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李双双》中的哪位演员获得第二届百花奖中的最佳男配角奖
仲星火(1924年2月5日——2014年12月25日),安徽亳县(今亳州市)人,著名电影演员,人民艺术家。先后在故事片《南征北战》、《今天我休息》、《李双双》、《405谋杀案》、《巴山夜雨》、《月亮湾的笑声》、《天云山传奇》、《相思女子客店》等经典影片中塑造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角色,曾获得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配角奖。
⑵ 历届百花奖影帝影后
截止2018年,历届百花奖影帝影后名单:
(2)李双双电影演员有哪些扩展阅读:
1、吴京,1974年4月3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1989年进入北京市武术队。1994年获得全国武术比赛精英赛枪术、对练冠军。199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功夫小子闯情关》,从而进入演艺圈。
2、冯绍峰,1978年10月7日出生于上海,中国大陆男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8年出演了个人首部电影《星星串》,从而进入演艺圈。
3、黄晓明,1977年11月13日生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商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98年主演首部都市剧《爱情不是游戏》开始进入演艺圈。
⑶ 李双双的演职员表
演奏:上影乐团
指挥:陈传熙
⑷ 电影李双双在哪里拍的
电影李双双在林州市城郊乡宋家庄村拍的。
《李双双》是一部农村题材的电影,讲述了性格火辣爽直的农村妇女李双双热心集体事业,与自私落后现象作斗争,帮助丈夫喜旺提高思想觉悟的故事。这个妇女队长的原型就是当时在林县宋家庄村任妇女队长的刘凤仙。
《李双双》于1962年在林州市(当时为林县)城郊乡宋家庄村拍摄完成,上演后迅速在全国走红。1963年,该片荣获第二届中国《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女演员(张瑞芳)、最佳配角四项大奖。
在太行山脚下的城郊乡宋家庄村中,有一座很不起眼但却远近闻名的农家小院。这家小院就是当时剧组拍摄的主要场景。
小院很古朴,由堂屋、东屋、西屋组成,三座小屋都是土坯墙,堂屋、西屋为瓦顶,东屋为石板顶,墙皮已多处脱落。走进院子,对照电影上的情景我们可以看出一门一窗、一砖一瓦、屋内摆设都还是当年的样子。
“当年李双双就是坐在这个台阶上哭的。”房子的主人石土金说,当年剧组在他家里拍了好几个月,他和家人一直很珍惜这座小院,40多年过去了,除了门楼,家里都还是当年的样子。只是院子中间的小梨树,如今已成了老树。
乡亲们说,有一场戏是李双双(张瑞芳扮演)和喜旺(仲星火扮演)吵架,演员们演得太像了,结果让乡亲们以为两人真在吵架,赶忙上前劝架……电影中的一情一景,很多上年纪的村民至今记忆犹新。
⑸ 电影李双双中的演员大风的扮演者是谁
赵抒音,1924年5月出生,河南开封人,中国大陆女演员。1944年毕业于昆明云南大学附属中学。1945年在
赵抒音[1]
重庆任中国电影制片厂演员,主演《还我故乡》、《万象回春》等影片,同时参加《清宫外史》等二十余部话剧的演出。
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主演《女司机》、《谁是被抛弃的人》等影片,并在《妇女代表》、《今天我休息》等影片中饰演角色。
⑹ 求历届百花奖获奖的名单什么地方有这方面的资料
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62年)
最佳故事片:《红色娘子军》
最佳编剧:夏衍 水华《 革命家庭》
最佳导演:谢晋 《红色娘子军》
最佳女演员:祝希娟《红色娘子军》
最佳男演员:崔嵬《红旗谱》
最佳配角:陈强《红色娘子军》
最佳摄影:吴印咸 红旗谱
最佳音乐:张敬安 欧阳谦叔 洪湖赤卫队
最佳美术:丁辰 马兰花
最佳纪录片:《两种命运的决战 》
最佳短纪录片:《亚洲风暴》
最佳纪录片摄影:《征服世界最高峰 》
最佳科教片:《没有“外祖父”的癞哈蟆》
最佳美术片:《小蝌蚪找妈妈 》
最佳戏曲片:《杨门女将 》
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63年)
最佳故事片:《李双双》
最佳编剧:李准《李双双》
最佳导演:王苹《槐树庄》
最佳女演员:张瑞芳《李双双》
最佳男演员:张良《哥俩好》
最佳配角:仲星火 李双双
最佳摄影:郭镇铤 尹志《刘三姐》
最佳音乐:雷振邦《刘三姐》
最佳美术:童景文 张起旺《刘三姐》
最佳纪录片:《中印边界问题真相》
最佳短纪录片:〈人民公敌蒋介石〉
最佳纪录片摄影:泽仁 田枫 计美登珠札西旺堆《中印边界问题真相》
最佳科教片:《知识老人》
最佳美术片:《大闹天宫》
最佳戏曲片:《孙吾空三打白骨精》
荣誉奖:《槐树庄》 (故事片)
《保卫古巴 在激流中》(纪录片)
《中国武术 巧种多收》(科教片)
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0年)
最佳故事片:《吉鸿昌》《泪痕》《小花》
最佳编剧:陈立德《吉鸿昌 》
最佳导演:谢添《甜蜜的事业》
最佳女演员:陈冲《小花 》
最佳男演员:李仁堂《泪痕》
最佳配角:刘晓庆《瞧这一家子》
最佳摄影:陈国梁 云文耀《小花》
最佳音乐:王酩《小花》
最佳美术:黄洽贵《蓝光闪过之后》
最佳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
最佳短纪录片:《美的旋律》
最佳科教片:《黄鼬》、《红绿灯下》
最佳美术片:《哪吒闹海》、《阿凡堤》
最佳戏曲片:《铁弓缘》
第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1年)
最佳故事片:《庐山恋》《天云山传奇》《七品芝麻官》
最佳男演员:达式常《燕归来》
最佳女演员:张瑜《庐山恋》
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2年)
最佳故事片:《喜盈门》《乡情》《白蛇传》
最佳男演员:王心刚《知音》
最佳女演员:李秀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3年)
最佳故事片:《人到中年》《牧马人》《骆驼祥人》
最佳男演员:严顺开《阿Q正传》
最佳女演员:斯琴高娃《骆驼祥子》
最佳男配角:牛bin《牧马人》
最佳女配角:姜黎黎《赤橙黄绿青蓝紫》
第七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4年)
最佳故事片:《咱们的牛百岁》《十六号病房》《不该发生的故事》
最佳男演员:杨在葆《血总是热的》
最佳女演员:龚雪《大桥下面》
最佳男配角:刘信义《快乐的单身汉》
最佳女配角:王馥荔《咱们的牛百岁》
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5年)
最佳故事片:《高山下的花环》《人生》《红衣少女》
最佳男演员:吕晓禾《高山下的花环》
最佳女演员:吴玉芳《人生》
最佳男配角:何伟《高山下的花环》
最佳女配角:王玉梅《高山下的花环》
第九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6年)
最佳故事片:《少年犯》《日出》《咱们的退伍兵》
最佳男演员:杨在葆《代理市长》
最佳女演员:方舒《日出》
最佳男配角:陈裕德《咱们的退伍兵》
最佳女配角:王馥荔《日出》
第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7年)
最佳故事片:《芙蓉镇》《血战台儿庄》《孙中山》
最佳男演员:姜文《芙蓉镇》
最佳女演员:刘晓庆《芙蓉镇》
最佳男配角:祝士彬《芙蓉镇》
最佳女配角:张晓敏《非常大总统》
第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8年)
最佳故事片:《红高梁》《老井》《原野》
最佳男演员:张艺谋《老井》
最佳女演员:刘晓庆《原野》
最佳男配角:陈佩斯《京都球侠》
最佳女配角:吕丽萍《老井》
第十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9年)
最佳故事片:《春桃》《寡妇村》《共和国不会忘记》
最佳男演员:姜文《春桃》
最佳女演员:刘晓庆《春桃》
最佳男配角:申军谊《欢乐英雄》《阴阳界》
最佳女配角:巩俐《代号美洲豹》
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90年)
最佳故事片 《开国大典》《本命年》《巍巍昆仑》
最佳男演员 古月(《开国大典》)
最佳女演员 宋佳(《庭院深深》)
最佳男配角 孙飞虎(《开国大典》)
最佳女配角 林默予(《红楼梦》)
第1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91年)
最佳故事片 《焦裕禄》《龙年警官》《老店》
最佳男演员 李雪键(《焦裕禄》)
最佳女演员 宋佳(《落山风》)
最佳男配角 陈裕德(《斗鸡》)
最佳女配角 伍宇娟(《龙年警官》)
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92年)
最佳故事片 《周恩来》《大决战》《过年》
最佳男演员 王铁成(《周恩来》)
最佳女演员 赵丽蓉(《过年》)
最佳男配角 葛优(《过年》)
最佳女配角 吕丽萍(《青春无悔》)
第1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93年)
最佳故事片 《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杨贵妃》
最佳男演员 古月(《毛泽东的故事》)
最佳女演员 巩俐(《大红灯笼高高挂》)
最佳男配角 冯巩(《站直了,别趴下》)
最佳女配角 陈小艺(《离婚》)
第1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94年)
最佳故事片 《凤凰琴》《重庆谈判》《炮兵少校》
最佳合拍片 《狮王争霸》
最佳男演员 李保田(《凤凰琴》)
最佳女演员 潘虹(《股疯》)
最佳男配角 孙飞虎(《重庆谈判》)
最佳女配角 丁嘉莉(《无人喝彩》)
第1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95年)
最佳故事片 《被告山杠爷》《留村查看》《一个独生女的故事》
最佳合拍片 《天与地》
最佳男演员 李仁堂(《被告山杠爷》)
最佳女演员 沈丹萍(《留村查看》)
最佳男配角 谢园(《天生胆小》)
最佳女配角 李媛媛(《天生胆小》)
第1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96年)
最佳故事片 《红樱桃》《七七事变》《混在北京》
最佳合拍片 《大辫子的诱惑》
最佳男演员 张国立(《混在北京》)
最佳女演员 郭柯宇(《红樱桃》)
最佳男配角 方子哥(《混在北京》)
最佳女配角 何赛飞(《敌后武工队》)
第2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97年)
最佳故事片 《红河谷》《大转折》《离开雷锋的日子》
最佳男演员 高明(《孔繁森》)
最佳女演员 宁静(《红河谷》)
最佳男配角 牛(ben)(《夫唱妻合》)
最佳女配角 宋春丽(《离开雷锋的日子》)
第2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98年)
最佳故事片 《甲方乙方》、《鸦片战争》、《长征》
最佳男演员 葛优(《甲方乙方》)
最佳女演员 刘蓓(《甲方乙方》)
最佳男配角 李保田(《有话好好说》)
最佳女配角 张路(《这女人这辈子》)
第2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99年)
最佳故事片 《男妇女主任》、《红娘》、《一个都不能少》
最佳男演员 赵本山(《男妇女主任》)
最佳女演员 刘欣(《红娘》)
最佳男配角 牛(ben)(《媳妇你当家》)
最佳女配角 李晓红(《银幕恋情》)
第2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2000)
最佳故事片奖:《我的父亲母亲》《黄河绝恋》《国歌》
最佳男演员奖:潘长江《明天我爱你》
最佳女演员奖:章子怡《我的父亲母亲》
最佳男配角奖:尤勇《紧急迫降》
最佳女配角奖:陶虹《说好不分手》
第2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2001年)
最佳故事片奖:《生死抉择》、《漂亮妈妈》和《芬芳誓言》
最佳男演员奖:《生死抉择》中饰李高成的王庆祥
最佳女演员奖:《漂亮妈妈》中饰孙丽英的巩俐
最佳男配角奖:朱旭凭《刮痧》
最佳女配角奖:《留住心中的月亮》中饰月兰的阎青妤
宁波市民评选出的最受欢迎演员奖:巩俐
第2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2002年)
最佳故事片:《法官妈妈》《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大腕》
最佳男演员:葛优(饰演《大腕》中尤优)
最佳女演员:周迅(饰演《烟雨红颜》中赵宁静)
最佳男配角:英达(饰演《大腕》中路易王)
最佳女配角:袁立(饰演《绝对情感》中安然)
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2003年)
最佳故事片奖:《冲出亚马逊》《英雄》《邓小平》
最佳女演员:徐静蕾
最佳男演员:卢奇
最佳女配角:袁泉
最佳男配角:王志文
第2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2004年)
最佳故事片奖:《手机》
优秀故事片奖:《惊心动魄》、《暖春》
最佳男演员奖:葛优(《手机》中饰演严守一)
最佳女演员奖:范冰冰(《手机》中饰演武月)
优秀男演员奖:李幼斌(《惊心动魄》中饰演乘警长)
优秀女演员奖:张妍(《暖春》中饰演小花)
第2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名单:
最佳故事片奖:《张思德》
优秀故事片奖:《功夫》《生死牛玉儒》
最佳导演奖:尹力(《张思德》)
最佳男主角奖:吴军(《张思德》)
最佳女主角奖:刘若英(《天下无贼》)
最佳男配角奖:谢霆锋(《新警察故事》)
最佳女配角奖:元秋(《功夫》)
最佳新人奖:孙俪(《霍元甲》)
⑺ 电影演员,主演过《李双双》《天云山传奇》的是谁
男的:仲星火
http://www.no1story.com/html/report/6194-1.htm
⑻ 求李双双(1962)张瑞芳,仲星火,张文蓉主演的高清视频免费观看资源
《李双双(1962)》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导演:鲁韧
编剧:李凖
主演:张瑞芳/仲星火/张文蓉
类型: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1962-03-12
片长:98分钟
又名:LiShuangshuang本片讲述了性格火辣爽直的李双双(张瑞芳饰)爱管闲事,对自私爱贪生产队便宜的人直言快语当面指责。她的丈夫孙喜旺(仲星火饰)却和她相反,胆小怕事爱面子还大男子主义。生产队修水渠,李双双和几个闲着在家没事的妇女去参加劳动,喜旺大为恼火叫李双双在家做饭看孩子伺候他。为此,两人大吵了一架。双双向生产队提意见,反应对妇女评工分计分混乱不认真,又向公社党委揭发当记工员的喜旺、副队长金樵(刘非饰)和社员孙有(崔文顺饰)干活不负责任、投机取巧多记工分。她被群众选上了妇女队长后,喜旺怕以后管不了双双,给她约法三章,双双不答应,喜旺生气离家赶着马车去搞运输了。孙有夫妇攀高枝要把女儿桂英嫁到城里去,桂英早有喜欢的人了,跑去找双双帮忙把来相亲的对象打发走。孙有老婆找到双双大闹,正好让刚回家的喜旺碰上,喜旺再次生气离家。
⑼ 当家的女人演员表
《当家的女人》是一部十八集电视连续剧,由张晓春担任导演,王茜华、孙涛、蒋宝英、戈治均等主演。该剧以安徽省宣城市向阳镇女农民企业家贡玉香为原型改编。
该剧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10年为历史背景,围绕着女主人公菊香的曲折人生经历,透过几个家庭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展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进而揭示了中国农民在生存、生活、情感、观念上的变化。
剧集评价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的主人公菊香,就是一个新时代的“李双双”,勇于做当家做主的农村新女性。她敢于向命运挑战,思想解放,大胆泼辣,吃苦耐劳,乐于助人,而且有眼光、有魄力、有智慧、有热心。
在“当家”的艰难曲折的实践中,菊香从一个只知道自己发家致富的农村妇女,成为不但自己富还要带动全村富的农村先进妇女代表,从一种本能和个性转换成自觉有意识地追求知识和科技的成长过程,反应了农村改革开放中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风貌发生的巨大变化。
⑽ 李双双的影片评价
1958年初,随着工农业生产“大跃进”高潮的到来,文艺界也掀起了一股反映“大跃进”生活中新人新事的创作热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家李准来到河南林县山区龙头村体验生活。当时,他住在一个妇女队
长家里,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但李准却很少见到这个早出晚归忙于生产的妇女队长。
令李准感到新鲜的是,每天早上,他都会在墙上和窗子上发现许多小纸条,
上面写着他从来没有见过的话:
水库的库字,就是裤子的裤去掉一边的衣字。
谁聪明?谁憨?见人多了,工作多了就聪明!锁在家里不见人就憨!
……
尽管这些文字朴实无华,但李准却从那歪歪斜斜的字里行间看到了新时期农村妇女身上发生的变化,并由此萌发了创作一部反映新时代农村妇女新生活的小说的想法。从此,李准便一头扎进了妇女堆里,在劳动之余与这些“李双双们”聊天谈心,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记下她们身上每天发生的新鲜事。经过两年的积累、打磨,一部反映新时期农村妇女生活的小说《李双双小传》便告完成。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围绕“大跃进”中妇女办食堂来进行的,写了喜旺管不好村里食堂,双双接手后将食堂办得有声有色,成了模范炊事员。小说着重刻画了妇女队长李双双爽直、泼辣、敢与自私现象作斗争的精神,成功塑造了一位新时代农村妇女的形象。
小说在《人民文学》1960年第3期发表后,立即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导演鲁韧看了喜出望外,觉得这是个拍电影的好材料。他马上找到李准,要他将小说改编成剧本,还给剧本重新起了个名字《喜旺嫂子》(后来又改回《李双双》)。李准爽快地答应了,没多久,他便拿出了拍电影的本子。
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演员选择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李双双是全剧的主角,她心直口快,性格泼辣。当时有人推荐张瑞芳来出演这个角色。剧组意见也不一致,李准担心他泼辣劲不够,谨慎的鲁韧却又担心她太泼辣,担心演起来不小心会丑化了劳动人民。研究了半天,最后还是确定了张瑞芳。当时张瑞芳正在上海演出话剧《星火燎原》(扮演主角张玉兰),接到李准和鲁韧的“调令”后便赶到河南林县外景地剧组。
孙喜旺虽是剧中的配角,但这个演员对于整个剧情的发展起的作用却相当重要。他憨厚朴实、胆小怕事,但同时又有点大男子主义色彩。
当初,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看了剧本,对孙喜旺这个人物很是喜欢,尤其是他那有趣多彩的性格更吸引了他,便向鲁韧表示希望由自己来演这个角色。
尽管赵丹此时已是名声在外,但李准和鲁韧觉得赵丹是属于演“大人物”之类的演员,演农村题材的戏不合适,赵丹当时对此颇不以为然。其实鲁韧心里早有了孙喜旺的人选,他就是此前在鲁韧导演的另一部影片《今天我休息》中扮演那个小民警的仲星火。
赵丹后来看了仲星火演的孙喜旺后,很是佩服,说要是自己肯定演不出那种憨粗的乡土气息。
正是由于张瑞芳能准确地把握住角色的核心基调,在表演李双双爽朗、火辣的性格的同时,着力体现女性的温存、忍让,对丈夫、孩子的疼爱,对朋友的关心,这就更有力地衬托出李双双的性格色彩,并且将这个角色演得毫无雕琢之嫌。这也是张瑞芳在表演中的出彩之处。
凡是看过影片《李双双》的人,对影片中李双双的“农家活”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李双双走近灶边,揭开锅盖,倒水、取面团、揉面、擀面、切面,这一系列动作熟练自然,干净利落,令人啧啧称赞。其实对于张瑞芳来说,这些动作也是从无数次“试验”中得到的。
她后来回忆当时情景时说:“当时管道具的交给我两大团面,让我先揉着,然后现场开始调整灯光,我就揉啊揉啊,然后擀面、切面,好不容易忙完了吧,导演说,好,然后把面团重新揉在一起,让我重新来,于是我又重新做一遍。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李双双这么熟练的动作,就是这么磨练出来的。”黄宗英看了她的表演后深有感触地说:“在同辈的知识分子出身的电影女演员中,还没有人能像她那样自如可信的去扮演农民。一切的农家动作,在她已不是累赘的负担,而是体现角色的得力手段。”
李双双的成功还在于喜旺这一配角形象创造的成功。仲星火以特有的诙谐表演,塑造了一个淳朴而有些幽默感但思想上还有自私狭隘的大男子主义意识的生动形象。如果李双双没有仲星火演的喜旺来衬,那就会逊色不少。
李双双和喜旺来来回回拉锯式的冲突,最后总是落在喜旺身上。喜旺的自私映衬着双双的无私;喜旺的磨磨唧唧映衬着双双的快人快语;喜旺就像绿叶,映衬着双双这朵暖洋洋的大红花。这也是《李双双》耐看的地方。当时观众里面就流行着这么一个口头语,说是“做人要做李双双,看戏要看孙喜旺”。
仲星火由于在《李双双》中的出色表演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奖中一举夺得最佳配角奖。
影片《李双双》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农村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塑造出鲜明、生动、具有典型意义的银幕形象,而且创造了一种农村喜剧片的新风格,成为中国农村电影的经典之作。
影片根据小说《李双双小传》改编,以上世纪60年代中国农村农民生活为背景,通过凡人小事,如夫妇感情纠葛、评工分、相亲等农村常见的事情,展示了解放后的农村新气象。该片人物的语言造型朴素生动、人物性格突出、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李双双的扮演者为著名演员张瑞芳,她在片中演技出色,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泼辣直爽、正义感强、坚持原则的新农村妇女形象,艺术风格独特。喜旺的扮演者为著名演员仲星火,他把一个大男子主义又憨厚老实的农民演得活灵活现,具有喜剧色彩。
本片在1963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女演员、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
“先结婚后恋爱”
――张瑞芳和仲星火银幕上不朽的二人转!妇女队长李双双爽直、泼辣敢与自私现象作斗争。丈夫喜旺胆小怕事,不支持妻子工作,先后两次离家。后来看到双双领导生产队获得丰收,主动回家团聚,夫妻言归于好。
《李双双》是李准编写的一部展示了中国农村妇女崭新精神风貌的优秀影片,其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抓大放小,即摈弃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模式,紧紧扣住人物的性格冲突来吸引观众。
影片轻喜剧的艺术样式,浓郁的生活气息及生动的性格化语言都在当时的中国银幕上独树一帜!李双双的扮演者张瑞芳准确地把握住角色的核心基调,在表演爽朗、火辣的性格的同时,更着力体现女性的温存、忍让,对丈夫孩子的疼爱,对朋友的关心!李双双的银幕形象是上世纪60年代电影创作的一个重大收获。
影片一上映就获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交口赞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十多家报纸都发表了当时公社社员座谈《李双双》的讨论;而发表在全国各大报刊上的评论文章也有好几十篇,都毫无例外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了影片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
李双双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具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可以说是那个年代时代理想主义、乃至乌托邦精神放大了的形象体现,是一种人性乌托邦。
同时,李双双的性格也具有强烈的民间传奇性,被强化和放大了的民间文化及其喜剧精神使得影片超越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内容而获得了一种永恒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