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壁虎的演员表
其他演员:袁祥仁、袁和平、袁振威、任世官、王清河、罗汉、林风、陈濠、洪玲玲、冯敬文、冯克安、曾楚霖
『贰』 楚原是谁
楚原的图片这里有http://ke..com/view/389900.htm
下面是楚原的介绍
楚原,原名张宝坚,一九三四年生于广州,曾在中山大学化学系读了三年。其父张活游是著名粤剧与电影演员,其妻南红亦是著名的粤语片明星。一九五六年,楚原在父亲影响下,对电影制作发生兴趣,投身粤语电影编剧工作,笔名秦雨。一九五八年,他协助当时著名导演秦剑拍摄《紫薇园的秋天》;楚原第一部执导的电影乃《血染相思谷》,但较为人知的是《湖畔草》,自任导演。楚原的成名作首推一九六零年执导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到六十年代末期,粤语电影衰落时,楚原已经导演了七十馀部粤语电影,累积丰富的经验。一九七零年,楚原在国泰公司编导他第一部国语武侠片《龙沐香》,初具浪漫、唯美风格,引人注目。《火并》(1971)是楚原加盟邵氏后的第一部作品,邵氏提供优越的拍片条件,使他打响名号。一九七二年拍摄了奇情武侠片《爱奴》(何莉莉、贝蒂、岳华主演),更加艳丽奇诡,风格独特,被认为是楚原最佳代表作之一,在香港和英国均获得好评。该片是描述一名弱质少女双亲遇害,自己被卖入妓院,此后就以美色和奇特武功报仇,将仇人逐一杀死,最后却因一念之仁,亦被垂死的鸨母所杀。结局是十分吻合楚原式文艺与典型,就是爱恨交错的纠缠悲剧。
一九七三年是香港粤语电影再度复兴,楚原改编战前话剧而拍成粤语喜剧片《七十二家房客》,以讽刺社会为题材,当时刷新香港票房纪录。同年,他还拍摄文艺片《舞衣》,表明楚原对文艺片与粤语片都是难以忘怀。这种文艺/浪漫气质,使他终于与古龙的新式武侠小说一拍即合。古龙的奇诡武侠小说成了楚原最佳选择。自一九七六年的《流星.蝴蝶.剑》起,楚原和古龙有了多次的合作。它为楚原电影,也为整个武侠电影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此后楚原对自己奇情风格才较为注重,自觉地将唯美情趣与文艺气氛溶入其中,逐渐成为较瑰丽,也较统一的电影风格。同时,也发展出不同于张彻、胡金铨的武侠路线。自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零年,楚原共拍了二十二部电影,除《辞郎洲》(1976)及《蝶仙之阴灵》(1980)外,有二十部是武侠电影。其中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倚天屠龙记》(上下集)(1978)与据王鹰原著改编的《无翼蝙蝠》(1980),除外都是由古龙小说改编。楚原改编古龙小说的新派古装奇诡武侠片,打破了不重情节与人物关系的武打公式,在港台影视掀起了奇情武侠热潮。
在一九七六至八一年短短的五年时间,楚原共拍了二十多部电影,大多改编自金庸及古龙的作品,有《倚天屠龙记》(上下集)、《书剑恩仇录》、《楚留香》等。其后的《天涯.明月.刀》(1976)等影片,风格更加突出,技法更加成熟,为影坛带来一股「三段片」(指片名分为三段)的新风。而《多情剑客无情剑》(1977)中的小李飞刀成为家喻户晓的武侠英雄,以至于后来午马又此为题材拍摄了《小李飞刀》(1979,与鲍学礼联合导演,台湾南强公司出品),而「楚千万」则再次拍摄《飞刀,又见飞刀》(1980,新世纪出品)。楚原第一部根据古龙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星.蝴蝶.剑》,在一九九三年由麦当杰重新再导的《新流星.蝴蝶.剑》,可见影响不仅广大,而且深远。
一九七九年,他执导《孔雀王朝》获第二十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动作片导演奖。
楚原不仅是杰出导演,也是出色演员,司仪……现虽较少在香港的荧幕出现,但至今仍间在加拿大的电视台幕前耕耘。
在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楚原获颁「专业精神大奖」。
楚原导演作品大全
中文片名 首映日期 语别 出品公司 主要演员 附注
湖畔草 1959/03/11 粤 光艺 南红 谢贤 嘉玲 江一帆
风雨幽兰 1959/12/02 粤 光艺 谢贤 南红 江雪 马笑英
秋风残叶 1960/06/23 粤 光艺 谢贤 江雪 嘉玲 胡枫
可怜天下父母心 1960/08/04 粤 山联 白燕 张活游 黎小田 王爱明 冯宝宝
情天未老 1961/03/15 粤 光艺 谢贤 南红 姜中平 李月清
夜半幽灵 1961/05/10 粤 光艺 谢贤 嘉玲 胡枫 姜中平
患难真情 1962/03/07 粤 光艺 谢贤 南红 李鹏飞 朱丹
孽海遗恨(上集) 1962/04/04 粤 山联 白燕 张活游 南红 黄曼梨
孽海遗恨(大结局)1962/04/11 粤 山联 白燕 张活游 南红 胡枫
清明时节 1962/11/28 粤 光艺 谢贤 嘉玲 姜中平 黄楚山
情之所锺 1963/03/28 粤 光艺 谢贤 江雪 南红 李清
含泪的玫瑰 1963/04/12 粤 玫瑰 谢贤 南红 胡枫 尤奇
昨夜梦魂中 1963/12/18 粤 光艺 南红 周骢 吴回 司马华
高处不胜寒 1964/04/29 粤 新联 张瑛 南红 张活游 黄曼梨
大丈夫日记 1964/05/27 粤 宝宝 丁莹 张英才 姜中平 李香琴
胡涂太太 1964/08/19 粤 九龙 南红 张英才 张清 李香琴
死亡角之夜 1964/10/07 粤 光艺 江雪 谢贤 姜中平 余美华
情海幽兰 1964/10/07 粤 艺业 南红 胡枫 陈宝珠 夏帆
魂断奈何天 1964/11/18 粤 新联 白茵 江汉 李清 江涛
大丈夫日记(下集)1964/12/15 粤 高峰 张英才 南红 李香琴 张清
疯妇 1964/12/23 粤 山联 白燕 张活游 黄曼梨 吕奇
黑玫瑰 1965/03/10 粤 玫瑰 谢贤 南红 陈宝珠 李鹏飞
春怨 1965/04/08 粤 光艺 嘉玲 谢贤 姜中平 李香琴
罪人(上集) 1965/04/14 粤 志联 张瑛 南红 胡枫 黄曼梨
罪人(下集) 1965/04/22 粤 志联 胡枫 南红 张瑛 黄曼梨
蜜月 1965/05/19 粤 飞龙 南红 江汉 上官筠慧 姜中平
丈夫的秘密 1965/06/23 粤 兄弟 谢贤 嘉玲 文兰 黄曼梨
原来我负卿 1965/07/07 粤 光艺 谢贤 嘉玲 张活游 李鹏飞
情海茫茫 1965/08/11 粤 光艺 谢贤 南红 姜中平 罗兰
情海金枝 1965/08/25 粤 志联 南红 胡枫 黄曼梨 郑君绵 策划:潘理生
春残花未落 1965/10/07 粤 玫瑰 谢贤 南红 黄曼梨 陈鸿影
情天劫 1965/10/21 粤 新光 丁莹 朱江 李清 黄曼梨 司马华龙
相思湖畔 1965/11/03 粤 光艺 谢贤 江雪 夏萍 李鹏飞
亲情深似海 1966/02/09 粤 远东 胡枫 南红 张清 黄曼梨
残花泪 1966/02/23 粤 万声电影 南红 周骢 黄曼梨 张活游
问君能有几多愁 1966/03/09 粤 新联 江汉 白茵 冯真 黄曼梨
遗产一百万 1966/03/23 粤 光艺 谢贤 江雪 龙刚 吴回
黑玫瑰与黑玫瑰 1966/04/06 粤 玫瑰 南红 谢贤 陈宝珠 冯毅
贼美人 1966/07/13 粤 光艺 谢贤 江雪 张瑛 杨茜
神秘的血案 1966/08/10 粤 九龙 南红 张英才 李香琴 罗兰
我爱紫罗兰 1966/08/17 粤 金兰 文兰 吕奇 张清 梁醒波
小康之家 1966/08/18 粤 新光 南红 丁莹 吕奇 张仪
铁胆恩仇 1967/03/22 粤 谢氏兄弟 谢贤 嘉玲 李清
玉女神偷 1967/04/05 粤 好好 萧芳芳 吕奇 李香琴 梁醒波
蓝色夜总会 1967/05/19 粤 光艺 谢贤 江雪 龙刚 麦基
少女情 1967/08/02 粤 九龙 南红 萧芳芳 曾江 朱江
第一号女探员之死亡通行证 1967/08/09 粤 金兰 陈宝珠 张仪 梁醒波 容玉意
黑玫瑰之三之红花侠盗 1967/08/30 粤 玫瑰 张活游 南红 谢贤 冯淬帆
钻石大劫案 1967/10/18 粤 光艺 谢贤 萧芳芳 陈齐颂
娇妻 1967/12/29 粤 坚华 南红 胡枫 曾江 李敏
玉女痴情 1968/02/10 粤 金兰 陈宝珠 胡枫 张清 罗兰
冬恋 1968/03/12 粤 谢氏兄弟 谢贤 萧芳芳 司马华龙 黎雯
紫色风雨夜 1968/04/10 粤 文艺 谢贤 萧芳芳 南红 曾江
玉女添丁 1968/07/17 粤 好好 陈宝珠 吕奇 方心 冯淬帆
青春恋歌 1968/08/14 粤 光艺 谢贤 萧芳芳 陈齐颂 周骢
冷暖青春 1969/02/23 粤 新电影 曾江 南红 张清 方心 沈殿霞 狄娜
聪明太太笨丈夫 1969/03/26 粤 新电影 曾江 张清 南红 狄娜
浪子 1969/09/24 粤 谢氏兄弟 谢贤 尹芳玲 苗嘉丽 江雪
火鸟第一号 1970/03/26 国 国泰 陈曼玲 张冲 秦祥林 朱牧 孟莉
录音机情杀案 1970/07/16 国 国泰 张冲 南红 朱牧 王琛
玉楼春梦 1970/08/27 国 国泰 陈曼玲 杨群 宣玲玲 李影 孟莉
我不要离婚 1970/10/08 国 荣坚 陈思思 张冲 田青 魏平
龙沐香 1970/12/31 国 国泰 陈曼玲 高远 胡茵茵 张斌
一剑勾魂 1971/05/27 国 荣坚 陈思思 狄娜 田青 苏丹 冯毅
火并 1971/11/06 国 邵氏 凌波 金汉 汪萍 宗华 罗烈 陈骏 楚原为邵氏执导的首部电影
大杀手 1972/01/08 国 邵氏 金汉 汪萍 宗华 姜南 井淼
爱奴 1972/09/07 国 邵氏 何莉莉 贝蒂 岳华 顾文宗
壁虎 1972/11/01 国 邵氏 陈宝珠 岳华 罗烈 欧阳莎菲
土匪 1973/03/09 国 邵氏 岳华 施思 陈鸿烈 金峰 石天
小杂种 1973/06/02 国 邵氏 宗华 李丽丽 刘丹 井淼 乔琳
烟雨斜阳 1973/09/11 国 文艺 唐宝云 柯俊雄 李湘 江明 汤兰花
七十二家房客 1973/09/22 粤 邵氏/港视 无线电视艺员及邵氏红星联合演出
舞衣 1974/03/23 国 邵氏 何莉莉 岳华 井莉 徐枫 凌云
香港73 1974/04/24 粤 邵氏/港视 无线电视艺员及邵氏红星联合演出
朱门怨 1974/07/19 粤 邵氏 凌云 李菁 汪萍 宗华 岳华 井莉
新啼笑姻缘 1975/04/10 粤 邵氏 陈观泰 施思 井莉 宗华
大劫案 1975/09/19 国 邵氏 李修贤 王锺 陈观泰 井莉 凌云
流星蝴蝶剑 1976/03/20 国 邵氏 宗华 陈萍 井莉 岳华 罗烈 谷峰 武术指导:唐佳 袁祥仁/音乐:陈永煜(陈勋奇)
天涯明月刀 1976/07/10 国 邵氏 狄龙 罗烈 恬妮 李丽丽 井莉 武术指导:黄培基 唐佳/音乐:陈永煜(陈勋奇)
五毒天罗 1976/10/28 国 邵氏 岳华 罗烈 井莉 谷峰 王侠 于倩
辞郎洲 1976/12/04 潮 邵氏 萧南英 野峰
楚留香 1977/03/05 国 邵氏 狄龙 岳华 贝蒂 苗可秀 武术指导:刘家良 唐佳/音乐:陈永煜(陈勋奇)
白玉老虎 1977/05/07 国 邵氏 岳华 李丽丽 狄龙 罗烈 谷峰 萧瑶 武术指导:唐佳
三少爷的剑 1977/07/07 国 邵氏 尔冬升 凌云 陈萍 余安安 原名《剑神浪子》/武术指导:黄培基 唐佳
多情剑客无情剑 1977/10/14 国 邵氏 狄龙 井莉 尔冬升 余安安 岳华 获第十五届台湾金马奖摄制技术优
良特别奖/武指导:黄培基 唐佳
明月刀雪夜歼仇 1977/12/22 国 邵氏 狄龙 刘永 罗烈 陈萍 施思 尔冬升 原名《快刀.浪子.亡命客》
陆小凤之绣花大盗1978/02/19 国 邵氏 刘永 凌云 井莉 岳华 陈曼娜 张瑛
楚留香之蝙蝠传奇1978/07/08 国 邵氏 狄龙 凌云 刘永 井莉 岳华
倚天屠龙记 1978/10/19 国 邵氏 尔冬升 余安安 井莉 潘冰嫦 罗烈 王戎 顾冠忠
倚天屠龙记大结局1978/10/27 国 邵氏 尔冬升 余安安 井莉 徐少强 王戎 元华 田青
萧十一郎 1978/11/08 国 邵氏 狄龙 井莉 李丽丽 文雪儿 刘永
圆月弯刀 1979/01/25 国 邵氏 尔冬升 王戎 汪明荃 林建明 岳华 徐桂香 作曲:顾嘉辉
孔雀王朝 1979/05/30 国 邵氏 姜戴维 井莉 陈萍 王锺 罗烈 余安安 李修贤 获第廿五届亚洲影展动作片最佳导演/动作指导:唐佳/音乐:陈永煜(陈勋奇)
绝代双骄 1979/07/19 国 邵氏 傅声 伍卫国 文雪儿 欧阳佩珊 武术指导:唐佳
小楼残梦 1979/11/29 国 邵氏 井莉 凌云 张子乐 宗华
插翅难飞 1980/02/28 国 邵氏 狄龙 白彪 井莉 刘永 陈曼娜 艾飞 顾冠忠 原名《复仇者》;楚原首部改编自朱羽小说的电影
碟仙 1980/04/19 粤 邵氏 约翰逊 廖丽玲 沈劳 刘雅英 凌云 井莉 林珍奇 刘陆华 合导:牟敦芾
英雄无泪 1980/07/24 国 邵氏 傅声 赵雅芝 白彪 尔冬升
无翼蝙蝠 1980/12/11 国 邵氏 井莉 尔冬升 欧阳佩珊 王戎
魔剑侠情 1981/01/31 国 邵氏 井莉 狄龙 傅声 楚湘云 台湾片名《多情剑客断情刀》动作指导:唐佳
书剑恩仇录 1981/07/23 国 邵氏 狄龙 白彪 罗烈 王戎 关锋 秦煌 郑则仕 陈琪琪
陆小凤之决战前后1981/10/22 国 邵氏 岳华 白彪 刘永 楚湘云 井莉
黑蜥蜴 1981/11/26 国 邵氏 岳华 尔冬升 潘冰嫦 顾冠忠
楚留香之幽灵山庄1982/05/13 国 邵氏 狄龙 顾冠忠 罗烈 楚湘云 邓伟豪 戴良纯
浣花洗剑 1982/06/17 国 邵氏 刘永 黄杏秀 顾冠忠 岳华 罗烈
大侠沈胜衣 1983/01/28 国 邵氏 狄龙 井莉 程可为 谷峰 欧阳佩珊
疯狂八三 1983/08/20 粤 华星/邵氏 颜国梁 黄新 梁葆贞 姚炜 苗侨伟 黄日华 冯淬帆 石修
日劫 1983/12/16 粤 邵氏 尔冬升 顾冠忠 锺楚红
魔殿屠龙 1984/06/19 国 邵氏 尔冬升 狄龙 万梓良 锺楚红
爱奴新传 1984/09/20 国 邵氏 余安安 胡冠珍 张国柱 万梓良
花心红杏 1985/06/22 粤 历高 锺楚红 夏文汐 梁朝伟 出品人:伍永熙
替枪老豆 1985/11/21 粤 邵氏 万梓良 夏文汐 潘震伟
偶然 1986/04/10 粤 历高 张国荣 梅艳芳 王祖贤 叶童 出品人:伍永熙
良宵花弄月 1987/06/18 粤 威禾 吕良伟 龚慈恩 梁韵蕊 霍耀良
大丈夫日记 1988/07/21 粤 新艺城 周润发 王祖贤 叶蒨文 李子雄 吴家丽
小偷阿星 1990/06/16 粤 纬恺 周星驰 陈观泰 胡慧中 方中信 顾美华 曾江 策划:陈观泰
李香君 1990/09/22 粤 华雅 红线女 罗家宝 阮兆辉 尹飞燕 关青 郭凤女 梁金城
血在风上 1990/12/07 粤 纬恺 方中信 李子雄 吴家丽 陈玉莲 鲍方 吴孟达 策划:方平
『叁』 一个过气的明星的资料
岳华,原名梁乐华,广东中山人。1942年生,1962年来港, 1966年跟邵氏签约为基本演员。他在第一部电影《西游记》中饰演孙悟空一角,成功奠定「武打小生」形象。两年后,岳华在《铁扇公主》中再次饰演孙悟空,夥拍「侠女」形象见称的郑佩佩。同年,他再与郑佩佩在《大醉侠》结片缘,旋即一炮而红。
岳华主演的《爱奴》(与何莉莉、贝蒂合演)、《壁虎》(与陈宝珠合演)、《七十二家房客》、《大刀王五》、《流星蝴蝶剑》、《五毒天罗》、《楚留香》等都是广受欢迎的电影。他戏路甚广,可说「多才多艺」之演员。岳华於1979年获当时丽的电视邀请演出电视剧,拍下经典电视剧《大地恩情》等。其后,岳华与影星妻子恬妮举家移民加拿大,现任温哥华影艺人协会会长。
岳华电影作品年表及角色名称: 岳华
血溅牡丹红 (1964)
小云雀 (1965)
大醉侠 (1966) ...... 范大悲(大醉侠)
西游记 (1966) ...... 孙悟空
铁扇公主 (1966) ...... 孙悟空
飞天女郎 (1967)
艳阳天 (1967)
琴剑恩仇 (1967) ...... 沈舒文
香江花月夜 (1967)
大侠复仇记 (1967)
垂死天鹅 (1967)
断魂谷 (1968)
寒烟翠 (1968)
女侠黑蝴蝶 (1968)
追魂镖 (1968)
毒龙潭 (1969) ...... 天涯客
飞燕金刀 (1969)
虎胆 (1969)
五虎屠龙 (1970) ...... 高威
荒江女侠 (1970)
乾坤大醉侠 (1970)
十二金牌 (1970) ...... 苗龙
影子神鞭 (1971) ...... 王剑心
冰天侠女 (1971)
一夫官闻 (1971)
侠士行 (1971)
林冲夜奔 (1972)
吉祥赌坊 (1972)
群英会 (1972)
十四女英豪 (1972) ...... 吕超
水浒传 (1972) ...... 林冲
小毒龙 (1972) ...... 陈仕伦
爱奴 (1972) ...... 季德
壁虎 (1972)
玉女嬉春 (1972)
大刀王五 (1973)
北地胭脂 (1973) ...... 正德皇帝
风流韵事 (1973) ...... 萧翼
土匪 (1973)
七十二家房客 (1973)
血证 (1973)
荡寇志 (1973)
香港73 (1974)
舞衣 (1974)
洋妓 (1974)
小孩与狗 (1974)
朱门怨 (1974)
恶虎村 (1974)
三超人与女霸王 (1975)
降头 (1975)
嬉笑怒骂 (1975)
义劫爱神号 (1975)
大劫案 (1975)
捉奸趣事 (1975)
神化外母古惑妻 (1975)
新啼笑姻缘 (1975)
色香味 (1976)
瀛台泣血 (1976) ...... 谭嗣同
少林寺 (1976) ...... 李式开
流星蝴蝶剑 (1976) ...... 律香川
香港奇案 (1976)
骗财骗色 (1976)
毒后秘史 (1976)
水玲珑 (1976)
洞房艳事 (1976)
狐天狐地 (1976)
五毒天罗 (1976) ...... 飞英雄(原著里的张翠山,改编自《倚天屠龙记》)
多情剑客无情剑 (1977) ...... 龙啸云
龙蛇侠影 (1977)
风花雪月 (1977)
乾隆下江南 (1977) ...... 雍正
关东五大侠 (1977)
阿Sir毒后老虎枪 (1977)
青龙客栈 (1977)
江南八大侠 (1977)
楚留香 (1977) ...... 无花
三少爷的剑 (1977) ...... 周玉风(客串)
白玉老虎 (1977) ...... 唐傲
金玉良缘红楼梦 (1977) ...... 贾政
侠士镖客杀手 (1977)
冷月孤星针无情 (1977)
楚留香之蝙蝠传奇 (1978) ...... 李玉函
通天老鼠下江南 (1978)
玉蜻蜓 (1978)
血芙蓉 (1978)
陆小凤之绣花大盗 (1978) ...... 花满楼
龙威山庄 (1978)
臭头小子 (1978)
糊涂大侠三个半 (1978)
乾隆下扬州 (1978) ...... 郑板桥
大喇嘛 (1978)
侠骨柔情赤子心 (1978)
神鹰飞燕蝴蝶掌 (1978)
古剑英魂 (1978)
孙膑下山斗庞涓 (1979)
追命人 (1979)
卫衣锦 (1979)
鬼叫春 (1979) ...... 王生/王将军
销魂玉 (1979)
火凤凰 (1979)
糊涂大醉侠 (1979)
圆月弯刀 (1979) ...... 谢晓峰
醉步迷猴 (1979)
盘古开天地 (1979)
梦中剑 (1979)
英雄无泪 (1980) ...... 萧泪血
连城诀 (1980) ...... 凌退思
六合八法 (1980)
七巧凤凰碧玉刀 (1980) ...... 乔三
凶榜 (1981)
黑蜥蜴 (1981) ...... 萧立
魔剑侠情 (1981) ...... 郭嵩阳(《多情剑客无情剑》续集)
陆小凤之决战前后 (1981) ...... 西门吹雪
大残拳 (1981)
浣花洗剑 (1982) ...... 白水宫主(原著里的紫衣侯,改编自古龙原著《浣花洗剑录》)
风起云涌斗狂龙 (1982)
决斗者的生命 (1982) ...... 独孤飞(原著里的叶开,改编自古龙原著《边城浪子》)
杀出西营盘 (1982)
魔界 (1982)
打雀英雄传 (1982)
妖魂 (1983)
少林十八铜女 (1983)
毁灭号地车 (1983)
连体 (1984)
花心红杏 (1985)
皇家师姐III雌雄大盗 (1988)
金牌师姐 (1989)
义胆群英 (1989)
吴三桂与陈圆圆 (1992)
叛逆情缘 (1995)
红番区 (1995)
卧虎 (2006)
伤城 (2006) ...... 周元胜
岳华部分电视剧作品:
1980年ATV《大地恩情》 ...... 杨六斤
1985年ATV《萍踪侠影录》 ...... 澹台灭明
1987年TVB《书剑恩仇录》 ...... 张召重
1988年TVB《绝代双骄》 ...... 燕南天
1988年TVB《名门》 ...... 段一虎
1989年 TVB 《富贵流氓》...... 饰 林昌
1989年TVB《义不容情》 ...... 冯世邦
2007年TVB《突围行动》 ...... 童展龙
2008年TVB《珠光宝气》 ...... 贺峰
凶城计中计 饰 霍天命 (未播映)
妻妾成群 (制作中)
岳华
有人问,亦舒为什么爱岳华,亦舒这么回答:
岳华给人的感觉就是他是好人。岳华有一张好人的脸,好人的性格。幸亏实际上他也是个好人,他是那种会使别人自然去占他便宜的好人。因为谁都知道,占了岳华的便宜,不会有后顾之忧。
好的男孩子还需要很多条件。岳华不抽烟不赌钱,不去舞厅(?),不乱花钱。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是一个很努力的演员,是个不错的男朋友,似乎样样都过得去。
但是他的脾气不太好。很出乎意料之外,他生起气来的样子很凶……
……西西说岳华可以演那种青年导师,指引飞仔飞女改邪归正。他一定做得很好。这我相信。他一直在引导我改邪归正:头发要稍微长一点。不要穿拖鞋到处跑。洞洞装不要买太多。裙子最好都有适当长度。当然,不准抽烟。啊还有,早睡早起。
所以有一次我说,有些男孩子是娘娘腔,岳华这样苦口婆心,应该是妈妈腔。结果引起的效果不怎麼太好,他为此生气达数天之久……
我不会查中文字典,岳华就是字典。他问我惭不惭愧,我就搬胡金铨的话,念洋书能这样,也不容易了,他很没有办法,就常摇头。有时候他空,就坐在沙发上讲解古文,讲得很不错,我也很虚心学习,居然得益不浅。……他是一个很正常的人,健康而快乐。不要说是电影界罕见的例子,也是这世界上罕见的例子。
『肆』 邵氏电影
1958年,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在香港成立,此后30年间,邵氏电影渐渐长成华语影坛的一支奇葩,无论什么时候,提起华语电影,绝对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邵氏电影。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邵氏电影的黄金期,它在香港影坛处于霸主地位,无人能出其右。要紧的是,它的影响力绝不仅仅局限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邵氏电影的影迷群遍及东南亚一带的华人社区。
[b]昔日辉煌{/b]
邵氏的历史,其实是脉络清晰的: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是邵氏的创业期,代表人物是李翰祥,他的黄梅派影片成为邵氏的主打类型;60年代中期往后,在张彻的极力倡导下,邵氏把武侠片带入了辉煌期,其中,又分成两个支派,一个是张彻力主的新武侠电影;另一个则是楚原,他擅长和古龙合作拍摄那些超现实主义的武侠作品。可惜的是,李翰祥、张彻已经分别于1996年和2002年离我们而去了。
不过,上面说的还只是狭义中的邵氏电影,要说邵氏最早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邵家兄弟1925年在上海成立天一制片厂拍片的时候。
邵氏在80年代中期停止影片的制作,邵氏的光环开始层层隐去,当然,谁也不会否认,邵氏电影是影迷心底一块永远割舍不掉的珍藏,我们期待着它再回来,或者仅仅是老片的修复重新上映,或者是邵氏风格在新时代的发展创新,总之是在等待它再次散射耀眼的光芒。———编者按
李翰祥
黄梅派电影
在邵氏电影中,中国古装片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李翰祥则是拍摄古装风月片的高手。李翰祥在邵氏的创业阶段进入公司,当时他力主拍摄黄梅调电影,选用林黛担任主演拍摄出影片《貂蝉》,影片于1958年上映,随即打破了国语片在香港的票房纪录。这一成功,让邵氏的老板坚定了对李翰祥的信心,在公司的鼓励下,李翰祥随后拍出了《江山美人》,此片在第六届亚洲影展上拿到最佳影片的大奖,李翰祥的黄梅派电影渐渐成为邵氏出品的影片中的一大支。
60年代中之前,黄梅派都是邵氏电影的主流,李翰祥更是当时邵氏的皇牌导演。黄梅派影片的故事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深受东南亚那些身在异乡的华人喜爱。
张彻 胡金铨
新派武侠电影
与李翰祥的风格不同,胡金铨和张彻则以拍摄武侠片闻名,他们的风格被人定义为新派武侠电影,确定这一派的开山之作是胡金铨1966年所拍的《大醉侠》,次年,张彻的《独臂刀》上映,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的影片,张彻“百万导演”的名号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在张彻的电影中,男性演员才真正赢得了主角的地位。之前的黄梅派作品,男性演员在其中更多地只是起到一个陪衬的作用,张彻则不同,在他的影片中,男主角大多是性格刚烈的侠客,他们个性独立,有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事的标准,他们最看重的是男人间的情义,儿女情长却往往退居二线,成为影片主线的一个陪衬。
胡金铨与张彻同属于一个时期的导演,同样是新派武侠片的开山鼻祖级别的人物,不过,他和张彻还是有些不同,胡金铨更强调动作在画面上的美感,不像张彻那样追求残酷美和动作的利索和真实,而且,胡金铨塑造的人物不像张彻的人物那么强硬,性格大多比较含蓄。
超现实诡异武侠片
同样是武侠影片,楚原的风格与胡金铨和张彻的都不同,相比之下,胡金铨和张彻更现实一些,楚原则属于超现实主义,这和他拍摄的影片多以古龙的小说为蓝本有关,他的《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都是这类超现实武侠片的代表作。这类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大多风流倜傥、放荡不羁、他们浪迹天涯,时不时还会出现一些不大合乎情理的情节,这也正是古龙小说的特点了。
经常在楚原的影片中出现的演员是狄龙,当年,人们习惯地把楚原、古龙和狄龙三人称为铁三角。
【邵氏文武女头牌】
文:林黛
这个四届亚洲影后,在30岁的年纪上自行结束了生命,留住了辉煌也带给了影迷无限的唏嘘感慨。她出生于1934年,广西人,15岁的时候到香港定居,16岁开始进入演艺圈。她在邵氏期间拍摄的《貂禅》《千娇百媚》《不了情》都为她带来的影后的殊荣(她另外一次当影后是因为在电懋拍的《金莲花》)。1964年,她为情自杀身亡,留下《蓝与黑》和《宝莲灯》两部未完的作品。她的古装扮相特别妩媚,是邵氏风月片盛行时期的头牌女星。
武:郑佩佩
与林黛不同的是,郑佩佩是邵氏的武侠女星,她在邵氏一共拍了23部电影,不算太多,但因为几乎部部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让人感觉她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奉献给了邵氏。她刚刚出道的时候,接拍了胡金铨导演的《大醉侠》,由此而以“侠女”之称闻名。1970年,她息影和丈夫一起到美国生活。当李安拍摄《卧虎藏龙》的时候,身手依旧了得的郑佩佩就成了其中的“碧眼狐狸”。现在,她正在筹拍《大醉侠》的续集。她现在有3个女儿1个儿子,大女儿原丽淇目前正在娱乐圈发展,她希望在《大醉侠》的续集中,原丽淇和她的三女儿原子鏸能和她一起合作。
【他们来自邵氏】
吴思远
吴思远当年是从邵氏南国编导组培训出来的,在他的身上难免带上邵氏的影子。
吴思远素有“香港影坛教父”的称号,他1944年出生于上海,1966年加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南国实验剧团编导科学习,毕业后留在邵氏公司工作,在场记、副导演这些岗位上都工作过。在离开邵氏之后,他并没有忘记邵氏功夫片的精髓,他后来创办自己的思远影片公司,继续导演《罗马大绑票》、《香港小教父》等功夫片。现在,吴思远除了自己做导演,还发挥自己的社会威望,为整个香港电影的工作大环境而奔走。
吴宇森
像吴思远一样,吴宇森也是从南国实验剧团编导科毕业的,他是张彻的得意门生,张彻在临死前非常希望能见吴宇森一面,只可惜吴宇森最终都没能赶得上。
1946年,吴宇森出生于广东省,4岁时迁往香港居住。他25岁起在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以助理导演的身份开始拍片。不过,他在邵氏的时间并不长,后来陆续加入了嘉禾和新艺城公司。《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喋血街头》、《英雄本色Ⅱ》、《辣手神探》等影片都是他的代表作。
吴宇森向好莱坞进军之后,执导了《终极标靶》、《断箭》、《变脸》、《风语者》,把东方的动作片风格带到好莱坞。
重放异彩
邵氏电影于80年代停止制作影片,其电影城也转到电视台下用作拍摄电视剧集之用,邵氏渐渐在华人的电影圈中隐去了昔日的锋芒,但无论如何,没有人怀疑邵氏电影是华人影坛的一块瑰宝。
1999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马来西亚的Usaha Tegas Sdn Bhd财团购买了邵氏760多套电影的版权,随后在借助邵氏资源丰富的片库在香港设立了天映娱乐公司。天映娱乐成立3年来,一直致力于恢复邵氏电影昔日的光彩,先是花巨资通过数码技术修复了电影的旧底片;接着是把这些修复过的作品推向市场,让人们再次看到邵氏的光辉岁月;明年,邵氏与中国星合资近10亿港元的将军澳影城将会竣工,到了那个时候,邵氏会重新签艺员投拍新片。
天映娱乐大打邵氏牌
根据记者的调查了解,天映娱乐分为四大部分:邵氏片库、天映频道、天映制作和天映娱乐音像。在这四大板块中,有三大板块和邵氏电影有着密切联系。
首先自然是邵氏片库这个部分。这个片库的资源就来自1999年被马来西亚财团收购的760套邵氏电影的版权。这些影片被收购之后,天映娱乐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恢复这些影片的影像。此片库为天映娱乐提供了强大的内容支持。天映娱乐的中国首席代表汪之雄先生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这些电影,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公映过的,有些虽然公映过,但却没有电视台取得它们在电视网络上的播放权,对邵氏这些经典的作品,我们一定会很好地加以利用,对于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可能会以35毫米胶片让它们重现银幕,其他的我们也会通过家庭影视产品、收费电视等平台推出,以飨邵氏影迷。”
此外,天映频道和天映娱乐音像也和邵氏电影有着很深的渊源。天映频道是一个收费电影频道,现在,在这个频道中播放的影片绝大部分都直接来源于邵氏片库。天映娱乐音像现在主攻的方向同样也是邵氏电影,汪之雄先生说:“我们将通过VCD、DVD和录像带的形式在市场上发行邵氏电影,我们现在一共有760套邵氏的作品,计划中是每月推出10到20套,预计到2007年,我们手上所有的影片就全部发完了。”
经修复 影片焕然一新
经过岁月的洗礼,邵氏电影在底片上已经渐渐模糊,对天映娱乐来说,他们在成立之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修复这些褪色的底片。据说,天映娱乐用了最先进的数码器材和技术来修复这些邵氏老片,具体的工作包括色彩调校、清除污迹、修补破损和刮痕等等。
那么,经过修复的邵氏电影的效果怎么样呢,郑佩佩对修复之后的影片效果的评价非常高,她说过去想看自己的电影,只能买到那些枪碟版的录像带,画面极其模糊,有很多画面还不完整,但现在好了,她在看到经过修复的《大醉侠》之后兴奋地说:“修复过的版本,就跟新的一样,连衣服上的颜色都看得很真切,说真的,如果不是看到这个修复过的版本,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当年穿得是什么颜色的衣服了。”原来,邵氏那时拍的已经是彩色电影了,而不像我们想象中都是黑白的作品。
东南亚观众先有眼福
这样一来,电影迷们就有两个渠道可以欣赏到邵氏的经典影片,一个是收看天映频道,一个是看音像制品。
天映频道从今年3月开始已经在东南亚地区启播,新加坡、汶莱、马来西亚、印尼国家的观众都能收看到这个频道。据说,邵氏老牌演员郑佩佩还会在这个频道主持一个《邵氏大牌档》的访谈节目,她的工作就是访问一些曾经在邵氏工作的人,包括导演、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她已经访问过的人有凌波、金汉、蔡澜等,因为郑佩佩本人曾经是邵氏的红人,所以她做起这样的采访会相对就比较容易,尽管如此,她也透露出一点做这档节目的难处,“因为过去了太长时间,有一些人已经不大愿意再出来了露面了。”不过,郑佩佩说她不会太勉强老同事,她也只是尽量去多访问一些人物,节目本身并没有硬性规定一定要访问多少人,能做多少期“一切都看缘分了”,郑佩佩说。
据汪之雄先生透露,他们已经向中国广电总局申请天映频道在内地落地,但结果还没有出来,“截至9月份,今年内在内地落户的频道申请已经停止,我们已经递交了申请,但我们现在正在等广电总局的批复,还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内地观众看碟解馋
虽然内地观众暂时还没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邵氏电影,但是却能通过音像制品来弥补这个缺憾。记者从广州鸿翔音像制作有限公司处获悉,天映娱乐已经与该公司达成了协议,鸿翔公司负责以DVD和VCD的形式在中国内地独家发行邵氏影片。
因为邵氏片库的储量极为丰富,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影片同时推出,到底先出什么,后出什么,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选择标准呢?对此,汪之雄先生表示:“内地地区的第一批音像制品已经在7月份投放市场,第二批的正在申请当中,基本上我们选片的标准就是每次选一些武打片再选一些言情片,邵氏的电影很多,有好有坏,我们会先发行好的影片。”
我们知道,邵氏电影出有很多杰出的导演,他们的影片都自成一个风格,而且在邵氏发展的不同时期里,邵氏也形成了自己主打的几个风格,比如说黄梅派、新武侠派等等。不知道天映娱乐会不会按照这些导演和派别进行归类而推出音像制品呢,汪之雄回答:“我们暂时还没有这个想法,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推出了100部左右,等到超过150部之后,我们可能会考虑用这种方式。”
【档案资料】罗烈邵氏电影大全!!!
电影名称;首映时间;角色名字:
01:《万花迎春》(1964,02,12)客串舞厅客人
02:《蝴蝶杯》(1965,03,10)石将军
03:《江湖奇侠》(1965,10,01)杜庄
04:《鸳鸯剑侠》(1965,12,22)杜庄
05:《边城三侠》(1966,11,09)燕子青
06:《琴侠恩仇》(1967,04,21)杜英
07:《神剑震江湖》(1967,05,09)郑坤元
08:《儒侠》(1967,09,14)李宗义
09:《七侠五义》(1967,12,05)花蝴蝶花冲
10:《金燕子》(1968,04,04)韩涛
11:《大盗歌王》(1969,02,14)王国继
12:《十二金钱镖》(1969,03,13)乔茂
13:《毒龙潭》(1969,03,27)虞江
14:《飞刀手》(1969,06,18)杨青
15:《铁手无情》(1969,07,01)铁无情
16:《五虎屠龙》(1970,03,26)高侠
17:《江湖三女侠》(1970,08,05)朱天翔
18:《饿狼谷》(1970,10,06)游如龙
19:《龙虎斗》(1970,11,27)北岛
20:《钟馗娘子》(1971,01,22)常春
21:《来如风》(1971,08,25)来如风(雷风)
22:《血洒天牢》(1971,09,24)乐何如
23:《火并》(1971,11,06)独行无影滕奇影
24:《万箭穿心》(1971,12,10)金梁
25:《侠士行》(1971,12,31)范义
26:《天下第一拳》(1972,04,28)赵志豪
27:《群英会》之《胭脂虎》(1972,05,11)庞勋
28:《十四女英豪》(1972,07,27)金国五太子
29:《壁虎》(1972,11,01)陈江
30:《亡命徒》(1972,12,06)廖飞龙
31:《牛鬼蛇神》之《秀才遇见兵》(1973,02,01)客串官兵
32:《毒女》(1973,05,11)洒吧老板(王大哥)
33:《女集中营》(1973,12,21)崔国栋
34:《龙虎会风云》(1973)范天虎
35:《香港式的偷情》之《吃不消》(1973)余安逸
36:《香港73》(1974,4,24)客串警察
37:《天网》(1974,11,28)龙威
38:《女捕快》(1975,06,07)焦炎
39:《降头》(1975,10,02)梁家杰
40:《镖旗飞扬》(1975)凌霄
41:《香港奇案》之《龙虎武师》(1976,01,16)陈中
42:《流星蝴蝶剑》(1976,03,20)韩堂
43:《飞龙斩》(1976,04,24)司马骏
44:《天涯明月刀》(1976,07,10)燕南飞
45:《五毒天罗》(1976,10,28)蛇坛主柳笙
46:《洪熙官》(1977,02,16)白眉道长
47:《白玉老虎》(1977,05,07)唐缺
48:《三少爷的剑》(1977,07,07)韩堂
49:《明月刀雪夜歼仇》(1977,12,22)陆小佳
50:《清宫大刺杀》(1978,01,19)御前侍卫保英
51:《少林三十六房》(1978,02,02)天将军天达
52:《血芙蓉》(1978,03,11)金罡风
53:《十字锁喉手》(1978,06,10)凌豪
54:《倚天屠龙记》(1978,10,19)金毛狮王谢逊
55:《倚天屠龙记大结局》(1978,10,27)金毛狮王谢逊
56:《孔雀王朝》(1979,05,30)欢喜王
57:《少林英雄榜》(1979,07,11)白眉道长
58:《烂头何》(1979,08,04)梁津成梁将军
59:《疯猴》(1979,10,05)段长远
60:《洪文定三破白莲教》(1980,01,01)白莲教主
61:《情侠追风剑》(1980,07,01)冷血五祖之首冷如风
62:《请帖》(1980,10,17)妙手怪丐杨风
63:《魔剑侠情》(1981,01,31)胡疯子胡不归
64:《书剑恩仇录》(1981,07,23)张昭仲
65:《千门八将》(1981,09,03)赌魔胡冠天
66:《目无王法》(1981)孙龙
67:《贼王之王》(1982,02,12)酒里飞刀时必中
68:《幽灵山庄》(1982,05,13)胡斐、轩辕四光
69:《浣花洗剑》(1982,06,17)神火宫主火魔神
70:《人皮灯笼》(1982,07,14)赵春方
71:《如来神掌》(1982,08,20)东岛长鲡毕孤
72:《猎魔者》(1982,12,22)雷泰
73:《男与女》(1983,07,21)拳击教练李强
74:《妖魂》(1983)苦大师
75:《杨过与小龙女》(1983,12,02)欧阳锋
76:《城市之光》(1984,02,02)炒栗子的平哥
77:《布衣神相》(1984,03,22)鬼医蓝心足
78:《魔殿屠龙》(1984,06,19)金毛狮王谢逊
79:《锦衣卫》(1984,10,19)赵无忌
80:《鬼马神偷》(1984)王立达
81:《弟子也疯狂》(1985,01,05)大内侍卫赤炼甲
82:《天官赐福》(1985)纳兰秀吉
『伍』 壁虎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壁虎
英文名:The Lizard
制片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发行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1972年1月11日 香港
产地:中国香港
类别:动作、剧情
片长:105分钟
对白:普通话
IMDb链接:tt0068869
『陆』 白小莲扮演者
1969版《神猫》中白小莲的饰演者是陈宝珠。
陈宝珠原名何佩勤,1946年12月10日生,籍贯广东新会外海,粤剧演员,歌手及电影演员。
1965年间,宝珠获选为粤语十大明星之一,与师傅任姐同时受赏,从此连续几届的十大明星,她都榜上有名,可想而知受欢迎之程度;
1966年开始,陈宝珠创造了另一个青春玉女的形象,更被冠以「影迷公主」的美誉,片约有增无减,直到六八年间已拍了百多部电影,大都是担任主角,实属难得;
1970年她拍罢了《不敢回家的少女》和《我永远记着你》便离开影圈,在美国旧金山的成人学校攻读;
1972年间回港渡暑假,邵氏影业公司以甘词厚币邀得她复出,由楚原导演拍摄了一部国语片《壁虎》,成为了宝珠真正的收山之作;
1998年 5月17日,陈宝珠终於答应复出,应名导演高志森及编剧杜国威之邀,演出舞台剧[剑雪浮生],饰演其师任剑辉女士。
感情生活
1974年在美国期间,宝珠已邂逅了在美念商科的杨占美,不久之后,两人便传出了婚讯,并且诞下了一子天经。可惜后来二人终于分手,儿子交由宝珠照顾,而杨占美更于数年后因病逝世。
『柒』 珠光宝气中饰演贺峰的演员叫什么名字还有他曾饰演过的一些戏
岳华(饰贺峰)
岳华,原名梁乐华,广东中山人。1942年生,1962年来港, 1966年跟邵氏签约为基本演员。他在第一部电影《西游记》中饰演孙悟空一角,成功奠定「武打小生」形象。两年后,岳华在《铁扇公主》中再次饰演孙悟空,夥拍「侠女」形象见称的郑佩佩。同年,他再与郑佩佩在《大醉侠》结片缘,旋即一炮而红。
岳华主演的《爱奴》(与何莉莉、贝蒂合演)、《壁虎》(与陈宝珠合演)、《七十二家房客》、《大刀王五》、《流星蝴蝶剑》、《五毒天罗》、《楚留香》等都是广受欢迎的电影。他戏路甚广,可说「多才多艺」之演员。岳华於1979年获当时丽的电视邀请演出电视剧,拍下经典电视剧《大地恩情》等。其后,岳华与影星妻子恬妮举家移民加拿大,现任温哥华影艺人协会会长。
岳华电影作品年表及角色名称: 岳华
血溅牡丹红 (1964)
小云雀 (1965)
大醉侠 (1966) ...... 范大悲(大醉侠)
西游记 (1966) ...... 孙悟空
铁扇公主 (1966) ...... 孙悟空
飞天女郎 (1967)
艳阳天 (1967)
琴剑恩仇 (1967) ...... 沈舒文
香江花月夜 (1967)
大侠复仇记 (1967)
垂死天鹅 (1967)
断魂谷 (1968)
寒烟翠 (1968)
女侠黑蝴蝶 (1968)
追魂镖 (1968)
毒龙潭 (1969) ...... 天涯客
飞燕金刀 (1969)
虎胆 (1969)
五虎屠龙 (1970) ...... 高威
荒江女侠 (1970)
乾坤大醉侠 (1970)
十二金牌 (1970) ...... 苗龙
影子神鞭 (1971) ...... 王剑心
冰天侠女 (1971)
一夫官闻 (1971)
侠士行 (1971)
林冲夜奔 (1972)
吉祥赌坊 (1972)
群英会 (1972)
十四女英豪 (1972) ...... 吕超
水浒传 (1972) ...... 林冲
小毒龙 (1972) ...... 陈仕伦
爱奴 (1972) ...... 季德
壁虎 (1972)
玉女嬉春 (1972)
大刀王五 (1973)
北地胭脂 (1973) ...... 正德皇帝
风流韵事 (1973) ...... 萧翼
土匪 (1973)
七十二家房客 (1973)
血证 (1973)
荡寇志 (1973)
香港73 (1974)
舞衣 (1974)
洋妓 (1974)
小孩与狗 (1974)
朱门怨 (1974)
恶虎村 (1974)
三超人与女霸王 (1975)
降头 (1975)
嬉笑怒骂 (1975)
义劫爱神号 (1975)
大劫案 (1975)
捉奸趣事 (1975)
神化外母古惑妻 (1975)
新啼笑姻缘 (1975)
色香味 (1976)
瀛台泣血 (1976) ...... 谭嗣同
少林寺 (1976) ...... 李式开
流星蝴蝶剑 (1976) ...... 律香川
香港奇案 (1976)
骗财骗色 (1976)
毒后秘史 (1976)
水玲珑 (1976)
洞房艳事 (1976)
狐天狐地 (1976)
五毒天罗 (1976) ...... 飞英雄(原著里的张翠山,改编自《倚天屠龙记》)
多情剑客无情剑 (1977) ...... 龙啸云
龙蛇侠影 (1977)
风花雪月 (1977)
乾隆下江南 (1977) ...... 雍正
关东五大侠 (1977)
阿Sir毒后老虎枪 (1977)
青龙客栈 (1977)
江南八大侠 (1977)
楚留香 (1977) ...... 无花
三少爷的剑 (1977) ...... 周玉风(客串)
白玉老虎 (1977) ...... 唐傲
金玉良缘红楼梦 (1977) ...... 贾政
侠士镖客杀手 (1977)
冷月孤星针无情 (1977)
楚留香之蝙蝠传奇 (1978) ...... 李玉函
通天老鼠下江南 (1978)
玉蜻蜓 (1978)
血芙蓉 (1978)
陆小凤之绣花大盗 (1978) ...... 花满楼
龙威山庄 (1978)
臭头小子 (1978)
糊涂大侠三个半 (1978)
乾隆下扬州 (1978) ...... 郑板桥
大喇嘛 (1978)
侠骨柔情赤子心 (1978)
神鹰飞燕蝴蝶掌 (1978)
古剑英魂 (1978)
孙膑下山斗庞涓 (1979)
追命人 (1979)
卫衣锦 (1979)
鬼叫春 (1979) ...... 王生/王将军
销魂玉 (1979)
火凤凰 (1979)
糊涂大醉侠 (1979)
圆月弯刀 (1979) ...... 谢晓峰
醉步迷猴 (1979)
盘古开天地 (1979)
梦中剑 (1979)
英雄无泪 (1980) ...... 萧泪血
连城诀 (1980) ...... 凌退思
六合八法 (1980)
七巧凤凰碧玉刀 (1980) ...... 乔三
凶榜 (1981)
黑蜥蜴 (1981) ...... 萧立
魔剑侠情 (1981) ...... 郭嵩阳(《多情剑客无情剑》续集)
陆小凤之决战前后 (1981) ...... 西门吹雪
大残拳 (1981)
浣花洗剑 (1982) ...... 白水宫主(原著里的紫衣侯,改编自古龙原著《浣花洗剑录》)
风起云涌斗狂龙 (1982)
决斗者的生命 (1982) ...... 独孤飞(原著里的叶开,改编自古龙原著《边城浪子》)
杀出西营盘 (1982)
魔界 (1982)
打雀英雄传 (1982)
妖魂 (1983)
少林十八铜女 (1983)
毁灭号地车 (1983)
连体 (1984)
花心红杏 (1985)
皇家师姐III雌雄大盗 (1988)
金牌师姐 (1989)
义胆群英 (1989)
吴三桂与陈圆圆 (1992)
叛逆情缘 (1995)
红番区 (1995)
卧虎 (2006)
伤城 (2006) ...... 周元胜
岳华部分电视剧作品:
1980年ATV《大地恩情》 ...... 杨六斤
1985年ATV《萍踪侠影录》 ...... 澹台灭明
1987年TVB《书剑恩仇录》 ...... 张召重
1988年TVB《绝代双骄》 ...... 燕南天
1988年TVB《名门》 ...... 段一虎
1989年 TVB 《富贵流氓》...... 饰 林昌
1989年TVB《义不容情》 ...... 冯世邦
2007年TVB《突围行动》 ...... 童展龙
2008年TVB《珠光宝气》 ...... 贺峰
凶城计中计 饰 霍天命 (未播映)
妻妾成群 (制作中)
『捌』 贺峰这个人在哪个电影里
电视剧,珠光宝气
『玖』 午马主演的电影
午马(1942.05.28-2014.02.04),本名冯宏源,1942年5月28日生于天津,香港话剧演员、影视演员、导演、编剧。性格演员。邵氏影业公司南国实验剧团第一期毕业生。香港导演张彻、胡金铨之高徒和私塾弟子。
1959年,随家人移居香港。[1] 1963年,进入邵氏公司后成为影视演员,并加入洪家班。期间师从张彻,做助理导演。[1] 1965年,出演张彻、袁秋枫执导的《花木兰》成名。1970年,独立执导电影《怒剑狂刀》。1980年,参演麦嘉执导的喜剧电影《咸鱼翻生》。[2] 1987年,凭借电影《倩女幽魂》中燕赤霞一角而被观众所熟知,并且获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3] 1994年,午马出演电影《六指琴魔》。[4] 2001年,主演电视剧《为了这一片净土》。2004年,出演古装电影《母夜叉与花魁女》,饰演宋押司宋江。2010年,在古装剧《孙子大传》中饰演季札。[5] 2012年,凭借在电影《画圣》中的出色表现获得演艺生涯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男主角奖——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男主奖。[6] 2014年2月4日,因肺癌晚期在香港病逝,享年71岁,[7] 2月28日,午马在香港出殡。[8] 3月20日,午马生前执导拍摄的最后一部遗作惊悚喜剧电影《化妆师》上映。2015年7月28日,午马生前参演的最后一部国产情感电影《等爱归来》上映。2016年9月7日,荣获第20届华鼎奖中国电影终身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