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骆驼祥子导演是谁
骆驼祥子 (1982)
导演: 凌子风
编剧: 老舍 / 凌子风
主演: 斯琴高娃 / 张丰毅 / 殷新 / 颜彼得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82
片长: 125分钟
又名: Rickshaw Boy
② 骆驼祥子导演是
骆驼祥子导演是凌子
《骆驼祥子》是凌子风执导的剧情影片,由张丰毅、斯琴高娃等主演,于1982年在内地上映。该片改编自老舍同名小说,讲述的是祥子作为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力车夫,历经三起三落,最终没有摆脱被旧社会吞没的命运。
③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梦想是什么
《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
《骆驼祥子》中,祥子是作家老舍笔下的人力车夫,是旧时代承受不公与压迫的苦人,是在大城市讨生活的底层劳动者,是为了“有一辆自己的车”这个简单理想不懈奋斗却屡遭现实打击最终堕落的普通人。
《骆驼祥子》故事概要: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 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④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简介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1899~1966的代表作。老舍,原名舒庆春,宇舍予.满族人.他出生于北京城一个贫民家庭,在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中长大。1924年,老舍赴英国相田任汉语教师,一直工作到1929年。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西欧文学名著,并开始了小说创作.初期的作品,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幽默中含有讽刺,颇近于英国作家狄更斯的笔致,但夸张有时略嫌失度,几乎跌入油滑。然而,对于老舍来说,初期的创作是不可缺少的练笔,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创作渐趋成熟,终于在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重头戏《骆驼祥子》。 内容提要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敝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通过祥子周围人物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以及由他们织成的统治之网对祥子们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一种变形反映。小说并没有回避祥子与虎妞之间的本能欲望与一点点相互依恋之情,但同时也深刻地描写到,即使是这样的男女之情,也同样建基于金钱利益关系之上,所以虎妞要始终把钱拿到自己手上,“钱在自己的手中,势力才在自己身上。”虎妞与祥子的结合,无疑加剧了祥子的悲剧。 影响 《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多以描写知识分子与农民生活见长,而很少有描写城市贫民的作品。老舍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局面,他以一批城市贫民生活题材的作品,特别是长篇《骆驼祥子》,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贡献。 骆驼祥子 特色及评论 《骆驼祥子》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骆驼祥子》一书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读来亲切自然、朗朗上口,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骆驼祥子最初发表于《宇宙风》杂志1936年,1955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新的单行本,老舍曾做了删改,删去了旧版第二十三章的后半部分与第二十四章的全部。八十年代出版的《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则又恢复了旧版原貌。 电影《骆驼祥子》 导演:凌子风 编剧:凌子风 主演:张丰毅 斯琴高娃 殷新 颜彼得 李唐 上映:1982年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粤语 国语 颜色:彩色 时长:123分钟 类型:剧情片 骆驼祥子 (1982)故事梗概 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 旧时代的北京,数以万计的人力车夫挣扎在死亡线上,祥子就是其中的一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农民祥子,失去父母和土地后,被迫跑到城里,在刘四开办的人和车厂当上了人力车夫。好胜、要强的祥子凭着力气拉车挣钱,指望自己能买一辆漂亮的洋车,不再受拴车人的气,做一个“自由的洋车夫”。他早出晚归,忍饥受冻,风里雨里整整拼了3年,终于攒足了100元,买了一辆新车。20年代的北京,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祥子为了生存,还是起早贪黑地拉车。一天,他拉着车刚出西直门就被几个抓夫的大兵连人带车给抓走了。在队伍逃走时,祥子痛心地看到自己的洋车拉着炮弹滚到山涧里去了……大兵们逃散了,祥子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他卖了骆驼,又回到了车厂,幻想着再买辆洋车。大家传说祥子卖了30匹骆驼,发了大财,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骆驼祥子”。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的女儿虎妞,三十七八岁了还没嫁人。车厂里的大事小事全凭她一人操持,她为人泼辣,没人敢惹。她爱上了比自己小10多岁、老实巴交的祥子,拉他到屋里喝酒,祥子被灌醉后不能自持,被虎妞给缠住了。事后,祥子又羞又悔又恨,为摆脱虎妞,他来到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家拉包月车。曹家人待他非常和蔼,主仆相处十分融洽。祥子把挣的钱都攒在闷葫芦罐里,一心还想买辆车。不料,虎妞找上门来,硬说有了身孕,一定要和祥子成亲。这时,一个跟踪曹先生的侦缉队员来到下房,把祥子辛辛苦苦攒的钱全抢走了。连遭厄运的祥子只好离开曹家,又回到人和车厂。地痞流氓出身的刘四,认定祥子高攀虎妞,是惦记他那60多辆洋车,认为女儿嫁给一个车夫是丢他的脸,扬言宁肯放火把车厂烧了,也不让他们得到便宜。虎妞表示非嫁给祥子不可,祥子只得和虎妞成了亲。刘四卖掉了车厂,人也无影无踪了。祥子婚后住在穷苦人生活的大杂院里,街坊二强子也是拉车的,他为了一家人活命竟逼女儿小福子卖身为娼,祥子对小福子的遭遇充满了同情。不久,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心中早已隐藏着对祥子的感情,可是穷困却不能使他们结合。祥子对小福子说:“你等着,等我混好了就来接你!然而,生活的煎熬,使小福子再不能等待了。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去接她时,只见到树权上挂着她上吊的绳套。好胜心强的祥子在绝望中走向毁灭,终于被那吃人的社会吞没了。 影片创作者遵循老舍先生原作的意图,通过祥子的悲剧,写出了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到的种种苦难,在人物的塑造上,较原作更有所发展,银幕上虎妞这一独特的艺术典型,是再创作中的突出贡献。虎妞是人物关系和情节线索的中心,她与祥子、刘四、小福子等人的纠葛,充分展现了她的性格的多面性。 影片通过几个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出一幅旧中国的真实图景,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在导演的统一构思下,各艺术部门有出色的创造。
⑤ 骆驼祥子电影改编的好与坏
有好有坏。
《骆驼祥子》电影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由著名导演凌子风编导,斯琴高娃与张丰毅主演。
该部影片斩获了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员在内第三届金鸡奖多个奖项,在当时收获众多肯定与好评。影片自1982年诞生后,研究它的文章层出不穷,以1983年最盛。
时至今日,相关研究文章也保持在每年一到两篇的数量,可见其生命力之盛。笔者站在电影的角度欣赏该部影片,凌子风导演充分认识到电影艺术独特的表现特征,一系列的特写镜头准确捕捉了原著的思想精髓,相比较小说的文字语言而言,电影特有的视觉化冲击强化了故事本身的思想表达性,再现了浓浓的老北京味儿。然而“美玉微瑕”,《骆驼祥子》虽然获得多项殊荣,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令人思考。例如,电影置换了故事的主要情节线索,美化主要人物形象等。
当下,虽然文学改编的电影几乎占了电影界的半壁江山,但是好莱坞大片、商业大片、网络电影横行泛滥,一部好的电影对于观众来说依然可遇不可求。笔者认为重新分析20世_的经典影片,尤其是老一辈优秀导演的作品,不仅是国产电影发展的需要,还对现当代文学经典的推广都很有必要性,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意义的研究。
⑥ 骆驼祥子是谁主演的
话剧《骆驼祥子》--老版
原著:老舍
改编:梅阡
导演:梅阡
设计: 王文冲、宋垠、关哉生
角色与演员(按出场序)
虎妞—舒绣文、李婉芬 曹先生—张瞳、柏森
叶子 孙三—方琯德
铁蛋—李春毓 侦探甲—董行佶
小六子—张兴山、杜澄夫 侦探乙—贺正祁
小顺子—林连昆、梁秉坤 侦探丙—李源
大个子—牛星丽、李翔 老马—于是之、白山
贺正祁 小马—刁小覃
刘四爷—英若诚 冯二爷—童弟、蓝荫海
二强子—童超 沈默
小福子—宋凤仪、李滨 陈二奶奶—金雅琴、关韬
二强嫂—吴淑昆 童儿—孙俊峰
祥子—李翔、牛星丽 车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高妈—路葳
不知你要的是不是这个?
⑦ 骆驼祥子是谁演的
电影《骆驼祥子》是凌子风执导的剧情影片,由张丰毅(祥子)、斯琴高娃等主演,于1982年在内地上映。
电视剧《骆驼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同名电视剧。该剧由李森执导,谷智鑫、丁嘉莉、苏岩等主演。
该剧拍摄于1998年
谷智鑫饰祥子
⑧ 由张丰毅斯琴高娃主演的《骆驼祥子》的导演和编剧各是谁
电影《骆驼祥子》
导 演:凌子风
编 剧:凌子风
主 演:张丰毅 斯琴高娃 殷新 颜彼得 李唐
上 映:1982年
地 区:中国大陆
语 言:粤语 国语
颜 色:彩色
时 长:123分钟
类 型:剧情片
⑨ 骆驼祥子的电影大意
骆驼祥子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
更多义项
更多图片(8张)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歌剧版《骆驼祥子》是国家大剧院第五部原创中国歌剧,创作过程历时三年,是国家大剧院联手作曲家郭文景、编剧徐瑛、新锐导演易立明,集成创作打造的一部充满地域风韵的老北京经典题材作品。
中文名:骆驼祥子
制作方:国家大剧院
主创团队:郭文景、徐瑛、易立明等人
演出场馆:国家大剧院 - 歌剧院
演出时间:2015.03.05 - 2015.03.08
演出票价:880/680/600/550/380/280/100元
官方售票:国家大剧院官网
分享
剧情概况
骆驼祥子总图
壮实憨厚的乡下小伙儿祥子,在北平靠拉车谋生,一门心思要攒钱买辆自己的车。他省吃俭用,终于在三年间凑足一百块,用血汗钱买了一辆新车,此时的祥子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谁知好景不长,北平城外军阀混战,祥子连人带车子被十几个大兵抓进营地做苦力。他趁着大兵打了败仗偷跑出来,顺手牵走军阀撤退时落下的骆驼,卖了三十五块钱,从此就有了“骆驼祥子”的外号。 祥子进了刘四爷的车厂里租车干活儿,因为勤快老实得了东家不少照顾。一天晚上,刘四爷的女儿虎妞诱使他喝酒,喝醉的祥子和虎妞睡了一夜。不料,虎妞假装怀孕逼婚,木讷的祥子只好听任她摆布。但是,刘四爷不能容忍女儿和“臭拉车的”勾搭,把二人撵出家门。婚后,虎妞用私房钱给祥子买了一辆车,不久又真的怀上身孕。积蓄所剩无几,祥子拼命拉车赚钱,终于劳累病倒。没料想,虎妞难产死去,为置办虎妞丧事,祥子咬着牙卖掉了自己的车。 邻居小福子也是个可怜人,一直对祥子有情有意。无奈祥子负不起养活她弟弟和酒鬼老爹的责任。为了挣钱,祥子离开故地去给旧主顾曹先生拉包月车,再回来时却得知小福子被卖进妓院后而自尽的消息。失魂落魄的祥子像变了一个人,每天浪荡街巷,吃喝嫖赌、偷奸耍滑的混日子。没多久的寻常一天里,不成人样的祥子栽倒在街头,再也没有爬起来。
⑩ 骆驼祥子简介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2]
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 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