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找90年代一部电影讲一个能放电的孩子
应该是叫《霹雳贝贝》这个电影是很经典,童年看过,抓别人手上都会发出电来,外头的路灯也能点亮.
2. 想知道有没有这部电影了。
《霹雳贝贝》
片名:
霹雳贝贝
上映时间:
1988年
类型:
剧情 / 科幻 / 儿童
片长:
90分钟
国家/地区:
中国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彩:
彩色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宋 崇
翁路明
编剧:
张之路
演员:
张 京 .....刘贝贝
王 莹 .....杨薇薇
鄢丽娜 .....淑 英
章 萍 .....金 风
乔 奇 .....吴教授
牛星丽 .....盲老人
李露玲
冯小宁
张 驰 .....晶 晶
景丽平
刘 长
[编辑本段]制作单位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一个宁静的夜晚,城市上空突然出现了一个飞行物,它鸣叫着并放出奇异的光彩。医院里,手术室的灯灭了,一会儿,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时针正指九点。孩子取名贝贝。出院那天,爸爸来接他,不料,爸爸、妈妈都被他电了一下。贝贝带电的事,爷爷不让说出去怕别人把他当怪物。贝贝6岁了,还被关在家里不让出门,并整天戴着一副红手套。贝贝偷偷跑出去玩,邻居来告状,说他用针扎了小朋友,他很委屈。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他出去玩,汽车行驶途中,贝贝用手控制着红绿灯,一路畅通无阻。汽车上,一个小青年与老奶奶抢座位,他悄悄摘下手套,小青年惊叫着站了起来。游乐场里,贝贝坐飞碟上了瘾,他把爸爸推到一边,自己操纵着飞碟旋转起来。贝贝上学了,由于整天戴着手套,引起同学们的议论。音乐老师教唱拍手歌,他因不摘手套而被罚站。他能控制电子表的音乐,并能帮助足球场上的小球队进球,但他电昏了同学薇薇惹了祸……雨夜里,贝贝遇见一位老盲人,他用声音为他引路。突然盲人摔倒了,贝贝上前去扶,撞出一个极大的火花,盲人惊叫起来。此时,天空出现一个大大的飞行物,放出奇异的光,盲人突然复明。人体科学研究所把贝贝接去,准备进行研究。但他很想家、想学校、想同学。薇薇、晶晶、金风和小狗黑利把他救了出来,他们跑到长城上去呼唤“宇宙人”。他们又冷又饿,靠在一起睡着了。突然,贝贝被一个奇异的声音引向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宇宙人紧紧握住贝贝的手,他惊叫起来。医院里,贝贝醒了,妈妈上前拉贝贝,爸爸也扑过去,三个紧紧抱在一起。贝贝没电了,他奔跑着,向所有人伸出热情的手! 贝贝跑进同学们的中间,一同跳起《拍手舞》。
3. 民国时期男演员吕玉堃主演电影有哪些
秋海棠(下集大结局) 李丽华(分饰罗湘绮,梅宝),吕玉堃(饰秋海棠),仇铨(饰袁宝藩),杨志卿(饰赵玉),王乃东(饰袁绍...
秋海棠(上集) 李丽华(分饰罗湘绮,梅宝),吕玉堃(饰秋海棠-吴玉琴),仇铨(饰袁宝藩),杨志卿(饰赵玉昆),王乃...
二百五小传 吕玉堃(饰袁文光/袁少楼),朱琳(饰赵慈云),姜修(即姜修) (饰黄月楼) ,陈正薇(饰柳艳云),周刍...
十三号女盗 欧阳莎菲(饰施凤莲),吕玉堃(饰张家浩),陈云华(饰敏芳),杨志卿(饰张家泳),屠光启(饰应飞),姜...
不如归 李丽华,杨柳,仓隐秋,吕玉堃,欧辉,陶由,陈一棠,田太宣,许午,严工上,严浩,姜修(即姜修).
长恨天 胡枫,吕玉堃,袁绍梅,许良,黎明,龚稼农,侯景夫(即丁川),关宏达,朱少泉,谭光友,阮玲子,曼娜,...
惜分飞 周曼华,白云,徐风,吕玉堃,陈重,马笑侬,黄域,方正,陶由,萧如,马骥,蓓蒂,韩秋萍,汪锡永,夏冬...
红杏出墙记(下集) 白云,周曼华,徐风,袁烈,马骥,田振东,孙景璐(即孙景路),吕玉堃,尤光照,蒙纳.
红杏出墙记(上集) 白云,周曼华,徐风,袁烈,马骥,田振东,孙景璐(即孙景路),吕玉堃,尤光照,蒙纳.
夜长梦多 殷秀岑,龚秋霞,吕玉堃,梁新,曹鸿,邹雷,关宏达,仓隐秋,周文彬,利青云,徐立,洪警铃,马忠英.
莫负青春 周璇(分饰阿绣,仙女),吕玉堃(饰刘生),姜明(饰阿绣父亲),侯景夫(即丁川) (饰仆人刘忠),金彼...
新天方夜谭 宇文翠(饰大佛列国公主佩茜),陈焕文(饰大佛列国国王),平凡(饰德谟克国王子奥莱赛),金犁(饰...
风雪夜归人 吕玉堃(饰魏莲生),孙景路(饰玉春),王斑(饰苏弘基),陈健(饰徐辅成),翁灵文(饰德禄),周伟(饰...
春之梦 金彼得(即金沙) (饰老张),邓丽娜(饰小妞儿),胡蝶(饰方阿翠),王豪(饰江涛),洪波(饰方阿坤),...
铁血男儿 王元龙(饰黄三),王豪(饰王仲康),宇文翠(饰王云英),吕玉堃(饰吕德铭),稽璐璐(饰小翠),文逸民...
花外流莺Orioles banished from the flowers 周璇(饰周莺),严化(饰丁求实),吕玉堃(饰沉传庆),李露玲(饰李安琳),胡小峰(饰老赵),蒙纳(饰...
千钧一发 路明(饰王素英),吕玉堃(饰方志平),严化(饰方志刚),文逸民(饰福生),董佩佩(饰朱曼珍),平凡(...
一代枭雄The black bully 白燕(饰陈美娜),吕玉堃(饰金百川),徐莘园(饰陈查礼),殷秀岑,尤光照,王斑(饰探长),姜明(饰吴...
天网恢恢 陈娟娟(分饰柳曼娜,柳曼玲),吕玉堃(饰司马明),徐莘园(饰陈查礼),平原(饰探长),平凡(饰陈平...
苦恋 龚秋霞(饰朱眉眉),吕玉堃(分饰吕莎,吕学诚),陈娟娟(饰朱海燕),陈琦(饰王琼),金彼得(即金沙...
四美图Portrait of four beauties
4.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1届名单
北京电影学院历来是星光灿烂的地方,培养了张艺谋 陈凯歌 田壮壮 顾长卫 李少红 张丰毅 冯小宁 张建栋 王志文 蒋雯丽黄磊 姜武 袁立 徐静蕾 陈坤 赵薇等明星,北影表演系历届毕业生名单中,你一定会找到许许多多熟悉的面孔。 周里京 汪粤 杨晓丹...
5.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算几本,算重点吗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算一本,算重点。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50年9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局在北京创办了表演艺术研究所。这是由已故人民电影艺术家、人民电影教育事业的奠基人陈波儿同志倡议并筹办的,得到了当时周恩来总理及中央领导同志和文化部的支持和批准。陈波儿任所长,王逸任副所长。教师有谢铁骊、石联星、肖龙、唐远之、巴鸿、陈怀恺、李露玲等。他们分别是来自解放区延安鲁艺、解放军文工团和国民党统治区内在党的领导下长期从事革命文艺、艺术教育的革命文艺工作者。
1950年9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局在北京创办了表演艺术研究所。这是由已故人民电影艺术家、人民电影教育事业的奠基人陈波儿同志倡议并筹办的,得到了当时周恩来总理及中央领导同志和文化部的支持和批准。陈波儿任所长,王逸任副所长。教师有谢铁骊、石联星、肖龙、唐远之、巴鸿、陈怀恺、李露玲等。他们分别是来自解放区延安鲁艺、解放军文工团和国民党统治区内在党的领导下长期从事革命文艺、艺术教育的革命文艺工作者。
1950年9月,表演艺术研究所创建后招收的大专三年制演员一班和1951年9月招收的演员二班,是电影表演学院的前身。演员一班和二班的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有志于从事电影表演专业学习的高中毕业生;具有同等学历的厂矿青年工人;文艺团体的青年演员及少数的在校大学生。演员一班的学生有:马中行、张圆、王执芳、黄萍、石毓钧、刘世龙、李孟尧、庞学勤、林汝为、张辉、叶琳琅、印质明、郦子伯、陈文静、梁琛等30多人。演员二班的学生有:马世达、于文仲、石美芬、孙羽、孙敖、安琪、刘绍荃、完宸、李大德、贺小书、赵联等32人。他们现大都已成为电影表演艺术家和有关专家。
1951年7月,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改名为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建立了演员系。演员一班为演员系二年级,演员二班 为演员系一年级。演员系主任:王逸,演员一班主任教员为谢铁骊,演员二班主任教员为:陈怀恺。教师有:唐远之、巴鸿,业务干事有:李露玲、董克娜、海音、金励等。
1953年9月,演员一班 学生毕业。全部分配到新组建的北京电影演员剧团,从事演员专业工作,演员二班 的学生,调任该团为见习演员。
1955年,当时的北京电影学校,准备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并为改制后建立电影演员本科学系培训师资,特聘请了苏联表演艺术家鲍?玛?卡赞斯基来校授课,并举办了演员专修班。学员都是来自各电影制片厂有艺术经历的中青年演员,如:胡朋、陈强、于洋、沙莉、凌之浩、张莹、杨静、张桂兰、孙?、车毅等33人。由布加里任班主任。同时,学校又调配了部分教师,如:肖龙、邸力、张昕、欧阳儒秋、史宽等协助苏联专家参与教学工作。
6. 一部电影,讲的是个小朋友被外星飞船照射后有了超能力,那部片子叫什么名字
片名:
霹雳贝贝
上映时间:
1988年
类型:
剧情 / 科幻 / 儿童
片长:
90分钟
国家/地区:
中国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彩:
彩色
演职员表
导演:
宋 崇
翁路明
编剧:
张之路
演员:
张 京 .....刘贝贝
王 莹 .....杨薇薇
鄢丽娜 .....淑 英
章 萍 .....金 风
乔 奇 .....吴教授
牛星丽 .....盲老人
李露玲
冯小宁
张 驰 .....晶 晶
景丽平
刘 长
制作单位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
剧情简介
一个宁静的夜晚,城市上空突然出现了一个飞行物,它鸣叫着并放出奇异的光彩。医院里,手术室的灯灭了,一会儿,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时针正指九点。孩子取名贝贝。出院那天,爸爸来接他,不料,爸爸、妈妈都被他电了一下。贝贝带电的事,爷爷不让说出去怕别人把他当怪物。贝贝6岁了,还被关在家里不让出门,并整天戴着一副红手套。贝贝偷偷跑出去玩,邻居来告状,说他用针扎了小朋友,他很委屈。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他出去玩,汽车行驶途中,贝贝用手控制着红绿灯,一路畅通无阻。汽车上,一个小青年与老奶奶抢座位,他悄悄摘下手套,小青年惊叫着站了起来。游乐场里,贝贝坐飞碟上了瘾,他把爸爸推到一边,自己操纵着飞碟旋转起来。贝贝上学了,由于整天戴着手套,引起同学们的议论。音乐老师教唱拍手歌,他因不摘手套而被罚站。他能控制电子表的音乐,并能帮助足球场上的小球队进球,但他电昏了同学薇薇惹了祸……雨夜里,贝贝遇见一位老盲人,他用声音为他引路。突然盲人摔倒了,贝贝上前去扶,撞出一个极大的火花,盲人惊叫起来。此时,天空出现一个大大的飞行物,放出奇异的光,盲人突然复明。人体科学研究所把贝贝接去,准备进行研究。但他很想家、想学校、想同学。薇薇、晶晶、金风和小狗黑利把他救了出来,他们跑到长城上去呼唤“宇宙人”。他们又冷又饿,靠在一起睡着了。突然,贝贝被一个奇异的声音引向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宇宙人紧紧握住贝贝的手,他惊叫起来。医院里,贝贝醒了,妈妈上前拉贝贝,爸爸也扑过去,三个紧紧抱在一起。贝贝没电了,他奔跑着,向所有人伸出热情的手! 贝贝跑进同学们的中间,一同跳起《拍手舞》。
7. 北京电影学院的北影渊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电影团摄制了《延安与八路军》的影片后,电影团团长袁牧之奉党中央的指派于1940年夏携带该片的全部底片赴苏联莫斯科进行后期制作。袁牧之在苏联期间考察了莫斯科全苏国立电影学院后,受到了很大启发,产生了中国要发展人民电影事业也需要办一个“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的初衷。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进展,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和积蓄干部,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指示,当时,人民电影事业的唯一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从1947年初开始,先后办了四期电影干部培训班,先后培养了520余名干部,其中440名干部参加了电影工作,70余名参加了部队及地方文化工作。这些训练班坚持的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为建立中国自己的电影教育事业积累了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周杨、夏衍以及袁牧之、陈波儿等新中国电影事业的领导人,面对旧中国遗留给电影园地的断壁残垣,规划对它的改造、建设和发展时,感到需要一大批演工农兵、写工农兵的电影专业人才。在一时还没有条件办起“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的情况下,委派陈波儿从实际出发规划实施。于是人民电影教育事业开始了它的初创阶段。在陈波儿的领导下,谢铁骊、巴鸿、王赓尧等经过筹划,并经文化部、中宣部和周恩来总理同意,于1950年6月创建了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简称表演艺术研究所)。并于7月初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开始招生。 1950年9月14日,第一个大专三年制的演员班38名学生举行了开学典礼。
表演艺术研究所由陈波儿担任所长。所址设在西城区石老娘胡同4号院,后又逐渐发展了三处校舍,即:石老娘胡同9号院、受壁胡同、大成巷等四座四合院,占地面积共3200平方米,房屋使用面积有2000平方米。表演艺术研究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支部,隶属电影局总支,为第8支部。
演员一班于1951、1952年招收了两次插班生,毕业时共有55名学生。
1951年新学年开始,又招了演员二班、编剧班,演员二班有24名学生入学,编剧班有37名学生。
1951年5月,表演艺术研究所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简称电影学校)。
在当时,专业教师多是来自解放区、部队和国民党统治区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多年艺术家。任课教师先后有:王逸、严恭、谢铁骊、陈怀恺、巴鸿、李露玲、肖龙、石联星、唐远之、耿西、许之乔、王震之、吴天、林艺等。当时在教学方面,开始学习已经介绍到中国来的苏联剧作及表演理论,并编写了《演剧教程》等专业课教材。同时聘请了裴文中、金克木分别讲授《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由王震之讲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史东山和蔡楚生讲授《电影特性》。此外,夏衍、周扬、冯雪峰、陈荒煤、于敏、俞平伯、丁玲、聂甘驾、孙家琇、艾青、老舍、盛家伦等著名文学艺术家,都来校进行专题讲授。
表演艺术研究所时期,专业教师虽不多,教学计划也比较单一,然而讲授的课程却涵盖了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学生接受的知识面很广阔。这一时期,无专门教学设备,条件简陋,练功就在四合院内砖地上,影片观摩要到电影院去买票。教室、宿舍冬天都是烧煤球炉子。学生实行供给制,条件虽艰苦,学风却是团结、紧张、活泼、严肃。
1951年秋,演员一、二班、编剧班先后赴湖北汉阳参加土地改革6-8个月。之后,编剧班又深人石景山钢铁厂参加车间工会工作和石钢工人共同生活了三个月。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以孙明经教授为首的南京金陵大学电影播音专修科、以陈河声教授为首的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以钱家骏、范敬祥教授为首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动画专修科的师生连同三校的教学设备,调来电影学校。至此,电影学校成为具有艺术系科和技术系科的综合学校。它标志着中国电影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学校迁入北京新街口豁口外皇姑坟新建的校舍。新校舍占地3.3公顷,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其中排练厅300平方米、剧场(演出、放映1800平方米,教室、实验室600平方米,另在校址南边设置的简易操场15000平方米。
院系调整后,1952年电影学校参加了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开办了新闻摄影专修科、洗印专修科及苏州美专转来的动画专修科三个两年制的大专班,洗印专修科除大专班外,同时招收了洗印中专班;为发展民族地区的电影放映工作,举办了民族地区放映师资训练班。直到1954年,又先后举办了新闻摄影干部训练班、第一期放映师资训练班、俄文专修班等在职干部培训班。
1953年3月,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改名为北京电影学校。
1953年1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99次政务会议上做出决定。“……电影局应积极准备条件,争取四至五年内创办电影艺术学院,培养电影人才,首先是编剧、导演、演员……”。在电影事业管理局制定的电影事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列有在北京电影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北京电影学院的规划。文化部并根据政务院的决定为解决建院后的师资需要,一方面派一批留学生去苏联和民主德国等地学习电影编剧、电影摄影、电影美术及电影工程;组织专人到苏联考察电影教育;同时聘请苏联电影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培养师资。1955年11月由苏联专家B·伊万诺夫、B·卡赞斯基、A·西蒙诺夫、B·安东年柯主持授课,以培养师资为重点举办了导演、演员、摄影、制片四个专修班,学员都是来自各电影制片厂具有相当实践经历的创作和制作部门的在职干部,学制二年。学校同时配备了一部分师资力量协助苏联专家工作并随班学习。
苏联专家在专修班的讲授中,除了理论讲授外,更重视课间影片作业的实习,学校为此在原来演出科的基础上建立了实习办公室,增添了影片实习设备和教学辅助力量。四个专修班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先后拍摄了《小白旗的风波》、《众叛亲离》等九个联合作业影片片断,演员专修班又排演了舞台剧《仇敌》和《第十二夜》。周恩来总理亲临观看了《第十二夜》的演出,并接见苏联专家与学员,对专家的教学和学员的学习成绩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1955年7月,北京电影学院筹建小组“关于筹建北京电影学院工作的报告”,经文化部上报政务院。周恩来总理于7月24日亲自批示给高等教育部并由综合教育司于8月4日正式列人计划。
从表演艺术研究所第一个演员班到专修班这一电影教育的初建的历史阶段,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急需与发展输送了576名名专业的毕业生。这其中,如:郦子柏、印质明、赵联、庞学勤、李孟尧、孙羽、张天民、林汝为、林农、王炎、于彦夫、董克娜、杨静、于洋、张桂兰。李文化、魏铎、沈杰、常彦、阿达等一大批知名的艺术家以及汪流、余倩、刘国典、孔祥竺、韦彰等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1956年6月1日,国务院批准北京电影学校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任命电影事业管理局局长王阑西兼院长,建院后,校址设在新街口外大街的小西天。专业学系设置为电影导演系、电影演员系、电影摄影系和放映师范专修科。同时参加了全国统一招生。三个本科系(四年制)还要进行专业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招收了86名学生。他们正是新中国电影队伍中的第一批本科大学生。放映师范专修科招收了29名大专科学生。三个系的课程设置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讲座课。在共同课方面又分:政治课、文艺史论课、外语、体育课。教材、剧目、参考书目等方面虽也有中国民族艺术教育传统的内容,但教学计划的框架基本上采取的是苏联电影教育体系。 1958年8月,文化部批准建立北京电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
1959年,增设了电影美术系,本科五年制。并进行了招生。
1960年,文化部决定新成立的北京电影工程学院的电声、化工、机械三个专业班的新生及教工全部转人电影学院,建立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工程系。
1961年,建立电影文学系,由文化部文化学院转来二年级15名学生学习电影编剧和电影艺术理论,于九月初开学。
1963年,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撤消后,美术系在校学生转入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术系(美61届)继续学习。
从1960年到1965年,由实验电影制片厂组织的本科生各届毕业班摄制的联合毕业作业,短故事片20部、71本,纪录片多部。其中《穿山巨龙》、《大木匠》、《父子俩》三部短故事片、《高炉电花》、《装卸之歌》二部纪录片曾在中国国内发行上映。
这一时期,教学对象主流是本科系各专业,但仍坚持着为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在职干部。1959年曾建立过短训部,为各电影制片厂培训了“新闻编导”、“新闻摄影”、“录音”、“洗印”四个专业的学员273名;这一年还举办了表演师资进修班,聘请苏联表演艺术家尼·潘可娃来校任教,1960年8月表演师资进修班结业,演出了苏联话剧《乐观的悲剧》。摄影系举办了“电视摄影干部短训班”、“科教电影摄影短训班”,导演系举办了“科教影片导演进修班”,工程系举办了“放映师范专修班”。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措施,1960年表演系试招收了一届初中毕业生的六年一贯制的两个教学班。
从1960年开始,学院摄影系先后接受了越南、柬埔寨、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派来的学习电影摄影的留学生,导演系也接受了阿尔及利亚的留学生。
1959年3月,北京电影学院接受中共北京市委的委托,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摄制定期的新闻杂志片《北京新闻》,以反映北京市各条战线的建设、发展的新成就和新人新事,每月两期。与此同时,还摄制了《建设密云水库》及北京工业、北京农业等方面的大型纪录片多部。
《北京新闻》于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到1962年秋共发行了63期,由于电影胶片进口锐减,市委决定暂停摄制。
六十年代初期,课程设置加强了史论课的建设,增设了《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艺术概论》,制定了《学生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
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电影教育完全陷于瘫痪。1970年5月,全体教职工下放部队农场劳动,接着又把全部校舍房屋、设备、影片资料、图书移交出去,电影学院被扫地出门。
这一时期,电影学校在压力下先后招收了“工农兵学员”的大专、中专、进修班等22个专业班。
“四人帮”被粉碎后,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又恢复了原建制北京电影学院。
文化部为迅速重建北京电影学院,1978年3月建立了由副部长王阑西任组长,卢梦、 钟敬之、申伸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拨乱反正,恢复了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五个系本科的招生,文学系先以举办进修班主逐步恢复本科招生。举办表演师资进修班,各系并举办干部专修班。为给民族地区 培养电影干部,1981年招收了新疆、内蒙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表演、摄影、美术、录音四个专业的本科班。 1982年7月,罗光达、周传基以观察员身份赴澳大利亚参加 CILECT(国际电影、电视高等院校联络中心)会议之后,学院先后派出考察团考察了东、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电影电视教育的现状。
继学院学术委员会恢复、创办《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之后,建立了电影理论研究室,并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有关电影美学、中国电影民族化的道路、中国优秀影片的创作实践、电影与电视等专题研讨会。教师们先后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及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有影响的论文300余篇。各专业教师先后完成的理论专著有70余种,其中《摄影曝光控制》、《摄影镜头的性能与选择》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国家一级),《元美学》、《色彩学基础与银幕色彩》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987年-1992年间获国家及部级优秀教材奖共9种。
在史论课的建设方面,重建了7个国家的“电影研究”课程以及35门选修课程。
实行“学年学分制”、“二·四制”(按本科招生,两年后根据学分成绩,少数学生按大专毕业,其余继续学习)并在1985年级6个专业的新生班试行。
毕业生在教师指导的毕业演出中,其毕业作业《中彩》、《童年往事》、《随风而去》分别获得国际大学生奥斯卡电影节奖和东京国际大学生电影节的特别导演奖等。
北京电影学院于1984年被吸收为CILECT的会员学校,并于1988年被选为理事学校。1991年6月6日,受CILECT的委托,由学院主持召开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电影、电视培训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亚太地区22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个高等影、视院校代表。
1984年,电影学院受权招收硕士研究生,并逐年扩展研究方向和扩大招生人数。此后又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研究方向为电影历史和电影理论的硕士研究生教学班。
1989年,建立了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培训中心,
1991年5月,学院制定了《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发展规划纲要》。
1992年,学院决定建立“金烛奖”、“北京电影学院奖”,前者为奖励在校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和职工;后者则为表彰学院师生及历届校友在电影创作上取得突出成就的电影作品而设立的荣誉奖,以弘扬电影教育并推进中国电影艺术的提高。奖项分大奖、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奖七项,1993年5月5日,举行了首届“北京电影学院学院奖”、“金烛奖”颁奖大会,获奖作品及作者名单以金字镌嵌在校园的金字塔碑上。
1993、1994年,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建立了跨校双学位学制班。从1994年开始并扩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计划。
1995年,与中国摄影家学会合作办学,成立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另外北京电影学院董事会也成立了。
2013年3月,教育部、北京市、国家广电总局签约共建北京电影学院,根据共建协议,北京电影学院还将在通州区建设占地面积500亩的新校区,建成后可保障6000名学生在校学习,将比目前的学生培养规模增加一倍多。
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举行建校65周年庆典活动; 中信国安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电影学院签署了关于联合办学的战略合作协议,北京电影学院相关专业的二级学院将陆续迁址到位于河北香河的中信国安第一城。
8. 风雪夜归人演员表
风雪夜归人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魏莲生 吕玉堃 ----
玉春 孙景路 ----
苏弘基 王斑 ----
徐辅成 陈健 ----
德禄 翁灵文 ----
马大婶 周伟 ----
王新贵 金沙 ----
酒店老板 魏鹏飞 ----
小丑 吴家骧 ----
小兰 邓美美 ----
兰儿 李露玲 ----
陈祥 巴鸿 ----
女学生 华梦;夏莲 ----
李二哥 姜南 ----
二傻子 沈炳良 ----
9. 顾也鲁的自述
1931年我15岁时,姐姐托人把我介绍到安裕绸庄当学徒。我离开了家乡江苏常熟,高高兴兴地进了大上海。当时我的学名叫顾仁祥,工作后更名为顾忆椿。但是仅仅三个多月这家绸庄就停业了,不久我考进了三友实业社当练习生。在家乡时我读到小学毕业,进三友实业社后,我进了中华职业补习学校读夜校,还加入了中共的外围团体——“蚁社”。“蚁社”有歌咏组、“蚂蚁剧团”。“七君子”之一的沙千里,是“蚁社”的组织者。我参加了蚁社的话剧组,记得我第一次登台是反串女角,在独幕话剧《压迫》中饰女房客。
1934年,我被调到“三友实业社”所属的“生生牧场”当职员,推销“生生”牛奶,还兼做收账工作。牧场给了我一辆自行车,作为收账推销专用。我就利用这部自行车,在抗日游行示威时负责做纠察。游行队伍要经过南京路,往往由我先去察看是否有巡捕阻拦。“生生牧场”老板知道我的行踪后把我叫到经理室,像审犯人似的要我老实交代最近一个时期在干什么。我在经理室跟老板论理,说抗日游行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老板色厉内荏,声嘶力竭叫道:“给我滚!”于是我便脱离了牛奶公司,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戏剧运动中去。1936年“蚂蚁剧团”排演夏衍、田汉等创作的《走私》、《毒药》和《号角》等独幕话剧。我在两个剧中担任角色,可是第一天“蚁社”公演,就来了许多警察,勒令禁演。沙千里是“蚁社”执行委员,职业律师,就由他出面向英租界当局抗议。
1937年8月13日抗战爆发。在隆隆的炮声和激烈的枪声中我骑着自行车到十九路军伤兵医院去服务。该院负责人之一李伯龙和主持医生郭星荪与我热情握手,称我“胆大包天,热血青年”。此时,上海许多戏剧、电影工作者都奔赴内地参加救亡演剧队,于伶同志将留在“孤岛”的部分话剧编导、演员组织成“青鸟剧社”,在新光戏院演出了《雷雨》、《女子公寓》、《日出》等剧。编导有欧阳予倩、许幸之、吴江帆、顾仲彝、朱端钧等,演员有蓝兰、夏霖、柏李、张可、舒适等。我也成了专业的话剧演员,参加了《雷雨》和《女子公寓》的演出,并改名为顾也鲁。
1943年,中华联合制片公司组织两场话剧演出,剧目是《江舟泣血记》。这是根据反英美帝国主义的话剧《怒吼吧,中国》改编的,原作者是苏联剧作家塞格·米海洛维奇。故事叙述20年代英国“金虫号”炮舰,载着一批美国和英国的商人来到中国,炮舰停泊在扬子江中。船上的人员上岸要中国民船摆渡,一美国商人不慎掉入江中淹死了。大不列颠舰长提出要绞死两个中国船夫作为惩罚,不然要把江边城市轰为平地。这激起了船夫们的抗暴斗争。
我在剧中演一个学生翻译。他仇恨帝国主义,同情船夫;因为官方的道尹不懂英文,他代表官方向舰长抗议。那天夜里在大光明电影院彩排,所谓观众,大部分是来审查的日本军官。我演的角色出场两次,第一次是随中国官员与大不列颠的舰长谈判;第二次出场,我站在船夫一边,领头呼喊:“打倒英美帝国主义!”船夫们要跟着我喊口号。可我却鬼使神差地脱口叫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扮演船夫的姜明、徐立、吕玉?等跟着叫了起来,“打倒日……”,忽然意识到不对头,但演员沉浸在剧中人物激昂的情绪之中,口号也叫得不齐了,有的叫“打倒日……英帝国主义”,有的叫“打倒日……美帝国主义”,在杂乱声中也点出了英美帝国主义,而日本的“日”字也似是而非,有意无意地夹在一起叫出来了。台上演员们脑子里很清楚:是我叫“错”了口号。台下电影公司的经理、制片人也在看彩排,他们听得也很清楚。
这场戏落幕后,导演李萍倩奔到后台,喘着气把我拉到一边说:“你吃了豹子胆啦!”其实我当时是下意识叫出来的。舞台上换景时,看彩排的日本人都到酒吧间抽烟喝咖啡去了。导演和演员们统一口径:万一日本人追问此事,谁也别承认叫错了口号。打这以后,我们一些演员总怕有一天新账老账一起算。
那时我们还想成立一个工会,遇到有困难的时候,大家能有个商量的地方。当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工会,惟有话剧、电影演员没有。当年的舒适、严化、吕玉?和我都是血气方刚小伙子,我们向同行游说此事时,有人告诉我们,日本人正在注意我们的行动,劝我们别组织什么工会了。于是我们想,作为结义兄弟总可以吧。我们聚合十一人,义结金兰,以年龄大小为序:徐莘园、高占非、姜明、戴衍万、许良、舒适、顾也鲁、徐立、严化、黄河、吕玉?。成了结义兄弟后,大家常以过生日的名义聚会,有时在饭店,有时在咖啡室,互助交换生活和工作情况,谁有困难,大家出力帮助。
1948年“永华”的《国魂》开拍,聚集了刘琼、高占非、王元龙、乔奇、孙景路等上海的老朋友和重庆的大明星顾而已、陶金。而已与我都姓顾,两人相处甚笃。他跟我说:“香港不在国民党统治下,我和高占非想办个公司。”因为我学过财务,懂得独立制片的情况,他们希望我能一起参加。我喜出望外,答应放弃“永华”较优越的待遇,只要这边有口饭吃就行。
这天顾而已与我到瞿白音家,听夏衍先生的报告。这是个小型的叙谈会,参加的有叶以群、周而复、韩北屏、高占非、陶金等。顾而已向夏衍汇报了筹备“大光明影业公司”的情况,热情邀请在坐作家多写剧本给予帮助。叶以群答应了。不久他拿出剧本,片名是《野火春风》,由欧阳予倩执导。故事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写一个女艺人的悲惨遭遇和觉醒。这部影片在香港开拍,由舒绣文饰女主角方华,李露玲、顾而已、高占非和我参加了演出。不久我们又在香港筹拍大光明公司的第二部影片——顾而已与瞿白音构思的《水上人家》,资金由我管理。
正当《水上人家》开拍之际,上海物价飞涨,实在难以度日。我妻子买了飞机票,带着两个儿女来到香港,全家在九龙落户了。我考虑借“南洋片场”拍摄内景,每天租金要1000元,就跟导演商议,以外景为主,全片百分之七十的外景都在海上、渔港和山坡下实景拍摄。于是在香港长洲渔港我们租了两间陋屋,大家睡地铺,吃大锅饭。曙光未露,导演和制片乘渔船出海,驾狂风,顶暴雨,在怒潮恶浪中分镜头,布置拍摄场面。顾而已见此兴奋地说:“这种精彩镜头,摄影棚哪能拍得到!真是冒死也值得。”但是主要投资人看到所拍的戏都是破破烂烂、凄凄惨惨的场面,怕观众不喜欢,中途退出投资。没有钱搞后期工作,我们就在房间里剪接样片,向人借贷搞后期制作。《水上人家》放映后,香港进步报刊都给予推崇和鼓励。不少观众来信,希望“大光明”再接再厉,拍出更多富有现实意义的影片。
“大光明”第三部影片拍什么题材呢?当时正巧顾而已的弟弟顾尔镡去香港探望哥哥,他是个剧作家,而已和我请他就在探亲期间写一个解放军渡江的剧本。顾尔镡慨诺并立即构思,准备描写解放军渡江时,江畔村民参加战斗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取名《扬子江边》。可是在香港怎么能拍出解放军浩浩荡荡战斗的场面呢?于是顾尔镡建议说:“如果你们要拍短小精干的作品,可以考虑赵树理的作品《李有才板话》中的《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描写山西老解放区刘家峡,当地有两个无人不晓的“活神仙”:一个是前庄的刘修德,凡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人称二诸葛;另一个是后庄于福的老婆,自称三仙姑。二诸葛的儿子小二黑,是刘家峡有名的漂亮小子,是个人人称道的好青年,反扫荡时打死两个鬼子,曾得到特等射手的奖励。三仙姑的女儿小芹,是个热爱劳动,聪明美丽的姑娘,深得村里青年人的爱慕。小二黑和小芹这对青年人相爱已有三年,可好事多磨,一直遭到封建思想顽固的二诸葛、三仙姑的反对,以及村里恶势力的代表人物金旺兄弟的破坏和阻挠。最后小二黑和小芹这对好青年历尽曲折艰辛,终于幸福地结合为夫妻。
“好!”顾而已看了小说后心中已拍板了。第三部影片仍由他导演,为了征得赵树理的同意,他急忙请已经回北京的欧阳予倩去找赵树理,请瞿白音改编剧本。结果他们都同意了,主要演员也定下由我饰小二黑,陈娟娟饰小芹,孙景路饰三仙姑,郑敏饰二诸葛。但是资金是个大问题,《水上人家》当时还未发行。
此时,我们每家人家生活都已拮据不堪。高占非回上海拍一部影片,想拿些钱好调剂生活;而已和我给长城影片公司拍《琼楼恨》,拿了点片酬,为的是度过这青黄不接阶段。“长城”老板知道顾而已的“大光明”皮包公司要拍《小二黑结婚》,有人才,却没有资金,便愿意投资百分之五十,以“长城”的摄影棚和工作人员作价为资本。初步协商,作为“大光明”出品,国外归“长城”发行,国内归“大光明”发行。我去请“金山航运公司”经理董浩云(即现在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之父)投资。董浩云跟我在20世纪30年代曾一起参加进步团体,是“蚂蚁剧团”的老友,他一听拍进步影片,慨然允诺支持,但要求不作为投资,也不挂名,因为他的“金山航运公司”与世界各国以及国民党占领下的台湾省都有业务往来,怕对公司业务不利。但对缺少的资金,他会尽量帮忙解决。
制片资金着落了,大家都很庆幸。可这时香港柯达公司经理跑来告知:香港政府有规定,“不论哪家电影公司,如果拍解放区的故事,一律不准出售胶片。”这个突如其来的规定,简直就是扼杀进步影片的屠刀。没有胶片,岂非无米之炊!还有香港的片场(摄影棚),也不能租给拍解放区故事的影片公司。没有胶片,没有摄影棚,还拍什么电影?在这困难的当口,“长城”老板感到《小二黑结婚》的故事有票房价值,“大光明”人才出众,能拍出上乘的好影片。他表示仍愿以现金投资,并出了个主意说:“你们可以去租借拍粤语片的摄影场,他们管得没有那么严格。”
于是我即去专拍粤语片的“大观片场”,找场主任李化。李化是戏剧家欧阳山尊夫人李丽莲的哥哥,我跟李化说:“《小二黑结婚》是个恋爱故事,我们拍的是国语片。”李化睁一眼、闭一眼同意以拍粤语片为名,把片场租给“大光明”。柯达公司于是也不再追问是否拍解放区故事的影片,因此胶片问题也解决了。但是,影片中小二黑和小芹被坏人诬告押到区政府一场戏,区长办公室应挂毛主席像。李化看到了毛主席像,触动了他的神经。他怕特务捣乱,不同意挂。导演顾而已说:“不挂毛主席像,怎么能说明是解放区的区政府呢?”李化越听越不对头,原来你们拍的是解放区的故事啊!但是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了,他只能在大门口放哨,如果有特务来,即刻停拍。于是我们决定在夜深人静时,拍掉这场戏。
《小二黑结婚》的摄制,处处都是荆棘、坎坷。影片拍成后,有人到“大光明”找我,拿出他的特务身份证,要我交出赵树理。我哭笑不得,他哪里知道赵树理根本没有来过香港。他目瞪口呆了片刻,恶狠狠地向我示威:“你拍小二黑,当心脑袋搬家!”此话倒被他说中了,不久后,我们就将“大光明”整个儿“搬”回了上海。
10. 关于一部老电影
片名:
霹雳贝贝
上映时间:
1988年
类型:
剧情 / 科幻 / 儿童
片长:
90分钟
国家/地区:
中国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彩:
彩色
演职员表
导演:
宋 崇
翁路明
编剧:
张之路
演员:
张 京 .....刘贝贝
王 莹 .....杨薇薇
鄢丽娜 .....淑 英
章 萍 .....金 风
乔 奇 .....吴教授
牛星丽 .....盲老人
李露玲
冯小宁
张 驰 .....晶 晶
景丽平
刘 长
制作单位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
剧情简介
一个宁静的夜晚,城市上空突然出现了一个飞行物,它鸣叫着并放出奇异的光彩。医院里,手术室的灯灭了,一会儿,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时针正指九点。孩子取名贝贝。出院那天,爸爸来接他,不料,爸爸、妈妈都被他电了一下。贝贝带电的事,爷爷不让说出去怕别人把他当怪物。贝贝6岁了,还被关在家里不让出门,并整天戴着一副红手套。贝贝偷偷跑出去玩,邻居来告状,说他用针扎了小朋友,他很委屈。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他出去玩,汽车行驶途中,贝贝用手控制着红绿灯,一路畅通无阻。汽车上,一个小青年与老奶奶抢座位,他悄悄摘下手套,小青年惊叫着站了起来。游乐场里,贝贝坐飞碟上了瘾,他把爸爸推到一边,自己操纵着飞碟旋转起来。贝贝上学了,由于整天戴着手套,引起同学们的议论。音乐老师教唱拍手歌,他因不摘手套而被罚站。他能控制电子表的音乐,并能帮助足球场上的小球队进球,但他电昏了同学薇薇惹了祸……雨夜里,贝贝遇见一位老盲人,他用声音为他引路。突然盲人摔倒了,贝贝上前去扶,撞出一个极大的火花,盲人惊叫起来。此时,天空出现一个大大的飞行物,放出奇异的光,盲人突然复明。人体科学研究所把贝贝接去,准备进行研究。但他很想家、想学校、想同学。薇薇、晶晶、金风和小狗黑利把他救了出来,他们跑到长城上去呼唤“宇宙人”。他们又冷又饿,靠在一起睡着了。突然,贝贝被一个奇异的声音引向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宇宙人紧紧握住贝贝的手,他惊叫起来。医院里,贝贝醒了,妈妈上前拉贝贝,爸爸也扑过去,三个紧紧抱在一起。贝贝没电了,他奔跑着,向所有人伸出热情的手! 贝贝跑进同学们的中间,一同跳起《拍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