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周星驰拍的喜剧好多人都说是悲剧为什么周星驰拍的电影有那么多的内涵解释
首先介绍一下:周星驰,1962年人,生于中国香港,华语喜剧演员、导演、编剧、监制、制片人、出品人。因其“无厘头”的个人演绎方式,透过他的喜剧影视作品,并被香港及海外的广泛华人接受,声名甚至远达北美地区。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星爷的电影就是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再一次笑了, 就像他的电影,都是掺加这种搞笑的元素从而引发出比较悲伤的结局。而表达的意思就是:每一个正在努力改变自己窘迫命运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Ⅱ 周星驰的电影《少林足球》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对生活不要放弃!周星驰《少林足球》背后表达生活中的现实与励志。
一、《少林足球》是当年星爷第一部进军好莱坞的电影。我想从影片一开始出现的画面和音乐伴奏就已经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那份热血情怀和躁动不安的心灵释放了出来。受到自己的偶像李小龙先生影响的星爷,就是凭借这部影片将自己内心对偶像的致敬以及想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的真实想法传递给了观众。由于充满了正能量与本色出演,这也成为了当时星爷对中国武术致敬的巅峰作品之一,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份要将中国功夫再次传递到世界的那份热爱。
二、人生的至高境界,莫过于不用太经意身边的事物而全心全意的做出自己想要做出和表达的事情,即便你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也一样充满真挚与自信。而星爷所扮演的阿星就实实在在的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三、人生充满现实,可能在自己好的时候并不知道,但是有过落魄和无助经历的人都会感受到那份现实中的寒冷与不安定。可能源自家庭,可能来自亲人,可能来自身边的人,可能来自你在乎的人,又可能来自以为能帮助你的人。
Ⅲ 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
《功夫》表达的是善良、正义、宽恕、隐忍等主题,虽然有些晦涩荒诞,但仍不乏是经典。
从主角的设定来看,电影《功夫》里周星驰饰演的角色从小就很有善心,为了聋哑女孩不受人欺负挺身而出。长大后一心想加入斧头帮,但从没做过什么十恶不赦、伤天害理的事。他和那胖子最多就是骗、小偷小摸而已。 他是好人,但被这世道逼得只能走上歪门邪道,他本性不坏。最后的关键时刻他能改过自新,改邪归正,也很不容易。
他是无厘头喜剧的开山鼻祖,是自成一派的独特风格。用后现代主义、行为艺术都无法来形容他。他导演的作品有点超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荒诞不羁却又发人深省。 最后,电影还表达了大隐隐于市,超脱的味道。 打打杀杀,最初的正义迟早也会泯灭,沦为非正义,不如激流勇退,抽身开来。
Ⅳ 周星驰被人们称为“星爷”,周星驰的电影有什么特点
探索时期
周星驰(8张)这主要是周星驰从1988年《霹雳先锋》的出道到1990年的《赌圣》出现之前的阶段吧,尽管周星驰此前已经参加了演员训练班随后参演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他在本剧中还要求导演“可不可以用手挡一下,让梅超风在第二掌再把我打死到太多的反响。这时期周星驰参演或者主演了13部电影,其中票房最好的是1990年5月24日开始上映的《咖哩辣椒》,取得1578万港元的票房,而实质上,本片也已经有不少的喜剧成分。
无厘头时期
周星驰“无厘头”来自于粤语方言,指的是一个人说话或者做事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但并非没有道理。无厘头这种文化刚好切合了以旁观者的角度感受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政治风云对一度寄以希望的权力中心不(敢)再相信,半犬儒半逃避,不知不觉遁入无聊之门”的心态,于是,周星驰式的无厘头影片深受欢迎,周星驰的影片也开始爬上了年度票房冠军亚军的位置,自这部因为王晶导演的《赌神》大受欢迎而诚意搞笑的《赌圣》开始。
1990年8月上映的《赌圣》以4133万港元的成绩成为年度冠军,12月上映的《赌侠》则以4034万港元的成绩排名第二,而九月上映的《无敌幸运星》也以1880万港元的成绩排名年度第十名。
随后的1991到1993年连续三年之间也依然是周星驰的影片取得冠军,而且1992年的年度票房前五名全部都是由他主演,即《审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和《鹿鼎记2神龙教》。
转型期
1994年到1999年可以说是周星驰的转型阶段,其票房也只有一部《喜剧之王》在1999年时成为年度冠军。这时期的周星驰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于之前的那种无厘头式的创作,而试图在影片中融入更多的正剧甚至悲剧的成分,而使得其影片显得周星驰已经担任起导演的工作,使得个人的喜剧才华与创作才华更好的结合(这也为新世纪周星驰独立导演而票房与口碑一再创新高而打好了基础),如他参与编导的《国产凌凌漆》,他无论是表演还是风格手法都比较的克制,并融入一些黑色幽默的元素,而一反当年的“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风格。而他主演的《大话西游》、《喜剧之王》等尽管不能再现当年票房上的辉煌,却留下相当不俗的口碑。
Ⅳ 周星驰的电影有什么特点
周星驰的电影以无厘头为特点。
无厘头,原是广东广州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
无厘头语言风格的特点就是运用语言世界的偏离,常见的偏离主要有语音偏离、词汇偏离及语法偏离。
语音偏离是最常见且活跃的一种语言偏离。其中,巧妙地运用同音字而构成的谐音、运用对仗而构成的押韵更是典型的语音偏离。
1、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的语音偏离指的是利用词语音同、音近构成的语音偏离,虽然字面上是甲词,实则表达的却是音同或音近的乙词,构成谐音偏离,从而达到现“此”而隐“彼”的效果。例如:
食神:这条鱼就像――就像受到辐射污染一样,看了我都想呕吐了,你还叫我吃啊?零分!回家好好反省反省,你就是多了块鱼。
厨师:不是多了块鱼,是多余,你呀,你根本就是多余呀你。(《食神》)
台词通过“鱼”和“余”的谐音,来讽刺做菜人的多余。这样的偏离,从具体的事物转到电影人物身上,带有幽默、反讽的意味。
2、巧用押韵
“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汉语的语音声调平仄相对,音节单双相对,巧妙地运用这一类语言特色,能使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从而达到加强节奏的效果。正如臧克家所言:“押韵是加强节奏的一种手段。”
周星驰电影台词的押韵并非语言学修辞手段中严格意义上的押韵,大多只是强调句尾语音合韵,却创造出了特有的“无厘头”式的幽默效果。
(5)周星驰电影的意思扩展阅读:
周星驰,1962年6月22日生于香港,祖籍浙江宁波,中国香港演员、导演、编剧、制作人、商人,毕业于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
1980年成为丽的电视台的特约演员,从而进入演艺圈。1981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IQ成熟时》。1988年将演艺事业的重心转向大银幕,并于同年出演电影处女作《捕风汉子》。
1990年凭借喜剧片《一本漫画闯天涯》确立其无厘头的表演风格。同年,因其主演的喜剧动作片《赌圣》打破香港地区票房纪录而获得关注。
Ⅵ 周星驰的电影有什么现实意义
周星驰出道以来,拍了许多经典的无厘头搞笑的电影,是很多人喜欢的喜剧演员,后来星爷开始当导演,开始是自导自演,到后来转入幕后,只做导演。他所拍得每一部电影都很有现实意义。
《功夫》是星爷自导自演的一部很有漫画风格的电影,该电影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意外得到了一部武功秘籍,然后练就一身武功,从此以后成了一个高手的故事。电影中包租婆停水那一段很搞笑,折射出星爷小时候生活的场景。所以,我们从这部电影中懂得:小人物也可以有梦想,哪怕山高水长,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实现。星爷对小时候所吃的苦一直不会忘怀,也告诉我们不忘初心。
《长江七号》是一部科幻的喜剧,星爷在电影中饰演一位农民工兄弟,和自己的孩子相依为命,为了孩子,他一直隐忍而坚持。然后孩子遇见了梦想中的“长江七号”。那是他一直幻想的快乐!所以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必须保持一颗童心,在最灰暗的角落里努力向着阳光生长,一切都会变得有希望。
《美人鱼》是星爷导演的一部很有意义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星爷没有出演角色,但是无厘头风格一直伴随其中,我们看到最后人鱼和谐共处,倡导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爱护动物,爱护生态,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所以,周星驰的电影很有现实意义,他用搞笑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童心未泯的故事,我只想对他说:谢谢你,星爷,能够让我回到童年,让我依然热爱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
Ⅶ 周星驰的电影到底有哪些深层次的含义
懵懂年少时,周星驰电影,看到的是笑料不断的外表。还会和小伙伴们效仿电影里面的台词对话。数十年后,重温旧时的周星驰电影,幽默的背后多了几份心酸,是我们成长历程。
Ⅷ 周星驰的电影为什么能被称为经典他的喜剧模式是怎样的
周星驰的电影为什么能被称为经典?他的喜剧模式是怎样的?
3.他的喜剧模式是无厘头。周星驰凭借其独特的表演创造了独特的“无厘头”喜剧风格,是长期以来纵横影视圈的独特艺术创造。他的“无厘头”喜剧风格,乍一看只觉得很幽默,让人捧腹大笑;但是当你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一定的阅历,你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深刻的道理。周星驰对电影情节的理解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他将真实与喜剧完美结合。周星驰代表一种文化,一种平民文化,一种草根文化。电影中周星驰扮演的角色大多和我们或者身边的普通人一样。没有主角的光环和金手指,他们在迷茫中前行,在前行中寻找梦想。
Ⅸ 周星驰各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内涵
《大话西游》 这部电影对于时空的探索,借助于月光宝盒,穿越时空,去拯救自己所爱的人,其实这又未尝不是每个人的愿望,回到过去,去改变一些让自己抱憾终生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情之所至,所以这部电影经的起时间的考验,成为了经典。 《喜剧之王》 事实上,看周星星的电影越多,看喜剧越多,看香港电影越多,就越来越认识到喜剧之王里的人生蕴涵着怎样可贵的精神。很多时候,感动观众不用太多本事,因为导演拍出来的就是他自己。周星星的喜剧之王之所以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所以几乎达到了喜剧电影的最高境界,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拍出了他自己。想当初,我看尹天仇这个死跑龙套的怎么死都死不了,在娟姐后面翻来滚去浪费菲林,还不明白这到底是出自怎样的故事。直到前年星星空降人大,在八百人说起他的不堪往事,我才恍然大悟。当年拍射雕,他演一个被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一爪抓死的小龙套时,就跟导演说,可不可以挡一下再死,导演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于是,“我就不停的开开心心的提建议,再开开心心的被拒绝”。 在本科那么灰暗的时光里,喜剧之王一遍又一遍的在感动我,在鼓励我,在给我看人生逆境里不屈美好的那一面,也在告诉我轻轻松松的摆平不顺和委屈。有的时候大家一起看完了跑到阳台上对着空气大喊几声:“努力!奋斗!”小人物的自我励志,是不能不珍惜的一份人生财富。 至于电影的结尾,头几次看的时候,我以为是败笔,但经过这么些年,却越来越赞叹这样的结局。星星自己说,这样的结尾是为了给人以希望。但这样的方式,无疑具有了强烈的戏谑味道,是对过往警匪片中英雄主义的极端调侃:小人物才是大英雄。 (网络)
Ⅹ 很多人说周星驰的电影很深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很多人说周星驰的电影很深奥,因为周星驰的电影其实很多都是小人物的故事,而且刻画的很生动,让人很容易产生同感,但是背后有很多辛酸和深层次的含义,所以比较深奥不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