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红色娘子军电影男主角

红色娘子军电影男主角

发布时间:2022-09-12 20:17:32

A. 电影《红色娘子军》主角扮演者是谁

中文名:蒋依杉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85年12月29日
职业:演员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
身高/体重:164.7cm /47.5kg
星座:魔羯座

B. 红色娘子军简介

《红色娘子军》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片,由谢晋执导,祝希娟、王心刚等主演,1960年7月1日上映。

该片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和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

1930年,海南岛五指山区,一支由劳动妇女组成的革命武装队伍——红色娘子军成立了。吴琼花是椰林寨大土豪南霸天的丫头,几次逃跑都被抓回,受尽折磨。

南霸天命人要将她活活打死,昏死在地的琼花在电闪雷鸣中惊醒过来,遇到了化装成华侨富商的红军干部洪常青和通信员小庞。洪常青来到椰林寨,自称从海外归来,携巨款荣显故乡。

南霸天企图扩充反动势力,为其大摆筵席。洪常青临别前借口带走了吴琼花。在洪常青的指引下,琼花决心走上革命道路,她与不愿做封建礼教牺牲品的红莲一起来到娘子军营地,要求参军。

洪常青认出琼花,连长批准琼花入伍并发给她一支枪。在一次执行侦察任务时,琼花路遇南霸天,她难以抑制心头怒火,开枪打伤了南霸天。

由于她违反了纪律,受到处分,娘子军的领导对她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红军决定解放椰林寨,洪常青带吴琼花再次化装进入椰林寨。红军里应外合占领椰林寨,活捉南霸天。

不料,南霸天伺机逃脱,吴琼花在追捕中受了重伤。国民党反动派出动军队进攻海南岛的红军,娘子军撤离椰林寨,南霸天卷土重来。在这严峻时刻,吴琼花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党代表洪常青带领娘子军执行阻击任务时,为掩护娘子军撤退负重伤被捕。在敌人面前,他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吴琼花继任娘子军党代表,率娘子军解放了椰林寨,枪决南霸天,然后,带领娘子军踏上新的征程。

(2)红色娘子军电影男主角扩展阅读:

主要人物:

1、吴琼花

一个受封建地主压迫、生活在最底层的女奴。性格顽强、泼辣、勇敢、朴实。琼花的父亲因踢了南家的狗而惨遭南霸天剥皮,母亲也下落不明,所以她对南霸天怀着刻骨铭心的仇恨,时刻想着逃出南府,就算挨鞭子、蹲水牢也不屈服。

她在洪常青帮助下加入娘子军,从一个只想报私仇的女奴成长为沉着、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

2、洪常青

红色娘子军的党代表。性格坚毅、刚强,感情丰富,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父亲一辈的苦难和他自己的斗争经历,使他拥有了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

因为从前也有过冲动幼稚的报仇想法,所以十分了解琼花的思想,后来,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了琼花。

3、符红莲

深受封建压迫的青年女子。十岁被卖为童养媳,与“木头人丈夫”相伴十年,备受精神折磨。听说红军在组建娘子军后,便和偶然相识的琼花一起投军。

她坚韧、朴实、忠厚、善良,参加红军后,兢兢业业地为革命工作,从童养媳成长为一名红军干部。

C. 著名演员王心刚:一代人的男神,与发妻携手到老,如今过得如何

近些年,在一些社交媒体上,频繁看到演员王心刚“逝世”的消息。

事实上,这位八十九岁高龄的老戏骨、老艺术家正在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

谈到王心刚,相信大多数人都是想到 “帅哥” 这个词,长相英俊的他,出演了很多部电影电视作品。

以精湛的演技,给广大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1

1932年,王心刚出生于辽宁,家庭条件还算比较富裕。

王心刚的父亲是一名会计师,整日与算盘和数字打交道,而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儿子醉心于文艺。

王心刚从小就在音乐和表演上表现出了不同常人的热爱和天赋。

进入学校后,老师们注意到了王心刚能歌善舞,非常有天赋,做事情也很积极,便推荐他参加各种文艺表演。

这些小型的舞台,就是王心刚演艺生涯的开始的起点,在这些表演里,王心刚更加确定了自己未来的道路,也下定决心一定要走这条路。

1949年,王心刚中学毕业,要想从事文艺工作,光靠天赋还是不够的,王心刚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于是,王心刚报名参加了一个演艺培训班,培训班的层层严格考试没有难住他,最终顺利进入培训班。

但父亲对王心刚的职业规划表示强烈反对,他希望儿子能够从事跟自己一样的行业,既稳定又让家里安心,而不是演员这种朝不保夕的职业。

但王心刚对父亲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不管多难,自己也要去做。

父亲只好妥协,让他追逐自己的志向。

在培训班的两年里,王心刚学到了很多东西,成为了后来他表演的基础。

这都是来自于他自己的勤奋,在别人呼朋引伴到处玩耍时,王心刚苦扎练功房。

无论是上课还是走路,都在用心揣摩学到的内容。

那时候的王心刚,相貌已经出落得一表人才,这样的长相,任谁看了都得夸几句。

培训班两年的苦练,王心刚的青涩褪去,演艺水平也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于是王心刚便尝试报考文工团,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王心刚当即就被录取了。

刚进入文工团,王心刚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多跟他一样,甚至业务能力比他更拔尖的人,他感到有一些压力。

一开始,王心刚在文工团的发展虽然顺利,但是却很一般。

不过就算不能演主角,王心刚也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每天都努力学习,不断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

尽管只是演一些边缘角色,王心刚也努力做到最好,不懈怠任何一个演出的机会。

慢慢地,有人开始注意到这个英俊的小伙子,得到了一些重要角色的扮演机会。

《李闯王》《三个战友》 等经典话剧中,王心刚都有过非常优秀的表现。

更大的舞台锻炼,让王心刚学到了更多,面对着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他觉得自己没有选错,将来的自己会有更大的成就。

02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王心刚在文工团的苦练打下得到基础,终于迎来了赏识他的人。

当时,电影 《寂静的山林》 正在选演员,制片厂的人和导演来到了王心刚所在的文工团,挑选合适的演员。

因为苦苦寻觅都找不到适合的人选,打算来这里碰碰运气。

结果导演一眼就相中了相貌端正,身形挺拔的王心刚,觉得他非常贴合人物气质,决定让他出演男主角。

习惯了话剧那种能看见观众反应、能与观众交流的表演方式,面对电影这种一段一段的新的形式,王心刚觉得很不适应,甚至有想要退出的想法。

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演电影,就要饰演男主角,王心刚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但上级领导的一番话,让王心刚豁然开朗。

作为一个演员,就应该能够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表演形式,与此同时,这还是一项任务,必须完成。

于是,就像刚进入文工团那样,王心刚开始刻苦学习,在导演的指导下一点就通,慢慢习惯了电影拍摄的流程和方式,演电影时那种 “沉浸式” 演出,也让王心刚觉得有很独特的魅力。

《寂静的山林》一上映就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具有时代背景的反敌斗争故事,再加上王心刚一丝不苟的演技,这部电影成为了王心刚的代表作。

一时间,王心刚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观众的这份喜爱,并没有使王心刚飘飘然,而是促使他更加认真研究角色,观察生活,演戏的一大灵感来源就是于日常。

因为王心刚深知,作为一个演员,好的演技才是最根本最应该提升的东西,虽然他的外形条件比一般人优越,但这仅仅是加成点。

03


《寂静的山林》打开了王心刚的电影之路,有了一定知名度的他,很快又接到了另一部电影的邀约,这部电影是 《牧人之子》

原本打算演完《寂静的山林》之后,重新回到话剧舞台上的王心刚,好像和电影绑住了,一演就“脱不了身”了。

《牧人之子》后,王心刚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都认定他是一个绝佳的演电影的好苗子。各家制片厂都争着和他签约。

最终,王心刚进入了八一制片厂,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电影演员。

长相正派的王心刚,演起反派来也游刃有余。

王心刚在 《永不消逝的电波》 里饰演的大反派姚苇,颠覆了自己以往的电影形象,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王心刚。

虽然不是正面人物,但王心刚同样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姚苇” 这个角色,也是王心刚从影史上唯一的反派角色。

1959年,电影 《海鹰》 作为建国献礼,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电影。

同时,对王心刚个人来说,是一部将他的电影事业推向了巅峰的作品。

在这部电影里,王心刚饰演了一位舰长,为了使自己与人物形象更加接近,王心刚与专业的人员讨教了不少的经验,还深入他们当中观察、体验他们的生活,去摸索出所饰演人物的习惯和特征。

面对这样努力的演员,导演 严寄洲 很是感动,对这样带着严谨态度创作的王心刚,表示非常赞赏。

由此也促使了他与王心刚的多次合作。

04


“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

这句话,来自同样由严寄洲导演执导的电影 《野火春风斗古城》

在这部电影里,王心刚的英俊小生形象深入人心。

在当时 社会 ,爱情戏还有着诸多的限制,男女主角的爱情并不能通过直白的表演来表现,演员的表演空间极度受限。

但王心刚的表演,含蓄而有力量,哪怕不能用台词和动作,只通过眼神和细节,也能将该有的爱情氛围表演出来。

对于王心刚能够做到这一点,导演觉得非常满意,完全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这一个表演细节,王心刚也带到了电影 《红色娘子军》 中。

电影 《红色娘子军》 里,不仅在含蓄表达男女主角爱情线这一点,在其他的方面,王心刚也是下了很多功夫。

“洪常青” 这个人物属于基层百姓,身上必然有着一种粗糙的气质,这样的角色定位,跟书生气的王心刚完全不符。

王心刚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亲自去故事背景地体验生活,王心刚在演戏上所做出的努力,最终都得以在他的作品里体现。

05

之后的王新刚又参演了很多电影如 《 知音 》《 海鹰 》《侦察兵》 等, 创造了许许多多经典的荧幕人物和形象,在艺术上达到了非常高的成就,获奖无数。

在事业上如此成功的王心刚,生活中却非常低调,感情上也是一心一意。

王心刚的妻子 杨昭彩 也是一名演员,两人互为对方的初恋,一见钟情。

结婚多年,感情始终如初,非常恩爱。

1972年,妻子杨昭彩意外患病,病情严重,一个巨大的打击降临。

然而王心刚并没有放弃,对妻子悉心照料,并且四处为妻子问医,找寻良方。

夫妻二人相伴多年的风风雨雨,感动了很多人。

后来,妻子的病情渐渐出现了好转,最后康复了,妻子也很感谢丈夫王心刚一直不离不弃的爱。

.

06


如今的王心刚已经不再出现在荧幕上,他认为,作为演员,就应该带着作品出场,既然没有演戏,那就不应该出来面对观众。

除去曾经是演员身份这一点之外,他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头,日常就是锻炼身体,陪陪孙子孙女。

这样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才应该值得大家尊敬,从不把自己当明星,而是一名演员。

从年轻时就有才而不自傲,把演戏当成工作对待。

在演戏道路上,也坚持不懈地精进自己的演技,相比之下,面对着当今流量当道的 娱乐 圈,实在觉得可惜。

这样的无论从为人,还是演技,两个方面都能做好的演员,才配上艺术家这样的称号。

王心刚能够获 中国电影金鸡奖 终身成就奖 ,实乃实至名归。

D. 红色娘子军是,中国一部民族芭蕾舞剧剧中的主要人物是

红色娘子军女主角吴琼花,男主角洪常青。
还有一个反派角色南霸天

E. 《红色娘子军》的创作背景,及艺术成就

《红色娘子军》。上海电影制片厂(天马)1960年出品。编剧:梁信。导演:谢晋。主要演员:、王心刚、向梅、陈强。影片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斗争业绩为素材,围绕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用写实的手法突出反映了旧社会妇女在反抗和斗争中成长的典型事例。影片很好的把握了女主人公吴琼花勇敢倔强、深沉善良的性格,塑造了红军干部洪常青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具有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艺术成就。本片于1962年获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演员奖(祝希娟)、最佳男配角奖(陈强);1964年获第三届亚非电影节万隆奖第三名。

电影《红色娘子军》创作背景: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为历史原型,讲述海南妇女为反抗封建压迫和争取男女平等拿起枪,不怕牺牲,坚持战斗的故事。

F. 电影红色娘子军中主演是谁

男主角:王心刚;女主角:祝希娟,还有一个金牌配角:陈强--演员陈佩斯的父亲。

G. 电影《红色娘子军》军长扮演者是谁

是王心刚 1932年出生的王心刚,现如今已经86岁的高龄。而在六十年代,他已经是荧幕上的“第一帅哥”了。他不仅有帅气的外表、加上优雅的气质和超凡脱俗的演技,让众多观众为之痴迷。在当年甚至还传出了“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的佳话。可以说王心刚就是那种专门为银幕而生的人。

H. 王心刚演过的电影大全(全部)

我的长征(饰演王瑞),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饰演明成祖朱棣),知音(饰演蔡锷),伤逝(饰演涓生),绿海天涯(饰演南林),大河奔流(饰演秦县长),南海长城(饰演区英才),秘密图纸(饰演陈参谋),烈火中永生(饰演刘思扬),侦察兵(饰演郭锐),野火春风斗古城(饰演杨晓冬),红色娘子军(饰演洪常青),勐垅沙(饰演江洪),哥俩好(饰演指导员),海鹰(饰演张敏),永不消失的电波(饰演姚苇),破除迷信(导演王冰),牧人之子(饰演德力格尔),寂静山林(饰演冯广发)。

王心刚,1932年1月1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内地男演员。1956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寂静的山林》,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200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主演了献礼电影《我的长征》。

I. 洪常青是什么人物

洪常青是戏剧作品中人物,活动年代为上世纪30年代左右。

洪常青,虚拟人物,是文艺作品《红色娘子军》中的人物。《红色娘子军》所反映的是红军娘子军在海南岛同恶霸地主南霸天英勇斗争的故事,在该作品中,洪常青为娘子军连党代表,在一次阻击战中负伤被俘,坚贞不屈,最后被南霸天烧死在榕树下。

在文学作品中把人比喻为“洪常青”表示一般有两种含义:

1、比喻此人的周围或团队里仅他一人为男性,其它皆女性,因为洪长青是吴娘子军中的政委,是军中唯一的男性,除了他其余皆女性。

2、是形容此人英俊且能力超群,因为扮演洪常青的是很英俊的著名老演员王心刚,在剧中他性格坚毅、刚强,感情丰富,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

J. 谢晋的介绍

著名电影导演谢晋(1923/11/21—2008/10/18)

谢晋(1923.11—2008.10),浙江上虞人。电影导演。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上海参加学生业余戏剧活动,1941年入四川江安国立剧专话剧科学习,受业于曹禺、洪深、焦菊隐等名家。1943年中途辍学到重庆中青剧社当场记、兼演小角色。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后任大同、长江电影公司助理导演。解放后曾进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五届、第六届执行副主席。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198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导演的影片《女篮五号》,获1957年第六谢晋导演的追悼会上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和1960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角帽奖;《红色娘子军》,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舞台姐妹》,1980年获第二四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天云山传奇》,1981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牧马人》,1983年获第六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高山下的花环》,1985年获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芙蓉镇》,1987年获第十届电影百花奖和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2008年10月17日傍晚谢晋抵达上虞参加其母校上虞市春晖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次日早上7点40分左右,谢晋下榻的酒店服务员发现,谢晋已经停止呼吸。
编辑本段电影人生
如果把二十世纪分成前后两半,要举出后半个五十年中影响最大的一些中国文化人,那么,即使把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谢晋。
一代有一代的文化。在二十世纪,电影是无可置疑的文化强者。文谢晋化的层次很多,但其中最令人神往的实现方式,则是社会大众的群体性投入。一部优秀的电影上演,常常成为一种全民的节日,谢晋和其他杰出的电影艺术家,就是这种节日的执掌者。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谁都叫得出他们的名字,谁都可以评说他们的得失,因此,这片茫茫大地,给了他们最真实的文化地位。历来向社会公开的文化,最少虚假性。
与其他电影艺术家相比,谢晋的特殊性在于他整整工作了五十年。按说工作五十年的人也不少,但谢晋从青年时代一出场就快速地成了主角,此后一直有声有色地保持着指挥若定的主角地位,从让人眼睛一亮的《女篮五号》到让人热泪盈眶的《鸦片战争》,始终让万人瞩目,这种情况不多见。即使在国际文化界,这种以五十年的时间一直拳打脚踢地站立在一个行业的第一线的例子也是罕见的。
谢晋1923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一个书香门第。童年在上海浦东中学求学, 1941年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受到中国著名戏剧家曹禹、焦菊隐、马彦祥等师辈教导和培育, 1943年辍学后,跟随马彦祥、洪深、焦菊隐去重庆中央青年剧社工作。在《少年游》、《黄花岗》、《鸡鸣早看天》等剧中任剧务、场记和演员,这时他确立了向导演专业发展的志向。
中国导演谢晋1947年至1948年开始电影导演生涯,从影后第一部担任副导演的影片是吴初之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讽刺喜剧《哑妻》。他的成名作是《女篮五号》与《红色娘子军》。由谢晋导演的许多影片曾频频在国际、国内获奖,他是目前中国获奖最多的电影导演。1983年、1985年和1992年法国、美国、印度分别为他举行“谢晋电影回顾展”。他的作品得到国内外几亿观众的承认和喜爱,海外影评家们赞誉谢晋为“当今国际影坛上最有名望的中国人”!谢晋的影片充满着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他说:“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倾注导演最大的激情,是艺术家人品、修养的结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烧。”“我拍影片更多的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 ,希望对祖国、对人类贡献美。”
谢晋曾三次担任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还曾经担任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塔什干电影节、阿尔及利亚电影节、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评委。
谢晋还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美国电影导演工会会员、谢晋曾担任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中国第四届长春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目前,谢晋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客座教授。
1992年8月8日成立上海谢晋一一恒通影视有限公司,谢晋任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 1995年任董事长。 1993年3月任上海谢晋一一恒通明星学校校长(2000年正式加盟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并担任院长)。1995年5月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院长。1998年4月谢晋个人荣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1998年6月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历史拒绝琐碎。在中国人好不容易过完一个世纪的时候,一切细微的光点都已黯然失色,只有那些连贯的努力、不懈的追寻、密集的成功,才能被历史认知。谢晋己被历史认知了,因为他结结实实的拥有半个世纪。他给了人们一种信心: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中国文化也可能出现以生命历程组接成的大手笔,下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化,正可由此开启。学者认为,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是谢晋电影的一大特色(《谢晋电影的政治意识,女性形象和叙事风格》)。
编辑本段主要荣誉
1954年独立执导淮剧短片《蓝桥会》后升为导演。他执导的长短影片有20多部。1988年,刘晓庆与谢晋、李翰祥
1988年,刘晓庆与谢晋、李翰祥其中《女篮五号》(1957,兼编剧)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银质奖章。
《红色娘子军》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它以缜密的导演构思、娴熟的镜头技巧,描写30年代海南地区一个苦大仇深的女奴吴琼花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战斗历程。此片获得1962年首届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等4项奖,并在第3届亚非电影节上获得“万隆奖”第3名。
《舞台姐妹》(1964,兼编剧之一)是他长期生活积累的结晶,乡土气息十分浓郁。影片于1980年在第2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
《啊!摇篮》是为了纪念国际儿童年而拍摄的,表现了老一代革命者对孩子深切的爱,歌颂崇高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影片获得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天云山传奇》是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它通过三个女性的目光来表现罗群,内涵深厚,艺术感染力强,在形式上也有新突破,公映后产生强烈的反响,获得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首届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4项奖,第四届百花奖的最佳影片奖。
《牧马人》描述了许灵均被错划为右派后与李秀芝、郭扁子等善良、朴实的劳动者相濡以沫、血肉相联的关系和他对祖国深挚的感情,具有含蓄、冷峻、抒情和笑中含泪的特色,获得1982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六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高山下的花环》描写以梁三喜、靳开来、赵蒙生为代表的当代军人风貌,表现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崇高精神。该片在中国军事题材影片中有所突破,获得19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第八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1987年他又拍出另一部重要作品《芙蓉镇》,获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
1997年,谢晋导演《鸦片战争》,这是迄今为止投资最大,拍得最有气势,最为浩大的历史题材影片。影片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对各个历史人物的把握也非常准确。特别是林则徐这一人物,除了他身上爱国、愚忠、果断、镇定和勇气,影片还写了他性格上更多的侧面。此片获得第十七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谢晋节“美洲特别大奖”。
1983年,任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评委,并被授予“金鹰荣誉奖”。
1983年和1985年先后在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和美国旧金山等五大城市举办“谢晋电影回顾展”。
1987年,被美国电影艺术科学学院接纳为会员,并是美国电影导演工会会员,也是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院长、谢晋——恒通明星学校校长。
1987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生前任“谢晋——恒通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影协第六届顾问、上海海外联谊会文化体育委员会主任、浙江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谢晋三次担任“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担任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塔什干电影节、阿尔及利亚电影节、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评委。国家一级导演。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生前任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委员、美国电影导演工会会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复旦大学客座教授。1995年起担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谢晋导演的成名作是《女篮五号》与《红色娘子军》。他先后创作了30多部电影。著作有《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谢晋导演的许多影片曾频频在国际、国内获奖,是目前中国获奖最多的电影导演。
编辑本段作品年表

1957年,《女篮五号》,成名之作!
1961年,《红色娘子军》,关于《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内容,每个人都刻画在心上,尤其是谢晋导演的这部电影作品,更是成为一代人的记忆。该片以缜密独特的导演构思、娴熟冷静的镜头技巧以及曲折的故事情节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片获得了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62年,《大李,小李和老李》
1965年,《舞台姐妹》,《舞台姐妹》讲述了两个结拜金兰的越剧女演员经历了殊途同归的人生命运。导演谢晋联手演员谢芳、李纬、上官云珠与当红越剧小生曹银娣,将新旧社会越剧艺人悲苦与自新的舞台生活故事用曲调式的人情话语道出。
1974年,《海港》(与谢添合导)
1975年,《春苗》
1977年,《青春》
1979年,《啊!摇篮》
1980年,《天云山传奇》,影片讲述了刚从学校毕业的女学生宋薇和冯晴岚参加了天云山考察队后发生的故事,着重刻画罗群和围绕他的几个女性的不同性格,将人物的个性、情感变化与政治风云、社会矛盾、历史发展融合在一起,突出了影片主题。本片于1981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奖,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并且在1982年获得了香港第一届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1982年,《牧马人》 ,1982年,谢晋拍摄了影片《牧马人》,影片讲述了许灵均一个人的成长故事,故事里充满了坎坷曲折。《牧马人》获得了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剪辑奖;1983年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最佳男配角奖。影片在上世纪80年代曾红极一时,在片中出任男、女主角的朱时茂、丛珊也因此脱颖而出。
1983年,《秋瑾》
1984年,《高山下的花环》,《高山下的花环》获得了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剪辑奖;第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文化部1984年优秀影片一等奖;《文汇报》、《中国电影时报》新时期十年电影奖(1977—1987年)故事片奖、导演奖。如此众多奖项的肯定,依然延续着谢晋的奇迹。
1986年,《芙蓉镇》,芙蓉镇》让姜文、刘晓庆大红特红,并且获得无数奖项。包括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美术奖;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或许,没有一部影片比谢晋导演的《芙蓉镇》更加能够称得上是获奖大户。
1989年,《最后的贵族》
1991年,《清凉寺的钟声》
1993年,《老人与狗》 ,1993年,谢晋拍摄了影片《老人与狗》。影片详细叙述了一个仅因为出身富农就受到迫害的女性,因为家境贫寒而出去乞讨,结果与一位贫穷老人相遇的故事。影片细腻地描写了她和初次体会到与女人共同生活乐趣的老人之间心灵的相通。女主角由斯琴高娃扮演,男主角的扮演者是谢添。
1996年,《女儿谷》
1997年,《鸦片战争》,关于影片《鸦片战争》,根本不需要用更多的语言来解释,这部历史巨片从开拍起就受到全国的关注。影片推出以后深受海内外观众的欢迎,又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美洲特别大奖”。此外,《鸦片战争》也是国产片中在东南亚发行成绩最好的影片。《鸦片战争》获得了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录音奖、最佳道具奖、最佳男配角奖;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上海影评人奖“永乐怀”1997年“十佳影片”荣誉称号。
2000年,《女足九号》,《女足九号》是谢晋生前拍摄的最后一部作品,他拍摄这部作品的时候已经是77岁的高龄。《女足九号》讲述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年轻力强的足球教练高波从日本回国重组女足,并带领女足重振中国女足事业的故事。影片着重刻画了高波重组女足遇到的种种困难和坎坷,并且带领队员们顽强克服困难,最后获得世界杯亚军。
1948年,《哑妻》(副导演)从影后第一部担任副导演的影片是吴初之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讽刺喜剧
1948年,《几番风雨》、《二百五小传》(副导演)

阅读全文

与红色娘子军电影男主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主角变丑的电影 浏览:537
电影院椅模型 浏览:485
dj电影完整版 浏览:767
电影女演员叫毛什么的 浏览:279
台湾电影启航 浏览:765
电影演员余浩明 浏览:656
催人泪下的电影爱情 浏览:388
关于出马仙的电影名字 浏览:336
中国演的鲨鱼电影大全 浏览:835
德阳电影院买票 浏览:357
电影勇敢的心女主角照片 浏览:248
大胸寡妇电影 浏览:786
乐高幻影忍者大电影中英 浏览:573
布鲁克林电影经典图片 浏览:650
查理九世电影为什么不上暎 浏览:471
正式服吃鸡电影院的位置 浏览:444
成龙新电影短片 浏览:257
电影女主角莎莉 浏览:953
电影爱恋法国观看迅雷下载 浏览:834
北京独立电影院 浏览: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