鲁克山(猫,姜黄色,罗圈腿)
专长:学习、逻辑推理
最喜欢的科目:算术占卜
最厌恶的科目:占卜
唯一不是最优秀的科目:需要实践的黑魔法防御术(其实也是良好) 占卜
首次提及:魔法石第六章
概述:赫敏于1979年降生在一个十分正常的麻瓜家庭。相信直到收到霍格沃兹来信之前她一直就读于麻瓜学校。许多资料可以说明这一点。
大陆版的译名为“赫敏·格兰杰”,台湾版的译名是”妙丽·格兰杰”。因为现在大陆卖的很多盗版DVD用的是台湾版的,所以会是叫”妙丽”,至于”格兰杰”是她的姓氏 .
概述
赫敏·格兰杰,《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女主角,哈利和罗恩的好朋友。许多读者都喜欢她的自信和智慧。魔法学校里的高材生,和哈利,罗恩是学校里的三人组。事实上,她就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Rowling在书中的影子。
赫敏·格兰杰(Hermione Granger),是英国作家乔安·凯瑟琳·罗琳的儿童奇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人物。
人物解析(1)
赫敏非常爱钻研,有时显得独断独行。她渴求知识的态度在他们许多的冒险之中证明有用。她在学校中喜爱的当中一个主科是算术占卜。赫敏的父母都是麻瓜牙医,赫敏在霍格沃茨的宿舍房友是帕瓦蒂和拉文德。
赫敏(Hermione)的名字正确发音是Her-my-oh-nee,这是她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表示的。赫敏名字的正确发音是读者最常见的问题。因此作者在这本书里狡猾地安排赫敏教威克多尔·克鲁姆怎样正确发出她的名字发音(但没有成功)。赫敏的名字来自威廉·莎士比亚的著作《冬天的故事》。赫敏也是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的变体。
哈利和罗恩最初在一年级时不喜欢赫敏,罗恩更表示希望他与赫敏不要派同一学院。其后,他们对赫敏渐渐改观:她在卫生间里哭泣,途中受到巨怪袭击,他们救了赫敏,其后又向麦格教授说谎,以免他们受罚,自此之后,两人成为她的好友。赫敏和罗恩的个性使他们常常争吵。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赫敏帮助哈利通过魔鬼网和逻辑推理。
在二年级,她得知“泥巴种”的真正意思,罗恩保护她,在她受侮辱之后向德拉克·马尔福施咒,其后赫敏研究蛇怪时被石化,她在事后才得知哈利和罗恩救了罗恩的妹妹金妮·韦斯莱。
在三年级,赫敏再被她的朋友疏远,首先当她疑神疑鬼关于哈利的圣诞节礼物:火弩箭扫把,和将之报告给麦格教授,使她没收扫帚,并且当罗恩指责她的猫克鲁克山,杀害他的宠物老鼠斑斑。当她的朋友疏远赫敏时,她帮助鲁伯·海格为鹰头马巴克比克的审判做准备,虽然这些努力都是徒劳无功。最后她和哈利帮助巴克比克逃脱。赫敏被戏弄(特别是斯莱特林)关于她松散头发和“万事通”倾向和马尔福对海格的侮辱让她第一次如此气愤,打了马尔福一耳光。
赫敏对西比尔·特丽劳妮教授和她的科目占卜学反感,当她被指责不适合占卜学,就干脆在教室中表示不再修占卜学,打包走人。尽管赫敏不可能读所有科目,但她仍然要求使用时间器,使她及时回去适合的时间来上课,她和哈利使用时间器来抢救小天狼星·布莱克。
在她的第四年级,她注意到家养小精灵的不公平对待,于是她决定成立组织“家养小精灵福利促进协会”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Elfish Welfare,简称“小精灵福进会” “SPEW”这组织首字母缩略词不幸的与英文“呕吐”的意思相同。她成为三强争霸赛德兰姆参赛者威克多尔·克鲁姆的舞伴,使得罗恩吃醋。她发誓对丽塔·斯基特复仇,丽塔是传播关于哈利和她自己谎言的记者。她以后确定,丽塔·斯基特是非法的阿尼马吉和设陷阱捉她。书中暗示,她成为金妮的好友。
赫敏继续推动家养小精灵福利促进协会。在她的第五年级,她为家养小精灵编织衣服,希望让他们自由(结果家养小精灵拒绝清洗葛来芬多塔,因此,这任务留给多比)。她知道丽塔·斯基特是非法的阿尼马吉,随后敲诈她要写文章陈述佛地魔(伏地魔)的回归。赫敏并且产生成立邓不利多军(简称DA)的想法,介入了魔法部神秘部门的争斗,她可受了重伤。
赫敏对学习和家庭作业可费尽心思。她通过了普通巫术等级测验(O.W.Ls)。暗示她是成绩最好的一个,虽则在天文学由于一个中断可能影响成绩。她可能也能通过超级疲劳轰炸式的巫术测验(N.E.W.Ts)。
赫敏和罗恩成为格莱芬多的级长,赫敏有规则遵守的倾向,但是,必要时(特别和多洛雷斯·简·乌姆里奇)会提出造反,包括形成邓不利多军。
在六年级,她与罗恩·韦斯莱的关系从朋友渐变为恋人,她与威克多尔·克鲁姆的书信来往使罗恩嫉妒,而罗恩与拉文德的短暂恋情使赫敏吃醋,并用考麦克·麦克拉根气他。
人物解析(2)
首先,现代麻瓜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反对巫师了。尽管巫师们还是与他们保持距离并严密保守秘密,但麻瓜已经慢慢开化接受巫术魔法了。
其次,乍看之下霍格沃兹保密措施并不彻底。毕竟,赫敏说当收到霍格沃兹来信时她很吃惊,至少她感到很突然。这样一封信如果落到厌恶魔法的人手里,那整个魔法世界很可能马上就被曝露。由此我们可以推测,霍格沃兹代表明显在赫敏的魔法潜力显露出来时就接触过格兰杰家,即使赫敏自己没提起过。
格兰杰夫妇非常放心让女儿到苏格兰荒原的一个寄宿学校去读书,如果没接到霍格沃兹的来信他们不会这么安心的。大概他们是让赫敏为到霍格沃兹念书作好充分准备,同时也给女儿一个惊喜。
赫敏到霍格沃兹不久就成为全年级最聪明的学生。她不仅知道每个问题的答案,还记得读过的每本书的内容,并乐于将自己的知识告诉别人。因此她的求学生涯开始不久就获得了“格兰芬多万事通”的绰号,她因每堂课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并乐此不疲而扬名。斯内普教授却并不喜欢这一点。
这无意中使她在学生中的名声跟管理员费尔奇一样不讨好。她很在乎自己的名誉也希望可以交到更多朋友,但始终无法控制自己想成为顶尖学生的本能。魔咒课后她无意中听到罗恩·韦斯莱对她无礼的评价,她非常难过,一个人躲在盥洗室哭了一天。对她而言这是场灾难,1991年的这一天奇洛教授将巨怪放入了霍格沃兹。
哈利和罗恩为了救她被迫闯入女生盥洗室面对巨怪。除了与之搏斗他们别无它法,机缘巧合之下他们打倒了巨怪。而赫敏则向随即赶来的麦格教授撒了谎隐瞒了事实,她第一次有了两个朋友。
虽然她还是以前的那个她,但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她平静了下来。她依然渴望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她抑制住了谴责破坏校规的学生的渴望,也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身上。
因此,她终于将自己融入校园生活中,慢慢变的受欢迎起来,当然她还是班上的第一名。一个麻瓜出身的巫师居然样样领先,这个事实令许多纯血统狂热者比如德拉科·马尔福恼怒,但他在六年级渐渐明白这不是他能办到的。
在六年级时,赫敏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友好、乐于助人、通情达理的女孩,虽然她还是带点专横、热心帮助不要她帮助的人(还记得“呕吐”吗)。在她四年级的时候甚至还引起了年长她许多的威克多尔·克鲁姆的注意。克鲁姆很喜欢赫敏,但他们的关系也就仅仅维持到克鲁姆返回德姆斯特朗为止。
从那时到现在,赫敏一直与克鲁姆保持联系——他们成为了笔友。其实她真正喜欢的是罗恩·韦斯莱。她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女孩了,可以明白自己真正的感情,在三年级她第一次察觉自己喜欢罗恩,虽然那时罗恩尚未注意到她。在四年级罗恩虽然生气却还没发觉,他们的关系依然悬而未决,也许他还没有准备去接受一段感情所以一直逃避。赫敏希望可以打破僵局,罗恩的态度令她一直受挫。“罗恩,你是我见过最迟钝的人。”
第六年他们的关系稍有进展,至少罗恩认清了自己对赫敏的感觉,但他依然逃避。事实上,当他发现赫敏跟克鲁姆的关系后,他的恼火以及种种反应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只有当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后,罗恩和赫敏才最终认识彼此的感情,他们的关系才能更进一步。
另一方面,赫敏跟哈利的关系一直很稳定。他们的友谊在经历过最初的艰难险阻后一直持续而稳定地发展着,赫敏一直都是哈利的知己。邓布利多甚至允许哈利将预言和他担负的责任告诉罗恩和赫敏。在校长逝世后,赫敏成为仅有的知道完整预言的三人之一。
也许由于赫敏的麻瓜出身,她是将魔法当作一门科学而不是一门艺术来学习。这与魔法家庭一出生周围就都是魔法环境的孩子们不同。而这点在守护神咒中就体现出来,施展这个咒语必须回忆一段快乐的往事。虽然她博学,考试也总是拿第一,但赫敏掌握的毕竟只是理论。她认为哈利比她有天赋因为哈利天生的魔法操控力,而她所学只是数量上占有优势。因此在五年级的时候赫敏暗示哈利比自己强,推选他成为他们邓布利多军的首领。
尽管如此,但赫敏无疑是个才华横溢的女巫,她得到11个OWLs证书也说明了这一点,其中有10个达到“优秀”。她只专心于修习10门课而达到这个水平是很棒的,尽管她在三年级放弃了麻瓜研究但她还是拿到了及格。在六年级她选了7门NEWTs课,虽然邓布利多过世了,但她一定还会参加这些考试。
赫敏的宠物是只拥有一半猫狸子血统的叫作克鲁克山的猫——刚好反映了她的个性。克鲁克山非常聪明,而且具备格兰芬多的勇气,从尖叫屋棚他奋力保护小天狼星·布莱克这一幕就能看出。赫敏势必要卷入与伏地魔的斗争中去,她的性格习惯将为她取得先机,她也需积聚更多才能及勇气。在六年级终,邓布利多的死撼动了每个人的心灵,她(还有罗恩)许诺将会帮助哈利战胜伏地魔而不是返回学校继续学业。哈利阻止了他们,但赫敏毕竟不是个听人阻止的女孩。看来她的七年级将在危险活动中度过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在教室苦读。
演员:赫敏·格兰杰
姓名:Emma Watson
译名:艾玛-沃特森
生日:1990年4月15日
出生地:英国牛津市
代表作:《哈利波特》系列她唯一参加过的银幕演出就是四部《哈利波特》电影,但毫无疑问,这已经足够让她红透半边天了,这个角色已经深入人心,甚至有些人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她也一定是满头的棕色头发。但对她来说,电影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在业余时间里,她还是坚持自己的爱好,曲棍球和辩论。
在四年里,哈利·波特同学除了学业进步、魔法能量升级之外,在思想品德和公民意识方面也不断进步,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男子汉。不过,他毕竟还是年少气盛,在控制情绪、待人接物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集体主义
优点:运用咒语解救学校;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胜出,为学校赢得荣誉
哈利·波特同学自从加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就表现得相当有集体意识,这一点上,校长和各位老师都相当欣赏。一年级时,哈利·波特同学才刚刚学会骑飞天扫帚,就被选为学院魁地奇的狙击手。当所在队伍被对方追成平手时,哈利同学勇敢地追逐足以代表150分的“飞天贼”,冒着直撞地面的危险,逮住金色飞球,帮助所在队伍夺得胜利。
二年级时,哈利·波特同学的表现更为突出。虽然因为懂蛇语而受到了部分同学和老师的怀疑和排斥,但在许多同学都被石化、学校面临将要关闭的危机,哈利同学和同伴运用魔法咒语,无惧毒蜘蛛的袭击,破解了密室的秘密,解救了整个学校。四年级,作为年纪最小的参赛者,哈利同学顺利并出色地完成三项比赛,为学校赢得荣誉。
环保意识
优点:放生巨蟒救走鹰马
不足:撞坏不少树木,应注意保护校园的花草
哈利·波特同学在四年中与多种不同类型的动物成为朋友,其中有蟒蛇、白猫头鹰、鹰马、蜘蛛……成为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中动物朋友最多的学生。早在入学前,哈利·波特同学已经好心地放生动物园里的巴西巨蟒。入学后更是亲切地对待每一位动物朋友,无论高矮肥瘦、一律真诚以对。三年级的时候,哈利·波特同学在动物保护方面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好朋友鹰马被判死刑,哈利·波特同学冒死把时间倒流,在魔法部部长和邓不利多校长的眼皮底下,把鹰马救走。不过在二年级的时候,哈利·波特同学就曾经伤害了学校门前的“打人柳”,驾驶的飞天车撞坏了不少树杆,希望以后可以注意保护校园的花花草草。
文明礼貌
优点:善待制造谣言的同学;帮助校长恢复教职
早在一年级的时候,哈利·波特同学就经常拜访住在城堡外的海格教授,并与海格教授成为好朋友。二年级,邓不利多校长和海格教授分别遭到解雇和监控的处分,哈利仍然不离不弃,依靠自身的力量找出密室的秘密,还海格教授的清白,邓不利多校长也得以恢复教职。三年级的时候,哈利·波特和赫敏·格兰杰同学用“时光转换器”逆转时间,解救哈利·波特同学的教父小天狼星布莱克。四年级,虽然深受谣言之苦,但哈利·波特同学还是能够保持礼貌对待谣言的制造者丽塔同学,难能可贵。
男女平等
优点:在赫敏影响下十分尊重女性;虽不能与心上人共舞,依然保持良好的绅士风度
哈利·波特的男女平等意识,首先来自好友赫敏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中,赫敏充分发挥“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自强精神,不但学习成绩出色,在课堂上与老师对答如流,而且机智勇敢,成为哈利闯过重重难关的最佳帮手。二年级时,她配制变身水帮助哈利了解真相。四年级,她更运用哈利和荣恩都没有学会的高超魔法:“时光倒流”,成功拯救鹰马和小天狼星。就连流氓学生前来挑衅时,也是赫敏挺身而出,干净利落地制服对方。如此出色的女性好友,令哈利·波特培养出尊重女性的优良品德。四年级时,在盛大的圣诞舞会上,哈利·波特虽然不能与心上人张秋同学共舞,但依然保持良好的绅士风度。
锄强扶弱
优点:勇于与黑暗势力作斗争
不足:经常擅闯学校禁区,遵纪守法意识有待加强
一年级时,涉世未深的哈利·波特同学已经敢于与伏地魔斗争,避免魔法石落到伏地魔的手中。到了二年级,他变得更加英勇,不但进入密室消灭“石化惊魂”的凶手蛇妖,还只身抗击法力高强的少年伏地魔,拯救了整个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获得了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四年级,伏地魔重生,整个魔法世界都面临重大的挑战。年纪轻轻的哈利·波特同学依旧发挥敢于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优良作风,与能力比自己强很多倍的敌人抗争到底。
哈利·波特同学经常擅自闯入学校的禁区,纪律意识还有待加强,但念在动机纯正,都是为了消灭不良分子和保护学校、同学,学院不予追究,希望哈利·波特同学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学会自我保护,在知会校方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新时代的英雄本色,另外也希望哈利·波特同学能够遵守课堂的纪律,杜绝上课迟到开小差的行为。
2.如哈利的父母是怎么样的巫师有多出色?他们俩都很聪明,正义,詹姆在魁地奇方面很有天赋;而莉莉在魔药方面很有天赋.
3.罗恩的父母好象和哈利的父母是朋友?不是,他们不认识.
4.还有邓布里多为什么是最优秀的巫师?
阿不思·邓不利多
阿不思·邓不利多
全名:阿不思•珀西瓦尔•伍尔弗里克•布赖恩•邓布利多
Albus Percival Wulfric Brian Dumbledore
国际魔法师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Wizards)主席
威森加摩(Wizengamot)即最高巫师法庭(the Wizard High Court)首席法师
梅林爵士团一级勋章(Order of Merlin, First Class)
照片及简介长期出现在巧克力蛙卡片上(这……凑数)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
是凤凰社的创建人
1945年击败黑巫师格林德沃
发现龙血的12种用途
与合作伙伴尼可·勒梅在炼金术方面卓有成效
爱好室内乐和十柱滚木球戏
外表:又高又瘦,巫师气质突出
有飘逸的银白色(年轻时是赤褐色)长发和胡子(有几英尺长,可以束进腰带)
长长的鹰钩鼻,好像折断过几次
半月形眼镜
明亮湛蓝的眼睛,极具穿透性(像X光)
手指修长,说话时经常把指尖对在一起
左膝盖上有疤痕,是一副完整的伦敦地图(!?)
写得一手细长的,圈圈套圈圈的字
最喜爱的麻瓜食品:柠檬雪糕
喜爱的零食:覆盆子果酱
酸味汽水
太妃手指饼
滋滋蜂蜜糖
蟑螂堆
冰镇柠檬汁
不喜爱的零食:比比多味豆(吃到过很难吃的口味还有耳屎)
宠物:凤凰福克斯(羽毛红金相间,极为忠诚,能携带极为沉重的东西,眼泪有疗伤作用)
着装:一件长袍,披一件拖地的紫色斗篷,登一双带搭扣的高跟靴子(第一部第1章)
长长的羊毛晨衣,戴着睡帽(第二部第10章)
华贵的深绿色长袍,上面绣着许多星星和月亮(第四部第12章)
深蓝色长跑(第五部第8章)
布满银色星星的深紫色长袍(第五部第11章)
雪白的睡衣,外罩一件紫底镶金的便袍(第五部第22章)
黑色的旅行斗篷,头戴一顶尖帽子(第六部第3章)
紫色的魔法长袍上点缀着金色的星星(第六部第8章)
考究的紫红色天鹅绒西服(第六部第13章)
办公室:位于霍格沃茨八楼,门口有只巨石兽看守
巨兽身后是一道活动的螺旋型楼梯
楼梯尽头是一扇闪闪发亮的栋木门,门上有狮鹰首形状的铜门环
圆形的办公室墙上都是历届校长照片
细长腿的桌子上有许多精致的银器,旋转着喷射雾气
桌后面的一块搁板上是分院帽
门后一根高高的镀金栖枝上呆着福克斯
他有一个弟弟 名字叫阿不思福(具体不名,只从穆迪口中得知是个奇怪的人,也是凤凰社的成员)
毫无疑问 邓不利多是哈利最好的朋友和老师
也是目前出现的所有的巫师中法力最高的一个
他料事如神 也是黑魔王唯一害怕的人
他做过伏地魔的老师 并且是最早看请他的人
拒绝了他要到霍格沃茨任教的请求
对待家养小精灵的态度很有趣
第四部 识破了小克劳奇假扮的穆迪 救了哈利一命
并努力警告人们伏地魔的归来 以至于和魔法部产生分歧
第五部中 他曾经一个人击败福吉 德力士 沙克尔 还有乌母里奇
并且在最后与伏地魔的战斗中成功将他压制住
再次救了哈利一命 并告诉了哈利那个预言
在第六部中 他为了破坏黑魔王的魂器
先是废掉了一只手臂
然后因为喝掉了药水而自废功力(虽然发现白喝了)
在第六部结束被斯内普以阿瓦达杀掉...
且在第七部中不会复活了
伏地魔
小说《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主要人物
哈利·波特的死对头,就是他杀死了哈利的双亲。
中文译名:伏地魔
英文名:Voldemort
原名:汤姆·马沃罗·里德尔
原英文名:Tom Marvolo Riddle
生日:12月24日(还有一种说法是12月31日)
年龄:69
食死徒对他的尊称:黑魔王(The Dark Lord)
学院:斯莱特林
特征:曾经是个高个子、墨黑色头发的英俊男孩,伏地魔在袭击哈利失败被自己阿瓦达索命咒反弹回自己身上的时候失去了肉身。14年后,他终于通过自己设计的方法复活了。但那不是他原先的身体了。现在的他消瘦苍白,两只眼睛红彤彤的,鼻子像蛇的鼻子一样扁平,鼻孔是两条细缝。
血统:混血(母亲:巫师)
家族:麻瓜汤姆·里德尔的儿子,母亲是巫师,是萨拉查·斯莱特林的直系血亲。他的父亲在得知他母亲是个女巫时抛弃了他们。而他母亲在生下他很短的时间就死了。汤姆长大后杀死了里德尔家所有的人(祖父,祖母以及父亲)。
首次提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一章
概述:
他还没出生就被父亲抛弃,在他的母亲死去后,汤姆在一家麻瓜孤儿院长大。他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知道自己身世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在他升入霍格沃兹高年级的时候,已经成了学校最出色的学生,而他对除纯血统外的巫师的歧视也日益曝露出来(他假装自己是纯血统的)。
他用权威来伪装他肮脏的人格,成为了学校男生会主席,还得了至少一个杰出贡献奖。讽刺的是,明明是他自己打开的密室,居然诬陷别人并因此获奖。
直到现在,汤姆依旧着迷于他斯莱特林继承人的身份,他自己给自己取了个新名字:伏地魔。毕业时他没跟任何人一起,而是独自开始周游世界(在中途杀死了里德尔一家),他慢慢开始陷入黑魔法的沼泽无法自拔。
几年后,伏地魔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中,开始了他称霸巫师世界的自认为能为萨拉查·斯莱特林取得荣耀的伟大计划——清除巫师界的泥巴种。他聚集了一群追随者,称为食死徒,着手于控制人心。
凤凰社建立跟他进行对抗,并取得胜利。但却是他自己将自己引向失败。他听到一个预言,一个男孩将会成为他的死敌,拥有比他还要强大的力量可以彻底战胜他。在凤凰社的叛徒——小矮星·彼得——的帮助下,他找到了这个男孩。下面的事众所周知了,那个男孩,哈利波特,没有被杀死,而伏地魔却因自己的阿瓦达索命咒反弹回自己身上致死。
现在伏地魔除了精神什么也没有了,他在阿尔巴尼亚的森林里一躲就是14年,靠付身于其它动物的躯体里维持生命。他得到了一次机会,控制住了霍格沃兹的奇洛教授并想恢复力量。但他失败了,只能重新隐藏起来。
无论如何,他终究还是复活了。他的老仆人小矮星找到了他并交给了他魔杖,伏地魔回到了英国计划恢复肉身。在1995年夏,他复活了,并且重新召集了他忠实的仆人们,邪恶力量对巫师界的第二次袭击即将开始。
在哈利波特与死圣中,伏地魔的力量达到了巅峰,并且率领自己的食死徒大军攻陷了魔法部,建立了自己统治下的傀儡政权。伏地魔极端痛恨麻瓜,所以在新政权执政的情况下,残酷的对非巫师血统的巫师,包括混血巫师进行残暴的清洗,以达到自己清除不纯血统的目的。而且由于魔法部的沦陷,旧一任魔法部长鲁弗斯·斯克林杰遭杀害,哈利与他的朋友们成了公开被追杀的对象,但哈利仍坚持完成了毁灭魂器的任务,最后因伏地魔的一片灵魂寄存在哈利身上,哈利去禁林没有抵抗的被伏地魔杀死,但在后来又复活,在霍格沃茨最后的战役中,正义的人们与各种神奇生物并肩反抗伏地魔的残暴统治,在城堡内最后一个魂器纳尼吉被纳威用格兰芬多之剑杀死,伏地魔也死在了自己的死咒之下,彻底被人们击败。
4.不是说伏地魔打不过邓布里多?确实打不过,但最后是等不利多请求斯内普杀了他.
http://post..com/f?kz=237117265
http://www.52harrypotter.com/baodain/Index.html
Ⅱ 哈利波特电影里的霍格沃茨是在英国哪一个大学拍摄的
Alnwick城堡——霍格华兹(Hogwarts)魔法学校
是《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霍格华兹(Hogwarts)魔法学校的主要取景场地,其规模仅次于伦敦温莎城堡。电影中哈利·波特与同期魔法学员乘着小船来到他们心仪的魔法学院——霍格华兹,学校的外观及部分场景便来自于Alnwick城堡
格洛斯特的大教堂——霍格沃茨的走廊
格洛斯特大教堂位于靠近威尔斯的英伦小城格洛斯特,从伦敦乘两个小时火车即可到达,这个城相当小,只须几个小时就能走着绕城一圈,景点也不多。
Glenfinnan Viact(格伦芬南高架桥)——霍格沃茨特快列车
电影中出现的令人晕眩的苏格兰风景是吸引哈利波特列车旅行中的游客们的主要几点之一。虽然它也许不会带着游客们到霍格沃茨,但是它确实现了许多人心中真正的魔幻之旅。
Ⅲ 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2号中所携带的“地球之音”铜制唱片中的27首世界名曲都是什么
1.巴赫的F大调《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第二节。
由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演奏; 这是巴赫三十六岁时写的一首管弦乐作品。
2.爪哇的管弦乐《花的种类》
由罗伯特·布朗录制。(4:43) 《花的种类》是一首打击乐,主要以锣、鼓声为主
3.塞内加尔的打击乐
这首打击乐是非洲黑人田间劳动的伴奏乐。主要的乐器有鼓、钟和三支长笛,并且长笛只是起点缀作用。
4.扎伊尔的矮种黑人少女的青春期庆典歌
这首乐曲就反映了少女青春期庆典仪式的盛况。
5.澳大利亚的土著民歌《启明星》和《罪恶马》
这两首歌曲所用的乐器主要为一支巨大的木制低音号;此外,乐曲中还有由坚硬的木板互相敲击而发出的类似拍手的声音。
6.墨西哥的《欢快的钟鼓声》
由洛伦佐·巴塞拉塔和墨西哥流浪乐队演奏。是在墨西哥特快列车上演奏的脍炙人口的古老民歌,具有典型的地中海特色。
7.查克·贝里作词曲并演唱的《约翰·本·古德》
《约翰·本·古德》该曲描写了生活在一个小城镇上的一个贫苦男孩(约翰)奋斗成为歌星的过程。
8.新几内亚的《男人房子之歌》
这是一首古代部落音乐。由两只大的硬木号角演奏。
9.日本竹萧吹奏的《巢中鹤》
由Goro Yamaguchi(山口 吾郎)独奏。乐曲主要是描写鹤对它们后代的慈爱和关怀。曲中箫声似鸟的哀鸣,与旅行者号孤独地穿越太空这一意境十分相称。
10.巴赫的E大调《加伏特舞回族曲》第三部分
管风琴演奏;演奏者:亚瑟·格鲁米奥克斯。 这是由法国农民的传统舞曲改编的。舞曲旋律优美、迷人
11.莫扎特的“黑夜女皇”第十四唱段,选自歌剧《魔笛》
是莫扎特35岁英年早逝前三个月写的一部歌剧。“黑夜女皇”是用音乐描写人物的最精彩唱段之一。。
12.格鲁吉亚民歌合唱《挣脱锁链》
乐曲控诉了一位不公正的君主,热情讴歌正义和真理必将取得胜利。
13.秘鲁的排箫和鼓的演奏,由利玛市卡塞德拉文化馆收集。
这首乐曲中所用的排箫和鼓由同一艺人演奏,不仅在秘鲁的古陶瓷画中可以看见,而且也可在今日的街头看见这种艺人。
14.《忧郁的布鲁斯》
该曲的节奏有了大胆的创新--即由班卓琴和低音号给定节奏到,鼓手仅敲打钹子;此外,大量的长号、单簧管以及阿姆斯特朗的小号的独奏皆让人耳目一新。
15.阿塞拜疆民歌
用风笛演奏,莫斯科电台录制。该由是《地球之音》中用风笛演奏的两首曲目之一。
16.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
这是一首富于俄国国民乐派风格的作品。在配乐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以强调节奏为其鲜明特征。
17.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曲》第一部分
选自《平均律钢琴曲》第二册;反映了巴赫在柯登时代的全部生活,作品中充满了和平与冥想。
18.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
该曲被誉为“音乐史上最简洁的代表作”,全曲描述作者与命运苦斗之后,终于获胜的情节。
19.保加利亚民歌
由瓦尔耶·巴尔坎斯卡演唱。全曲热情歌颂了一位反压迫、反殖民者的爱国英雄。曲中风笛声象征着牧羊人的呼唤,主调象征着土耳其人的殖民统治,歌声表达了对殖民者的反抗。
20.美国印第安人的《夜圣歌》
曲中的男声经特殊处理后,变成一种奇异的假声;唯一的伴奏乐器为用葫芦做成的摇鼓,边跳边摇。
21. “文艺复兴时期名曲精选”
由于受《地球之音》唱片容量限制,不允许花太长时间去表述音乐发展的历史。这段名曲精选试图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22. 索罗门群岛的排箫演奏曲
京罗门群岛中马莱塔岛的主要音乐是排箫合奏:这种排箫制作精美,分单排萧和双排箫两种、这里录制的是单排带合奏的简单和声
23. 《秘鲁的婚礼歌》
这首歌由15个秘鲁少女演唱,歌声清新自然。歌词大意是表达一位年轻不懂事的少女,稀里糊涂地被带进教堂成亲时的悲伤情绪。
24.中国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中的《流水》片断
在27首选出来的乐曲中,《流水》表现的是人和自然、宇宙交融的思想,而不是征服世界、驾驭宇宙。这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现。
25.印度的拉迦曲《英特·喀汗·侯》
曲中除了西他琴声、鼓声以及迷人的低音管声外,凯撒·贝独具特色的嗓音更让人着迷。歌词大意是母亲要自己的孩子不要去参加盛宴,因为她还太小
26.《暗夜》
《暗夜》这部作品题材源于一首苏格兰长体赞美诗。瞎眼布鲁斯歌手威利改变了其形式,以无言的悲叹声代替了抒情的内容。
27.贝多芬的第130号作品,降B调《弦乐四重奏曲》第十二部分
其中和声的充实和每种乐器的超卓,皆非常人想像,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在音乐方面的来批才华和天才的灵感。
Ⅳ 1977年发射的宇宙飞船——旅行者上携带的27首世界名曲都有哪些
1.巴赫的F大调《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第二节。由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演奏;指
挥:卡尔·里克。曲长4分40秒(4:40)。这是"音乐之父"巴赫三十六岁时写的一首管
弦乐作品。其时,巴赫任柯登的雷奥博亲王的乐长,这段时期是巴赫一生中最幸福的时
光。这首F大调《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风格的代表作--在大的分类范围内力求变化,
在规则约束下力求灵活;整首乐曲就象舞蹈杂技演员充满诗意的动作一样流畅自如。
2.爪哇的管弦乐《花的种类》,由罗伯特·布朗录制。(4:43)《花的种类》是一首
打击乐,主要以锣、鼓声为主,象征着菲菲细雨轻润万物;随着节奏的加快,雨声变成
了风声。随着节奏逐渐减慢,紧伴着一阵短促的加速后,全曲悠悠终了。
3.塞内加尔的打击乐,自查理斯·杜维利录制。(2:08)这首打击乐是非洲黑人田间
劳动的伴奏乐。主要的乐器有鼓、钟和三支长笛,并且长笛只是起点缀作用。
4.扎伊尔的矮种黑人少女的青春期庆典歌,由柯林·特思布尔录制。(0:56)非洲矮
种黑人少女的第一次月经来潮庆典是矮种黑人文化中最隆重的喜庆日子。人们向她的全
家表示庆贺。这首乐曲就反映了少女青春期庆典仪式的盛况。
5.澳大利亚的土著民歌《启明星》和《罪恶马》,由桑德拉·勒布龙·霍尔姆斯录制。
(1:26) 这两首歌曲所用的乐器主要为一支巨大的木制低音号;此外,乐曲中还有由
坚硬的木板互相敲击而发出的类似拍手的声音。
6. 墨西哥的《欢快的钟鼓声》,由洛伦佐·巴塞拉塔和墨西哥流浪乐队演奏。(3:14)
这是在墨西哥特快列车上演奏的脸炙人口的古老民歌,具有典型的地中海特色,但曲中
快速的重叠部分又蕴有非洲音乐的真味;此外,该曲还具有美国爵士乐以及布鲁斯舞的
节奏风格。
7. 查克·贝里作词曲并演唱的《约翰·本·古德》(2:38)《约翰·本·古德》是由
美国著名布鲁斯歌手、爵士乐大师、摇滚乐创始人之一的查克·贝里演唱的,该曲描写
了生活在一个小城镇上的一个贫苦男孩(约翰)靠奋斗成为歌星的过程。
8. 新几内亚的《男人房子之歌》,由罗伯特·麦克伦南录制。(1:20)这是一首古代
部落音乐。由两只大的硬木号角演奏,巴布亚一新几内亚是男人主宰~切的社会,部落
酋长住的房子比其他人的高10多米,每当重大庆典之前,部落的男人聚集在这所"男人的
房子"里吹奏这种令人昏睡的低沉乐曲。大号角是男人的象征。
9.日本竹萧吹奏的《巢中鹤》,由卡罗·亚马古赤独奏。(4:5l)日本竹萧由中国传
入,它是古代武士随身携带的乐器,也是自卫防身的武器。乐曲主要是描写鹤对它们后
代的慈爱和关怀。曲中箫声似鸟的哀鸣,与旅行者号孤独地穿越太空这一意境十分相称
。
10.巴赫的E大调《加伏特舞回族曲》第三部分;管风琴演奏;演奏者:亚瑟·格鲁米奥
克斯。(2:55) 这是由法国农民的传统舞曲改编的。舞曲旋律优美、迷人。
11. 莫扎特的"黑夜女皇"第十四唱段,选自歌剧《魔笛》;女高音演唱:埃达·莫泽;
慕尼黑巴伐利亚州歌剧团演奏;指挥:沃尔夫冈·塞瓦利斯。(2 : 55) 《魔笛》是
"音乐神童"莫扎特著名的三大歌剧之一,也是莫扎特35岁英年早逝前三个月写的一部歌
剧。"黑夜女皇"是用音乐描写人物的最精彩唱段之一。旅行者号将在星际黑夜中漂泊十
亿年,27首乐曲中以黑夜为主题的曲目共有4首,这是其中之一。
12.格鲁吉亚民歌合唱《挣脱锁链》,莫斯科电台选送。(2:18) 《地球之音》唱片
中有两首前苏联乐曲均选自高加索地区。乐曲控诉了一位不公正的君主,热情讴歌正义
和真理必将取得胜利。
13.秘鲁的排箫和鼓的演奏,由利玛市卡塞德拉文化馆收集。(0:52) 有迹象表明,
史前时期航行于太平洋中的南美洲人发现他们的乐器与彼岸中国人和印度人的乐器很相
似,而最惊人相似的是排萧。古代中国人和南美人所用的排萧都是双排箫。长度一样,
而且都是6个孔。 这首乐曲中所用的排箫和鼓由同一艺人演奏,不仅在秘鲁的古陶瓷画
中可以看见,而且也可在今日的街头看见这种艺人。
14. 《忧郁的布鲁斯》,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和他的热土乐队演奏(3:05) 整首乐
曲的基调植根于黑人乡村音乐--布鲁斯,但与传统的布鲁斯相比,该曲的节奏有了大胆
的创新--即由班卓琴和低音号给定节奏到,鼓手仅敲打钹子;此外,大量的长号、单簧
管以及阿姆斯特朗的小号的独奏皆让人耳目一新。
15.阿塞拜疆民歌,用风笛演奏,莫斯科电台录制。(2:30) 该由是《地球之音》中
用风笛演奏的两首曲目之一。阿塞拜疆人是土耳其的移民,信仰伊斯兰教。这首 民歌,
从西班牙到阿富汗的听众都似曾相识。
16. 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典》,(宗教)祭把舞,由哥伦比亚交响乐团演奏;指挥
:依格·斯特拉文斯基。(4:35) 这是一首富于俄国国民乐派风格的作品。在配乐方
面也有独到之处,以强调节奏为其鲜明特征。
17. 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曲》第一部分,选自《平均律钢琴曲》第二册;演奏:
格伦·古尔德。(4:48) 《平均律钢琴曲》为巴赫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这个作品反
映了巴赫在柯登时代的全部生活,作品中充满了和平与冥想。
18.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即《命运》)第一乐章,由费哈莫里尔交响乐团演奏;
指挥:奥特·克莱姆佩尔。(7:20) 该曲被誉为"音乐史上最简洁的代表作",全曲描
述作者与命运苦斗之后,终于获胜的情节。
19.保加利亚民歌,风笛伴奏,由瓦尔耶·巴尔坎斯卡演唱。(4:59) 全曲热情歌颂
了一位反压迫、反殖民者的爱国英雄。曲中风笛声象征着牧羊人的呼唤,主调象征着土
耳其人的殖民统治,歌声表达了对殖民者的反抗。
20.美国印第安人的《夜圣歌》,由威拉德·罗兹录制。(0:57) 唱夜圣歌是印第安
人35种重大庆典活动之一,目的是发动少男少女参加部落的庆典活动。曲中的男声经特
殊处理后,变成一种奇异的假声;唯一的伴奏乐器为用葫芦做成的摇鼓,边跳边摇。
21. "文艺复兴时期名曲精选",由戴维·芒罗和伦敦晨曲乐团演奏。(1:17) 由于受
《地球之音》唱片容量限制,不允许花太长时间去表述音乐发展的历史。这段名曲精选
试图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22. 索罗门群岛的排箫演奏曲,所罗门群岛广播电台收集。(1:12) 京罗门群岛中马
莱塔岛的主要音乐是排箫合奏:这种排箫制作精美,分单排萧和双排箫两种、这里录制
的是单排带合奏的简单和声。
23. 秘鲁的婚礼歌,由约翰·科思录制。(0:38) 这首歌由15个秘鲁少女演唱,歌声
清新自然。歌词大意是表达一位年轻不懂事的少女,稀里糊涂地被带进教堂成亲时的悲
伤情绪。
24.中国古筝演奏的《高山流水》中的《流水》片断,由邝平湖演奏。(7:37) 该曲
为中国的一首除炙人口的名曲,叙述的是"俞伯牙挥琴以谢知音"这一故事。
25.印度的拉迦曲《英特·喀汗·侯》,由苏施里·凯撒·贝·柯卡演唱。(3:30)
曲中除了西他琴声、鼓声以及迷人的低音管声外,凯撒·贝独具特色的嗓音更让人着迷
。歌词大意是母亲要自己的孩子不要去参加盛宴,因为她还太小。
26. 《暗夜》,由布兰德·威利·约翰逊作词曲并演奏。(3:15) 《暗夜》这部作品
题材源于一首苏格兰长体赞美诗。瞎眼布鲁斯歌手威利改变了其形式,以无言的悲叹声
代替了抒情的内容。
27.贝多芬的第130号作品,降B调《弦乐四重奏曲》第十二部分,由布达佩斯弦乐四重
奏乐团演奏。(6:37) 这首作品形式完美,复音式处理使题材更加丰富;其中和声的
充实和每种乐器的超卓,皆非常人想象,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在音乐方面的来批才华和天
才的灵感。
旅行者号《地球之音》唱片内录制的27首古今乐曲共占87.5分钟,27首古今乐曲按灌制
到唱片内的顺序简介。由于有些曲名和人名的原文是稀有文字,译名不一定准确,仅供
参考。
Ⅳ 旅行者1号2号带的金盘有哪些曲目
中国古筝演奏的《高山流水》中的《流水》片断,由邝平湖演奏。(7:37) 该曲
为中国的一首除炙人口的名曲,叙述的是"俞伯牙挥琴以谢知音"这一故事。
全部音乐为:
1.巴赫的F大调《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第二节。由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演奏;指
挥:卡尔·里克。曲长4分40秒(4:40)。这是"音乐之父"巴赫三十六岁时写的一首管
弦乐作品。其时,巴赫任柯登的雷奥博亲王的乐长,这段时期是巴赫一生中最幸福的时
光。这首F大调《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风格的代表作--在大的分类范围内力求变化,
在规则约束下力求灵活;整首乐曲就象舞蹈杂技演员充满诗意的动作一样流畅自如。
2.爪哇的管弦乐《花的种类》,由罗伯特·布朗录制。(4:43)《花的种类》是一首
打击乐,主要以锣、鼓声为主,象征着菲菲细雨轻润万物;随着节奏的加快,雨声变成
了风声。随着节奏逐渐减慢,紧伴着一阵短促的加速后,全曲悠悠终了。
3.塞内加尔的打击乐,自查理斯·杜维利录制。(2:08)这首打击乐是非洲黑人田间
劳动的伴奏乐。主要的乐器有鼓、钟和三支长笛,并且长笛只是起点缀作用。
4.扎伊尔的矮种黑人少女的青春期庆典歌,由柯林·特思布尔录制。(0:56)非洲矮
种黑人少女的第一次月经来潮庆典是矮种黑人文化中最隆重的喜庆日子。人们向她的全
家表示庆贺。这首乐曲就反映了少女青春期庆典仪式的盛况。
5.澳大利亚的土著民歌《启明星》和《罪恶马》,由桑德拉·勒布龙·霍尔姆斯录制。
(1:26) 这两首歌曲所用的乐器主要为一支巨大的木制低音号;此外,乐曲中还有由
坚硬的木板互相敲击而发出的类似拍手的声音。
6. 墨西哥的《欢快的钟鼓声》,由洛伦佐·巴塞拉塔和墨西哥流浪乐队演奏。(3:14)
这是在墨西哥特快列车上演奏的脸炙人口的古老民歌,具有典型的地中海特色,但曲中
快速的重叠部分又蕴有非洲音乐的真味;此外,该曲还具有美国爵士乐以及布鲁斯舞的
节奏风格。
7. 查克·贝里作词曲并演唱的《约翰·本·古德》(2:38)《约翰·本·古德》是由
美国著名布鲁斯歌手、爵士乐大师、摇滚乐创始人之一的查克·贝里演唱的,该曲描写
了生活在一个小城镇上的一个贫苦男孩(约翰)靠奋斗成为歌星的过程。
8. 新几内亚的《男人房子之歌》,由罗伯特·麦克伦南录制。(1:20)这是一首古代
部落音乐。由两只大的硬木号角演奏,巴布亚一新几内亚是男人主宰~切的社会,部落
酋长住的房子比其他人的高10多米,每当重大庆典之前,部落的男人聚集在这所"男人的
房子"里吹奏这种令人昏睡的低沉乐曲。大号角是男人的象征。
9.日本竹萧吹奏的《巢中鹤》,由卡罗·亚马古赤独奏。(4:5l)日本竹萧由中国传
入,它是古代武士随身携带的乐器,也是自卫防身的武器。乐曲主要是描写鹤对它们后
代的慈爱和关怀。曲中箫声似鸟的哀鸣,与旅行者号孤独地穿越太空这一意境十分相称
。
10.巴赫的E大调《加伏特舞回族曲》第三部分;管风琴演奏;演奏者:亚瑟·格鲁米奥
克斯。(2:55) 这是由法国农民的传统舞曲改编的。舞曲旋律优美、迷人。
11. 莫扎特的"黑夜女皇"第十四唱段,选自歌剧《魔笛》;女高音演唱:埃达·莫泽;
慕尼黑巴伐利亚州歌剧团演奏;指挥:沃尔夫冈·塞瓦利斯。(2 : 55) 《魔笛》是
"音乐神童"莫扎特著名的三大歌剧之一,也是莫扎特35岁英年早逝前三个月写的一部歌
剧。"黑夜女皇"是用音乐描写人物的最精彩唱段之一。旅行者号将在星际黑夜中漂泊十
亿年,27首乐曲中以黑夜为主题的曲目共有4首,这是其中之一。
12.格鲁吉亚民歌合唱《挣脱锁链》,莫斯科电台选送。(2:18) 《地球之音》唱片
中有两首前苏联乐曲均选自高加索地区。乐曲控诉了一位不公正的君主,热情讴歌正义
和真理必将取得胜利。
13.秘鲁的排箫和鼓的演奏,由利玛市卡塞德拉文化馆收集。(0:52) 有迹象表明,
史前时期航行于太平洋中的南美洲人发现他们的乐器与彼岸中国人和印度人的乐器很相
似,而最惊人相似的是排萧。古代中国人和南美人所用的排萧都是双排箫。长度一样,
而且都是6个孔。 这首乐曲中所用的排箫和鼓由同一艺人演奏,不仅在秘鲁的古陶瓷画
中可以看见,而且也可在今日的街头看见这种艺人。
14. 《忧郁的布鲁斯》,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和他的热土乐队演奏(3:05) 整首乐
曲的基调植根于黑人乡村音乐--布鲁斯,但与传统的布鲁斯相比,该曲的节奏有了大胆
的创新--即由班卓琴和低音号给定节奏到,鼓手仅敲打钹子;此外,大量的长号、单簧
管以及阿姆斯特朗的小号的独奏皆让人耳目一新。
15.阿塞拜疆民歌,用风笛演奏,莫斯科电台录制。(2:30) 该由是《地球之音》中
用风笛演奏的两首曲目之一。阿塞拜疆人是土耳其的移民,信仰伊斯兰教。这首 民歌,
从西班牙到阿富汗的听众都似曾相识。
16. 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典》,(宗教)祭把舞,由哥伦比亚交响乐团演奏;指挥
:依格·斯特拉文斯基。(4:35) 这是一首富于俄国国民乐派风格的作品。在配乐方
面也有独到之处,以强调节奏为其鲜明特征。
17. 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曲》第一部分,选自《平均律钢琴曲》第二册;演奏:
格伦·古尔德。(4:48) 《平均律钢琴曲》为巴赫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这个作品反
映了巴赫在柯登时代的全部生活,作品中充满了和平与冥想。
18.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即《命运》)第一乐章,由费哈莫里尔交响乐团演奏;
指挥:奥特·克莱姆佩尔。(7:20) 该曲被誉为"音乐史上最简洁的代表作",全曲描
述作者与命运苦斗之后,终于获胜的情节。
19.保加利亚民歌,风笛伴奏,由瓦尔耶·巴尔坎斯卡演唱。(4:59) 全曲热情歌颂
了一位反压迫、反殖民者的爱国英雄。曲中风笛声象征着牧羊人的呼唤,主调象征着土
耳其人的殖民统治,歌声表达了对殖民者的反抗。
20.美国印第安人的《夜圣歌》,由威拉德·罗兹录制。(0:57) 唱夜圣歌是印第安
人35种重大庆典活动之一,目的是发动少男少女参加部落的庆典活动。曲中的男声经特
殊处理后,变成一种奇异的假声;唯一的伴奏乐器为用葫芦做成的摇鼓,边跳边摇。
21. "文艺复兴时期名曲精选",由戴维·芒罗和伦敦晨曲乐团演奏。(1:17) 由于受
《地球之音》唱片容量限制,不允许花太长时间去表述音乐发展的历史。这段名曲精选
试图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22. 索罗门群岛的排箫演奏曲,所罗门群岛广播电台收集。(1:12) 京罗门群岛中马
莱塔岛的主要音乐是排箫合奏:这种排箫制作精美,分单排萧和双排箫两种、这里录制
的是单排带合奏的简单和声。
23. 秘鲁的婚礼歌,由约翰·科思录制。(0:38) 这首歌由15个秘鲁少女演唱,歌声
清新自然。歌词大意是表达一位年轻不懂事的少女,稀里糊涂地被带进教堂成亲时的悲
伤情绪。
24.中国古筝演奏的《高山流水》中的《流水》片断,由邝平湖演奏。(7:37) 该曲
为中国的一首除炙人口的名曲,叙述的是"俞伯牙挥琴以谢知音"这一故事。
25.印度的拉迦曲《英特·喀汗·侯》,由苏施里·凯撒·贝·柯卡演唱。(3:30)
曲中除了西他琴声、鼓声以及迷人的低音管声外,凯撒·贝独具特色的嗓音更让人着迷
。歌词大意是母亲要自己的孩子不要去参加盛宴,因为她还太小。
26. 《暗夜》,由布兰德·威利·约翰逊作词曲并演奏。(3:15) 《暗夜》这部作品
题材源于一首苏格兰长体赞美诗。瞎眼布鲁斯歌手威利改变了其形式,以无言的悲叹声
代替了抒情的内容。
27.贝多芬的第130号作品,降B调《弦乐四重奏曲》第十二部分,由布达佩斯弦乐四重
奏乐团演奏。(6:37) 这首作品形式完美,复音式处理使题材更加丰富;其中和声的
充实和每种乐器的超卓,皆非常人想象,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在音乐方面的来批才华和天
才的灵感。
Ⅵ 疫情不能出国游,宅家云旅行,有哪些景色好又有趣的旅行纪录片值得看
最近因为疫情的原因,出国游都成了泡影,于是我养成了一些新的爱好,就是看各国的美食短片和旅行纪录片。
最近沉迷于看斯里兰卡的小姐姐做饭,一堆我认识的不认识的原材料经过她们的双手做成大部分我都想象不出来味道的食物。因为吃不到,所以更馋了。
看完六季欧洲铁路之旅,我已经种草了无数条欧洲铁路游路线。
最后一个小提醒,纪录片是以英国人的视角去看欧洲的,加上这个主持人又是政客出身,可能就会有一些观点让我们不大舒服,比如美化欧洲各国财富基础来源,大家要辨证地观看。
另外,有一部我很喜欢的中国铁路旅行纪录片《关口知宏中国铁道记行》也想推荐给大家。
内容相对朴实,关注的是最普通的中国人和最普遍的小城镇和乡村。会展现火车上调皮的小孩、景点旁忽悠游客买东西的商人还有招待关口喝米酒的农家人。这些平凡而真实的景象,看后会让人也有去铁路旅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