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龙电影没有好看的!只有新警察故事还可以!所以没人看没有票房!
不是的,成龙的电影还是很牛的。1995年凭借动作片《红番区》打入好莱坞,该片打破北美外语片票房纪录 [7] 。1998年主演的动作片《尖峰时刻》奠定其在好莱坞的地位 [8] 。2001年主演的动作片《尖峰时刻2》创下华人演员主演好莱坞电影的票房纪录 [9] 。2005年凭借警匪片《新警察故事》获得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10] ;同年获得第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11] 。2012年在美国《纽约时报》“史上20位最伟大的动作影星”榜单上排名第一位 [12] ;同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表演特技最多的演员” [13] 。2016年获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14] 。2019年在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大不列颠奖颁奖礼上获得艾伯特·R·布洛柯里奖 [179] 。
2. 为什么成龙的电影那么好看,豆瓣评分却普遍在7分左右
不耐看,香港电影的通病。当年我们看的时候没评分这么个事,现在没几个人回过头专门给他评分。
3. 成龙的电影好看吗
好
请楼主具体看以下介绍
1954年出生的成龙很小的时候便到片场做武师和替身,8岁就出现在《大小黄天霸》 中。在《精武门》中那个被李小龙一脚踢飞,破窗而去飞出6米的家伙就是他。成龙落地时的感觉“就像是被车撞了一般”,但他还是为得到大师兄洪金宝、导演罗维和李小龙三人的同时称赞而感到高兴。
1976年,导演罗维刻意要把成龙塑造成李小龙第二,以成龙为主角拍了《新精武门》。不但通过剧情把成龙塑造成李小龙的接班人,还让《精武门》的女主角苗可秀在影片中深情地望着成龙说:“啊,我在他身上发现了一种奇异的光彩,这光彩只有在师兄(指《精武门》中的李小龙)身上才看得到,他一定能成为第二个师兄,他一定能替代他!”《新精武门》是一部相当失败的电影,任何模仿都只能是拙劣的。继而拍的《少林木人巷》(1976)、《风雨双流星》(1976)、《剑.花.烟雨江南》(1977)都不卖座。
功夫小子时期
1978年,成龙演出《蛇形刁手》,就此开创了“功夫喜剧”先河,无法模仿的喜剧、特技、亲和力成了成龙的招牌。同年的《醉拳》沿用《蛇形刁手》的模式,加入更多喜剧元素,以反传统的手法塑造了淘气黄飞鸿的形象。多年以后成龙总结说:“如果没有李小龙,人们也不会知道成龙,但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当第二个李小龙,我只想当第一个成龙。”1980年成龙自编自演《师弟出马》,其后开拍《龙少爷》(1982),仍然是功夫小子加搞笑的路子,仍然口碑不俗。
警察故事时期
1983年,成龙联合同门师兄弟洪金宝与元彪演出《A计划》,成龙出演民国警察马如龙。这是洪金宝、成龙、元彪师兄弟第一次同台演出,创下1900万港币的票房成绩。在《A计划》那场著名的自行车追逐战中,成龙用一辆自行车、一根竹竿、几扇窗子、一个梯子把一群对手搞得人仰马翻,笑料百出。其后三人又
合作了《快餐车》(1984)与《A计划续集》(1988)。其间成龙拍了喜剧“福星系列”:《奇谋妙计五福星》、《福星高照》、《夏日福星》。
1987年,成龙演出《警察故事》,特技和动作水平登上新的高峰。这是成龙首次饰演一个有复杂性格、有私生活的角色。成龙一连拍了《警察故事续集》(1988)、《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1992)、《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1996),而《简单任务》大收5700多万港币,是成龙在香港的最高票房数字,这个纪录直到2001年才被周星驰的《少林足球》打破。
《重案组》(1993)是继《龙的心》后比较严肃的演出,成龙凭此片与《超级警察》两度获得金马影帝。成龙1994年拍了《醉拳2》,动作仍然炫目,但40岁的功夫小子看着就有点别扭了。1995年的《红番区》和《霹雳火》、1996年的《一个好人》、1997年的《我是谁》,异国风光和明星作衬,成龙也不再是香港皇家警察。功夫依旧,票房高飘依旧,这十几年可谓成龙电影的巅峰时期。
好莱坞时期
早在1980年,成龙已首度进军好莱坞,演出《杀手壕》,可惜大败而回,同年的《炮弹飞车》同样失败。1985年,成龙再战好莱坞,出演《威龙猛将》,再度失败。1999年,成龙第三次进军好莱坞,自己动武,克里斯.塔克耍嘴,《尖峰时刻》一举攻克美国。其后的《上海正午》(2000)请来了白人明星欧文.威尔逊,继续美国式搞笑加东方拳脚,巩固了好莱坞市场。成龙由此真正成为全球化的巨星。不过,在好莱坞告捷的同时,成龙一直在流失亚洲观众,他们认为成龙屈从于美国电影模式,迷失了自我。其后的《尖峰时刻2》(2001)、《上海正午2》(2003),在美国成绩尚可,但在东方口碑不佳。《燕尾服》(2002)让成龙遭遇滑铁卢,全球票房不高。到不中不西的港产英语片《飞龙再生》(2003)和不伦不类的《八十天环游世界》(2004),局面已是不可收拾,两面都不讨好。
4. 为什么成龙大哥近几年的电影票房和口碑都不是很好
颠峰过后佳境必下,极乐之欢必不长久。
不可否认成龙大哥年轻时候创造了众多经典电影,但随时间推移,他的年纪渐长,精力不足,电影中的打斗场面,即使有心也无力回到当初的震撼人心。
香港电影没落,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成龙的电影也不如从前,无可厚非,但经典始终是经典。
5. 为什么近几年成龙的电影在香港越来越不受欢迎
我也不大会说话,但是成龙在电影事业上确实取得了成功!小时候跟着爸爸看他的电影,确实挺好看,在功夫片上确实都挺好的,现在偶尔还会翻出他的旧电影看看。近几年嘛,确实有点走下坡,因为电影市场选择也多了。每个人肯定会有巅峰的时刻,也会有谷底的时候。他现在娱乐圈有名气,有地位了,也有钱了。其实他可以隐退的,偶尔出来露个脸。可能是舍不得吧。因为一生都是贡献在电影事业吧?
6. 成龙的电影已经不愠不火了,他的作品为什么现在不火了
成龙以前的电影其实主要有两个关键点是最吸睛的,一个是通过动作,剧情制造诙谐型笑点,比如双龙会,城市猎人。一个是打斗精彩,动作大场面,比如我是谁,警察故事系列等。所以结果显而易见了,经过信息爆炸时代的网络洗礼,看过一系列冯小刚段子式贺岁片,宁浩黑色幽默式电影,微博知乎一系列段子手以及各色《欢乐喜剧人》式搞笑节目的轰炸下,观众的笑点已经不是单纯的靠耍宝型的动作和扯淡扯得都不接地气的剧情能够逗乐的了。而成龙已经六十多了,别说跳钟楼大厦滑降这种找死型高难度场面,对成龙电影标志型水准的打斗也已经很难再现了。神话的时候还可以坚持,大兵小将的时候初显疲态,十二生肖的时候已经比较僵硬了,包括新警察故事那时候可以看出来都是老头子强撑。所以打戏也没那么精彩了。
7. 成龙年轻时拍的电影口碑不错,为何这些年却感觉没以前好看了
对于最近几年的电影质量下降,我只是从个人的角度聊聊我的看法,大哥老了,这是毋庸置疑的。在电影里几乎再也看不到当年的生龙活虎飞檐走壁了,以前那些精彩刺激的危险动作很难见到了,随着身体能力的下降,打斗场面里那些高难动作以及出乎意料的神来之笔也几乎不再出现,这是其中一个很多的原因。成龙电影里没有了动作,没有了危险特技还是成龙电影吗?这是几乎每个人都会有的疑问。当失去这些元素,观众的丢失肯定是必然的。但是,要求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继续做这些东西显然已经不现实了。
陈志强,不是很关注成龙的人不知道是不是知道这个和成龙一起走了大半辈子的经纪人。在失去陈志强后,大哥的选片就像他的嘴一样好像出了问题。成龙文化水平真的不太好,其实他很多话你整体去看他想表达的都是善意,可就是因为一两句表达上的问题,被人抓住把柄开始断章取义的大肆宣传。成龙被骂的少吗?同样,这几年成龙在电影上的选择有时候让人摸不着头脑,看过后大呼莫名其妙。也许,大哥真的吃了文化水平缺少的亏,又没有了像陈志强这样的经纪人协助。这也是质量下降一个原因吧。
8. 成龙的电影看一遍就厌了,为何星爷的电影能看几十遍呢
今天这个问题我感觉有一点歧义,怎么能说成龙大哥的电影就看一遍就厌了,我个人感觉不至于吧,毕竟成龙的电影也是十分经典的。然后星爷的电影同样也是十分经典的,拿这两家做对比我个人感觉不至于。
对于周星驰的电影大多数十分的有喜感,然后还有很多让我们感觉到十分有意义的东西。所以说可能让我们的印象更加深刻。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是真的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区别。毕竟这两位都是影视里面的前辈,大家用欣赏的态度去看就行了,千万不能有太多的需要攻击。
9. 为何成龙的电影现在已经不温不火了
成龙真的很敬业,以前的电影也都很好,但现在看角色都有点千篇一律了。
这几年都说成龙大哥不行了打不动了,然而嘴炮终归是少数,还是有很多影迷观众走进影院支持他的。
成龙的功夫喜剧一直都是中国人合家欢的首选,而且因为其中的中国功夫元素在国际上也很有市场,所以虽然他的作品品质起起伏伏但一直可以处于市场前沿,因为无论国内国外,功夫喜剧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但也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成龙电影里的成龙标签过于浓重,大家可能觉得角色太过于一律化,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