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从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有哪些越具体越好。
中国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如下:
1. 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 。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
❷ 冯小刚是第五代导演吗 中国电影导演第一代到第六代
第五代是78年电影学院毕业的一批,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
因为冯小刚不是电影学院毕业,并非科班出身。所以第五代里面没写冯小刚。
广义上来讲,冯小刚是第五代导演。
❸ 中国有多少个导演
在中国电影艺术史上,从一、二十年代第一代的郑正秋、孙瑜、吴永刚到以张军钊、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为代表的第五代电影导演,可谓“代代相传”。
关于第六代最原始的界定就是指北京电影学院85班:张元、王小帅、娄烨、路学长、胡雪杨、刘冰鉴、邬迪(及后面87班的管虎、李欣)等一拨人。在中央戏剧学院的一拨:张杨、施润玖、金琛、孟京辉等人“汇入”之后,在这一拨人自身发生了体制内/体制外拍片的分化之后,在晚于87班六年的电影学院93班贾樟柯的崛起之后,甚而至于一批处女作导演也加入了这一新生代的行列的今天。“代”的概念仅仅作为一个时间上的延续、特征是不客观的和笼统的。所谓的“第六代”导演肯定已经无法涵盖这么庞杂的导演队伍了。许多“第六代”之外的电影导演如朱文、崔子恩、吴文光、杜海滨、程裕苏、孟奇、王超等,他们的电影制作与传统电影相比有太多的文化意义分裂。DV、BEAT的出现和运用,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有电影理想和电影追求他都可以拿起他的摄影(像)机,溶入这一奇特的影像之旅。各种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流露都使得中国呈现一个作为艺术的新电影运动,
新电影运动早已开始,却远远没有那么快结束
1、 【学院派(第六代)】
——新电影运动的主力军
关于中国新电影学院派(第六代),在这里就无须多言语(在这里使用“学院派”这个词汇,没有任何附加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意义,它所表达的仅仅是这一部分人“出身”的背景,别无其他)。他们大多具有“学院”背景,早期拍的电影大多深深烙下了诸如“违规”、“地下”、“晦涩”、“反叛”、“边缘”、“探索”等标签。张元、张扬、王小帅、何建军、管虎、阿年、娄烨、章明、路学长、贾樟柯、胡雪杨、王全安、施润玖等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大都是通过小规模放映、刻录VCD、盗版DVD以及极少数正规出版物来流通的。
张杨
张杨作品年表:
1997:《爱情麻辣烫》
获奖记录:1998年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奖
1999:《洗澡》
获奖记录: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
2001:《昨天》
2002:《太阳花》(短片)
2005:《向日葵》
获奖记录:2005年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奖
2006:《落叶归根》
张杨,1965年出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张杨的父亲张华勋,1980年代曾导演了风靡一时的电影《神秘的大佛》和《武林志》。身处第六代导演中的张杨却是个例外,他的电影一直以来都兼顾了艺术与商业的双重元素,他在1999年拍摄的影片《洗澡》,在世界上发行了50多个国家,这对当时的中国电影来说可以称得上史无前例。
张元(名人,详细情况略)
贾樟柯(名人,详细情况略)
王小帅(名人,详细情况略)
娄烨
娄烨作品年表:
1993:《周末情人》
获奖记录:1996年第45届德国曼海姆61海德堡国际电影节“赖纳-维尔纳61法斯宾德最佳导演奖”
1996:《危情少女》
2000:《苏州河》
获奖记录:2000年第29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大奖(金虎奖)
第15届法国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奖
2003:《紫蝴蝶》
2006:《颐和园》
获奖记录:2001年韩国釜山电影节的青年导演计划的剧本奖
娄烨,1965年3月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上海美术学校动画片制作专业。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2006年5月,娄烨携未通过广电总局审查《颐和园》参加戛纳电影节。同年9月,广电总局对娄烨和影片制片人耐安做出处罚,规定两人5年内不得拍摄电影。之前娄烨的《苏州河》也因为违规参赛而受到电影局的处罚。
孟京辉
孟京辉作品年表:
2002:《像鸡毛一样飞》
2005:《聚焦这一刻之西瓜》(3分钟短片)
孟京辉,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央实验话剧院导演。孟京辉是先锋话剧的代表人物,《等待戈多》、《我爱×××》《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恋爱中的犀牛》等经典话剧以其独特的先锋元素、尖锐的反讽和黑色幽默完美组合在艺术、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2年孟京辉执导了他的第一部电影。
路学长
路学长作品年表:
1997:《长大成人》
1999:《非常夏日》
获奖记录:第7届大学生电影节大奖
2003:《卡拉是条狗》
2006:《租期》(原名《租妻》)
获奖记录:2006年第3届日本东京国际数字电影节最佳影片
路学长,1964年出生于北京,早年学习绘画。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90年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室。
王全安
王全安作品年表:
1999:《月蚀》
获奖记录:2000年第22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国际评委大奖
2003:《惊蛰》
获奖记录:2004年中国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2004年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2006:《图雅的婚事》
王全安,1965年生于陕西西安,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现就职于西安电影制片厂,因不满中国电影的传统表达,多次回绝了电影厂提供的电影拍摄机会,而专心的进行了大量的电影剧本的写作。
王光利
王光利作品年表:
1992:《我毕业了》(纪录片)
1997:《处女作》
2000:《横竖横》
2000:《祭天大典》(纪录片)
2006:《血战到底》
2007: 《棒子老虎鸡》
王光利,1966年生于四川眉山。1989年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同年,分配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任教。1992年离开政治学院在北京有线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意大利国家二台等多家媒体任职。1997年创办东方东线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王光利和几个朋友扛着摄像机,在几所高校中拍下了40盒录像带(1000多分钟),最后剪出60分钟的纪录短片。这个记录下青春的最后光华的片子,展示了那一代年经人对于生活、爱情、政治、性的种种观念。它是一部地下电影,没有公映过,但是在欧美的电视台与电影节倒争相播放,法国卢浮宫将此片拷贝收为馆藏。——《我毕业了》
王光利的第一部故事片《处女作》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导演的故事,之后的《代表作》、《成名作》与《处女作》构成三部曲,但后两部未完成。
《横竖横》是一个关于下岗工人的影片。真实的人,真实故事。这是个很特别的片子,主要演员是自己演自己的,于是这个剧情长片带有些纪录片的面目。2006年王光利完成黑色幽默商业片《血战到底》,取得不俗的票房。
赵燕国彰
赵燕国彰作品年表:
2001:《辨性》〈纪录片〉
2001:《重心》〈纪录片〉
2001:《恰同学少年》
获奖记录:瑞典第13届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最佳观赏电影奖”
赵燕国彰,1966年生于河北。199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同年赴新加坡深造。1993年回国任中影联合摄制艺术中心编导。1998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定居并创立“a ART 5”影视工作室。2002年签约北京金英马影视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管虎
管虎作品年表:
1993:《头发乱了》
1996:《浪漫街头》
1998:《夜行人》(《超级城市》系列,上下集,电视电影 )
1999:《再见,我们的1948》(又名《古城童话》)
2001:《上车,走吧》(电视电影)
2002:《西施眼》
获奖记录:2002年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评审团奖
2003:《黑洞》(电视剧)
2004:《冬至》(电视剧)
2005:《生存之民工》(电视剧)
管虎,1969年生于北京。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在北京电影制片厂艺术创作中心导演室。
姜文 (名人,详细情况略)
李欣
李欣作品年表:
1995:《谈情说爱》
获奖记录:1996年第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艺术创新特别奖”,
1997:《我血我情》
2001:《花眼》
2003:《欲望边缘》
2004:《自娱自乐》
2006:《3温暖》(李欣、毛小睿、吴天戈每人执导一段)
李欣,1969年生于上海,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从电影学院毕业后,他一直陆陆续续地写过几个剧本,几年来他一直在从事商业广告片的拍摄。
金琛
金琛作品年表:
1999:《网络时代的爱情》
获奖记录:中国电影华表奖特别奖
第21届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2000:《菊花茶》
2003:《三重门》(电视连续剧)
2004:《复活》(电视连续剧)
2006:《凤凰》
金琛,1969年12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1996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李继贤
李继贤作品年表:
2001:《王首先的夏天》
李继贤,1962年出生于辽宁。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至今。在《周末情人》、《长大成人》、《危情少女》等多部影片担任美术设计。
章明
章明作品年表:
1992:《为了聚会的告别》(电视剧)
1993:《欲望的代价》(电视剧)
1994:《红旱船》(电视剧)
1996:《巫山云雨》
获奖记录:1996年第15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龙虎大奖
第14届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第1 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金奖
第12届法国蒙彼利埃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1997:《真空爱情记录》(电视剧)
2000:《晚安,重庆》(电视电影)
2001:《秘语十七小时》
2003:《巫山之春》(纪录片)
2006:《院长爸爸》
2006:《结果》
章明1961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大美术系油画专业,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1991年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至今,现任职副教授。
阿年
阿年作品年表:
1994:《感光时代》
1995:《中国月亮》
1997:《冬日爱情》
2000:《呼我》
2003:《黑水》(电视剧)
2006:《五美图》
阿年,1965年生于浙江。1987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编导专业,1987年分至浙江电影制片厂。1992年回至北京,开始独立制片人生涯。
刘冰鉴
刘冰鉴作品年表:
1995:《砚床》
1999:《男男女女》
获奖记录:第52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影评大奖
2002:《哭泣的女人》
2004:《春花开》
刘冰鉴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刘冰鉴的处女作《砚床》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被美国好莱坞购买的国产电影。
施润玖
施润玖作品年表:
1992:《陕北》(纪录片)
1993:《东北》(纪录片)
1994:《上海》(纪录片)
1996:《家》(纪录片)
1998:《美丽新世界》
2000:《走到底》
2002:《安定医院》(纪录片)
2002:《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纪录片)
获奖记录:2002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长片类大奖、长片类编导奖、录音奖
施润玖,1969年出生于上海。199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施润玖早期拍过张楚、何勇、眼镜蛇、鲍家街43号、许巍等摇滚音乐电视。
何建军
何建军作品年表:
1991:《自画像》(纪录片)
1993:《悬念》又名《世纪末的对话》)
1994:《邮差》
获奖记录:第23届荷兰鹿特丹电影节金虎奖
1997:《风景》
2000:《蝴蝶的微笑》
2003:《蔓延》
2003:《奖金》
何建军(又名何一),1960年生,北京人。199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何建军是1982年开始接触电影的。高中毕业后,他一直在家待业,临时性的在报社干过、做过建筑工人。何建军先后做过《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蓝风筝》等多部影片的副导演。
邬迪
邬迪作品年表:
1993:《黄金鱼》
获奖记录:1995年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青年电影奖
1997:《黑龙江三部曲》(任导演,萧风任总导演)
2002:《冬至》(与管虎联合导演)
邬迪1967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进修班。为多部第六代电影担任摄影。《黄金鱼》是他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作品。
胡雪扬
胡雪扬作品年表:
1990:《童年往事》(在校短片)
获奖记录:1990年美国奥斯卡学院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91:《留守女士》
获奖记录: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埃及开罗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1994:《湮没的青春》
获奖记录:第1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导演特别荣誉奖
1995:《牵牛花》
1996:《罪恶》
2000:《冰与火》
2002:《白领公寓》
2004:《麦子》(电视电影)
2004:《半生缘》(电视剧)
2005:《上海王》
胡雪扬,1963年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导演。
❹ 中国有多少导演
导演有些知名度的 总共有612个
知名的一些就是下面的了
张艺谋(中国最知名的)
冯小刚(国内最出名的)
陈凯歌(曾经很出名的)
姜文(现在最出名的)
港台
吴宇森
徐克 望采纳
❺ 中国观众的电影审美习惯与第六代电影有何关系和影响
实际上,中国老百姓都是喜欢看故事的.
而第六代导演,最早是玩意大利福利你那种表现主义和反思内核的.外在上讲究造型和摄影技巧的.这就和老百姓的欣赏有了距离.
记得,田壮壮为了一个电影不被大众理解书过"我是拍给下个世纪观众看的."
❻ 第六代导演的成员名录
在第六代导演中,张元是最早的几个探索者之一。他1991的作品《妈妈》展现了非同于主旋律电影、“新民俗”电影与“新体验”电影的风貌,早期作品《北京杂种》《东宫西宫》都体现出创作上的边缘性和先锋性;《北京杂种》以摇滚为题材,《东宫西宫》以同性恋为题材,都是相关题材在中国电影中的最早尝试,具备一种粗糙的、迷离的、破碎的艺术风格。但在《过年回家》中,张元虽然还是大体保持一种“艺术电影”的探索风貌,却已经有了试图与主流意识和商业电影的靠拢的倾向。接下来他基本上“转型”,拍了《我爱你》《江姐》《绿茶》,这些影片都谈不上有多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江姐》中对革命的再加工,再利用,《绿茶》的制作班底与明星阵容的商业化,都可以看出张元对时代风向的投机性把握。
张元作品:《妈妈》、《北京杂种》、《东宫西宫》、《过年回家》、《我爱你》、《绿茶》、《看上去很美》、《达达》
个人成就:《妈妈》获得瑞士国际电影节导演特别奖、柏林电影节最佳评论奖;《看上去很美》获得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王小帅最早的作品《冬春的日子》,这是中国最早的“独立电影”之一,导演自己筹钱拍摄,并完全脱离了中国电影的发行与放映体系。他的作品中,《十七岁的单车》《极度寒冷》是体制外的“地下作品”《梦幻田园》《扁担姑娘》是体制内的作品,《十七岁的单车》也是一部书写“残酷青春”的电影,但是比起第六代导演的同类作品来,这个作品显得格外质朴,它的主人公不是“文艺青年”,而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有着一个普通的远望:拥有一辆好单车。但是困难的家庭生活、恶劣的生活环境,却经常地摧毁少年的梦想。其中体现了青春期的暴力、爱情与虚荣心。都显得可感可触,而不流于自恋式的呓语。《梦幻田园》基本上不能反映王的创作风格,而《扁担姑娘》中可以看到艺术观念带有妥协的痕迹。
王小帅作品:《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青红》、《左右》、《二弟》、《扁担姑娘》、
《极度寒冷》、《日照重庆》、《我十一》。
个人成就: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十七岁的单车》
第5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青红》
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最佳剧本奖 《左右》 贾虽然是在第六代导演中出现的较迟的一个,但却以“故乡”三部曲后来者居上地成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并也获得了最多的国际认可。“故乡”三部曲包括三部作品:《小武》《站台》与《任逍遥》。《小武》与《站台》是对80年代成长的青春追怀,其中文化元素如流行音乐的运用,非常好地复制了当时的文化氛围,而导演对于成长感受的清晰记忆与微妙表达,使他能够与观众形成很好的共鸣。《任逍遥》的时间滞后十年,是比小武更小的一辈年轻人的成长故事,在这个电影里,导演拍的不再是自己的经历,而是他人的经历,因此有些生硬和单薄之处,不及前两部丰富自然。《世界》是他04年的一部很优秀的作品。
贾樟柯作品:《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天注定》。
个人成就: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三峡好人》
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天注定》
娄烨是一位在“地上”与“地下”起伏的导演。他的《周末情人》使一次标准的青春影像写作,但是《周》显然是个见习水平的作品,并且还是一个想法与技术上都较为成熟的习作。后来还有《苏州河》,这个地下电影就具备了一种娄烨式的迷离风格,一种茫然的风格与一种凄美的叙事的影像的交织。而《紫蝴蝶》是娄烨的商业片的尝试,他和王家卫是有点接近。他们都可以算会拍那种具有“艺术气质”的商业片。但是娄烨不如王家卫彻底,感受都不如王自觉与自足,《紫蝴蝶》显得有点单薄,它的好处,在于流动。一种流动的气质——关于永恒的时空感的,最后可能超越人物与情节,留在观众的印象里。
娄烨作品:《周末情人》、《危情少女》、《苏州河》、《紫蝴蝶》、《春风沉醉的夜晚》、《母狗》。
个人成就: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虎奖《苏州河》、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春风沉醉的夜晚》 王超可以说是第六代导演中间社会阅历最为丰富的一位了。年少时的他,体弱多病,尔后居然曾在病中离家出走。后来因为对电影的执迷,选择了去北京电影学院成人学院,即夜校学习。毕业之后拍摄了《安阳婴儿》,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位下岗工人和一个性工作者的故事,王超用他极具个人风格的长镜头、意味深长的现场收声来诠释了2000年左右中国二三线城市深刻的社会现实。这部第六代作品中最负声誉的现实佳作,经常会被拿出来和贾樟柯的《小武》比较,不过相较于贾樟柯反映的“日常部分”社会现实,王超的《安阳婴儿》显然更能打动人心。
王超作品:《安阳婴儿》、《日日夜夜》、《江城夏日》、《重来》。
个人成就:59届戛纳“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江城夏日》。
❼ 求张艺谋,谢晋,陈凯歌,特别是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在视听语言上的独特风格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新、自然、有的都是些返璞归真的感觉,张艺谋的影片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好看,他认为,“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人类共有的情感,不分民族,不分国界,感动你了,你就喜欢了。”也许、这就是张艺谋影片受观众欢迎的秘诀,也是投资人看好张艺谋的原因吧!
谢晋导演的电影充满着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他说:“我深信一部影片必然倾注导演最大的激情,是艺术家人品、修养的结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烧。”“我拍影片更多的追求美育作用、警世作用 ,希望对祖国、对人类贡献美。”
至于陈凯歌导演的电影,个人认为是比较有艺术性的,就像一张画,给人无尽的遐想
❽ 贾樟柯的电影是迎合国外还是真实呈现
时至今日,贾樟柯的名字前面依然总是跟随者“第六代著名导演”、“第六代领军人物”这样的标签,“第六代”是他无法闪避也乐于接受的头衔。事实上,与其他“第六代”同仁相比,贾樟柯是这代人中创作生涯最迟开启的一位。当电影学院科班出身的王小帅、娄烨、张元等人相继在1990年前后拍出自己的处女作之时,贾樟柯还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汾阳小子”,如果没有那次已成传奇的观看《黄土地》的经历,我们很难得知这么一位平凡的小镇青年是否还能蜕变为今时今日的大导演。然而也正是这迟了四五年的时光,让贾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得与他的同一代人不同。当张元不倦地用各种实验风格探索社会边缘与禁忌时,贾的选择是记录这个时代;当王小帅死磕下放知青的文革记忆时,贾的选择是记录这个时代;当娄烨痴迷于用自己风格化的叙事和影像宣泄诸般个人情绪时,贾的选择还是记录这个时代。正是因此,当“第六代”的标签后来渐趋模糊,模糊到越来越多人不知该如何定义它的时候,似乎只能用“地下电影”、“独立电影”甚至是“禁片”这寥寥几个标签为其定性,只有贾樟柯的电影能够鲜明地让人一眼识别出其标识属性--他就是在拍他所见所知所关切的人和事,在拍你我与他一共身处的迅疾变幻的时代。所以后来当他不失优雅地为“第六代”摇旗呐喊之时,从前的前辈娄烨和王小帅更像是两名大副,维护着这个群体的尊严以及声威。
在2010年王小帅的《日照重庆》于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所做的一次试映活动中,贾发表了著名的《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一文,不无自豪地阐释了自己心中的“第六代”理念--挑战权威、挑战市场、挑战自我。简明扼要的12个字似乎一瞬间让这一群体找到了某种寻觅已久却始终不得的思想认同,无论他们选择的是哪一条路,最终似乎都可以落脚于这12个字。自此之后,人们对于“第六代”的憧憬,始终离不开打破国内电影市场既有的商业独步格局,每有新作上映,都要不失时机地倡议声援艺术电影与艺术院线(娄烨去年的《推拿》与王小帅今年的《闯入者》上映时引发的热议话题极其鲜明)。而国外媒体与电影界对于他们的期许,则多少添加了几分政治色彩,从对电影审查制度的批评到对当代中国社会阴暗面的描写(娄烨在《浮城谜事》上映前夕的公开信,以及贾樟柯的《天注定》),不一而足。
贾樟柯无疑是这群人当中最具政治话题的一个,他与张元的探索禁忌、娄烨的钟情情欲、王小帅的沉湎回忆都不相同,后者挑战的是个人情感与已有定论的历史,贾挑战的,却在当下。因此从他惊世骇俗的长片处女作《小武》开始,就处于尴尬的被禁境地。这部以极其粗陋低廉的制作条件拍竣的毕业作品,却以半纪录片的冷峻格调,展现了新颖的时空处理技巧,让小武所处的那座小城,具备了激烈的变化和冷峻的凝固。没有猎奇、没有俯视,而是直接把摄影机对准寻常街头,纪录下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社会涌动的新生事物与旧体制旧观念的碰撞和交叠。《站台》的视野无疑更为宏大,它像是一部80年代断代史,用一个小小的文工团,扫描了那一整代年轻人。《任逍遥》某种意义而言恰是《站台》的延续,它所记录的是90年代的新一批年轻人如何在那新旧叠瓦的价值观中从迷茫彻底走向了迷失。质感粗粝的“故乡三部曲”让世人得见一个真实的当代中国,一个过去在电影胶片中长期处于失位状态的变革中国,国际电影界终于在“第五代”的民俗审美和渐趋泛滥的武侠古装巨制中窥见了中国电影的另一番风貌,因此贾樟柯也就此顺理成章地从小城南特一路红到了威尼斯再到了戛纳。
到2006年的《三峡好人》时,贾樟柯在其固有美学基础上绘出了画龙点睛的一笔升华,偶尔闪现的超现实主义元素搭配着过去不甚明显的诗意基调,在三峡这个巨大的时代镜像中终于绽放出最璀璨的光晕。在拆迁、黑煤矿、买卖人口等等夺人眼球的社会热点元素包裹下,贾樟柯所讲述的其实依然是当代底层人物的生存处境,那些鱼龙混杂桌椅肮脏的苍蝇馆,和置于床头案板上的烟酒茶,才是这部电影的灵魂。《三峡好人》带回来的一座沉甸甸的金狮,也算是为“第六代”真正正名--在第五代之后,三大电影节的最高荣誉终于重现国人的身影。
客观地说,贾樟柯的这一系列电影本身并不具备什么鲜明的政治色彩,它们只不过试图忠实地记录寻常人的挣扎生活,其中虽难免夹杂苦难,但立意并非直指社会批判。但即便如此,依然不时有指摘的声音响起,斥责贾恶俗地步第五代之后尘,为了在国际市场上招徕生意与喝彩,勾兑国人的苦难和悲伤大肆贩卖,以满足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审丑欲望为主旨进行创作云云。对此,贾樟柯只能付诸一笑,他所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如何让自己的电影被自己心中的观众看到。
❾ 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和其代表作品有哪些
冯小刚:作品:《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1、2》《唐山大地震》《温故1942》
张艺谋:作品:《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
杜琪峰:作品:
《夺命金》《高海拔之恋》
喜剧:《瘦身男女》《单身男女》《辣手回春》《向左走向右走》《呖咕呖咕新年财》《大块头有大智慧》《百年好合》《龙凤斗》《柔道龙虎榜》《蝴蝶飞》
动作:《PTU机动部队》《铁三角(合拍)》《放逐》《神探》《黑社会1、2》《全职杀手》《大事件》《文雀》《枪火》《复仇》《暗战1、2》
新片:《盲探》《毒战》
徐克:作品:《蜀山传》《七剑》《铁三角(合拍)》《女人不坏》《深海寻人》《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龙门飞甲》
陈可辛:作品:《如果爱》《投名状》《武侠》
刘伟强:作品:《无间道1、2、3》《拳神》《决战紫禁之巅》《头文字d》《伤城》《游龙戏凤》《精武风云》《不在让你孤单》《血滴子》
李安:作品:《卧虎藏龙》《色戒》
国际作品:《绿巨人》《断背山》《唇红齿白》《制造伍德斯托克》《初来乍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王家卫:作品:《2046》《东邪西毒修复版》《一代宗师》
国际作品:《爱神》《蓝莓之夜》
吴宇森:作品:《赤壁上、下》《剑雨》《生死恋》
国际作品:《飞虎群英》《碟中谍2》《记忆裂痕》《夺宝群英》《希曼》《小夜刀》
姜文:作品:《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
陈德森:作品:《特务迷城》《十月围城》《童梦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