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林浩导演的资料
你要找的应该是 宁浩导演吧?
呵呵
宁浩
1977年出生于中国山西,宁浩,一个山西人,一个钢铁工人的儿子,一个中专毕业生,一个拍MTV的,一个自称很闷的人,《疯狂的石头》的导演。《疯狂的石头》让宁浩这位在之前仅拍过几部DV作品的年轻人迅速成为这段时间最被人关注的新锐导演,就像多年前他的老乡贾樟柯拿出一部《小武》一样。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宁浩最先喜欢上的是画画。他对美术的兴趣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四岁的时候,他自己回忆,在小时候。很小很小的时候,三四岁的时候,他生了场病,住进了医院,他和病房里的小女孩一起看小人书,尚不识字的他很快就把连环画给看完了,于是就和小女孩一起来临摹小人书。他父母看到他的“画作”后,大加赞赏。而此后他父亲还手把手教他画国画,有意思的是,他父亲自己并没有学过画画。宁浩称他父亲是一个非常手巧的人,曾经亲手做了全家的家具。
曾组建了个乐队叫“同志乐队”
直到今天,宁浩对体育运动和电脑游戏一直没什么兴趣,对于这个1977年出生的“70后”来说,的确有点与众不同,宁浩称他并没有因此觉得被那些狂热的爱好着体育和游戏的、正在发育的同龄人所孤立,他说他有自己的朋友圈,最重要的是,在他初中毕业,入读中专时,他身上的荷尔蒙迅速地找到了一个出口:音乐。
念书就像“三级跳远”
宁浩自称对学位这样的东西其实是没什么兴趣的,这样混了一年左右,宁浩考学了。他解释道,读大学只是为了找一个借口呆在北京,否则父母觉得没有工作,是在北京瞎混。尽管如此,北师大毕业后,宁浩又考上了电影学院,北师大念的是专科,电影学院是本科,从技校到大专,从大专到本科,这是宁浩在学业上的“三级跳远”。
拍电影因为一句鼓励
宁浩在北师大读的是大专,毕业的时候他拍了个毕业作品《星期四,星期三》,片子做完了也就扔在家里。而《上学路上》的导演方刚亮正好和他同租一套房子,碰巧看了这部片子,长舒一口气对宁浩说:“你应该做导演。”
1999年,他在Channel[V]做电视记者,专门采访歌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他进入了音乐电视领域,拍摄了朴树的《Colorful Days》等近百首MTV。
宁浩的学生电影《星期四,星期三》(2001)获得了当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中国大学生电影数码媒体竞赛银奖。
2003年北影毕业前,宁浩自己出资,一人担任编剧、导演、摄影,回家乡山西执导了首部电影处女作《香火》(2003)在瑞士罗卡洛举行了首映,并获得东京银座电影节大奖,之后又获得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DV竞赛单元“亚洲数码竞赛”金奖。该电影同时被香港艺术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电影,也是圣赛瓦斯蒂安、温哥华、慕尼黑、马尼拉、悉尼、加州、台湾南方影展等其他七大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入选影片。
2003年6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作为一名年轻导演,拍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为此宁浩拍了不少电视剧挣钱,在风靡全国的热门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宁浩担任了执行导演。
2004年他的新作《绿草地》入选当年柏林电影节和香港电影节,并获得上海电影节亚洲区最受欢迎奖,该片在纽约上映期间获得了纽约时报的高度评价。《绿草地》是宁浩“报师恩”的一部作品:他的老师策划了这个项目,故事要有三个关键字——农村、儿童、乒乓球。2004年7月,宁浩到内蒙古大草原选景,一切工作就绪时,从北京传来坏消息,原定的投资方出了问题。宁浩设法一边稳住剧组,一边与制片人算账:原计划胶片拍摄预算140万元,换成高清晰度录像大约只要50万。宁浩给妻子打电话:家里还有多少钱?10万多,全拿出来,加上制片人的10万元,先拍了再说!宁浩跟剧组交了底,影片开机了,但许多人选择了离开。 这个“穷酸”的剧组只有4辆车,每天故障不断。摄影师不得已回北京把自己的切诺基开来,担当交通主力。拍摄第三天,运送演员的面包车翻在深沟里,一孩子胯骨骨折,头上缝了6针;一女演员锁骨骨折……艰苦而多舛的拍摄,令又一批剧组人员离开。令人惊讶的是,剧组仍保持了相当的效率,他甚至把一些尴尬遭遇变成了影片里趣味横生的细节。影片《绿草地》入选柏林电影节展映,后又参加了去年的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角逐。电影放映结束后一位外国观众对宁浩说:谢谢你的电影,它让我忘记了时间。
2006年得到广泛好评的低成本影片《疯狂的石头》使宁浩名声鹊起。
刘德华组建“映艺娱乐有限公司”后,开启“亚洲新星导”计划,资助6名亚洲年轻导演拍电影。在内地导演中,刘德华原本看中陆川,但《可可西里》一路得奖,陆川已经走红,刘德华觉得名额应该给更需要机会的导演。恰好《绿草地》参加去年的香港国际影展并获奖,这个27岁的年轻人引起了刘德华的注意:“他居然可以把一个那么闷的故事讲得这么精彩,很难得。而且一见面,我就被他迷倒了。”于是,刘德华投资宁浩拍摄了《疯狂的石头》。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地道的商业娱乐电影:一个职业大盗和三个小偷,加上一个不怎么专业的保卫科长,为了一颗价值连城的翡翠玉石,发生了一场疯狂的争夺战……这种交叉叙事、黑色幽默中带着几分讽刺、深具后现代意味的作品,在内地乃至港台都很少见。全片采用四川方言,宁浩也借用一个“扯”字来概括影片的风格,他介绍说:“剧本创作差不多花了4个月时间,我们一共四个编剧,每天住在一起聊天,把能想到的奇怪但合理的元素集中起来,最终形成了剧本。”
作品及奖项
2004年 《绿草地》(导演/编剧)
入选2005年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新电影单元
入选2005年第2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
莫斯科国际儿童电影节金天鹅大奖
上海国际电影节被评为最受观众欢迎影片
釜山国际电影节CJ娱乐公司选定大奖
西班牙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共入围参展国际上五十多个电影节
由德国巴伐利亚发行公司发行,已经在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进入院线放映。
2003年 《香火》(导演/编剧/摄影)
2003年第4届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2003年第56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录像竞赛单元
2004年第2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数码单元金奖\香港艺术中心“2004年度好电影”奖
2004年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2004年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2004年德国慕尼黑国际电影节
2004年第4届台湾南方影展
2004年奥地利维也纳国际电影节
2003年悉尼国际电影节
2003年美国加州国际电影节
2001年 《星期四,星期三》(导演/编剧/摄影)
2001年第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2年第2届中国大学生数码媒体竞赛银奖
2007年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导演奖
电视作品
2004年 电视连续剧《中国式离婚》(执行导演)
2002年 电视系列剧《老山》(导演)
2002年 电视系列剧《危情出击》(导演)
2000年 电视系列剧《老百姓》(执行导演)
MTV作品
导演近百首音乐MTV作品,曾获2003年“[V].CCTV第十届华语榜中榜/最佳音乐录影带”大奖、2001年康佳杯CCTV中国音乐电视大赛最佳音乐录影带大奖、2001年度“中国音乐——最佳音乐录影带奖”大奖
Ⅱ 《天山传奇》电影的导演是谁
《天山传奇》电影的导演是谢晋。
1981年电影天云山传奇的导演是谢晋,这部电影是根据安徽籍作家鲁鲁彦周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影片获得巨大成功,主演是王馥荔和石维坚。谢晋导演中国著名导演,代表作有《高山下的花环》,《牧马人》《芙蓉镇》,《鸦片战争》等脍炙人口的电影。
导演介绍
谢晋(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男,汉族,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
1981年,凭借剧情电影《天云山传奇》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1986年,执导的剧情电影《芙蓉镇》获得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0届大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Ⅲ 米家山指的是什么
1.是指:北宋画家米芾
2.米家山,生于1947年5月,山西人。中国电影导演。
Ⅳ 疯狂的石头的导演叫什么是那的人
宁浩 家乡山西
导演宁浩,1977年出生于中国山西,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宁浩的学生电影《星期四,星期三》(2001)获得了当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中国大学生电影数码媒体竞赛银奖。宁浩的首部电影处女作《香火》(2003)在瑞士罗卡洛举行了首映,并获得东京银座电影节大奖,之后又获得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DV竞赛单元金奖。该电影同时被香港艺术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电影,也是圣赛瓦斯蒂安、温哥华、慕尼黑、马尼拉、悉尼、加州、台湾南方影展等其他七大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入选影片。他的新作《绿草地》入选2004年柏林电影节和香港电影节,并获得上海电影节亚洲区最受欢迎奖。该片在纽约上映期间获得了纽约时报的高度...
宁浩,一个山西人,一个钢铁工人的儿子,一个中专毕业生,一个拍MTV的,一个自称很闷的人,《疯狂的石头》的导演。《疯狂的石头》让宁浩这位在之前仅拍过几部DV作品的年轻人迅速成为这段时间最被人关注的新锐导演,就像多年前他的老乡贾樟柯拿出一部《小武》一样。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宁浩最先喜欢上的是画画。他对美术的兴趣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四岁的时候,他自己回忆,在小时候。很小很小的时候,三四岁的时候,他生了场病,住进了医院,他和病房里的小女孩一起看小人书,尚不识字的他很快就把连环画给看完了,于是就和小女孩一起来临摹小人书。他父母看到他的“画作”后,大加赞赏。而此后他父亲还手把手教他画国画,有意思的是,他父亲自己并没有学过画画。宁浩称他父亲是一个非常手巧的人,曾经亲手做了全家的家具。
曾组建了个乐队叫“同志乐队”
直到今天,宁浩对体育运动和电脑游戏一直没什么兴趣,对于这个1977年出生的“70后”来说,的确有点与众不同,宁浩称他并没有因此觉得被那些狂热的爱好着体育和游戏的、正在发育的同龄人所孤立,他说他有自己的朋友圈,最重要的是,在他初中毕业,入读中专时,他身上的荷尔蒙迅速地找到了一个出口:音乐。
念书就像“三级跳远”
宁浩自称对学位这样的东西其实是没什么兴趣的,这样混了一年左右,宁浩考学了。他解释道,读大学只是为了找一个借口呆在北京,否则父母觉得没有工作,是在北京瞎混。尽管如此,北师大毕业后,宁浩又考上了电影学院,北师大念的是专科,电影学院是本科,从技校到大专,从大专到本科,这是宁浩在学业上的“三级跳远”。
拍电影因为一句鼓励
宁浩在北师大读的是大专,毕业的时候他拍了个毕业作品《星期四,星期三》,片子做完了也就扔在家里。而《上学路上》的导演方刚亮正好和他同租一套房子,碰巧看了这部片子,长舒一口气对宁浩说:“你应该做导演。”
Ⅳ 山西洪灾持续,贾樟柯吁排查抢救古建,他的影响力有多大
引言:山西洪灾持续,所以说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也引发了很多媒体人以及娱乐圈影视的关注。而且山西的洪灾也导致了很多古建筑损毁,在这个时候导演贾樟柯就呼吁排查去抢救古建筑,那么贾樟柯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呢?
值得注意的是,贾樟柯本人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贾樟柯是山西吕梁人,而且他毕业于山西大学,所以说他对于自己的家乡的关注也是无可厚非的,而且这是山西遭遇洪灾的时候,所以希望通过贾樟柯的呼吁和努力,有更多的人对山西的古建筑进行抢救。
Ⅵ 宁浩导演的电影
截止2020年1月宁浩的电影有:《我和我的祖国》、《疯狂的外星人》、《心花路放》、《无人区》、《黄金大劫案》、《疯狂的赛车》、《七宗梦》、《奇迹世界》、《疯狂的石头》、《绿草地》、《香火》等。
一、《桃姐》:2012出品的一部文艺电影,由香港许鞍华执导,叶德娴、刘德华、王馥荔、秦海璐、秦沛、黄秋生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女主角获得该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电影是以人命名的电影,讲述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罗杰(刘德华饰)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家佣桃姐(叶德娴饰)之间所发生的一段触动人心的“特殊母子情”。
五、《疯狂的外星人》:2015年备案的现代科幻片,由宁浩执导,刘慈欣、孙小杭编。2019年4月28日,荣获第二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影片 。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宁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桃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疯狂的石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疯狂的赛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无人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疯狂的外星人》
Ⅶ 我的邻居长不大这部剧的导演是谁
引言:《我的邻居长不大》相信很多网友都观看过,很多人都被剧中的小奶狗弟弟抓住了少女心,因此看完电视剧后也非常想谈一场甜甜的姐弟恋,对于剧中的恋爱也深深难忘。
这部剧利用了温情动人的人物关系向观众持续的输出,并且教会了人们应该勇敢的去爱,并且剧中林漾生活圈子引起了现实很多观众的情感共鸣,能够让观众从句中得到慰藉,从而教会人们从生活出发要对自己的感情好好负责,面对感情不可以逃避,同时也教会了人们面对生活时应该积极向上,因为美好的东西总会到来。
Ⅷ 山西出了哪些明星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
看到这些朗朗上口的歌词,那一定会想到我们山西平遥出去的歌唱家 郭兰英 老师,郭兰英老师是我们山西人的骄傲,她演唱的歌曲《我的祖国》《南泥湾》《人说山西好风光》《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北风吹》不仅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且许多歌曲已经成为了经典之作,至今有许多人去翻唱郭兰英老师的曲目。所以如果说我们山西出了哪些明星,首要说的就是我们的 郭兰英 老师。
其次
要提的是郭兰英老师的关门弟子 阿宝 ,2005年在毕姥爷毕福剑主持的星光大道上一炮而红,同年春节晚会与戴玉强,吴雁泽一同演唱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阿宝独特的演唱时的着衣风格,还有那比帕瓦罗蒂还高八度的清透嗓音,深深的吸引了我们大众的目光,他的独特还在于平时行事无不体现我们山西人男人的腼腆的优良品格,所以,请大家记住来自我们山西大同的明星阿宝。
第三位要提的来自我们山西的明星主持人
,小朋友们都知道的 月亮姐姐王淏 ,我们山西太原人,月亮姐姐为我们小朋友主持了许多好玩的,有意思的节目,像《七巧板》《动画乐翻天》《超市大赢家》《机灵宝宝》《月亮姐姐棒棒虎神国》《奥运碰碰车》等等少儿节目,月亮姐姐长相亲和,性格温柔,不仅她主持的节目,她本人也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我们周围好多宝宝都是她的粉丝哦!
那第四位要提一下金融届的明星,这位明星来自我们山西阳泉,是谁呢?现在人们一说上网网络一下,不知道问度娘,对,就是网络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2001年,李彦宏创建了网络,2005年在美国的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我们不得不感慨的是,网络确实曾经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想要知道什莫信息,不在翻报纸,翻词典,时代在进步, 科技 在进步,我们也在进步。
当然从我们山西出去的各行各业得明星还有很多,六代灵魂导演贾樟柯,2008年奥运开闭幕式副总导演张继刚,歌唱家阎维文,谭晶,东方时空主持人柴静,国宝档案主持人任志宏等等。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山西人杰地灵,不仅人才辈出,风景名胜尤其很多,有机会您各位一定要来我们山西看看!
首先是我喜欢哒导演,贾樟柯。嗯《小武》《苏州河》没毛病。
宁浩,《疯狂的石头》
演员艺术家赵子岳。
这是个老艺术家,已去世。
我爱的演员张艾嘉。山西五台人。爱死她和青霞姐演的《红楼梦》她是黛玉。
李冰冰,山西晋中。这个还用我介绍吗?大腕儿啊。最早看到她是《少年包青天》
郭达,山西孝义。哈哈哈哈,这个太老少皆宜了,多少届春晚都能看到他。
郭峰《让世界充满爱》三部曲。等等。我小时候最爱听的歌之一。
郭兰英山西平遥《我的祖国》上甘岭的插曲,旋律美极啦
太多啦,各个领域……
这几个是我熟悉并喜欢哒
关二爷,运城的,罗贯中,祁县河湾村的,刘胡兰,文水的,华国锋,交城的,王允,祁县修善村的,乔致庸,祁县乔家堡的,阎锡山,徐向前,五台县的,祁溪,祁县就是以他命名的,陈廷敬,晋城的,柳宗元,永济的,狄仁杰,太原狄村的,武则天,文水的,貂蝉,杨玉环,全是山西人,尧,重耳,王维,尉迟恭
我所知道的在山西出生的明星有:
张勇手·1934年11月出生于山西汾阳市,著作电影演员
代表电影作品《奇袭》、《黑山阻击战》、《英雄虎胆》、《海鹰》、《林海雪原》、《县委书记》、《祁连山回声》、《哥俩好》…
马玉涛·1936年2月出生山西于保德马家滩,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
代表歌曲《马啊儿你慢些走》、《献给亲爱的周总理》、《老房东查铺》、《看见你们格外亲》、《众手浇开幸福花》…
韩月乔·1957年11月7日出生于山西左权县,著作影视演员
代表电影作品《欢欢笑笑》、《白桦林中的哨所》、《女教官的报告》…
赵子岳·1909-1997,出生于山西古县,著名电影演员
代表电影作品《锦上添花》、《红旗谱》、《停战以后》、《新儿女英雄传》、《暴风骤雨》…
赵雅珉·1956年出生于山西大同,著作电影演员
代表电影作品《黄山来的姑娘》、《刑场上的婚礼》、《大小伙子》、《山寨烽火》、《客从何来》…
卢桂兰·1941年出生于山西,著作电影演员
代表电影作品《女跳水队员》、《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昆仑铁骑》、《冬梅》、《我们村上的年轻人》、《女交通员》、《熊迹》…
阎维文·1957年8月26日出生于山西平遥,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
代表歌曲《小白杨》、《母亲》、《一二三四歌》、《说句心里话》、《想家的时候》…
谭 晶·1977年9月11日出生于山西侯马市,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
代表歌曲《在那东山顶上》、《世界》、《妻子》、《龙文》、《在和平年代》、《远情》、《天空》、《康美之恋》、《祖国万岁》…
郭兰英·1930年12月出生于山西平遥,国家一级演员,老一辈著名歌唱家
代表歌曲《我的祖国》、《南泥湾》、《人说山西好风光》、《绣金匾》、《白毛女》、《小二黑结婚》…
反正百分之九九,都是山西各县乡农村的年青娃娃,包括上太空的,唱歌的老少,主持的方方面面的人才,有一点,他们都靠自己的拼搏和艰苦努力,比常人从小就受苦,受罪,而且不向命运低头,为了梦想再穷再难也要坚持,最终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争当了先峰,不像城里人的观念,吃好的,穿好的,闹表面,浮浅,找关系,上重点学校花钱,,说话玩高腔调,摆臭架子,装有钱人,用势力眼看人,欺软怕硬,追明星,比阔绰,比发型,比脸蛋,越说越恶心!而且农村娃就靠的是自己,别老是写山西的什么名人!应该写那些名人是来自山西农村的穷娃娃,这样才能真正代表的是山西人,就因为是农村农民娃靠自己!
郭雅志。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样没注意过,即使他是我大哥,这么多年我自己都没有在意过他是个明星,是国人的骄傲,他发明的唢呐“活芯”装置令传统唢呐奏出半音阶、十二音体系。其实我也不懂这是啥,大家自己上网络查吧。
还有榆次赫亚青
高仁也是咋山西人。
说来话长,么西名人,当然,包括各个领域。
文艺界,歌唱家郭兰英,闫维文,谭晶,等人。
政界,古代唐朝的武则天,寇准等人。
军界有徐向前,刘胡兰等人。
在商界,有句俗话说:
家住在山西,出门做生意!
说明山西人经商头脑很厉害!
我们演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说的就是山西,号称晋商,在全国发行票号,很厉害的。
山西,能人荟萃,枚不胜举。
高梓淇,王蓉
Ⅸ “米家山”指什么
人物简介
米家山,生于1947年5月,山西人。中国电影导演。1975年9月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同年分配到峨嵋电影制片厂任美工助理、场记。1983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深造,1985年毕业回到峨嵋电影制片厂,执导的电视剧《弯弯的石径》曾荣获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电视剧《爱之船》被选送到日本东京参加国际电视节目展播,1987年,与韩三平联合执导影片《不沉的地平线》,令人刮目相看,在影视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88年,独立执导电影《顽主》,一炮打响,影片以幽默调侃的方式,通过三T公司这样一个荒诞的载体,对现实社会的病态现象和病态人格进行揭露和抨击,影视界对该片褒贬不一,荣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六项提名。1989年他到福建饱含忧患意识拍了部反映中小学流失生现状的儿童片《你没有十六岁》,影片属艺术探索片,观点失之偏激,总体把握失控,争议颇大。但他本人此后进入中国最有才华的优秀导演之列,同年执导的影片《巴黎来的枪手》。另外,他执导的影片还有《袁氏遗产案》、《圣保罗医院之谜》等,1991年,他创办了四川得实广告有限公司,并担任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执行总经理职务。近年来他不断活跃在影视界,拍摄影视以及广告片。(详细资料)
http://cache..com/c?word=%C3%D7%3B%BC%D2%3B%C9%BD&url=http%3A//www%2Ecnmdb%2Ecom/name/916/&b=0&a=3&user=
Ⅹ 从小镇青年到知名导演,捧红黄渤徐峥的宁浩,居然是山西人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于今日公映,这是宁浩继《我和我的祖国》后,讲述关于小人物故事的又一力作。
从小人物的视角讲故事,将散落在中国版图各地的欢喜与忧伤汇于一体,宁浩总是格外擅长,这也让观众对这部影片期待之余,不禁有些疑惑地想: 宁浩究竟有什么魔法,竟能小人物的故事讲得如此深入人心。
其实,宁浩讲好故事的秘密很简单,只因那万千霓虹灯下,是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也是宁浩自己的故事。
山西太原钢铁厂,是宁浩从小生活的地方。作为全国产煤大省,太钢的炼钢炉似乎永不停止,以致宁浩对童年的全部记忆,只有空气里弥漫的煤气味与灰蒙蒙的天空。
重工业城市中的一切似乎都是关于煤炭的,这在宁浩看来实在有些单调又乏味。年幼的宁浩只有在电影的陪伴下,才会露出些许独属于孩子的笑靥。
或许是电影的魅力让人无法抗拒,高中时,宁浩索性退学考去了山西一所电影学院,全心全意“玩”起电影来。
电影学院里的资源之丰富远远超乎宁浩的预料,宁浩感觉自己犹如走入一座巨大的宝藏,一个全新的电影世界正在向他招手。
宁浩开始没日没夜的看电影,中国的,美国的,日本的,甚至一些外部看不到的内参资料,宁浩通通看了个遍,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独特的电影观。
学生时光转瞬即逝,毕业后,宁浩收拾收拾包袱,向着故乡挥一挥手,便坐上去往北京的列车。他心里有个滚烫的念头:去北京,搞艺术!
可惜,北漂生涯远没有宁浩想象的那么顺利。为了谋生,宁浩先后做过自行车装配工、舞台美术设计、广告设计等等工作,可谓是遍尝世间冷暖。
工作换了一箩筐,唯独自己的艺术梦,还是遥远的看不清形状。宁浩一琢磨,眼前的局面准是自己文凭太低导致的,他一咬牙一跺脚,决定回炉重造,考个知名的艺术院校。
宁浩选择了中央工艺美院,为了顺利考上,宁浩还专门去上了个考前辅导班。可惜辅导的效果并不明显,等到放榜时宁浩一看成绩,满分150分的英语试卷,自己得了30多分,正确率甚至还赶不上机选。
工艺美院落榜后,宁浩又去考了服装学院、戏曲学院、无锡轻工等诸多院校,结果纷纷以落榜告终。
重重打击下,宁浩只好退而求其次,去报考北师大艺术系的成人教育,一下子便成功被录取了。
谁知成人教育的考试难度虽低,学费却是一笔天文数字。为凑学费,宁浩只能靠着给人拍照赚钱,所有的节假日都花在四处招揽生意上。
一次,宁浩参加一个朋友聚会,席间认识了唐朝乐队的老五。出于职业习惯,宁浩试探着问对方道:“五哥,我能给你拍个照吗?”
老五欣然答应。于是宁浩在设备、光线都不理想的环境下,当场替老五拍摄了一组照片。
回去后,宁浩选出六张满意的照片,连夜抠图美化,重新制作了背景,并调整好光线,再托人将照片交给老五。
老五看到照片,当即赞道:“好小子,有这手艺,不做摄影师可惜了”。
说 完,老五便邀请宁浩做自己新专辑的摄影,算是替宁浩打开了 娱乐 圈的大门。
宁浩深知机会来之不易,因此格外珍惜。 娱乐 圈内人士渐渐发现,这个叫宁浩的摄影师不但手艺好,收费还比别家便宜,是以来找宁浩的人越来越多,这不禁让宁浩,重燃起他蒙尘多时的电影梦。
恰好当时有个草原孩子与乒乓球的故事引起了宁浩的兴趣,于是宁浩用他做摄影师攒下的积蓄,专门开车去内蒙采风,回来后宁浩便根据这个故事和途中见闻写好了剧本,取名为《绿草地》,准备重新进军电影圈。
有道是好事多磨。就在宁浩雄心万丈准备开机之际,原先谈好的投资方突然因故撤资了。宁浩无奈之下,只得打电话给妻子,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家里还有多少钱?”
妻子说:“还有十二万”。
宁浩说:“留两万,其他全打过来”,然后就这样撑着开了机。
宁浩没有想到的是,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拍摄途中,手机没信号,住宿也不方便,剧组想尽办法,找当地老乡借了几顶帐篷,谁知半夜时炉中的火星又不慎点燃了帐篷,险些闹出人命。
这样艰苦的环境,剧组整整过了四个月。杀青那天宁浩忍不住感慨道:“要是将我们这段时间的经历拍成记录片,我相信会比电影本身还精彩”
话虽如此,《绿草地》甫一问世,便引发了剧烈反响,还一口气入围了五十多个国际电影节,从这个角度来说,宁浩转型导演之路,开局总算不凡。
但宁浩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此后他潜心专研,写出了新作《钻石》,准备在导演之路说创造更大的辉煌。
《钻石》还未开拍,就先被中戏的老师看上了,后者直言要用这个本子拍一出毕业话剧。宁浩觉得自己的本子能拍话剧,是一件很荣耀的事,因而宁浩不仅愉快地将本子交给中戏老师,还表示届时会来观摩演出。
演出那日,宁浩果真如约前来。他看着台上一个个熟悉的人物,一时感慨万千。这时,其中一个小伙子的演技引起了宁浩的好奇。
宁浩忍不住对老师说:“那个年轻人演得挺好的”。
老师笑道:“他是我们班的学生,我觉得他挺有出息的,他叫邓超”。
此时的宁浩不会想到,未来他跟邓超,还将在《我和我的家乡》中展开深入合作,这便是后话了。
《钻石》首演告捷后,宁浩在原著基础上,用了长达四个月的时间进行改编,然后将这部剧搬上舞台,取名为《疯狂的石头》。
可以说,这部剧倾注了宁浩大量的心血,光是拍摄费用,宁浩就花了十多万元。
十几万对于电影来说,是小成本制作,可对于宁浩来说,却是倾家荡产。
多年后,宁浩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拍《疯狂的石头》时,他将自己之前做摄影师等等工作赚得钱全部贴了进去,如果这部剧不能盈利,他便要退出电影圈了。
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宁浩一贫如洗的时候,一个陌生的电话突然打到了他家里。
宁浩接起电话,只听话筒那头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说:“你好,我叫韩三平”。
宁浩瞬间激动不已,这时韩三平又说:“我看了你的电影,刚看完,拍的很好,我们决定发行”。
当年六月,《疯狂的石头》上映,瞬间引发观影狂潮。最终影片以三千万的总票房,创下投资票房比的神话,成为业界公认的黑马。
宁浩由此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将这些钱全部投入电影中,为影迷们带来了《黄金大劫案》、《无人区》等诸多佳作。
如今,宁浩依然在导演的路上不断进取,同时尝试改组公司, 探索 更多的可能。
未来,宁浩还将与电影迸出怎样的火花,尚且无人能料。但毋庸置疑的是,曾经小镇青年宁浩,靠着自己的努力,已稳稳在京城电影圈里站稳了脚跟。
《北爱》中有句著名台词:“这里是北京,扎根在这里”。
这句话对于宁浩来说,或许再合适不过。从北漂青年到知名导演,宁浩似乎正他的经历告诉人们,小人物也可以有梦想,我命由我不由天。
里七外八皇城四,试想诺大的北京城里,有多少像宁浩一样带着梦想的年轻人,当场他们或许也带着满腔热情,想要扎根在北京,只可惜 社会 现实中的种种打击,让他们中的不少人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但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坚持,可抵岁月悠长。
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终有一天,世人皆会看到,异乡人在北京,究竟能绽放出怎样的精彩。
作者: 梨院 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