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成龙动作电影周之夜都有谁
百分之九十都是功夫明星除了李连杰甄子丹以外其他的功夫明星都会来。赵文卓吴京七小福都来过。
⑵ 《寻找成龙》中有哪些出名的演员出演“七小福”是哪七位(带资料和影视作品名字)
七小福包括:1 洪金宝(元龙) 2 元奎 3 元华 4 成龙(元楼) 5 元彬 6 元德 7 元彪
于占元当年创办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名字虽然取得唬人,但要论规模在香港众多戏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败,条件简陋,所幸师傅并未误人子弟,教得认真。学生拜师、学艺、签生死约依足了旧式梨园行的规矩,父母一旦将孩子送入戏校,契约期内便要完全听凭师傅的教导照顾了。其时香港的梨园行当还未被电影击垮,尚有很多观众捧场,因此需要大批戏曲演员,于占元正是看此机会才办起戏校来的,归根结底还是为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而已。
“七小福”是一出京剧,也是一个戏班,更是于占元这群得意门生的总称。很多朋友都以为“七小福”指的是成龙等七个人,实际却不止。原来于师傅在一次京剧表演中,选了元龙、元楼、元彪、元奎、元华、元武、元泰七人担任《七小福》的主角(注:成龙当时的艺名为元楼,元龙则是大师兄洪金宝的艺名。待到后来,年长成龙五岁的洪金宝约满先行出师闯荡影坛时,成龙才顶了元龙之名),因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便借此组了个“七小福“戏班,既让徒弟们多增加些演出经验,又可赚些银两,正所谓“一箭双雕”了。
“七小福”戏班成员共有十四人,除去刚才提到的七人外,尚有元德、元武、元俊、元泰、元振、元宝、元秋等人。只是随着岁月流逝,如今再回看这群师兄弟,元俊、元泰、元武几个在八十年代初期即销声匿迹;元振、元宝也只是混迹影坛,默默无闻;而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奎、元华、元德、元彬七人则成为当今香江影坛的赫赫人物,由此大众眼中的“七小福”便顺理成章地具体到他们七个身上。
经典武打组合七小福五十周年再聚首地球人都知道,成龙师兄弟的电影成就完全体现在动作功夫片上,“七小福”除了能演动作戏外,而且个个是有名的动作指导。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香港电影金像奖设立至今一共发出二十个最佳武术指导奖杯,其中十二个落在了“七小福”手上,台湾电影金马奖九十年代以后开始设最佳动作指导奖,迄今已有八届,“七小福”却得了六次(注:其中包括与别人合作得奖次数,比如程小东、元彬合作的《新龙门客栈》、成家班、曹荣合作的《义胆厨星》等),说占了香港武指和功夫片的大半壁江山实不为过。至于他们为何都能在功夫片领域做到游刃有余,进而成为一代大家,归根到底还是和他们当年做戏曲演员有关。于占元本是京剧名武生,带的徒弟也主攻武生或者净行,所谓唱念坐打,动作杂耍皆须样样精通,可是要论起唱来,“七小福”中也只成龙一副好嗓子,而于占元也惟独对此要求低些,其他方面则是务必精益求精——后来洪金宝、元彪主演的《杂家小子》中两人大练猴拳,身手敏捷,面部表情又活脱一副猴样,便是当年“七小福”合演《美猴王》等猴戏的结果。而《A计划》中洪金宝、成龙扮贼唱戏一段,《华英雄》中元彪花旦打扮舞动银枪的台姿英风则更是作为戏曲演员的基本功了。
另外,戏曲演员和舞蹈演员一样,因为舞台表演的关系,尤善于掌握身体动作的节奏,运动起来,姿势潇洒,轻重缓急,错落有致,如果和音乐鼓点相配的话,那就可以称作舞蹈了。这一点在《玻璃樽》中成龙伴随着音乐和洋拳手对打可以得到印证——也正因为节奏感对于功夫片的特殊重要性,我们才不难理解跳舞蹈出身的杨紫琼、李赛凤、杨丽菁甚至章子怡缘何都能迅速成为一代打星了。
其实早在“七小福”的童年时代即与武侠功夫片结缘,原来于占元的女儿于素秋乃是六十年代香港最红的武侠片女星,于占元本人也经常在粤语片中做武师,有了这层关系,洪金宝、成龙这帮师兄弟很早就参与了电影演出,但和萧芳芳、冯宝宝这些当红童星比起来,“七小福”也只能算是跑龙套的,能够得到像《大小黄天霸》中六霸、七霸这等次要角色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在镜头前的历练和大银幕上的演出经验,却奠定了“七小福”日后辉煌的基础。
1971年,由于戏曲观众的大量流失,于占元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终于维持不下去了,成龙、元彪等师兄弟只好各自谋生。当时他们这些戏班出身演员走的都是进电影圈做龙虎武师的路子,似乎这样才算得上人尽其才,没辜负自己学戏时苦练的本事。成龙、元彪等人的运气还不错,在邵氏电影公司做了一段时间后,他们遇到了三年前先他们出师的大师兄洪金宝,当时他已经从龙虎武师升到武术指导了。经洪金宝介绍,成龙、元彪、元华等人开始为嘉禾电影公司做特技替身和龙虎武师,而在这段时间里,对他们来说最难忘的经历则是参与李小龙影片的拍摄工作。
《精武门》是李小龙从好莱坞回港后的第二部功夫片,在该片中,李小龙的刚猛有力的截拳道展露无疑,双截棍的威力,一人独斗群寇的豪气都令人观之热血沸腾。当时成龙、元彪在片中扮演的都是被李小龙暴揍的日本浪人,成龙还做了片末被陈真一脚踢飞撞在墙上的铃木先生的替身。“七小福”的另一位成员元华则幸运地做了李小龙的替身,片中需要李完成的一些杂技动作几乎都由元华完成,另外,元华还扮演了在“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牌前戏耍陈真的日本学生,还有几句挑衅的台词——后来元华在喜剧片《龙的传人》中街头卖艺时,就曾吹嘘过给李小龙做替身之事,有趣的是片中扮演他儿子的周星驰就是李小龙的忠实FANS,他在《喜剧之王》中表演《精武门》“踢馆”一场将张柏芝凌空提起倒摔在地下那段的原版本则是由成龙扮演被摔的那个,而成龙在《喜剧之王》中也客串了一回“死跑龙套”的,观众看得搞笑,殊不知当年他也和星爷一样都是此等出身,想必他对片中“临时演员也是人!”一句也会有深刻的体会。
可以说香港的功夫片至李小龙才真正从武侠片中分化出来,历史背景也由古代变为近代甚至现代,呈现出一派崭新气象,并开始为世界影坛所瞩目,同时对洪金宝、成龙师兄弟日后的走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小龙之后香港功夫片大行其道,连武侠片大师张彻也开始涉足《马永贞》等近代豪侠功夫片,而模仿李小龙功夫片风格的打星也层出不穷:吕小龙、梁小龙、黄小龙…还有成龙。
“七小福”中和成龙是最早成名的,洪开始以武术指导闻名,后来开始自导洪金宝自演电影,首部作品是《三德和尚与舂米六》,其后主演的《老虎与田鸡》《林世荣》等片亦颇受好评。成龙则在李小龙暴毙后,被其原来的合作者罗维发掘,作为李的接班人。不过无论是跟风李小龙的《新精武门》,还是改编自古龙小说的武侠电影(《剑花烟雨江南》等),都没有取得成功。直到1978年吴思远借成龙拍《醉拳》才令其迅速走红。该片的谐趣风格及袁和平设计的活泼灵巧兼具杂耍性的武术动作简直就是为成龙量身定做,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在这一方面的天赋,同时也令成龙找到自己日后在功夫片领域的发展方向。自此,李小龙之后的又一位功夫巨星正式登场。
由于成龙谐趣功夫片的大受欢迎,也使得素来爱跟风的香港电影人纷纷改拍此类影片,其中自然滥作居多,却也不乏精品。除了成龙的《蛇形刁手》、《龙少爷》《师弟出马》外,洪金宝导演的《杂家小子》和《败家仔》也堪称上佳之作,这两部影片故事情节与《醉拳》大体相似,皆是少年受辱,遇高手学艺报仇的套路。片中诙谐幽默的武林高手(类似于《醉拳》中袁和平之父袁小田饰演的苏乞儿形象)都是由洪金宝担纲,成龙似的调皮闯祸少年则由元彪演绎,而两兄弟设计的武打动作则愈加精彩刺激,丝毫不逊于成龙的《醉拳》,因此也取得了极佳的口碑及票房——更重要的是,《杂家小子》和《败家仔》令元彪迅速出位,成为一代打星,在整个八十年代风头不让洪、成两位师兄。
至于“七小福”其他几位兄弟,元奎、元德、元华、元武、元振等人此时也都聚集在洪金宝、成龙的周围,同气连枝,大家有饭吃,或做武术指导,或在银幕显形,较之以前做武师的日子要好得多了,这正应了一句老话(可能不太合适):朝中有人好做官——不过话又说回来,靠人不如靠己,虽说师兄弟好得没话说,但如果自己没有实力,早晚也会被淘汰的,更何况这几位本身亦非等闲之辈,凭本事照样能出位,只是早晚的事罢了。
元奎为成龙的《龙少爷》、洪金宝的《皇家师姐》等片设计的武打动作已显示出自身实力。 作为导演,他与刘镇伟合导、 周星驰主演《赌圣》曾创下1990年香港最高票房纪录。 而当他遇上李连杰后,更是一展平生所学,充分发挥了李连杰的敏捷身手,经典的武术设计更是层出不穷。单以他与师弟元德联合为《功夫皇帝方世玉》设计的动作场面来说,李连杰与胡慧中在看热闹人群的头顶比武高来高去尽展潇洒身姿,而赵文卓与李连杰于监斩台里低矮的夹层中的打斗则是闪转腾挪却以灵巧取胜;再加上李、赵二人在染布坊内长棍对短棒的对攻——这一高一低,一短一长的巧妙对比真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元奎、元德以该片获得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武术指导奖确实也是实至名归的。至此,元奎与元德师兄弟联手在李连杰主演的《新少林五祖》、《中华保镖》、《赤子威龙》、《鼠胆龙威》等影片中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绝伦的动作场面,李连杰鲜明的造型,潇洒的亮相,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矫健身手无不体现着元奎师兄弟的心血,从而也令他二人在香港的武术指导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派。
元华给人的银幕印象一直是反派形象深入人心,在八十年代成龙、洪金宝、元彪主演的许多电影如《飞龙猛将》、《急冻奇侠》、《东方秃鹰》中,元华总是扮演功夫最厉害的反派,有时需要成龙他们师兄弟同时出招才能战胜他,其实以元华的瘦削身体,若没有些真功夫还真不足以抵挡自己三个师兄弟的轮番进攻。只是不断重复这等只靠拳脚功夫显威的反派角色,难免会令元华最后沦为如卢惠光、周比利等纯脸谱化的陪练打星。于是这位留着和林子祥一样的小胡子(《急冻奇侠》中元彪对其相貌的评价)开始在演技上下功夫,与周星驰合作的《龙的传人》、《情圣》、《漫画威龙》和与李连杰合演的《龙行天下》等片都充分展现了元华的喜剧表演才华,比之在成龙、元彪的影片中充当一号打手自然要生动、形象得多。另外,他为《急冻奇侠》和《龙行天下》设计的武术动作也干净利落,不落俗套、颇有新意,只可惜后来他在武术指导这一行当并未有太大发展,而是专注于银幕前的演出,还别说,倒也算得上别具一格,小有成就。
即便在“七小福”早年学艺时期,元彬也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八十年代其他师兄弟开始各领风骚时,元彬更是默默无闻,未见有何建树。他也甚少与洪金宝、成龙等师兄弟合作,相反倒投在另一位著名的武术指导程小东门下,与马玉成共同做了程小东的副手,辅助他为《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新鹿鼎记》等武侠片设计了许多经典的动作场面,因此深得徐克赏识,后来竟提拔他在《黄飞鸿三狮王争霸》中做了武术指导的正职,又在《黄飞鸿四王者之风》中担任了执行导演,一时声名鹊起。不过,元彬、马玉成设计的武术动作虽然深受程小东的影响,但却各有侧重:马玉成颇得程式凌空飞舞,飘逸潇洒风格之精髓,只是有时过于夸张,虚与实的结合差了些;元彬则武术招式的拆解上下足功夫,因此写实性很强,只可惜有时候又想学程小东的天马行空,结果难免弄巧成拙,这点在《黄飞鸿四王者之风》和《黄飞鸿之五龙城歼霸》中体现得很突出——至于后来元彬为“银河映像”的许多经典枪战片做指导的动作场面,固然精彩写实,但较之拍功夫片可以任意发挥,他在杜琪峰等人的导演意图控制下却又显得有些缩手缩脚了。
在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洪金宝、成龙、元彪是香港最红的功夫片的明星,只要是他们领衔主演的功夫片,几乎都能获得极佳的票房收入,如果是三人合作的影片则更是票房卖座的保证了。因此当年这三兄弟曾合作过多次,最早是在《奇谋妙计五福星》中,该片是嘉禾为对撼新艺城的卖座动作喜剧系列《最佳拍档》开拍的,由洪金宝导演,开创了豪华明星阵容的群戏先河,影片以洪金宝、吴耀汉、冯淬帆、秦祥林、岑建勋(后来换为曾志伟)的搞笑戏为主,剧情主要是这五个好色男人调戏美女的桥段,还有一大看点就是洪金宝、成龙、元彪师兄弟三人硬桥硬马的动作功夫场面,(《奇谋妙计五福星》中元彪只露了一面,没甚戏份,待到后来的《福星高照》、《夏日福星》便是三人同时对敌的精彩武斗了)。只是在这套由洪金宝控制影片整体风格的“五福星”系列,成龙、元彪的戏份也只限于打斗,并无多大发挥。但到了成龙自编自导自演的《A计划》时,则是完全围绕成龙展开情节,无论洪金宝、元彪怎么卖力的打斗表演,却也抢不去成龙的风头。
说起洪金宝与成龙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据说成龙的许多功夫就学自洪金宝,而他入电影圈以来一直受到这位大师兄的照顾。因此两人之间的合作也是最多的,而且互相启发,对香港类型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单说洪金宝,他不仅以《提防小手》和《五福星》系列开创了黑色功夫喜剧潮流和时装动作片,监制的“僵尸”系列电影更风靡一时。而且他除了动作功夫少有敌手外,还主演过几部颇受好评的文艺片,如在《八两金》中与张艾嘉谈情说爱,影片淡淡的乡愁和略显悲伤的爱情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而洪金宝出色的演技也为该片锦上添花。另外,他在与成龙合演的《龙的心》扮演一个天生弱智的成年人,演技着实精湛,只可惜与同年郑则仕主演的《何必有我》题材撞车,不仅口碑不佳,票房也只收几百万,堪称洪金宝与成龙合作以来最失败的一次,使得成龙以后再不敢轻言演文艺片,而洪金宝却毫不在乎,后来又有与张曼玉主演的《过埠新娘》文艺片问世。此等勇气和对自身演技的突破在“七小福”中绝对可拔得头筹。
再说洪金宝对成龙的启发,因在《奇谋妙计五福星》中成龙首次扮演警察,才触发了成龙的创作灵感,才有了《A计划》中的港府巡警马如龙,才有了后来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警察故事》中的陈家驹。而洪金宝在八五年为德宝监制了《皇家师姐》系列,成龙就在八七年为嘉禾监制了《霸王花》系列——不知这个算是启发,还是对撼呢?另外,成龙、洪金宝、元彪在八十年代都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成龙的是威禾,洪金宝的是宝禾,元彪的则是泰禾,很明显都是依托嘉禾电影公司开创的。有了各自的事业,他们的合作就开始渐渐少了,三人合作的影片除了“五福星”系列和《A计划》外,尚有《快餐车》和《飞龙猛将》。《飞龙猛将》是三兄弟合作的最后一部作品,片中设计了一段洪金宝、成龙、元彪三人因误会展开混战的动作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殴成一团,非常经典,谁知这竟是三兄弟合作的绝唱了呢?不过,洪金宝与元彪倒是陆续有合作,比如《东方秃鹰》、《乱世儿女》(此片中洪金宝破天荒地演了一个大反派,与元彪恶斗一场最后被炸死)、《九五牛皮胶》等——其实近年来个人最喜欢的“七小福”作品当属元奎导演,元彪、元华、元奎、元德、金城武主演的《马永贞》,拳脚刀斧,枪战武斗的动作场面精彩绝伦,兄弟情义,帮派厮杀,情感阴谋、搞笑悲情,虽用传统手法演绎,却也令人荡气回肠。元彪的英雄、元华的搞笑,元德的反派都很出彩,只可惜该片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票房极差,不知何故。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七小福”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虽然发展重点不太一样,比如成龙、洪金宝、元奎在好莱坞,元彪留守香港,元华转投无线电视台做了电视剧演员,元彬则在内地混饭吃。但现在又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合作拍片了。洪金宝为成龙的《highbinders》担任动作导演,元彪为成龙的《龙旋风》担任动作指导,洪金宝在元彬导演的电视剧《断仇谷》中担纲主演,元彪则与洪金宝在《拳神》中再次聚首……也许“七小福”作为演员在银幕前表演(尤其是成龙、洪金宝)已经开始老了,但他们作为动作指导对香港甚至世界类型电影所发挥的创造性作用却越来越重要——谨以此浅陋文章纪念为我的青少年时代带来无数欢乐的几个香港电影人!
成龙於一九六一年加入中国戏剧学院。他的师父就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于占元师父(于素秋的父亲)。于师父为成龙起了一个名,叫元楼。其他的师兄弟也是以元字为名。每天的操练包括脚上功夫、打斗方式、特技动作等。另外还有如拉筋、劈腿、翻斗等动作。除了练功外,他们更要做清洁、洗碗等的事务。成龙就是在每天接近十九小时艰苦训练中成长。在一次京剧的表演中,于师父选了元龙(洪金宝)、元泰、元华、元武、元奎、元彪和成龙,担演一套京剧《七小福》的主角。从此人们便称他们为七小福,而成龙亦从此获得很多舞台演出的机会,以后他们就不断在梨园表演。
⑶ 成龙国际电影周,与成龙同辈的武打演员为什么一个都没来
洪金宝、元彪、元华、于荣光等大部分香港动作巨星、国内一线实力明星及众多资深演艺人士、好多虚心好学的年轻演员,声名远扬的香港七小福、香港动作片最具实力的洪家班、成家班等众多成员,国内很多知名动作演员及很多有辈份、很资深、有品德的德艺双馨演员以及现在年轻有票房号召力的知名演员都前来捧场、都给中国功夫第一巨星、全球第八巨星成龙大哥面子。
作为影迷,看过天王巨星张学友、刘德华、周杰伦等人的演唱会,也在机缘巧合的机会分别见过成龙、李连杰和甄子丹等功夫明星。2次看过成龙,1次看过李连杰、1次看过甄子丹。从80年代录像厅1元、5毛看录像带、看电影开始到今天,感观判断如下:
一、成龙大哥。真人看起来肩膀宽厚、身材很结实、很健壮、很 健康 和阳光,成龙为人很大方,看起来人缘超好,看起来 社会 经历很丰富、很会为人做事,跟人握手感觉很有劲有力的样子。还会主动时不时拍拍对方肩膀,穿着一身唐装和白色平底鞋,十分有亲和力,很随和、很平易近人,脸上始终带着笑容,见人就主动问候打招呼,个子应该在172左右并稍向上1、2公分,完全不像是个近70岁的老年人,近十几年来成龙参加的各种大型活动平台、规格都是很高大上和主旋律。
总体感觉成龙大哥70年代开拍的《蛇形刁手》《蛇鹤八步》《笑拳怪招》《龙少爷》《醉拳》1、2等几十部古装动作功夫片都是玩世不恭,与其本人性格有些相似,他早期动作功夫片都是真打出来、拼出来的,敢打敢跳敢拼,一路摸爬滚打一路前行拼搏,太不容易了。后来《五福星》《一个好人》《警察故事》《玻璃樽》系列等等众多现代 时尚 动作片的拍摄直到闯荡好莱坞开拍国际大片,成龙就开始慢慢成熟稳重,尤其是近二十来年成龙爱国情怀越来越浓厚,远超一名演员范畴,其全球影响力仅次于李小龙,基本达到全球无人不知地步,在东南亚、欧洲及非洲、美洲都拥有超多粉丝,直到现在成龙拍了200部多的动作功夫片,成式动作喜剧风格独具特色,在八九十年代曾一时引领全球世界功夫电影走向和偏好,国外动作明星纷纷效仿,但无一人领悟到成龙功夫喜剧风格的真谛,成龙动作电影扬名世界,演艺综合成就位列华语动作演员第1名、位列全球巨星第8位(前十仅李小龙、成龙位居其中)。看成龙真人长相跟香港武打演员李元霸很像,都属于粗壮健实型的身材。
二、李连杰大哥。李连杰大哥对人很有礼貌,一见面就脸带笑容,双手合十问候,个子应该在165左右,不相上下,好像年龄大起来身体比年轻时还壮实些,尤其是脖子很粗,近距离看已白发苍苍了,完全看不出年轻时的英姿飒爽,风度翩翩了。
李连杰大哥年轻时英俊潇洒,彬彬有礼,动作干净利索且舒展,各种武术和兵器使用娴熟流畅,是唯一能与成龙抗衡且与之并驾齐驱的一位国际动作巨星,李连杰特色潇洒动作让人甚为美观,其动作风格在全球有很大影响力,影响力仅次于李小龙和成龙,是名符其实的第三大华语国际动作巨星。可惜现在身体原因基本上不再拍动作电影了,有点可惜,隐退太早了,否则李连杰功夫电影成就可与成龙大哥并列。不管怎么样,成龙大哥与李连杰大哥是继功夫鼻祖李小龙之后最为出彩、最为耀眼的两颗巨星,“华语国际动作双雄"扬名世界、誉满全球。
三、甄子丹大哥。甄子丹穿着很会懂 时尚 ,造型很会耍酷,看到穿的鞋底是很厚的运动休闲鞋,十分喜欢摆拍造型,近距离看真人个子很小,没有电影里看到的那么健壮,西服穿起来显不出肌肉,仔细看脸也已不再年轻了,近看估计在165偏上1至2公分左右,绝对没有170公分,虽然是同李连杰同岁,都是马上就到60岁的人了,真人看起来还很精神,算显年轻的了。
甄子丹大哥成名也很早,但巅峰期来的太晚,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动作电影黄金期,成龙功电影霸屏天下、扬名亚洲、红遍东南亚,李连杰80年代初凭《少林寺》出名即爬上人生最巅峰,双雄并驾齐驱横扫亚洲及东南亚影坛。冲在一线四五十年的成龙大哥也老了有些超高难度动作也不能亲身上阵体验了、李连杰大哥也因各种原因基本上隐退少有出来拍片了。动作功夫片从2000年后日渐衰落,出彩真打敢拼敬业有巨星潜质的动作演员人选青黄不接。一路转型奋进的动作片老将甄子丹在已达45周岁时2008年凭《叶问》系列一步跨入一线动作巨星行列,并形成独有风格甄式动作,就如成龙的《醉拳》系列、周润发的《赌神》系列、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让人印象深刻,片名成了人名的代言词。缺点是甄子丹除《叶问》系列之外再无特别优秀电影代表作品,甄也拍了好多动作片,除了动作刚猛,如《杀破狼》《导火线》《一个人的武林》等流行 时尚 动作商业片基本上没有导向价值和表现意义,希望在前行的道路上,多拍些更多经典代表作品(但甄子丹年龄马上到60岁了,有些可惜了)。
从参加活动接受采访可感知,甄子丹大哥为人做事缺少隐忍的品性,说话太直率,甄子丹的格局、胸怀没达到成龙大哥的高度、大气、大度和包容,视野、境界也没达到李连杰大哥的层次和洒脱。但近年来看起来为人、说话、做事也已慢慢懂得隐忍、谦虚、谨慎和亲和力了,成龙、李连杰两颗华语最为耀眼动作巨星因年龄等原因已不复当年勇,动作功夫片杠旗人物仅剩近60岁的老将甄子丹还在前行拼搏的路上。
也见过郭畗城和刘德华,郭富城、刘德华和甄子丹在摆拍造型上属同类型人,都喜欢摆拍。 娱乐 天王巨星刘德华的粉丝最多,每次都是人山人海的。郭和甄个子看起来差不多高。
成龙同辈武打明星:洪金宝、元彪、元奎、梁小龙、陈慧敏、元华、甄子丹、李连杰、赵文卓等人了。
李连杰,有着“功夫皇帝”之称。早年以电影《少林寺》收获中国电影票房冠军。可长期的操劳及接戏,使得他患上了一些小病,显得相对苍老些;如今的他已是58岁了,早已将重心投入公益事业,对于影视行业的地位早已不在乎了;更不会贪图这些名利了。
洪金宝,七小福的领头人,成龙的“大哥”。如今已快70岁高龄了,长期的忙碌,动作片的拍摄,早已使他的身体机能下降;加上年纪大了,有些方面不能和年轻人相比了,那些电影周之类的,能不去尽量就不去了,也是在顾全自己的身体。没办法啊。
甄子丹,一代武打明星,以“叶问三部曲”奠定武坛地位。甄子丹不去电影周可能也有一些顾虑吧!其一,甄子丹曾表示《叶问4》后,再也不会接武打片,如今因武打片领奖显得多余。其二,甄子丹性子傲,过去的电影只代表过去的成就,由他人颁,还是有些不舒服。其三,电影的投资方未去,他去不会很尴尬哈。其四,其它老牌武打明星没去,他去了也很尴尬。
元华,七小福成员之一。早期是李小龙的替身,曾被李小龙夸奖过其武。早期并未有出彩的作品。自《功夫》电影后,声望具显。不过后期电影常常带有喜剧因素,作品反响平平,影坛地位差点意思。去了,难道当观众吗?[捂脸]
元彪,七小福成员之一,早期成就可与成龙等人旗鼓相当,可随着时代的发展,他懂得进退。其一,顾家。其二,急流勇退。早已退出影坛多年。电影周对于他来说还是不要去的好,以免被狗仔造谣。
还有像梁小龙、陈慧敏等老牌动作明星,都是早期动作电影的一颗流星,早已随着新生代的到来,而渐渐没落于影视长河里。已经很久未出现于公共场合了。
还有一些武打明星也已逝去。如“计春华”、刘家辉”等人。
“成龙国际电影周”旨在表彰为动作电影做出杰出贡献的电影人,着力培育扶持华人动作新生力量,颁发钢铁人主要奖项。
这将来是年轻人的天下,他们老一辈人也早该放手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首先,同成龙同辈的武打演员不方便来。同期演员有梁小龙、洪金宝、甄子丹、黄正利等人,这些老一辈的武打演员或已驾鹤西去,或已年迈退隐 娱乐 圈,很多人过着宁静的退休生活,已不在 娱乐 圈内活跃了。虽然演过很多电影,但不为现时代的人所记住,就算有成龙邀请,又有疫情,不方便前往电影周的。譬如刘家辉,身体已经中风,居住在养老院中被人照料。再如洪金宝,每日轮椅出行,出席大活动也要看看是否想露面和方便出行。
其次,同成龙有隔膜。成龙与洪金宝曾经协作亲密过,但成龙成名后,退出了洪家班,之后成龙创建了成家班,与洪家班相竞争。所以洪金宝和成龙多少有些隔膜,请洪金宝来,未必赏这个脸。连洪金宝都说,自己捧红了很多的影帝,再请他们回来却请不回来了。对于成龙也一样的,对于同期老演员如果不是很熟络,别人也不会卖你个面子,未必请的动人家。
再者,这些同期武打老演员没成龙名气大。成龙是国内外家喻户晓的影视明星,论地位,论影响力,成龙都是首屈一指的。随着年龄变的越大,价值也变的越高,所以在成龙动作电影上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而李连杰,由于身体的原因,他的事业高峰期已过,他的地位容易被新人所撼动。而梁小龙只有个80年代的“陈真”被人所牢记,但是目前的年轻人就难观此片,对梁小龙是闻所未闻的。梁小龙好似个行走江湖的武者,电影方面的成就是赶不上前两位的。所以有些老演员当年或许比成龙名气大了,成龙就算是小辈了,纵然这些老演员年老了,还是有江湖地位的。当成龙的名气大增时,这些老演员巅峰已过,可能处于事业低迷时期而逐渐落败,不像成龙一直在影视圈内闻名。要找一位位高权重的电影方面的杰出人士,成龙也难请得到。
⑷ 求问成龙在第三届动作电影周之夜上献给成家班和七小福的那首歌叫什么名字,哪里可以听到
成龙唱的 青春故事
⑸ 有一部名叫七小福的电影,是七个小孩子演的,请问演那几个小孩子的是谁能发几张照片么还有一些具体的
七小福》(Painted Faces)是罗启锐导演的喜剧,由洪金宝、郑佩佩、林正英、岑建勋、午马等领衔主演。讲述京剧大师于占元当年创办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名字虽然取得唬人,但要论规模在香港众多戏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败,条件简陋,所幸师傅并未误人子弟,教得认真。“七小福“戏班最终名扬天下的故事。
⑹ 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众星云集,满满的回忆杀,哪
近日,在山西大同举办的“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可谓是众星云集,很多记忆里的“老面孔”都出现在了这次电影周活动上。李小龙将中国功夫推向全世界,让全世界都认识了中国功夫,而成龙则是让中国动作电影推向世界,成为一种文化标签,他也是中国动作电影的一座“丰碑”。而在最近的“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上不止有成龙的出现,还有许多“老面孔”。
元彪和徐若瑄,元彪是“七小福”之一,当年也拍摄过很多好看的动作电影,像《碧血剑》、《六指琴魔》、《黄飞鸿之鬼脚七》、《中华英雄》和《宝贝计划》等,不过近些年元彪也是渐渐退居幕后做动作指导,很久没有出现在荧幕上了。徐若瑄当年凭借清纯的外表和甜美的长相,可谓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女神”,也参演过很多好看的电影,像《乌龙院》、《赛德克-巴莱》等,不过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基本在内地没什么人气。
洪金宝大哥和夫人,虽然洪金宝今年已经66岁了,但是看起来整个人状态还是很好,不过唯一一点就是身材还是比较胖,希望洪大哥能够保重身体,能够再为动作电影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而站在洪金宝右边穿蓝衣服的正是洪金宝的夫人高丽虹(1984年港姐冠军),看起来保养的非常好,站在徐若瑄旁边气质和优雅毫不逊色。
“古惑仔”五兄弟,郑伊健、陈小春、钱嘉乐、谢天华、林晓峰,虽然现在他们的名气都大不如前,但是当这5个人一起出现的时候,还是回勾起很多人的回忆,听说最近他们将合体拍摄一部电影,说起来还是蛮让笔者期待的。
⑺ 《猛龙出击》定档7.29,成龙“七小福”弟子主演,有什么看点
定档在7月29号的新动作电影《猛龙出击》,主演的演员将会是巨星成龙“七小福”弟子:何翔来主演。《猛龙出击》这部电影从电影的名称来看,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动作片。要说动作片,看点肯定主要是在于这部电影能够给观众呈现出什么样的打斗场面,他么的打斗画面有没有欣赏性,动作上的设定有没有美感。
除此之外,多个感情线的呈现这点也是这部电影的看点。这部电影中是何翔饰演的男主角张子龙在历经多次比赛和考验之后,终于得到了自己的“国际拳王金腰带”。这一条主线中,有男女主角的感情戏线,有男主角和师傅的师生情线,有男主角和弟兄们的友情线······这些都是电影的看点之一。
⑻ 杨幂获奖得成龙认可,七小福再聚首洪金宝泪洒舞台
日前,第20届上海电影节,举办成龙动作电影周之夜。现场成龙,洪金宝,七小福,元华,元彪,元秋等众多功夫巨星悉数登场。可以说是娱乐圈中的一场盛世,洪金宝登台时还泪洒舞台,看着舞台上陪伴着我们几十年的功夫巨星,实在让人感叹时光飞逝。
在这里还是要祝福杨幂再拿影后,期待以后更精彩的表现,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好的国产影视作品,当好莱坞当道,我们不能接受《变形金刚5》这样无剧情的电影一天拿走3亿票房,希望国产电影能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