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音乐电影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音乐电影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发布时间:2022-08-28 03:42:00

⑴ 电影《音乐之声》女主角资料,以及这部电影的获奖情况~

《音乐之声》是由美国音乐剧 的泰斗 Richard Rodgers 和 Oscar Hammerstein II 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写而成的。

《音乐之声》于1959年11月16日在百老汇的鲁德-方特恩剧院(Lunt-Fontanne Theatre)公演,成为五十年代百老汇公演时间第二长的音乐剧。但是1965年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拍的电影版《音乐之声》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 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
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经典中的经典
【主演】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
克里斯托弗·普拉默尔(Christopher Plummer
女主角还参演过相对价值》
《无条件的爱》
《现代派米莉》
《亲爱的莉莉》
《S.O.B》
《10》
《那就是生活》
《夏威夷》
《公主日记》1 2

⑵ 2020年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是谁

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是芮妮·齐薇格,她在剧情片《朱迪》中饰演朱迪·嘉兰,凭此角色还获得第22届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女主角、第26届演员工会奖电影最佳女主角,被“卫报”评为 “2019年度十佳女演员”。

(2)音乐电影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扩展阅读

影片《朱迪》

1、主创

《朱迪》是由鲁伯特·古尔德执导,蕾妮·齐薇格、卢夫斯·塞维尔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由鲁伯特·古尔德执导,汤姆·艾吉(《王冠》)操刀剧本。

2、剧情简介

《朱迪》聚焦朱迪·嘉兰最后一场演出,讲的是这位女明星最悲惨落魄的一段时期。故事开始后不久,为了争夺孩子抚养权而背井离乡,朱迪·嘉兰前去伦敦“淘金”。她不知道这三个星期的酒店驻唱会成为自己人生最后一场演出,也不知道自己与命运的对抗终究只是徒劳。

蕾妮·齐薇格就藏在这个角色身体里,染黑金发,拱起“小驼背”,时不时流露出精神不稳定的飘忽神色,用表演讲述那些没有写在剧本里的痛苦与折磨。

最后的演出里,朱迪的表现极其糟糕,对药物和酒精的依赖,长久以来无法入睡的疲惫,思念孩子的焦虑,统统转化为她对舞台的恐惧。但是在唱完《Over the Rainbow》之后,她仍然感受到了观众对她的爱,画面渐黑之前,她问:“你们才不会忘记我!对吧?”她用真心歌唱,展露出伤痕累累的灵魂,最终用汹涌的演技实现了一种优雅的状态。

⑶ 如何评价 Lady Gaga 在91届奥斯卡获奖

Lady Gaga以歌手的身份被大众熟知,《telephone》、《Bad romance》、《poke face 》等多首大热单曲,以及出格夸张的造型让她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但这一次她作为演员,靠电影《一个明星的诞生》获得了多项大奖,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的奖项,成为集格莱美、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奥斯卡等多项大奖于一身,大满贯的第一人。那个被看不起被校园暴力霸陵的弱小白人女生,走到今天证明了“追求梦想、永不言弃、执着前行”,为许多正在奋斗的年轻人提供动力。她的荣誉她当之无愧。

⑷ 奥斯卡托尼艾美格莱美四大满贯和三缺一的演员有哪些

芭芭拉史翠珊
奥斯卡金像奖
1969年
最佳女主角
托尼奖
1970年 成就奖
格莱美奖
1963年
1969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年度专辑
最佳流行女歌手
1964年
最佳流行女歌手
1965年
最佳流行女歌手
1977年
年度歌曲
最佳流行女歌手
1980年
最佳流行组合
1986年
最佳流行女歌手
1986年格莱美奖
1992年
格莱美当代传奇奖
1994年
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2011年
格莱美音乐年度关怀人物
艾美奖
1965年
2001年艾美奖
最佳个人成就奖
最佳节目成就奖
1995年
最佳节目成就奖
最佳综艺/音乐节目个人成就奖
2001年
最佳特别节目奖
最佳综艺/音乐节目个人成就奖

金球奖
1970年
喜剧/音乐类最佳女主角
亨丽埃塔奖
1971年
亨丽埃塔奖
1975年
亨丽埃塔奖
1977年
喜剧/音乐类最佳女主角
2011年格莱美奖表演
最佳原创歌曲
1978年
亨丽埃塔奖
1984年
最佳导演
喜剧/音乐类最佳影片
2000年
Cecil B. DeMille终身成就奖

⑸ 盘点奥斯卡十大经典女性电影,十足展现了女性的魅力

奥斯卡电影从来不曾忽略对女性的关注,因此,女性题材的影片层出不穷,佳作纷呈。我试图精选出十大经典女性电影,以展示女性成长的 历史 变化,使女人在影像的世界里看到女性鲜活的美丽人生。

一、纯真公主的美丽爱情

片名:《罗马假日》

奖项:第二十六届(1953年)最佳女主角

这是沾沾自喜的美国人在那个时代的一部理想化的电影,

二、两个女人对男人的复仇

片名:《末路狂花》

奖项:第六十三届(1991年)最佳原创剧本奖

三、苏醒的爱情

片名:《钢琴课》

奖项:第六十六届(1994年)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

这部由法国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影片《钢琴课》是奥斯卡史上女性题材影片的一部经典之作。一个视钢琴和音乐为生命的哑少妇,嫁给了一个无法理解她的男人,她内心对爱的渴求只能在弹奏几下被丈夫避弃的钢琴时才能得到缓解。这时另外一个听懂她音乐中的骚动的男人唤起了她的激情。钢琴点燃了两人的情欲之火……本来沉默恭顺的女人忽然迸发出无所畏惧的勇气和激情去享受爱情,音乐促成了一个女人的自我觉醒,看起来惊心动魄,就像蝴蝶破茧而出一样美丽,这也正是片子的感人之处吧。

四、传奇女人的一生

片名:《贝隆夫人》

奖项:第六十九届(1997年)最佳歌曲奖

这部片子当年因为麦当娜出演阿根廷的国母艾薇塔,在阿根廷引起了不小的风波。艾薇塔是个传奇般的女人,一生大起大落,当过妓 女,做过 娱乐 明星,遇到贝隆上校以后,她找到了真爱,也开始了她的政治生涯。贝隆当上了阿根廷总统,艾薇塔就成了国母,人们对她褒贬不一,有人叫她“穷人的旗手”,富人们称她“不择手段的女人”。33岁的艾薇塔去世时,整个阿根廷都为她而哭泣。这个女人的一生,选择了权力又坚信自己的爱情,她是贝隆夫人但更多时候还是艾薇塔,她的勇气在当时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但是她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当她成为阿根廷人心目中的女神时,她的心灵深处一定在暗自流泪。

五、她不想做女人

片名:《男孩不哭》

奖项:第七十二届(2000年)最佳女主角奖

奥斯卡获奖影片 盘点奥斯卡十大经典女性电影

《男孩不哭》讲的21岁的问题女孩来到小城法奥斯,决心像个男人那样开始新的生活。可是当她的女儿身不慎暴露以后,她却被昔日的哥们儿强 暴并杀害。她一心想做个男孩,可是保守而又骄傲自大的男性 社会 决不会 接纳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人。这部片子更多的是给人带来对现代都市女性的命运的思考。

六、东方的女权主义

片名:《卧虎藏龙》

奖项:第七十三届(2001年)最佳摄影

这是华人导演首次在奥斯卡获奖,到现在还余温不散。很多人只认为这是一部飞来飞去的武侠电影,其实武侠故事只是李安深刻的人文探讨的外壳。李慕白想爱不敢爱,重义轻情的传统操守,代表了东方男权 社会 的伦理,而反叛的玉娇龙性格里面却包含了浓重的女权主义色彩,对父权的反叛、对爱的自由的追求。个性解放,全然不把所谓“道义”放在眼里。无一不是在展示女人的自我觉醒以及对男权 社会 的伦理的反抗。

七、三个孤独无助的女人

片名:《时时刻刻》

奖项:第七十五届(2003年)最佳女主角

这部根据伍尔芙小说改编的片子很女性化地揭示了女人的脆弱和无助,讲的是三个处于不同时空的感情不稳定并且生活在孤独、抑郁中的女人的故事。她们被戴罗薇夫人这个名字交织在一起,一个近乎疯狂的天才女作家,一个想要自杀的怀孕的家庭主妇,一个爱上了因艾滋病而濒死的诗人的女人,她们在片中的一天,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女性寻找自我、体认自身力量的过程。三个女人同时被闹钟叫醒,梳妆,开始崭新的一天,这天在三人看来都是“阳光灿烂的一天”,而阳光下三个人都有各自的压抑和绝望。可以说这是一部对女人充满怜悯和无奈的片子,艺术电影的气息很浓,或许更符合欧洲评委的口味。

八、土著少女酋长的成长

片名:《鲸骑士》

奖项:第七十六届(2004年)最佳女主角提名

这是部讲述纽西兰土著第一位女酋长成长的故事。纽西兰海岸责任酋长惟一的孙女梦想自己有一天能接过祖父的担子,但祖父坚持要挑选男性为自己的接班人。小女孩只能利用各种机会,向祖父和族人证明自己不比男人差,能胜任酋长的位置。最后她靠智慧和勇气骑上鲸鱼背,像当年祖先一样驰骋在海上,她也因此成为了下一位酋长……这部片子票房相当不错,小女孩的倔强要强和惊人的勇气打动了无数人。相比于太多的暴力血腥的反抗,这部女性题材的电影让我们看起来舒服多了。

九、绝望的同志之爱

片名:《女魔头》

奖项:第七十六届(2004年)最佳女主角

奥斯卡又一部女同 性 恋题材的影片,如果《男孩不哭》是进入男性 社会 的渴望,《女魔头》就是女人寻找最后的爱和希望的旅程。这也是改编自真实故事的一部影片。沃诺斯从小家庭不幸,流落街头以卖淫为生,主流 社会 从来都不接纳她,没有男人真正爱过她,她也没有爱过任何男人。同 性 恋希尔比的出现让她意识到同性之爱或许是人间最后的温暖和希望,于是为了爱人,沃诺斯开始疯狂的杀人。最后却是希尔比在警方的劝说下出庭作证,将沃诺斯送上了绞架,也彻底摧毁了她的精神世界。这部片子没把沃诺斯描绘成一个女魔头,而是力图在病态和 情感 之间寻找平衡,可以说是一部反英雄主义的片子,在女魔头残暴的背后,仍然是一个纯洁的善良的爱憎分明的女子。

十、表演爱情的女人

片名:《成为朱丽娅》

奖项:第七十七届(2005年)最佳女主角提名

今年,安特尼·本宁又输给了希拉里·斯旺克,不过这部片子的确很优秀,一个面临中年危机的强权女人朱丽娅,伦敦歌剧院的当家女主唱,因为意识到年轻情人联合自己的竞争对手来欺骗自己,就开始了维护地位的斗争和对背叛的报复。她凭着多年的表演实力在对手和情人间周旋,最后无情地毁了对手的前途,把自己的事业推上了新的高峰。这样的女性角色在奥斯卡影片里面不是很常见,朱丽娅不容许任何人取代她,她就是财富和名望,所以这个在男权 社会 中得到财富和名望的女人,最大的法宝还是要成为自己。

⑹ 奥斯卡金像奖历届获奖名单

1,奥莉薇娅·科尔曼,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奥莉薇娅·科尔曼(OliviaColman),出生于1974年1月30日英国诺福克郡诺威奇,英国演员。2016年,出演电视剧《夜班经理》。2019年凭电影《宠儿》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2,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FrancesMcDormand),1957年6月23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美国女演员、制作人,毕业于耶鲁大学。2018年,凭借犯罪喜剧电影《三块广告牌》获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3,艾玛·斯通,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艾玛·斯通(EmmaStone),1988年11月6日出生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美国女演员。2017年2月,凭借在《爱乐之城》中的表演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4,布丽·拉尔森,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布丽·拉尔森(BrieLarson),1989年10月1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美国演员、歌手、导演。2015年,凭借剧情片《房间》获得第73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5,朱丽安·摩尔,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朱丽安·摩尔(JulianneMoore),1960年12月3日出生于美国北卡罗兰那州,毕业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学院,美国影视演员。

2014年5月,摩尔凭借《依然爱丽丝》获得第72届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2015年2月,摩尔凭借同部影片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并成为影史上首位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威尼斯、柏林)和奥斯卡金像奖影后大满贯的女演员。

⑺ 奥斯卡的影后石头姐当妈了!她的感情经历究竟如何

3月25日,据外媒报道,奥斯卡影后“石头姐”艾玛·斯通已经于当地时间的3月13日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正式升级做妈妈。目前,孩子的性别还未经透露。孩子的父亲是“石头姐”的未婚夫戴夫·麦卡里都 。戴夫的职业是美国综艺《周六夜现场》的节目制作人。两人有可能就是因为合作而生情。无论如何,“石头姐”与戴夫在2017年传出恋情,感情稳步发展,在2019年便举行订婚仪式。虽然两人至今还未领证结婚,但石头姐还是在2020年怀上了戴夫的孩子,预计很快也会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对石头姐的印象

第一次让我对石头姐印象深刻的电影是《爱乐之城》。石头姐在片中饰演一名想做演员的小店员,她在电影中的舞蹈和表演表现都很出色。这是我第一次关注到她的外貌。她的外形很特别,与一般女艺人不同,但五官搭配起来却是很和谐,很好看,让她充满一种别样的味道。石头姐也因在此片中的出色演出在2017年获得了奥斯卡影后的桂冠,实力与美貌兼具的石头姐拿奖确实是实至名归。

⑻ 奥黛丽赫本到底获得多少次奥斯卡奖

奥黛丽·赫本共获得两次奥斯卡金像奖,四次提名。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女演员。1948年,出演了银幕处女作《荷兰七课》。1952年,主演了音乐剧《金粉世界》,凭借该剧获得了托尼奖最佳女主角奖。

早年经历:

1929年5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市东南伊克塞勒区基耶维街48号的一个贵族后裔家庭,全名是奥黛丽·凯瑟琳·拉斯顿 。

1935年5月,奥黛丽·赫本的父亲抛下了她和母亲离家出走;同年,她进入英国肯特郡埃尔海姆乡的贵族寄宿学校“密斯利登学校”学习,并于1938年毕业。1939年9月,欧战爆发,赫本跟随母亲回到荷兰。

1948年战后,奥黛丽·赫本与母亲带着省吃节用存下来的100英镑去到英国伦敦。她在那里一边打工一边寻找深造机会;同年进入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Marie Rambert`s)学习芭蕾舞。

经过数月训练后,由于年龄和身高以及早年因营养不良而影响发育的原因,她被告知不适合当芭蕾舞者。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压力,她转而兼职模特,并且参与歌舞团的演出。

⑼ 奥斯卡2021年获奖名单(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周黎明:这届奥斯卡有点搞......
2022-03-29 10:32
·
文 | 周黎明
#01
体量大不一定体格强,捷足未必先登。
第94届奥斯卡峰回路转,比提名影片更具悬念。而颁奖现场明星云集演技爆棚,也抵不上真情流露的即兴表现。
最佳影片花落谁家,不仅要看影片的质量,更要看评委的风向。除非某部影片如一座孤峰,矗立于一片丘陵,否则,奥斯卡风向跟大自然的风一样,随时会改变方向。
2021年最后两个月,领跑最佳影片的无疑是《贝尔法斯特》,多伦多电影节的人民选择奖,在过去三年里两度跟奥斯卡最佳影片重叠(《绿皮书》和《游牧人生》),所以,《贝尔法斯特》拿下多伦多后,多数人都觉得它接着拿小金人是顺理成章的事儿。然而,肯尼斯·布拉纳这阵风显然刮得太早,到今年初,风儿逐渐转向《犬之力》,除了拿到竞争对手都缺席的英国学院奖杰出英国片,《贝尔法斯特》早早表现出后劲不足。
正当《犬之力》拿小金人似乎十拿九稳时,《健听女孩》仿佛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夺走了演员工会和制片人工会的最大奖,而此时正值奥斯卡投票期间。好莱坞业内刊物《综艺》和《好莱坞报道者》,以及《纽约时报》,均预测《健听女孩》会在奥斯卡上击败《犬之力》,因为,这些奖的评委跟奥斯卡有很大重叠,而且,风向的转变通常都有迹象,不会是空穴来风。
许多影迷认为中规中矩的《健听女孩》是标准的豆瓣TOP250电影。
平心而论,在十部提名影片中,《犬之力》的艺术性是较高的,但艺术这东西很主观,你看了有感就会觉得高级,若无感就不会喜欢,更有甚者,会反感,而决定观感的往往是内容而非艺术手法。《贝尔法斯特》以黑白影像,给人一种很艺术的第一感觉,但很快就有人指出,该片充满真情实感,但不够深入,也不够动人,一切流于表皮,可至少它没有造成两极反应。
相比之下,《犬之力》横扫前瞻奖那阵,就传来不满的声音,主要是老派人士不满于把牛仔设成同志以及用新西兰冒充美国西部,等等。这种观点被广泛认为政治不正确,立马遭到驳斥和批判,但实际上,《犬之力》让不少人看了不舒服,尤其是剧情的铺垫和结尾的反转,还有慢吞吞的节奏。
颁奖礼开场,主持人便有一个diss,说她看了三次《犬之力》,终于看到了一半。你可能会说:“《断背山》不是也描写了同志牛仔吗?”《犬之力》的麻烦是它可能会同时得罪左右两派:它把牛仔塑造成同志,抨击所谓的“有毒的男子气概”(toxic masculinity),由此得罪了保守人士;但它把这同志角色定位成反角(抱歉剧透了),LGBTQ党可能也会心生不满。
奥斯卡颁奖礼之前《犬之力》导演简·坎皮恩一段关于《国王理查德》原型威廉姆斯姐妹“不用与男人竞争”的玩笑发言,又得罪了部分女权主义者。
#02
《健听女孩》在最后一个回合胜出,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最佳影片的评选制度。在奥斯卡的23个奖项中,只有最佳影片采用特别的权重制。具体来说,评委不是选一部他们心目中的最佳影片,而是把所有提名的十部影片做一个排序;最终获奖的,是第一部票数达到50%的影片。
我打个比方,也权当作猜测:第一轮唱票结果,《犬之力》获得35%第一名的选票,《健听女孩》30%;如果是十选一,那么,此刻《犬之力》就赢了,但权重制里它未能达到50%,所以接下来要数第二轮,即把第一轮票数最少的那部影片踢出局,假设是《玉面情魔》,这些选票上的第二选择自动上升为第一选择。再假设,这些选票里,有5%的第二选择是《犬之力》,10%是《健听女孩》,跟第一轮相加,便是两部影片都达到40%。接着第三轮,假设淘汰票数最低的《不要抬头》(这片子更加两极),这批选票里的第二选择,又是5%投《犬之力》,10%投《健听女孩》。三轮相加,《健听女孩》已达到50%,《犬之力》45%。结果:最佳影片是《健听女孩》。
不过,从颁奖典礼的掌声音量以及掌声的性质(客套还是由衷)来看,很可能《健听女孩》在第一轮唱票就超过了《犬之力》。
《健听女孩》的竞争对手似乎都评价两极,争议太大。
明明是瞎猜,为什么我两次都猜《犬之力》第二和第三轮都比《健听女孩》少一半选票呢?那是因为,《犬之力》的反响偏两极,英文报道多半用polarizing和divisive来描述评委对它的看法。评委们承认它的艺术性,但感情上无法跟它共鸣,要么把它排最前,要么排很后面。
《综艺》首席影评人甚至认为它在颠覆西部片套路的同时,犯了脸谱化的毛病。《健听女孩》你即便不是最喜欢,也找不出反感的理由,虽然浅显,但在感情共鸣方面它是成功的,所以,次优选择里它能占很大优势。
“导演不懂美国西部”也是《犬之力》遭到的一大恶评。
#03
如果奥斯卡颁奖再推迟两个月,我猜《健听女孩》可能也会遭到排挤,被另一部影片取代。从这届的风头轮流转,也可以看到影评人的影响力以及他们跟奥斯卡评委的趣味及心理节奏的错位。
最初捧《贝尔法斯特》的主要是影评人,你以为学院成员会跑去多伦多狂看一批新片吗?当好莱坞形成共识,认为第94届最佳影片是《贝尔法斯特》时,影评界已经往前跨了一大步,猛吹《犬之力》;电影界急起直追,把一批前瞻奖给了《犬之力》。
没想到,影评界又不屑与他们为伍,开始追捧《驾驶你的车》;当《驾驶你的车》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的提名时,影评界放出话:“其实《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才是今年最好的影片”。评委们追赶得气喘吁吁,表示不想继续追了。很多人忍不住说:“你知道看仨小时闷片是什么感觉吗?我就要把票投给让我感动的那部影片。”影评人惊呆了:“可是,《健听女孩》只是一部普通的励志片,比迪士尼儿童片好不了多少啊。”
如果颁奖礼稍微来晚一点,《驾驶我的车》或许能成为第二部《寄生虫》。
按照我们传统的观念,《沙丘》才是第94届奥斯卡最接近最佳影片的作品,它能代表好莱坞的工业水准,同时也有艺术追求。《沙丘》也是十部提名影片中票房最高的,符合商业和艺术兼顾的不成文原则。可是,过去十来年,行规已经被打破,加之《沙丘》也偏“冷”,不是那种让人心潮澎湃的爽片,所以,它像超级英雄片那样包揽了一堆技术奖,而最大的功臣牛蛙导演居然连提名都没得到。
总之,奥斯卡已经连续好多年,缺乏一部大范围服众的最佳影片——那种让大多数评委以及大多数观众都一致赞同的优秀影片。
《沙丘》毫无意外地获得了六个“装修奖”。
#04
平心而论,《贝尔法斯特》《犬之力》《健听女孩》各有优点,但都未能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也没有真正做到出圈。风向标的不断转移告诉我们,电影诉诸感情是很重要的,即便是业内人士,最终也是看一部影片是否打动人来决定最佳影片的选择。
这种情感战胜理智的现象,也反映在本届颁奖礼最大的surprise上,即威尔·史密斯挥动老拳,揍了克里斯·洛克,之后他发表得奖感言时,泪流满面,点出了他扮演的角色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保护家人这个主题,也是为他自己的打人行为做辩护。(克里斯·洛克若知道史密斯太太是因为健康原因而剃光头,却依然开那种玩笑,我觉得是非常不妥的,甚至可以说是刻薄。不过,他主持奥斯卡那年,讲的笑话便以刻薄著称。)
威尔·史密斯的举动震惊了现场,也让这一届平平无奇的奥斯卡瞬间有了话题和热度。
电影需要精心计算,但有的东西真不是靠计算就能成的。Netflix为了打造奥斯卡最佳影片,不知花了多少钱,上回《罗马》就差一口气,这回《犬之力》眼看快成了,跑最后一圈时却被苹果出品的小片反超。没错,流媒体终于首次荣获奥斯卡最大奖,可惜不是Netflix。
看苹果最初的做法(几乎没有任何造势),似乎压根没想到《健听女孩》有奥斯卡潜力。如果该片主创预知会拿大奖,说不定创作反而有包袱,说不定会添加一些崇高的东西,反而可能会失去它的浑然天成。
除了史密斯的拳头和眼泪,特洛伊·柯特苏尔是本届获奖者中最动人的一幕,虽然那一幕在前瞻奖里“预演”过多次。本届的四个表演奖除了影后略有悬念,其他都有明确的领跑者,而且实至名归。这里我就不展开了。
凭《健听女孩》中父亲的角色获得最佳男配角的特洛伊·柯特苏尔是听障人士,现场观众用晃动双手替代鼓掌为他庆祝。
#05
但要稍微谈一谈日本片《驾驶我的车》。该片显然是由影评人捧出来的,奥斯卡只是跟进了一下。当大批评委坐下来审看该片那阵,一向追踪好莱坞的鄙人,能明显感觉到大家的礼貌变成了疲惫。很多人委婉地吐槽该片太长,太冷。当然他们也承认它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追求,但一部讲夫妻和情侣感情的影片竟然不能打动观众的感情,恐怕只能当作学术论文来欣赏了。
如果比较一下韩国的《寄生虫》特别是韩语的《米纳里》,你可以发现,奥斯卡评委未必歧视亚洲片,但强调疏离或许不是赢得他们的良策,而且他们对于闷片的承受能力很有限。如果《驾驶我的车》能增加一点《教室里的牦牛》(获最佳国际片提名的不丹影片)那种真挚和天然,把片长控制在两小时,或许它可以走得更远,甚至复制《寄生虫》的成绩。
由于叙事过于平缓沉闷,许多影迷也推测《驾驶我的车》无法打动奥斯卡评委。
当然,这一切分析都是事后诸葛亮。所有电影人都想拍叫好又叫座的影片,而现实往往很骨感。难怪这届颁奖礼设置了好多个经典老片的纪念,包括《教父》和《低俗小说》,给行业打打气。拍出那样的影片,恐怕是可遇不可求的,显然最近几年好莱坞是没有能力复制那种辉煌了。
好莱坞的不景气,不是从疫情开始的,也不能仅从票房(包括疫情前)找原因,每年奥斯卡的提名影片本该囊括行业的杰出者。如果十部影片都不能出现或包含真正能形成共识的年度佳片,年复一年被海外影迷嘲笑为“小年”,那么,奥斯卡会慢慢失去众人的关注,整个好莱坞的影响力也会逐步下降。
而通过网民票选来评选“大众奖”,可能因为机制不够科学,似乎遭到粉丝的劫持,不仅做不到“力挽狂澜”,更像是一个不好笑的笑话。当奥斯卡不能提供兼顾商业和艺术的选择时,剩下的只有票房数据了,至少那个是客观的。
第94届奥斯卡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
《健听女孩》
最佳导演
简·坎皮恩《犬之力》
最佳男演员
威尔·史密斯《国王理查德》
最佳女演员
杰西卡·查斯坦《塔米·菲的眼睛》
最佳男配角
特洛伊·科特苏尔《健听女孩》
最佳女配角
阿丽亚娜·德博斯《西区故事》
最佳原创剧本
《贝尔法斯特》
最佳改编剧本
《健听女孩》
最佳摄影
《沙丘》
最佳剪辑
《沙丘》
最佳视觉效果
《沙丘》
最佳原创配乐
《沙丘》
最佳原创歌曲
No Time to Die《007:无暇赴死》
最佳音效
《沙丘》
最佳服装设计
《黑白魔女库伊拉》
最佳美术设计
《沙丘》
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
《神圣电视台》
最佳国际影片
《驾驶我的车》日本
最佳记录长片
《灵魂乐之夏》
最佳动画长片
《魔法满屋》
最佳真人短片
《漫长的告别》
最佳记录短片
《篮球女王》
最佳动画短片
《雨刷器》
:30105

阅读全文

与音乐电影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阿凡达英语版电影 浏览:431
电影里有深度的英文短句 浏览:824
朋友2电影结局什么意思 浏览:119
水车大电影 浏览:539
凯莉布鲁克在线电影大全 浏览:727
电影下线英文怎么表达 浏览:862
小孩电影吻戏图片 浏览:282
所有可以安装电视的电影播放器名字6 浏览:948
全英语的电影名字大全 浏览:267
有什么龙电影下载网站 浏览:977
擎天柱g1电影图片 浏览:922
父亲变丧尸是什么电影 浏览:295
一部讲大学爱情的电影 浏览:295
法国电影狗与小孩的故事 浏览:869
无锡荟聚电影院 浏览:100
一部兴奋的电影英语怎么说 浏览:386
台湾电影大师有哪些 浏览:862
前田阳菜爱情电影网 浏览:241
电影院情侣包间可以吗 浏览:614
外国那部电影音乐好听 浏览: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