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征北战电影
《南征北战》上映于1952年,与《地道战》、《地雷战》合称“老三战”。
后两部主要展现的是游击战,而排在第一位的《南征北战》主要表现运动战的战术思想,影片磅礴的气势和宏大的场面,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众多人物形象和恢宏的战争场面,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电影从筹备到拍摄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堪称电影之经典。1951年春,国家电影指导委员会、国家电影局以及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一部战争片,为次年“八一”建军节献礼,成荫和汤晓丹被点名担任该片导演。
两位导演接到任务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剧本,当时有一部描写华东战场莱芜战役前后故事的,名为《战线》的话剧很受欢迎,于是成荫和汤晓丹决定在话剧《战线》的基础上加以改编,这就有了我们后来看到的《南征北战》。
《南征北战》作为新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部“史诗”级战争故事片,除了场景真实,场面宏大外,演员阵容在当时堪称豪华,冯喆、仲星火、汤化达、张瑞芳、陈戈都是那个年代明星级别的人物。
冯喆,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员,能文能武,大家熟悉的《铁道游击队》也是他主演,1995年被文化部列为126名中华影星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
张瑞芳,话剧界有名的“四大名旦”之一,被文化部誉为二十二大明星之一,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
虽然演员们都是大腕级别,但他们表现出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当代一些流量明星。冯喆,在当时可是一线小生,为了更好地呈现扮演的角色,他去了一个准备渡海作战的连队体验部队生活,每天跟着部队战士一起训练,最终塑造了一个睿智多谋、坚毅果敢的高营长。
张瑞芳,扮演的是村长赵玉敏,既要给战士们缝衣纳鞋,磨面送粮,又要带领群众上山下水打游击,为了贴近角色,她专门去了山东沂蒙老解放区,听当地老百姓讲解放战争时期纳鞋送粮,支援前线的故事,不仅如此,她还穿上老布衫,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民兵干部一起学习射击,这才有了影片中生动真实、淳朴憨厚的女村长。
70年后重温《南征北战》,不但不会有沧桑感,还会被影片扑面而来的朴素真实感和富有风格的电影语言深深震撼,无愧于新中国影史上第一部史诗级战争、军事故事片的美誉!
B. 汤晓丹的介绍
汤晓丹,出生于1987年11月08日,祖籍山东菏泽。职业是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文职军官。
1951年春中央电影指导委员会中央电影局以及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一部战争片,作为八一建军节献礼,程英和汤晓丹被点将担任该片导演。被点将时,程英35岁,他曾经跟随部队参加过一些战役,他的成名作他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时拍摄的电影钢铁战士。汤晓丹当时42岁,后来因为又导演了渡江,侦察日记,南昌起义等多部经典战争影片,被称为中国战争片之父,让程英和汤晓丹联手导演,可见中央电影局对这部片子的重视。领命后,他俩很快组建起了一支创作班子,当时有一部名为战线的话剧非常受欢迎,它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进行战略大撤退,广大居民从不能理解到想通的思想转变过程。这个故事与中央电影局要求反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思路比较吻合,导演组最后决定在话剧战线的剧本基础上改编,很快由战线剧本的主创沈西蒙牵头的电影文学剧本创作小组成立了。
葛岩的音乐创作很善于把握画面和背景,是音乐与画面浑然天成,能营造出一种出。真入画的意境,为影片增添了时代和生活气息。南征北战中的音乐在1957年获得了文化部一等奖,其中攻占凤凰岭一段音乐,十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激烈战斗场面,堪称中国电影音乐作品中,音乐与画面同步的经典段落。除了音乐,这部电影里面的台词也成为深入人心的经典,南征北战非常耐看,放映了无数遍,人们对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滚瓜烂熟,以至于片中很多台词都被当成了生活用语,能够脱口而出。与同时期的其他战争题材的影片相比,南征北战在战争场面的气势,战役的规模表现,战略决策和军事思想等方面,那都是空前的,是当之无愧的新中国第一部史诗级的战争片。影片上映后万人空巷引发观看热潮,一时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必谈经典,甚至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为很多人津津乐道,这就是经典的魅力,传奇的力量。
D. 还记得参演多部影视剧《傲蕾·一兰》中的“一兰”吗
No.1
说起电影《傲蕾·一兰》,许多看过的人应该还有所印象,当然,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就不知道了。但当年,这部电影上映后,由于战争场面恢宏壮阔,视觉冲击力极强,所以一经放映,立时火遍大江南北。
按年龄推断,现在的张玉红早已退休。退休后的她依然十分低调,只是在2019年10月21日,有朋友在网上发文:“1998年冬季与电影《傲蕾·一兰》女主角张玉红等好朋友在江苏南京。”从文后配发的照片看,最右边穿黑衣的女士应该是张玉红。
照片中,张玉红一改《傲蕾·一兰》中剽悍、粗犷的“假小子”形象,漂亮、苗条、妩媚起来了。
祝福张玉红老师幸福安康!
E. 他的电影不多却个个经典,他的配音很少却让无数人怀念 ,他是谁
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里有这么两段,孙少平路过电影院发现当天上映电影是《王子复仇记》,他非常兴奋想去看,正好遇到了正要去二刷的田晓霞。
孙少平的妹妹孙兰香在大学里由于文雅的气质和美貌被讹传为孙道临的女儿。
我们可以看出来,路遥当年肯定是非常喜欢孙道临的,而且他在书中的这些情节也反映了当年大学里的青年和社会上的群众对孙道临的喜爱。
孙道临老师已经离开我们十几年了,为了纪念他对我国电影事业的贡献,他的祖籍所在地浙江嘉善专门建立了孙道临电影艺术馆,大师的音容笑貌将永载电影史册。
F. 原电影名导演汤晓丹近况
2012年1月21日,著名导演汤晓丹逝世于上海,享年102岁。你可能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你一定不会忘记他拍的电影,《南征北战》、《红日》、《渡江侦察记》、《南昌起义》、《廖仲恺》、《难忘的战斗》、《祖国啊、母亲》、《傲蕾一兰》、《怒海轻骑》、《水手长的故事》、《不夜城》,这些作品您不熟悉吗?你没看过吗?如果说现在的孩子没有看过这些电影我是相信的,可是即使没看过也听过吧?年长一点的人不用说,我们是看着这些电影长大的。汤晓丹导演曾经说过:“以正确的意识鼓励大众向合理的社会生活前进。”一语道尽全部电影人所赋予的社会责任,我喜欢他的电影,既波澜壮阔,又细腻传神,人物刻画到位,很多电影语言表达方式和手法,仍然为现在的电影人所借鉴。其《南征北战》是中国战争史诗片的开山之作,其创作风格与叙事结构至今具有引领作用,也创造出了旧中国电影所不曾拥有的大场面战争片的历史。汤晓丹导演的电影含蓄内敛,情节具有张力,矛盾设置与处理方式独特,他的电影对于演员的塑造也极具功力。我们见过的《南征北战》中的高营长、师长,《红日》中的沈振新、石东根、刘胜都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难忘的战斗》中他甚至起用了“话剧皇帝”焦晃来扮演反面人物,处理得也相当的到位。汤晓丹导演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可是他的电影作品却作为一种永存而为我们所铭记。
G. 汤晓丹的主要作品
职位 年份 片名 导演作品 1988 荒雪 1983 廖仲恺 1981 南昌起义 1979 傲蕾·一兰 1977 祖国啊,母亲 1976 难忘的战斗 1974 渡江侦察记 南征北战 1963 水手长的故事 红日 1959 钢铁世家 1957 不夜城 1956 沙漠里的战斗 1955 怒海轻骑 1954 渡江侦察记 1952 南征北战 1951 胜利重逢 1949 失去的爱情 1948 万象回春 1947 甦凤记 天堂春梦 1945 敢死警备队 1941 民族的吼声 1940 小广东 1938 上海火线后 钱作怪 1937 并蒂莲 花开富贵 1933 白金龙 飘零 飞絮 一个女明星 编剧作品 1940 小广东 1933 飞絮
H. 汤晓丹的个人介绍
姓名:汤晓丹
血型:O型
星座:牧羊座
身高:175cm
胸围:84cm
腰围:63cm
臀围:89cm
体重:53kg
毕业院校:四川大学
兴趣爱好:文学、舞蹈、旅游、表演、声乐、运动
性格:大方、真诚
最喜欢的一句话: 生命中有许多的回忆、你珍藏它便是永久、是人生最大的收获
最喜欢的颜色:红色、绿色最拿手的才艺:舞蹈
最崇拜的人:父母
最喜欢的穿着:大方舒适
最大的愿望:成为一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喜欢的城市:四川省西昌市
I. 汤晓丹的家人介绍
汤晓丹的夫人蓝为洁女士为中国电影剪辑师,生于重庆。1944年高中毕业后进重庆中国电影制片厂技术科。1946年随厂迁回上海。1952年在上海翻译片组任剪辑。1957年调江南电影制片厂。她参加剪辑的影片中,《苦恼人的笑》、《南昌起义》获政府奖;《巴山夜雨》获政府奖和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城南旧事》获政府奖和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并获最佳剪辑奖提名。《廖仲恺》获政府奖和金鸡奖最佳导演奖。1984年退休后,至今参加了《徐悲鸿》、《传奇夫人》、《杨家将》等近千部集电视剧的剪辑指导工作。
汤晓丹的两个儿子汤沐海、汤沐黎是优秀的指挥家、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