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演员古月是哪里人
湖北武汉人。
古月(1937年-2005年7月2日),本名胡诗学,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内地影视演员。
1978年,被叶剑英选中,成为了饰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1981年,参演了个人首部电影《西安事变》。1983年,主演战争电影《四渡赤水》。1985年,出演的电影《金陵之夜》上映。1987年,主演电视剧《古城情恨》。1988年,主演电影《彭大将军》。
(1)四渡赤水电影配音演员扩展阅读:
人物经历
1981年,参演了由成荫执导的历史电影《西安事变》,古月在片中饰演西安事变时期的毛泽东,这是古月个人出演的首部电影。
1988年,与丁笑宜、刘怀正等人合作主演电影《彭大将军》,在电影中饰演文革时期的毛泽东。1989年,与黄凯、刘怀正等人联袂主演历史电影《开国大典》,在电影中饰演解放战争末到开国大典时期的毛泽东。
1996年,主演了由韦廉执导的战争电影《大转折:鏖战鲁西南》;随后,出演了由韦林玉执导的战争电影《大进军:解放大西北》。
1997年,出演了由李前宽、肖桂云、胡明钢执导的电影《旭日惊雷》,在电影中饰演1949年访问苏联时的毛泽东;随后,出演了由赵继烈、珈鹤执导的战争电影《大进军:南线大追歼》,在电影中饰演毛泽东。
Ⅱ 四渡赤水人物高翔是谁
在四渡赤水电影中,瑞金团的团长高翔的扮演者是卢志启,而人物原型是耿飙。
耿飙是支持毛泽东重新指挥红军干部的代表,时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团长,后曾任国防部长,2000年6月23日1时6分,耿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卢志启,演员,主要作品《非常大总统》、《四渡赤水 上下集》。
(2)四渡赤水电影配音演员扩展阅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
在毛泽东主席、周、朱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Ⅲ 唐国强是怎样的一个人
个人简介姓名:唐国强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生日:1952年5月4日 身高:178cm 星座:金牛座 国籍:中国 生肖:龙 籍贯:山东青岛 出生地:山东青岛 职业:演员、导演 星路历程唐国强的幼年时代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使他的心灵得到了美的陶冶,读小学的时候就担任学校儿童艺术团的团长,中学时期任文体委员。1970年中学毕业后进入青岛市话剧团,五年话剧舞台生活锻炼,使他成长为剧团的业务骨干、主要演员。 1975年,23岁的唐国强初露头角,在海南拍摄了八一厂战争片《南海风云》,饰演男主角于化龙。这是唐国强的第一部电影。 1977年担纲主演八一厂故事片《走在战争的前面》,唐国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在坠马受伤后仍坚持拍摄,虽然该片公映后反响平平,但这也让年轻的他清醒地面对他的事业,并逐步走向成熟。 1978年调入八一厂,1979年是中国电影的黄金岁月,也是唐国强演艺生活一次全新的高峰,由他担任男主角的影片《小花》被誉为中国军事题材影片创作在观点和手法上一次成功的尝试,该片荣获了该年度的“政府奖”、“百花奖”,唐国强也获得文化部青年优秀创作奖,并随中国电影代表团首次参加戛纳电影节。 青年时期的唐国强1980年,在影片《今夜星光灿烂》中扮演男主角何战云,该片荣获文汇电影奖。可唐国强不满足于现状,意识到自己在角色创作上的雷同,重新雕琢自我,在神话故事片《孔雀公主》中饰演傣族王子,他一改过去的“兵”味,把这个古老的傣族爱情传说演绎得如诗如幻,该片获得首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但是,当时的中国影坛,日本影片《追捕》中高仓健的“冷酷”倾倒了无数观众,而作为某种类型演员代表的唐国强却被冷落,处境尴尬。 1983年唐国强又先后参加了故事片《路漫漫》、《四渡赤水》的拍摄,这两部影片均获得了政府奖,《四渡赤水》还荣获“金鸡特别奖”,他却仍感到自己在演技上的困惑,他坚信:“只要自己不倒,别人就永远不会也不可能把你打倒。”,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着他经历了冷落和寂寞,机遇终于降临,他毛遂自荐扮演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男主角赵蒙生,这是他认为自己从影以来扮演难度较大、内心复杂的人物,而且是全片中最出力不讨好的角色,可是他成功了!在该年度的百花奖最佳男主角评选中,他的得票居第二位,他用自己的努力证实了他的演技,《高山下的花环》也成了他表演生涯中的一个新起点。 1984年,唐国强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常务理事,同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干部专修班,担任班长,两年后以十项学科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在他的毕业作品——话剧《赵氏孤儿》中扮演了年龄跨度30多年的主人公程婴,积累了一些人物塑造的经验,也为他以后扮演一些历史人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87年应邀出演《共和国不会忘记》中钢厂厂长蓝雨蒙,该片荣获年度政府奖,百花奖。1988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演员,93年晋升部队文艺6级,这期间拍摄了不少连续剧,有中国第三部室内剧《明天不是梦》、《冷血》、《“长征”号今夜起飞》等等。 1990年,唐国强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大型历史剧《三国演义》(八十四集),扮演诸葛亮,三年的拍摄期间,他用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成功塑造了这个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第一贤相近乎完美的形象,该电视剧播出后,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荣获了“飞天”、“金鹰”、“五个一工程”等多项大奖,他也被评为“电视十佳演员”、“首届全国百佳电视工作者”,多年来 坎坷崎岖的经历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终于使他在表演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拍片间隙1993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转业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1996年入选“中华影星”,同年在电影《长征》中扮演毛泽东,能够饰演毛泽东是唐国强多年的心愿,这次既是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他面临着双重的压力,因为许多演员演过毛泽东,他塑造的领袖形象是否能被观众认可、作为一名从影多年的演员,观众能否完全融入他所扮演的角色中?在人物塑造的“形似”和“神似”上,他更注重于后者,他所扮演的毛泽东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认可,并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男主角。 1997年唐国强在四十四集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饰演男主人公雍正皇帝,这是一个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君王,但功不可没,他如履薄冰地创作,准确而真实地诠释了这一艺术形象。该剧在全国播出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荣获年度“金鹰奖”优秀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他也获得“金鹰”最佳男主角和“飞天”提名。 继《雍正王朝》后,他分别参加了《战国红颜》、《开国领袖毛泽东》、《包公出巡》、《包公生死劫》等电视剧的拍摄。在《开国领袖毛泽东》中,他第二次扮演毛泽东,他的演技也再次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肯定,并成为2
Ⅳ 刘怀正的介绍
刘怀正,中国电影演员、朱德元帅特型演员、贵州省话剧团演员、四川省成都话剧院院长。1978年,刘怀正分别在成都话剧院和四川人艺的《西安事变》中扮演过朱德。59岁时在长影《大渡河》中饰演朱德,从而塑造了我国银幕上第一个“朱老总”的形象。《南昌起义》、《四渡赤水》、《开国大典》等影片均获奖。1997年2月,刘怀正在赴美访问时,突发车祸,不幸遇难。
Ⅳ 谁是古月
姓名:古月
组合成员:
性别:男
原名:胡诗学
英文名:
出生年:1937年
生日:
星座:
国籍:中国
地域:中国湖北
职业:演员
古月原名胡诗学,1937年出生。家庭、身世一直是个谜,他从小生长在孤儿院,相亲相伴只有一个姐姐。 1949年解放军解放广西桂林时,小诗学成了13军文工团的一员。从此跟着解放军从广西到云南。小诗学酷爱画画,还多次获奖。1955年,《一年级新生》在全国青年画展中获奖。这时他给自己起名:古月。这一时期的绘画经历为他今后的从影打下了基础。古月谈到从影体会时曾说:“得力于绘画不少,绘画使我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神态,心理,为我的表演铺垫了基础。”
70年代,一些领袖相继去世。为纪念讴歌党的伟大历程,国务院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出了《关于挑选特型演员的通知》。一年后,古月有幸被叶帅亲自圈定,从此与一代伟人毛泽东结下不解之缘。
作为军人,服从命令的特性使古月一心扑在如何塑造好毛泽东上,他收集了600多张毛泽东从生活到工作的各种照片挂满房间,细心揣摩。在成荫的《西安事变》中,他第一次塑造了主席形象,立刻引起了注意。如果这对他还只是从外形进行摸拟,到了1992年《毛泽东的故事》中精湛娴熟的表演已得到了中央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评价:“古月的表演很成功,可以乱真。”
作为特型演员,古月要求自己“干,就要干好”。他甚至放弃“自我”,从说笑走路,起坐吃饭,吸烟等几十年的生活习性改起,要求自己以另一个人的这一切代之。难为了古月。而也正是由于古月忘我的钻研,使古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主要作品: 《开国大典》 《毛泽东的故事》 《重庆谈判》 《大决战·辽沈战役》上下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豫东战役》 《大决战·平津战役》上下 《一代风流毛泽东》 《浴血洛阳城》 《大决战·淮海战役》上下 《韶山情》 《西安事变》 《彭大将军》上下 《中国革命之歌》 《四渡赤水》 《决战之后》上下 《斯特朗在延安》 《父亲》 《开国大典》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毛泽东的故事》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音视频:
其它:代表作品:《开国大典》、《大决战》、《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第十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93年) 最佳男演员 古月(《毛泽东的故事》) 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90年) 最佳男演员 古月(《开国大典》)
古月生平:(1937~2005):古月原名胡诗学,1937年出生于湖北汉口。1949年参军,1978年被叶剑英元帅亲自圈定为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从影二十七年间,古月已在84部影视作品中出演了毛泽东。
2001年3月1日,中央军委为专业技术三级以上的文职干部佩将官金色帽饰带,扛将官柏枝,并配备工作用车。由此古月成为全军17位文职将军之一。
作为中国最形似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古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演主席是我终身的任务,我会一直演下去。现在我最想演一些鲜为人知的老年毛主席的形象,包括文革那段时间。因为这段历史不能空白,我们要对后代负责。”
代表作品:《开国大典》、《大决战》、《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第十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93年)
最佳男演员 古月(《毛泽东的故事》)
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90年)
最佳男演员 古月(《开国大典》)
Ⅵ 雷恪生的个人资料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中文名: 雷恪生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山东省 出生日期: 1936年7月21日 职业: 影视演员,小品演员 主要成就: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最佳演员奖 代表作品: 决不妥协,懒汉相亲 学历: 大学 身高:175cm 政治面目:中共党员 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56级表演系(1956年 剧照(8张)至1960年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 阿Q正传”中以扎实的舞台功底,深入的理解力演活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因此获得了首届戏剧“梅花奖”最佳演员奖。1983年,他正式涉足影坛,在《四渡赤水》中出演国民党要员。他先后在影片《爬满青藤的木屋》、《马铁腿外传》、《屠城血证》、《夜盗珍妃墓(上下)》以及《秋菊打官司》等片中出任角色。 话剧作品 《阿Q正传》 《鉴真东渡》 《灰色王国的黎明》 《于无声处》 《北京人》 《结婚进行曲》 《桃花扇》 《天朝1900》 《雷雨》(明星版) 《这是最后的斗争》 《老舍五则》 编辑本段电影作品 1983年《四渡赤水》(上下集) 1983年《结婚》 1984年《爬满青藤的木屋》 1985年《雷北利号沉没在印度洋》 1986年《月牙儿》 1986年《马铁腿外传》 1987年《屠城血证》 1989年《夜盗珍妃墓》(上、下) 1990年《现世活宝》 1992年《香魂女》 1992年《秋菊打官司》 1993年《沙镇的故事》 1993年《冲出死亡营》 1994年《背靠背脸对脸》 1995年《大捷》 1996年《桃源镇》 1998年《太阳的味道》 1998年《司马敦》 1999年《给您道喜啦》 2001年《聊聊》 雷恪生与电影(8张) 2002年《马世清离婚》 2004年《独自等待》 2008年《追梦2008》 2009年《命运呼叫转移》饰藤父 2009年《十全十美之三喜临门》饰宫建国 编辑本段电视作品 《农家十二月》 1993年 《我爱我家》第89-90集 名门之后(雷恪生、雷瑞琴、林丛) 1996年《水浒传》饰童贯 1997年《日落紫禁城》饰李莲英 1997年《雷雨》饰鲁贵 1998年《北京女人》饰冯父 1998年《无雪的冬天》饰老鲁 2000年《大宅门》饰王喜光 2001年《欲望的漩涡》饰孙大爷 2001年《百年虚云》饰 肃亲王 合作演员:斯琴高娃 李丁 2002年《大清药王》 2002年《太极王》饰魏忠贤 2002年《大宅门》2 饰王喜光 2002年《银鼠》饰荣禄 合作演员:陈浩民 胡晓婷 田海蓉 冯春哲 雷镇语 曹力 李丁 徐锦江 张力 2003年《末代皇妃》饰小罗王 2003年《讨个媳妇过新年之四喜临门》饰万老贵 合作演员 句号 王娟李文启 李静郭冬临 闫学晶 郭达 郭铁城 句号 王红梅 刘亚津 2004年《圣水湖畔》饰韩老实 2004年《风流戏王》饰洪承畴 2005年《裴家大院》饰裴大爷 2005年《乔家大院》饰陆大可 2005年《无法抗拒》饰裴父 2005年《不想回家》饰龚鸣放 雷恪生电视剧形象(9张) 2006年《谈谈心恋恋爱》饰程伯 2006年《决不妥协》饰全父 2006年《女人不哭》饰老申头 2007年《追着幸福跑》饰李二爷 2007年《狼烟北平》饰陈掌柜 2008年《走西口》饰老醋工 2009年《暗香》饰七叔(程七) 《大宋提刑官》饰刘皓(知县) 2009年 《包三姑外传》饰包公祠站长 2010年 《大宅院的女人》饰白老太爷 2010年《大内低手》饰乾隆 2010年 《少林寺传奇3 》饰康熙 2010年8月28号开机 《山楂树之恋》饰演:村长 导演:李路(合作演员:王珞丹 李光洁 林继东 王丽云 ) 编辑本段小品作品 小品《考验》 2007年 《懒汉相亲》1989年 合作者:宋丹丹、赵连甲 《考验》2007年 合作者:黄宏、牛莉 所获奖项 首届戏剧“梅花奖”最佳演员奖 中国话剧金狮奖 学院奖
Ⅶ 演员唐国强
○电影作品
1975年《南海风云》 于化龙
1977年《走在战争前面》 李铁成
1979年《小花》 赵永生
1980年《今夜星光灿烂》 何战云
1981年《孔雀公主》 召树屯
1983年《路漫漫》 程康
1983年《四渡赤水》 卢青松
1984年《高山下的花环》 赵蒙生
1987年《共和国不会忘记》 蓝雨蒙
1989年《安丽小姐》 林亦平
1989年《中国的“小皇帝”》 林杰
1989年《龙云与蒋介石》 龙绳武
1996年《长征》 毛泽东
2004年《张思德》 毛泽东
○电视作品
1982年
《白金杯》 公安干警
1989年
《冷血》 武强
1990年
《明天不是梦》 中山
《奉献》 科技人员
《长征号今夜起飞》 胡杨
《三国演义》 诸葛亮
1996年
《东周列国》 寤生
《景颇汉子》 /
1997年
《水浒传》 苏轼
1998年
《雍正王朝》 雍正帝
《郑板桥外传》 乾隆帝
《战国红颜》 勾践
1999年
《开国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
《小丈夫》 高爷爷
《包公出巡》 曹鸿
2000年
专题片《中国诈骗大案纪实》 主持人
《李卫当官》 雍正帝
《郑成功》 朱聿键
《张闻天与刘英》 毛泽东
《包公生死劫》 宋仁宗
《长征》 毛泽东(兼导演)
2001年
《大唐情史》 唐太宗李世民
《大脚马皇后》 明太祖朱元璋
2002年
《绝对权力》 齐全盛
《拯救》 公诉人
《女人汤》 林天泉
《一江春水》 魏之林
专题片《公诉》 主持人(兼艺术总监)
《雪白·血红》 马奇
2003年
《大唐歌飞》 唐玄宗李隆基
《李卫当官2》 雍正帝
《谍战之特殊较量》 廖鹏
《我生命中的橄榄树》 肖振雄
《永乐儿女英雄传》 朱允炆
《延安颂》 毛泽东(兼艺术总监)
《康定情歌》 木雅曲登
《江山风雨情》 皇太极
2004年
《血色誓言》 楚奇
《嘉靖风云》 嘉靖帝
《张伯苓》 张伯苓
《昭君出塞》 汉元帝
《大汉悲歌》 江夏王
《传奇皇帝朱元璋》 郭子兴
2005年
《贞观长歌》 李世民
《冼星海》 毛泽东
《八路军》 毛泽东
《大敦煌》 李元昊
《传国玉玺》 明成祖朱棣
《大航海》 朱棣
2006年
《万历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
《胡笳汉月》 拓跋焘(又作拓拔焘)
《南越王》 秦始皇
《白求恩》 毛泽东
《西安事变》 毛泽东
《赤松威龙》 皇帝
《黄飞鸿五大弟子》 金老板
《魔剑生死棋》 剑祖
2007年
《温州人在巴黎》 万振国
《周恩来在重庆》 毛泽东
《英雄无名》 阎宝航
《苏东坡》 宋仁宗(客串)
2008年
《大唐书魂颜真卿》 颜真卿
《侦探成旭Ⅱ:千年谜局》 警长
《保卫延安》 毛泽东
《奇志》 地下党
《东方红》 毛泽东
《解放》 毛泽东(兼导演)
Ⅷ 红军长征电影有哪些
8、《勇士》2016,八一电影制片厂
电影《勇士》以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展现勇士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口的非凡经历。李东学在片中饰演率领22名突击队员的黄开湘团长,他与战士们穿越枪林弹雨的围剿,突破天险飞夺泸定桥,以血肉之躯粉碎了国民政府的阴谋,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不朽的一页篇章。
Ⅸ 吴俊全的从艺历程
吴俊全从小就跟着做铁路工的父亲随东北解放大军南下,以铁路为家。他到过山东、湖北、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学会了很多种方言,为他的电影语言创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后来,他从四川参军入伍,从部队文工团调入八一厂,走上电影配音艺术的道路。他深知配音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学无止境,要想真正获得成功,必须勤于学习,开拓创新,努力使配音突出人物性格,与演员的表演合二为一,甚至要去弥补演员在表演中的不足。他朝着这个目标艰苦努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1982年,八一厂拍《四渡赤水》,因找不到周总理的配音演员,临时决定让他来担负。接受任务后,吴俊全从同事那里找来一盘周总理一次讲话的录音带,把自己关在屋里研习,短短的3天时间就掌握了总理发音的基本节奏和语调,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从艺以来,吴俊全先后为多位伟人配音,尤其是他模仿毛泽东、周恩来、陈毅、朱德的声音,曾勾起了多少观众对伟人的怀念之情。2002年11月份,中央警卫局举办联谊活动,参加者多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已故领导人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会上吴俊全分别用领袖各自方言朗诵了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会上做的《实现四个现代化》报告中的片段以及陈毅的《手莫伸》诗句,他那声韵神似、惟妙惟肖的模仿不时博得热烈掌声,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在2002年12月举办的慰问驻京老干部文艺晚会上,吴俊全汇报表演了精心准备的《银幕之声》节目。只见他站在影片《大进军》中党中央迁出西柏坡的一段历史镜头前,用3种方言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五大领袖同时配音,并以朗诵胡总书记2002年11月参观考察西柏坡时一段重要讲话作结尾。该节目以其深刻的含义、活泼的形式、真实的表演,成为晚会的一大亮点。
Ⅹ 谁有雷恪生的资料
雷恪生
1936年生人。1960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雷恪生在话剧“阿Q正传”中以扎实的舞台功底,深入的理解力演活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因此获得了首届戏剧“梅花奖”最佳演员奖。1983年,他正式涉足影坛,在《四渡赤水》中出演国民党要员。他先后在影片《爬满青藤的木屋》、《马铁腿外传》、《屠城血证》、《夜盗珍妃墓(上下)》以及《秋菊打官司》等片中出任角色。雷恪生形象淳朴,可塑性强,他以含而不露,韬晦于心的表演风格演绎了性格各异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或是土得掉渣的农民,或是被社会忽视的边缘人,但都有其闪光感人的一面,雷恪生以自己的实力很到位地将之表现出来,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参与影片:
给您道喜啦 (1999)
司马敦 (1998)
太阳的味道 (1998)
桃源镇 (1996)
大捷 (1995)
背靠背脸对脸 (1994)
背靠背,脸对脸 BACK TO BACK,FACE TO FACE(1994)
冲出死亡营 (1993)
沙镇的故事 (1993)
秋菊打官司 (1992)
香魂女 OIL MAKER’S FAMILY(1992)
现世活宝 (1990)
夜盗珍妃墓(上、下) (1989)
屠城血证 MASSACRE IN NAIJING(1987)
马铁腿外传 STORY OF IRON-LEGS MA(1986)
月牙儿 CRESCENT MOON(1986)
雷北利号沉没在印度洋 SANK TO THE INDIAN OCEAN(1985)
爬满青藤的木屋 THE CABIN COVERED WITH VINES(1984)
结婚 TROUBLES AT WEDDING(1983)
四渡赤水(上下集) CROSSING THE CHISHUI RIVER FOUR TIMES(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