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看法说明了两点:一是导演要具备电影导演的创作能力,二要有判断能力,特别是叙事和造型的判断力,我们可以笼统的称之为艺术感受力和直觉。但是,库布里克的这种判断还是很模糊,很笼统。
1,叙事能力。
这里指的不是讲故事的剧作能力,而是用镜头内部信息和镜头之间关系的组合来形成故事信息量。这里涉及到剪接思维,是比较大的剪接观念的体现。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分镜头阶段,当然,实拍和后期的时候也会有所运用。
2,组织情节的能力。
在剧本给定故事的情况下,不同的导演会有不同的情节组织法,当然,编剧也可以给定明确的情节。这里推荐去看《辛德勒名单》里,第一个被杀的工人(独臂人)的故事段落的例子,这一故事段落被导演分为4个情节,相互穿插,我觉得这是斯皮尔伯格在分镜头阶段和编剧合作的结果,体现了导演非常强大的对情节的理解和组织能力,叹为观止。如何组织情节是中国电影严重落后的方面,在中国电影中很少看到严密的多层次的情节织体。这里不多说,还是去拉这个段落更直观。
3,现场能力。
斯皮尔伯格说过自己是美国导演中镜头位置感最好的人。对于这点,很多低级导演会认为摄影师可以帮助你,他们会找到更好的机位。摄影师也许有更合理准确的机位感,但是,他仍然没有你对全剧的理解高度和全面性,所以,这些问题上,不能指望摄影师做更多。不过,中国电影很多导演是这样工作的,徐静蕾这些所谓导演都是借助摄影师工作的,他们都不是真正的导演,只能说是电影项目管理者,这些人都不是导演。
4,文学能力。
这里的文学能力不是叙事能力也不是文字能力,而是对电影作品中诗意的表达能力(因为,在电影作品中,这种诗意大都通过台词来表达,姑且称为文学能力,所以,电影学院的考试会有叙事散文和小说创作考题)。一个电影作品之所以耗费巨大而被制作,是因为其中大都反映了人和人类生活中值得记忆的事件,这些事件的表达悲怆也好,嬉戏也好,赞美人格也是任何作品的任务。作者要有能力感受到人格的诗意,并且准确的表达。具备酒神精神是导演的基本条件。中国电影充满太多的市井气质。推荐《jfk》法庭陈词段落。
5,理性和感性的结合。
6,造型能力。
摄影师和美工都是根据导演的要求去工作的,记住一点,这些要求必须是具体的,而不是类似——感觉再唯美点,你再弄的狠点这种似是而非的语气。如果这样,那么,执行者不能准确执行,你的要求往往被消弭甚至曲解。但是,因为你不具备这个能力,所以你感觉不好,却也说不出什么来,这就是导演对影片失控的表现。这也是很多导演从事过绘画工作的原因。
7,剪接能力。
这点是后期剪接的技术工作,我们可以说是微观的方面。体现为合理的转场,动作匹配和各种匹配,时间观念的表达,蒙太奇段落,节奏,速度感,等等很多方面,不一一赘述。当然,还有更进一步的剪接技巧——镜头辩证关系,这是剪接深入强化叙事的表现,例子很多,很多大师都有精彩的处理。安东尼奥尼,斯通,岩井俊二,杨德昌等都有了不起的辩证关系镜头的处理。
上面说的这些是导演的主要工作和任务,因篇幅和性质所限,还有很多方面没有具体指明。我想中国导演也都未具备这些能力,主要是中国电影教育病症所造成的问题。不具备这些能力,你拍的电影不可能好,即使你得奖。中国电影大概就是如此。作为专业人士,希望大家能够清醒独立的思考,因为,中国电影再这么胡说八道下去的话,再做什么市场努力,也将离崩溃不远了。
中国电影导演存在的问题
1 电影导演工作——本应该是知识分子(韦伯语)从事的行业在中国却越来越江湖化,这种野化并未给中国电影带来活力,相反带来的是混乱和低劣,而在这个低俗化过程中,电影生产的几方没有人愿意坐下来解决问题。狡辩只能助长口才但是不能帮助你思考。
2 中国电影荒谬事件中的典型现象——一个连基本导演能力都没有的人为什么在中国可以从事导演的工作?这是中国电影的悲剧,也是中国电影落后的原因。而这些不仅仅是制片人造成的。说明中国电影资源的分配不是以专业能力来界定的。有人认识这个认识那个,从而说明你会混,因此拿到资金。会混就能拍电影?当然,你会说,他们都是这样。是的,中国电影有太多这种怪事,但是,行业内的人,爱好者,掌握资源的人都应该去思考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促成了一个投资决策的?中国文化里充满反智的成分,在中国电影中,这种情况尤甚。来自电影之家(有删减,有重新组织)
B. 当代有哪些导演称得上是世界级电影大师
1大卫·芬奇 David Fincher
代表作:《搏击俱乐部》《十二宫》《本杰明巴顿奇事》《社交网络》《龙纹身的女孩》《七宗罪》等
2罗兰·艾默里奇 Roland Emmerich
代表作:《2012》《后天》《哥斯拉》《独立日》等
3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
代表作:《战马》《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单》《E.T.》《侏罗纪公园》系列
4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代表作:《记忆碎片》《致命魔术》《盗梦空间》《蝙蝠侠前传》三部曲等
5蒂姆·波顿 Tim Burton
代表作:《大鱼》《僵尸新娘》《剪刀手爱德华》《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理发师陶德》等
6昆汀·塔伦蒂诺 Quentin Tarantino
代表作:《落水狗》《低俗小说》《无耻混蛋》《杰克布朗》《杀死比尔》系列等
7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代表作:《泰坦尼克号》《阿凡达》《深渊》《真实的谎言》《终结者》系列等。
8马丁·斯科塞斯 Martin Scorsese
代表作:《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禁闭岛》《好家伙》《赌城风云》《纽约黑帮》《雨果》等
9朱塞佩·托纳多雷 Giuseppe Tornatore
作品年表:天堂电影院 (1988)、天伦之旅 (1990)、幽国车站 (1994) 、新天堂星探 (1995)、海上钢琴师 (1998)、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2000) 、隐秘 (2006)、巴阿里亚:风之门 (2009)
这些排名不分前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还有很多顶尖的电影大师 就不一一举例了
知满天下解答望采纳
C. 中国电影导演能称得上大师的
费穆的《小城之春》是真正的杰作。迄今为止没有大师。
D. 中国导演谁是电影大师
不管怎么说,中国的电影事业和世界电影大国相差很大!可以称得上大师的更是少数!这就需要国家给于扶持,同时电影工作者们也要加把劲!
E. 关于电影导演的..
谢尔盖'爱森斯坦
代表作:《游戏的规则》
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Eisenstein(前苏联,1898-1948)
一个宣传者,号召者,同时也是一位猛烈的改革者。他拥有的力量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导演。他的电影也许不能算是绝对的艺术,然而他的理念却被运用至今。他的影片是那么的强烈有力,真如一头神牛,即便只是那些形式上的形势,也同样让你无法忘怀。艺术的原本功能之一就是宣传,虽然现代艺术哲学已经不是这么定义,然而在一门艺术开始的时候,这也许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至少在那时,他曾经影响了一代人,并且那些最基本的技巧,也沿用到了现在。相信今天的你看到那些著名的片段时,同样会深受震撼!
英格玛·伯格曼
英格玛·伯格曼,自50年代登上影坛以来,以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成为世界影坛上为数不多的将电影纳入严肃哲学话题的人物之一。伯格曼所奠定的瑞典电影的理性精神和60年代瑞典新电影的写实风格殊途同归,并且极大影响了法国新浪潮电影。
伯格曼,这位可以自由地和作家一样直接拍摄电影,并一直保持瑞典首席舞台剧导演地位的大导演,拍出了《野草莓》、《处女泉》、《呐喊与低语》等众多经典,1981年拍完《芬妮和亚历山大》后告别影坛,投入了自己醉心的戏剧舞台。这位已经85岁的老人以他以他惊人而勃发的精神成为电影艺术最神秘而终极的“第七封印”。
http://ke..com/view/256260.htm
费里尼
1920年1月20日,费里尼出生于意大利的Rimini,1993年10月31日,由于心脏病、中风死于罗马。由于年轻时的经历,他集导演、演员、作家于一身。
作为五次获得奥斯卡金奖的电影艺术家,费里尼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塔尔科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是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最高峰。费里尼更是以他强烈的个人标记——“费里尼风格”,引导了战后意大利的精神进程。
黑泽明AkiraKurosawa(日本,1910-1998)
猛士,武士。黑泽明的摄影机传出的感情也是猛烈的,猛烈得足以让人不相信这个人性的世界。通过他的镜头,戏剧被电影化,然而最后影像本身却产生独立的戏剧性。如此强烈的人性表现,揭示的却是人性的不可测。这是多么伟大的技巧!也许在他的眼中,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不可信道义的悖反。所以每每在那雄浑的调度和画面之中,才会透出极度的悲怆和无奈。
●代表作:《罗生门》、《七武士》、《乱》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生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一位电机工程师,母亲过去曾是一位钢琴演奏家;这位科幻特效卖座电影大师稍后在其作品中巧妙地结合两极化的科技知识与艺术野心,正是各来自其父关于科技方面的教导,及其母对其美学观的耳濡目染。他终生对说故事的喜好,则是受到他父亲从小对他讲述二次大战期间他在缅甸与日军缠斗时神勇却难免不尽真实的经历之影响。这也让斯皮尔伯格对40年代留下纯真年代的浪漫印象,并常在他的电影中出现—将不如意的现实人生对比于那样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年代。由于父亲职务关系,斯皮尔伯格童年时不停搬家、换学校(他们最后从纽泽西搬到亚利桑那的凤凰城),造成他在人际关系上相当的不安定感;加上父母因性格不合而经年的争吵,及他不如人的体力,使斯皮尔伯格的童年生活总在高度的失序和挫折感中度过。也因而从母亲那儿学到了一种必然的处世观-总是期待着什么好事来临的乐观看法,而这也反映在他的电影中成为他电影的基调。
作品:《火光》《大白鲨》、《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失落的世界》《拯救大兵瑞恩》《ET外星人》《石头族乐园》《决斗》
阿尔弗莱德 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英国/美国,1899-1980)
对于这个内心阴暗然而又和蔼可亲的家伙,我已不想再说太多。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和极端艺术家形成一种反差,然而却达到了某种共同的效果。在他的表达中,那些本来平凡的物质会变得不极其平凡,甚至致命。我这里要提的,并不是被重复无数次的“悬念”,而是“浪漫”,有谁想得到这么一个胖子居然是这个世界上最细腻浪漫的人?看希区柯克的电影,你若是察觉不到那种细腻的浪漫和幽默,那至少说明你还没有入门。这种浪漫不仅仅指人物间的内心微妙的联系,更是那些细致的镜头,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他们的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浪漫。甚至浪漫得可以致死!希区柯克是唯一的一个可以把接吻镜头处理的像谋杀那样紧张忧郁和不安,同时又能把谋杀处理的像接吻那般柔和宁静的电影大师。他怎能做到这一点?是不是因为性和死亡总是微妙的联系在一起?不要去多想,你一想,他就在天堂偷偷的笑了。
●代表作:《眩晕》、《美人计》
斯坦利库布里克1928年7月26日生于美国纽约市的布朗克斯区,祖上是来自奥匈帝国的犹太移民,父亲是医生。1941库布里克13岁,父亲送给他一架照相机,他从此对摄影产生兴趣。
1946进入《展望》杂志社担任新闻摄影记者,使他有机会走遍美国,库布里克工作十分出色。1950以3800美元的个人积蓄,自编自导并担任摄影拍摄了一部短纪录片【拳赛之日】,记录了拳击手沃尔特卡蒂埃参加比赛的经过,完成后以4000美元卖给了雷电华电影公司。同年辞去《展望》杂志社的工作,在哥伦比亚大学旁听,潜心研究文学著作,并在现代艺术博物馆细心观摩经典影片,努力提高电影艺术素养。
库布里克的事业巅峰,则是1968年自编自导的科幻片经典【2001年太空之旅】,以目眩神迷的视觉效果和音乐的原创性,缔造一场电影革命。1971年的【发条橘子】描述暴戾帮派份子,令人印象深刻,却被英国视为赞扬暴力而遭禁。
经典剧作还包括,描述奴隶造反的【万夫莫敌】、惊世骇俗的小说改编的【一树梨花压海棠】,以及叙述冷战可能导致核子战争爆发的【奇爱博士】,1987年的战争片【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的电影主题多为犯罪和暴力,而且有反当权派的倾向,每每受到争议,影评亦呈现两极化;他一生共入围十四项奥斯卡奖,赢得八项,但是却从未抱走最佳导演奖,令影坛人士为这位战后最杰出的导演感到惋惜。
他蛰伏多年才于1996年开拍情色惊悚片【大开眼界】,无奈1月才杀青,正著手电影后制工作时,突然壮志未酬撒手西归,1999年3月7日库布里克在英国去世,享年71岁。让影迷们极为错愕与惋惜。影迷凭吊大师身影,只能从其告别遗作【大开眼界】中去回味了...
卓别林
在电影史上靠拍悲剧成为大师的人数不胜数,但靠喜剧片成为大师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这足以证明喜剧是一门多么难的艺术,喜剧要让人发笑的同时还要给人强烈的震撼,这比悲剧要难上一百倍。但卓别林做到了,百年来只此一人。脚登大皮鞋、手拿细手杖,迈着企鹅步的流浪汉形象,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笑。这欢笑背后隐藏着人生的孤独与凄凉。这套DVD收录了卓别林10部长片,加上两张短片集锦,代表了卓别林一生最主要的成就,最令人高兴的是,其中最重要的电影如《城市之光》《淘金记》《摩登时代》等都是数码修复版,画质比原来清晰了不少,作为收藏是上佳的选择。
头戴一顶大礼帽,脚登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乌黑的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舞着一只手杖,鸭子般地出现银幕上——这就是卓别林为我们创造的绅士流浪汉形象。查理·卓别林是好莱坞默片时代的巨星,他和他所创造的夏尔洛形象一起被人们永远铭记。无论是流浪汉夏尔洛的善良、风趣、不幸,还是大独裁者的刚愎自用、自高自大,这些都成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
http://ke..com/view/10988.htm
戴维·利恩
戴维·利恩1908年出生于英格兰,1928年开始从影,早期以拍文学戏剧电影著称。1942年,他导演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浪漫之作《相见恨晚》。1946-1948年,他将狄更斯的《孤星血泪》和《雾都孤儿》搬上银幕,制作的影片有浓郁的英国民族特色。从50年代中期开始,里恩的风格为之一变,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 ,专拍“跨洋电影”(即兼顾大西洋两岸英美观众双方口味的电影),《桂河大桥》即是五十年代英国最著名的“跨洋电影”。里恩以雄厚的美国资本为后盾,将影片拍得壮观宏伟。由此,他获得了第一个最佳导演奖。1962年,他再度拍出了历史巨片《阿拉伯的劳伦斯》,并获得了第二尊金像。 1965年执导“日瓦戈医生” 1984年执导“印度之行” 从影四十多年,大卫·里恩只拍摄了16部影片,但获得奥斯卡提名 竟达56次之多,共获得27项金奖,他本人七次得到最佳导演奖提名, 两次获奖,被称为英国电影届的泰斗。
作品年表:
Discovery系列孤星血泪 Great Expectations (2001)
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雷恩的女儿 Ryan's Daughter (1970)
万世流芳 The Greatest Story Ever Told (1965)
日瓦戈医生 Doctor Zhivago (1965)
阿拉伯的劳伦斯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桂河大桥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艳阳天 Summertime (1955)
女大不中留 Hobson's Choice (1954)
一飞冲天 Sound Barrier, The (1952)
梅特林 Madeleine (1950)
欢乐的精灵 Blithe Spirit (1949)
苦海孤雏 Oliver Twist (1948)
孤星血泪 Great Expectations (1946)
相见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天伦之乐 This Happy Breed (1944)
与祖国同在 In Which We Serve (1942)
编剧作品
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欢乐的精灵 Blithe Spirit (1949)
苦海孤雏 Oliver Twist (1948)
孤星血泪 Great Expectations (1946)
相见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天伦之乐 This Happy Breed (1944)
让-吕克 戈达尔
法国裔瑞士籍导演,法国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人物,打破传统的电影规则,如叙事、连续性等。早年在瑞士与巴黎受教育,并在北美与南美游历三年。
1950年,他进入法国《电影手册》编辑部,开始从事专职影评。随后的十年间里,他整天泡在电影资料馆,研究和观看了大量各种类型的影片,打下了深厚的电影素养的底子。1954年到1958年,他尝试导演了五部短片。在特吕弗帮助下拍摄第一部剧情片《断了气》,赢得柏林影展最佳导演奖。
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是戈达尔创作的高峰期,1967年后所有作品均为政治片,离间了大批热爱他的观众。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后,戈达尔与当时法国学生运动领导人让—比埃·高兰组织了“维尔托夫小组”,信奉苏联早期“电影眼睛派”创始人吉加·维尔托夫的理论,“为了摄制革命电影,首先应该对电影进行革命”。该小组拍了一系列“政治影片”,如《真理》、《东风》、《意大利的斗争》、《直至胜利》、《一切顺利》等。70年代因车祸中断拍片,移居瑞士。1980年重返法国拍片,主要有《芳名卡门》、《新浪潮》等。
F. 当代有哪些导演称得上是世界级电影大师
电影有好坏之分,导演资质也有不同,但坦白讲任何艺术上的评选或者榜单都是主观的。所以呢,以下我所列的导演都是自己觉得够级别称得上世界电影大师的。
总结:这三位就是我喜欢的,不过其实还有很多好的导演,大家可以去看看其他的。
G. 电影大师排行,史上十大电影导演有哪些
1塔尔科夫斯基.布列松
2伯格曼
3小津安二郎
4库斯图里卡
5库布里克
6奥逊维尔斯
7格里菲斯
8黑泽明
9戈达尔
10科波拉
想要好看电影敬请关注本人微博
滨岛__彬彬
http://weibo.com/u/1674443105
H. 电影导演创作与研究 到底指什么
是从豆瓣网上找到的
你也要考电影学的研究生吗?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用书
来自: s (北京)
北电的任何专业都要考电影历史,很多专业都会考电影分析
认识电影
(美)路易斯·贾内梯(Louis Giannetti)著 / 1999-03-0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80.00 / 胡尧之
推荐,很通俗易懂,如果是入门这本是最好的
Understanding Movies
Louis Giannetti / Jim Leach / Paperback
认识电影的英文版
世界电影史
乔治·萨杜尔 / 1982年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4.70元 / 精装 / 徐昭 胡承伟 / 844页
杜萨尔的的这本成为经典是有道理的
世界电影史(1960年以来)(上、下)
(联邦德国)乌利希·格雷戈尔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8.45元 / 平装 / 郑再新 等
这本是对杜萨尔那本的补充
外国电影史——北京电影学院教材
郑亚玲 / 胡滨 / 2003-11-1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12.00 / 平装
小册子随身携带很方便
中国电影史——北京电影学院教材
钟大丰 / 舒晓鸣 / 2004-1-1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14.00 / 平装
小册子随身携带很方便
荣誉
苏牧 / 2000-07-0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 / 38.0
影片分析透视手册
张会军 / 1900-01-0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24元
张会军的这本虽然不厚但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研究
马丁 / 1998-02-0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26.0
导演研究,学姐给推荐的,还不错
电影作为艺术
爱因汉姆 / 2004-03-0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15.0
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
/ 2004-03-0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39.0 / 583页
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新世纪电影学论丛
钟大丰 / 潘若简 / 庄宇新 / 2002-3-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新的诠释与话语 / 38.00
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
郑洞天 / 谢小品 / 2003-05-0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电影导演大师创作研究 / 36.00
审美空间延伸与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
姚国强 等 / 2002-3-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30.00
构筑现代影像世界
郑洞天 / 谢小晶 / 2004-9-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电影导演艺术创作理论 / 34.00 / 平装
理论与批评:影像传播中的身份政治与历史叙事
/ 1900-01-01 / / 32.0
想象与艺术精神:欧洲电影导演研究
侯克明 杜庆春 / 2004-09-0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37.0
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
王海洲 / 2002-03-0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34.0
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新世纪电影学论丛
王海洲 / 2004-4-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36元 / 平装(无盘)
电影美学:观念与思维的超越——新世纪电影学论丛
王志敏 / 2004-03-0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34.0
理论与批评(全球化语境下的影像与思维)
杜庆春 / 王志敏 / 2004-6-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39.00 / 平装(无盘)
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新世纪电影学论丛
王志敏 / 2002-3-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34.00
电影导演的表演艺术
/ 1900-01-01 / / 25.0
电影导演艺术教程
韩小磊 / 2003-12-01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39.0
I. 希区柯克是电影导演中的大师吗
当地时间1974年2月4日,英国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讲话。
图片来源:akg-images / IC photo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世界公认的悬念大师。在长达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希区柯克共拍摄了超过五十部电影,至今仍有很多经典桥段,为人们所追捧。
希区柯克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电影导演,更是一名电影艺术大师。他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美学思想、对真实世界的洞察和理解,全部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开辟了属于“希区柯克式“的电影新天地。
也许你对希区柯克的作品如数家珍,但你见过这位名导演在片场指点江山的样子吗?你看过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师在现实生活中犹如“戏精”般的生活照片吗?IC photo将为你呈现珍贵的历史档案。
J. 中国的导演谁有资格称为大师
杨德昌,他的电影,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在中国,世界电影史上都很有地位,台湾新浪潮电影时期典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