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3月,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故事片《歌女红牡丹》在新光大戏院公开上映,该电影为蜡盘发音,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摄。
拍摄于1931年的电影《歌女红牡丹》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部电影中成功地插入了一首歌曲,打破了人们看电影无须带着耳朵的习惯,一首歌曲,也使国产片带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1931年6月21日,又试映了我国第一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雨过天晴》。
(1)第一部有声电影的导演扩展阅读:
在《歌女红牡丹》上映之前,我们的电影技术停留在完全无声的状态,所以《歌女红牡丹》中的歌曲带给了人们更好的体验,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不过,真正意义的有声电影,还是应该包括三大要素:一是对白,即人物之间的对话,当然也包括自言自语;二是音乐,即配乐和歌曲;三是音响,就是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和人工合成的声音。这三种声间现在来说即为电影声音的三要素。
中国具备这三要素的第一部电影是1934年拍摄的《桃李劫》,这部电影的问世又为中国电影史写下重要的一笔。
这部电影成功地运用了歌曲、音乐、和音响等多种声音元素,将声音有机地纳入到了电影的叙事进程,极大地拓展了叙事空间,声音与画面形成了丰富的语言结构关系,电影的艺术创作形式也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Ⅱ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的名字,导演名字和主演名字
歌女红牡丹
电影《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影片,由明星影片公司和百代唱片公司合作录音摄制,并用民众影片公司名义出品。
导演:张石川
主演:胡蝶,王献斋,夏佩珍,龚稼农
电影《歌女红牡丹》于1930年年底拍竣,1931年1月下旬在明星大戏院试映,3月3日在光陆大戏院招待各界,获得各方人士赞誉,称之为“中国电影界的创举”。3月15日在新光大戏院正式公映,7天后又增加了中央、明星、新中央三家影院同时上映,盛况空前。影片不仅在全国各大城市引起轰动,也在南洋各地吸引了众多侨胞。
所谓蜡盘发音
蜡盘发音是美国在摄制有声片初期使用的技术,在拍摄影片画面的同时用蜡片收音,但这种蜡片不同于普通的唱片,它在收音程序上是先将音波收入卷筒中,再翻入蜡片,不像普通唱片的声音是录在蜡片盘上的。另外,这种蜡片因为要配合影片的放映,所以在直径尺度和运转率上了都有别于一般唱片。蜡片发音的优点是声音清晰,比当时的片上发音的声浪好;缺点是最忌断片,假如胶片损坏长度达一尺以上,“声”与“影”就会大大脱节了。
Ⅲ 1931年上映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名字
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影片轰动海内外
导读:1926年8月6日,世界第一部有声短片《唐·璜》在美国上映,从此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引起一场大争论。很多当时的电影艺术家强烈反对使用电影有声技术这个新发明。查理·卓别林说道:“拍摄现场中有几个人戴着耳机坐在那儿,打扮得像是来自火星的战士;在演员的上方悬挂着几只话筒,犹如钓鱼的鱼钩一般。这种景象是如此的复杂而又令人沮丧。在这堆垃圾的包围中,谁还能有创造力?”
卓别林
在中国,对于有声电影,持赞成和反对两种态度,而反对的意见似乎稍占上风,他们提出的理由是:“一则我国的方言不太统一,二则无雄大之投资,颇难进行,三则另要训练一班有好喉音而同时能表演的演员。”而这一切“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
《唐·璜》
时间就在争论声中度过了,结果如何呢?在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力推有声片。1926年,该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尝试拍摄有声电影。并在其后的竞争中获得了领先地位,它的市场价值在两年之内从600万美元一路飙升到2.3亿美元,其他电影业巨人如派拉蒙和米高梅也不得不投资有声电影,电影院都已经达到了放映有声电影的要求。
华纳兄弟公司
在电影领域,正像在其他一切领域一样,一种影响巨大的新技术最终会取得支配地位,拒绝它和抵抗它都是徒劳无功的。1929年美国有声片正式输入中国之后,“有声”还是“无声”,成了当时中国电影公司必须回答的一道选择题。
美国拍摄电影
1929年以前,上海所有电影院的设备,都只能放映无声电影。1929年2月4日,美国有声影片《飞行将军》,在中国第一次正式公开放映。1930年,中国开始投资制作有声电影。1931年3月,由明星公司拍摄的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于上海公映,立时轰动海内外。
飞行将军
《歌女红牡丹》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董克毅摄影,明星影片公司摄制。女主角红牡丹由胡蝶扮演。
《歌女红牡丹》
剧情是:红牡丹声名极盛,月入甚丰盛,但不够无赖丈夫的挥霍。为此受到刺激,嗓音失润,沦为三四等配角,生活潦倒。丈夫仍旧对她虐待、剥削。她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后来,丈夫卖掉女儿,心情烦恼,失手杀人,被捕入狱。红牡丹不咎既往,还到狱中探望,托人营救。影片暴露了封建礼教对红牡丹的心灵摧残和毒害,遭受种种折磨而仍不觉悟,抨击了其丈夫的无耻寄生生活。影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歌女红牡丹》
严格说来,《歌女红牡丹》只能说是半有声片,因为只注意了对话的有声,而忽略了周围环境的音响效果,所以看来只有人说话或唱戏时有声,其他周围事物都是静悄悄的
Ⅳ 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
艾伦·克罗斯兰导演的《爵士歌王》,于1927年10月6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同时也是第一部歌舞片,它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该片描述了主人公一心想成为百老汇明星,却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多年后,背井离乡、更名改姓的他终于登上了舞台,在旧金山的夜店酒吧里,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爵士歌手的故事。
(4)第一部有声电影的导演扩展阅读
有声电影的诞生:
1895年电影诞生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伟大的哑巴”。为了弥补这个“哑巴”的缺憾,人们想了种种办法让它“说话”。刚开始 ,电影院在放映影片的时候让配音演员站在幕后说话。这种方法采用了一段时间就被淘汰了。
后来,有人又想出一个办法:在电影放映现场进行音乐伴奏。这个办法比较受欢迎,曾风行了将近三十年,直到有声电影产 生才结束。
毕竟这些办法只是弥补了观众的听觉缺憾,从根本上不能解决观众对影片音色配合期望的问题。于是,有声电影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众的需要应势而生 了。
Ⅳ 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哪一部
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26年的《唐璜》。
Ⅵ 日本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
日本第一部真正的有声电影是五所平之助导演的《太太和妻子》(1931年)。
此后,被认为是有声电影初期代表作的影片是田具隆的《春天和少女》、稻垣浩的《青空旅行》、岛津保次郎的《暴风雨中的处女》和衣笠贞之助的《忠臣谱》。在《忠臣谱》中,衣笠贞之助具体运用了爱森斯坦的“视觉、听觉对位”理论,成功地采用了画面与声音的蒙太奇手法。
(6)第一部有声电影的导演扩展阅读:
由于有声电影的出现,日本电影界出现了东宝、松竹和1942年根据“电影新体制”而创办的大映公司之间的竞争,形成鼎立局面。
这一时期最初五六年间,是日本电影艺术收获最多的“经典时代”。其中《浪华悲歌》、《青楼姊妹》属“女性影片”,被视为这一时期现实主义作品的高峰。影片《土》,是第一部接触到封建剥削制度的现实主义的农民电影。
Ⅶ 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爵士歌王》。
《爵士歌王》由艾伦·克罗斯兰执导,艾尔·乔森、梅·麦卡沃伊等主演的爱情歌舞片,于1927年10月6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描述了主人公一心想成为百老汇明星,却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多年后,背井离乡、更名改姓的他终于登上了舞台,在旧金山的夜店酒吧里,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爵士歌手的故事。
该片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同时也是第一部歌舞片;它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它于1929年5月16日获得了首届奥斯卡金像奖特别奖以及入围最佳改编剧本奖 。
(7)第一部有声电影的导演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杰基(杰克·罗宾)
唱诗班的领唱人拉比诺维兹的儿子杰基,天生拥有一副好嗓子以及非常强的动感。杰基的爸爸希望他成为未来唱诗班的领唱人,但是杰基却不肯,他想当明星。
杰基在业余时间常到他们街区最热闹的马勒咖啡馆的露天庭院唱流行歌曲。他爸爸发现后,拼命地抽打他。倔强的杰基没有哭,他吻别泪流满面的母亲后离家出走了。
演员:
艾尔·乔森(Al Jolson,1886–1950年),出生于俄国,美国歌唱家、表演家。以扮演黑人著称。
1893年赴美,在华盛顿长大。1909年参加L.多克斯服泰德里黑人游艺团。因在百老汇主演《美丽的佩莉》(1911)、《邦博》(1921)等音乐剧而大受欢迎。1927年主演了第一部将音乐、对白与画面配合处理的影片《爵士乐歌星》。
Ⅷ 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
1930年,中国开始投资制作有声电影。1931年3月,由明星公司拍摄的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于上海公映,立时轰动海内外。
《歌女红牡丹》
严格说来,《歌女红牡丹》只能说是半有声片,因为只注意了对话的有声,而忽略了周围环境的音响效果,所以看来只有人说话或唱戏时有声,其他周围事物都是静悄悄的
Ⅸ 我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有声影片
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摄制的中国第 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的技术。1930年底,中国第一部蜡盘发声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在上海摄制成功。《歌女红牡 丹》由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百代东方公司收 音、民众国产有声电影公司出品。编剧:洪深(化名庄正平),导演:张石川
这部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董克毅摄影,胡蝶、王吉亭、龚稼农主演。
《歌女红牡丹》于1931年1月完成制作工作,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公映。影片采用国语对白,穿插了四段京剧片段,轰动一时。南洋片商以以高出默片十余倍的价格购买了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放映版权,使电影明星一下子“身(声)价百倍”。
Ⅹ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的什么
《歌女红牡丹》为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也是中国第一部腊盘发音的有声影片。
由张石川、程步高导演,洪深编剧,董克毅摄影。由明星公司和百代公司制作,明众公司发行。主要讲述了京剧名伶红牡丹,嫁了一个吃喝嫖赌、肆意挥霍的恶丈夫的故事。影片于1931年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公映,造成全国轰动。
剧情简介
歌女红牡丹因从小习演旧戏深受封建礼教熏陶,长大后不幸嫁与无赖丈夫陈发祥一直遭受非人对待。但她恪守三从四德,毫无怨言。
当初,她在舞台上名噪一时,月入丰厚,但仍不够丈夫挥霍。后因受刺激过度倒嗓,由主角沦为三四流配角,直至生活潦倒,仍委曲求全,听任丈夫虐待。家庭经济拮据,丈夫因无钱可供挥霍,迫红牡丹出卖女儿不成,便诱女儿外出,卖入娼门。
事为暗地追求红牡丹的富商所悉,因同情她,出资赎其女还家。时丈夫因卖女心情懊恼,失手杀人,被捕入狱,她仍然既往不咎,真诚相待。临赴外地演出前夕,又专程去监狱探望。后来又托人营救丈夫出狱,终于使丈夫幡然悔悟,改邪归正 。
(10)第一部有声电影的导演扩展阅读:
背景
1927年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场孝子(The Jazz Singer)》上映获得巨大成功。有声电影的时代到来已是大势所趋。所以明星公司抢占了先机,推出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并且明星公司老板也圆了他儿时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