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过很多的如:《蝙蝠侠2:黑暗骑士》《致命魔术》等,而诺兰曾执导的《蝙蝠侠:黑暗骑士》是在《阿凡达》前最卖座的IMAX电影。现在9月1号上映的IMAX《盗梦空间》更是值得期待。
❷ 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 的电影有哪些
作为当今好莱坞最具王者气质的天才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已经有7部上映的电影,而他的第八部作品《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将于今年2012年7月20日北美公映
目前为止诺兰主要作品
诺兰早起还有一部短片叫做《蚁岭》
《追随》1996年
《记忆碎片》2000年
《失眠症》(《白夜追凶》)2002年
《蝙蝠侠:开战时刻》2005年
《致命魔术》2006年
《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年
《盗梦空间》2010年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2012年
❸ 诺兰导演的电影风格是什么
追随记忆碎片特色,能颠覆常识,角度观感奇特。
作者以一个非常系统性的方式进行电影“形式”与“风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时佐以巨细靡遗的影片举例,详细分析电影的元素,说明电影的形式系统(叙事性与非叙事性)及风格系统(摄影、剪辑、场面调度与声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
这样能帮助读者在了解一部电影时,不再是以过往观影经验所累积的惯性直觉方式,去感受影片技术上或情感上的精彩片段,而能将电影看作如同诗歌、建筑、音乐与舞蹈等其他艺术一般,是一个创作者在凝粹创作意念之后,执行到影片胶卷上的完整呈现。
所获荣誉:
2015年3月,凭借执导电影《星际穿越》入围第41届美国科幻恐怖电影奖土星奖最佳导演。2016年,执导电影《敦刻尔克》。2017年,凭借《敦刻尔克》荣获亚特兰大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2018年1月,凭借《敦刻尔克》获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❹ 诺兰的电影有哪些
诺兰,全名克里斯托弗·诺兰,1970年7月30日出生于伦敦,英国导演、编剧、摄影师及制片人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一位“造梦大盗”,在好莱坞,能够在拍摄手法和艺术完整性上不作任何妥协和牺牲的导演,寥寥无几。克里斯托弗·诺兰是少数几个仍紧紧握着自己电影的控制权的导演。在诺兰身上,融合了一位艺术大师和导演工匠的双重气质。
这位大导演都有些什么作品呢?如下:
❺ 如何评价《记忆碎片》(Memento)这部电影
《记忆碎片》是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第二部长片,该片在2000年上映并于次年获得了圣丹尼斯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以及后来奥斯卡的提名,而且由于其独特价值最终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永久收藏。这对当时只有一部《追随》的影坛新人诺兰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肯定了,足见这部片子的优秀程度。影片改编自诺兰弟弟乔纳森的小说,艺术上的加工配合着颠覆性的剪辑手法最终造就了这部烧脑至极的悬疑电影。
总而言之,这绝对是一部值得花时间细细品味的好电影,在没有剧透的情况下希望大家去观看原片,你一定会被诺神折服!
❻ 国外一部电影导演重新剪辑后成大片的叫什么
记忆碎片 Memento (2000)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 克里斯托弗·诺兰 / 乔纳森·诺兰
主演: 盖·皮尔斯 / 凯瑞-安·莫斯 / 乔·潘托里亚诺 / Russ Fega / 乔雅·福克斯
类型: 剧情 / 悬疑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0-09-05(威尼斯电影节) / 2001-05-25(美国)
片长: 113 分钟
❼ 诺兰导演作品有哪些
1、追随
比尔是个游手好闲的作家,借跟踪陌生人打发时间。这让他体验到形形色色的人生,很神秘,也很刺激。不过,有一次,比尔盯上了一个西服革履的家伙克布。
尾随到餐厅之后,他却被对方识破,只得摊牌。克布是个贩卖盗版光碟的商贩,此外还做拧门撬锁的勾当。克布带着比尔潜入了陌生人家中,但比尔发现克布根本不取财物,而是寻找主人蓄意掩盖的隐私。
2、记忆碎片
IMDB排名第24,影片很好的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悬疑电影,少有的值得看两遍和中英字幕一起看的电影,彩色和黑白两条主线交错叙述相当有趣。倒叙与正叙插叙在一起,没有想象中的晦涩难懂,还是挺好看的吧,细节,伏笔都很多。
3、白夜追凶
警匪电影《白夜追凶》,翻拍自1997年上映的挪威同名电影。该片被评论界赞誉为翻拍欧洲电影的美国片中少有的成功之作 。
阿拉斯加一名女警察llie对Will的办案手法由衷感到敬畏,努力在查案过程中学习。而此刻的多莫其实已经麻烦缠身,他在洛杉矶抓获了一个案件嫌疑人,因为要将其定罪,不得不捏造了假证据,此事已被内务部调查。
4、蝙蝠侠
在《黑暗骑士》当中,导演克里斯托弗 诺兰完成了自己有史以来最为华丽的一次转身,他不再迷恋于自身所擅长的碎片化的叙事技巧。
而摇身一变“自甘堕落”的被黑暗所侵袭,他一改传统漫画电影的科幻风格,而直接将电影中的高谭“变成了”混乱纽约,正反派角色的决斗,也俨然一副纽约黑帮火拼的场景。
5、盗梦空间
看《盗梦空间》时脑子里依次不讲道理瞎蹦出来的,简略摘:《黑客帝国》,郑渊洁老师《第3180号专利》里的做梦帽,《世界尽头冷酷仙境》里“世界尽头”的虚拟世界构筑,埃舍尔楼梯,黄粱,庄周梦蝶,博尔赫斯的《双梦记》和《南方》以及其他名字忘掉意境类似的东西,《爱德华大夫》,莫比乌斯环。
❽ 《记忆碎片》:45段叙事碎片还原弑妻真相,诺兰巅峰烧脑经典,你怎么看
(此文过分溺爱,没看过电影的谨慎)
说到整部电影的悬疑和烧脑,只通过独特的叙事技巧,粉丝朋友们会突然想到《无姓之人》《禁闭岛》等电影。
拉里无法接受自己杀了妻子的事实,于是把这个故事想象成自己处理的一个案件,从而达到逃避和延续仇恨的目的。
由浅入深的矛盾驱动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没有矛盾都不可能形成一个“开始-发展-高潮-结束”的完整结构的故事,所以矛盾才是故事延续和发展的真正动力。
在《纪念品》中,主要矛盾是在拉里的心目中,妻子是受害者,死了,复仇成了他生活的动力。整个故事是由拉里的复仇欲望驱动的。
(一)矛盾层次浅
拉里支离破碎的记忆和对妻子复仇的阻挠是一系列相关的矛盾,促成了剧情的发展。
每一个时间段下的进步状态总会显得模糊不清。当拉里去了某个地方,或者从某个地方醒来,他会失去对过去的记忆。就是因为他失忆了,才会去调查大家和他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可信。
这样每一个岔路口都会有一个选择,选择之后就会有下一个岔路口,一步一步的往前推。
(二)深层次矛盾
最后,拉里的心理变化显示了电影中深刻的矛盾。
两个线索结合起来,拉里知道自己被泰迪利用去杀毒贩吉米,吉米并不是杀害妻子的真正凶手。
当拉里在泰迪的照片中写下“永远不要相信这个人”时,拉里心中所有的挣扎和矛盾都显现在他的脸上。
他一直认为妻子的复仇是活着的唯一信念。没有这个信念,他的人生将变得毫无意义。在他支离破碎的记忆里,只记得复仇。
电影结尾,旁白提示:“闭上眼睛,世界依然存在。”拉里内心挣扎着说道:
选择掩盖真相继续活在一次次报复的循环中,还是睁开眼睛接受自己杀了老婆的事实?
这种选择的矛盾直接预示了故事情节的后续发展,为彩片的倒叙奠定了基础。
(三)内在矛盾
拉里内心矛盾的选择是整个故事的中心。
拉里独自搜索犯罪档案以进行报复。他完成复仇目标后,会一张张烧掉自己的照片,把泰迪列为下一个行动目标,拉里刻意选择。
他之所以选择这样做,是为了逃避自己杀了妻子的事实,用这些“目标”来弥补自己的错误,减轻拉里的罪恶感,为自己设定一个活下去的目标。
正如电影结尾的旁白所说,“相信世界不是虚构的,相信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记忆来确定自己的身份。”。
这种自我认同的价值是电影赋予每一个观众的。
影片也给观众带来了几个问题:生存的真正价值在哪里?我们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又怎么能自称生活没有浪费?
电影编剧兼导演在故事结尾选择拉里的内心选择,有两个目的。
第一,为了保持故事的叙事结构完整,把观众期待的结果放在结尾,让观众在影片结尾有一种满足感,满足观众的需求;
二是展示作家创作这部作品的主要精髓,促进公众对生活在世界上的哲学问题的思考,让公众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
交替替代视角
《纪念品》的电影给观众带来了两种叙事视角,即“玩家视角”和“旁观者视角”。
从“游戏里的人”来看,观众的思维是由导演和编剧控制的。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观众都能接受正常的讲故事手法,有些倒叙和穿插也能被人理解。
但是这部电影打破了这种常规的方法,把整个故事倒着讲给观众听,这样观众的“玩家视角”就会显得没有主动性,被引走。
观众不能通过小片段来考虑整个故事,只能顺着拉里的视角。
这样一来,观众就无法掌握更多的线索,期待拉里的表演带领他们走出故事的迷雾。
作为一部电影,会给观众一定的代入机制,让观众用主角的眼光去看待故事的发展。他们成为这部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叙事电影需要面对的某种情况。
就像电影《纪念品》里,观众把自己代入一个又一个的“拉里”,想象自己得了短暂的失忆,想象自己需要做什么,想象如何找到杀害自己“妻子”的罪犯,以及未来会发生什么等等。,并经历拉里的痛苦和困惑。
但是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完全没有。
检查员试图利用他杀死毒贩,并吞掉偷来的钱。毒贩的妻子利用他杀死了敌人,更多的约翰·G死在了英雄的枪下。
当主人公知道约翰G已经死了,而他深爱的妻子实际上并没有被犯罪分子谋杀时,他选择了遗忘、关注和选择。
因为活着一定有理由,活着一定有意义。
他把一些莫名其妙的细节刻在身上,成为了关于嫌疑人约翰·G的其他“真相”,开始了新一轮的谋杀和复仇,而这新一轮的复仇就是影片告诉我们的故事。
虽然影片只讲述了一个杀死约翰G的故事,但却让我们联想到了很多在此之前很久和之后很久杀死约翰G的故事,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电影张力。
很难准确定义“张力”这个词。说哲学的意思恐怕更直白,那就是:
人生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无意义的循环。为了生活,我们拒绝真理,我们不得不欺骗自己,创造一个又一个目标,一个又一个意义...
观众的第二个视角是它最初的身份——“观众视角”。他们来欣赏这部电影,是导演故事的接收者。
他们用自己的想法欣赏这部电影,观看拉里的角色表演,同时审视整个迷雾重重的故事情节,绞尽脑汁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利弊,抓住一些小细节来推断剧中人物表现出来的真假。
这样观众就能在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了解故事的发展。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情绪波动,从而带动他们内心的变化,进一步推动剧情的发展。
《纪念品》充分运用蒙太奇电影手法,剪辑镜头语言,黑白画面与彩色画面交错,给电影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和体验。
当然,也有离奇的故事,以及对生活在世界上的哲学层面的深刻思考。
就叙事结构而言,叙事和倒叙这两种叙事技巧的结合将《森喜朗传》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以前似乎不容易被大众理解,但它并不能阻止大众欣赏和感受这个故事带来的深刻思考。
编剧从故事冲突的角度,充分展现了主角的浅层矛盾、深层矛盾和内心矛盾,使主次矛盾闪闪发光,却不影响主要矛盾——拉里内心的纠结和恐慌。
从叙事角度来看,导演赋予电影观众双重身份,即“玩家视角”和“观众视角”,让电影观众在两者之间游走,体验自身感受的变化,从而实现故事的深角度挖掘。
就是这样。这部电影本身不仅获得了2002年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电影剪辑的双重提名,还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事业推向了顶峰。但影片中无休止的烧脑后渗透的人生哲学仍在考虑中。
❾ 诺兰导演的《敦刻尔克》,在剪辑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诺兰所有的电影的剪辑都有独到之处,都是风格类似。他一般是通过时间错位来引发观众将剧情连起来的思考。提高了耐看性
❿ 诺兰导演的电影有几部是哪些
目前 诺兰导演的电影共有10部,如下:
1、《追随》 Following (1998)——豆瓣评分 :8.9
2、《记忆碎片》Memento (2000)——豆瓣评分 :8.5
3、《白夜追凶》Insomnia (2002)——豆瓣评分 :7.8
4、《蝙蝠侠:侠影之谜》 Batman Begins (2005)——豆瓣评分 :8.2
5、《致命魔术》The Prestige (2006)——豆瓣评分 :8.8
6、《蝙蝠侠:黑暗骑士》 The Dark Knight (2008)——豆瓣评分 :9.0
7、《盗梦空间》Inception (2010)——豆瓣评分 :9.0
8、《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The Dark Knight Rises (2012)——豆瓣评分 :9.0
9、《星际穿越》 Interstellar (2014)——豆瓣评分 :9.1
10、《敦刻尔克》 Dunkirk (2017)——豆瓣评分 :9.1
克里斯托弗·诺兰,1970年7月30日出生于伦敦,英国导演、编剧、摄影师及制片人 。
1996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了个人首部故事片《追随》,在旧金山电影节上放映并受到关注。2000年,诺兰凭《记忆碎片》获得第74届奥斯卡和第59届金球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2005年,执导拍摄电影《蝙蝠侠:侠影之谜》。2006年,执导作品《致命魔术》以其诡异的气氛和精细的结构获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2008年,凭借电影《黑暗骑士》获第35届土星奖最佳编剧奖,该片上映一周就打破北美多项票房纪录成为全球第四部票房达到10亿美元的电影 。2012年,再度执导系列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该片获土星奖最佳导演提名。2010年,凭《盗梦空间》获得金球奖最佳导演及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
2015年3月,凭借执导电影《星际穿越》入围第41届美国科幻恐怖电影奖土星奖最佳导演 。2017年,凭借《敦刻尔克》荣获亚特兰大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导演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