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陈果电影
《开讲啦》 20130803 陈果:你好 好奇心!5.mp4
『贰』 请介绍一下香港电影导演陈果
出生日期 :1959年4月15日
出生地点 : 广东
陈果资料
陈果,1959年4月15日生于中国广东,10岁时跟随父母移居香港。1981年19岁时进入电影圈,由底层起步,先后做过剧务、场记、副导演、助理制片、导演,还在《五福星系列》中的某一集跑过龙套。跟随黄志强、成龙、洪金宝、张坚庭、区丁平、于仁泰、麦当雄、黎大伟等知名导演做助理制片、助理导演、策划.
陈果是香港影坛最具风格化的年轻导演,有“低成本导演”、“草根导演”之称。以暴力写实手法著称于香港影坛,尤擅长以低成本拍摄高质量的电影。他喜欢用非职业演员,一手发掘香港叛逆风格新演员--李灿森。他为刘德华所开设的天幕公司打响名号。
1991年,陈果执导处女作《大闹广昌隆》,该片风格唯美,异常冷艳,借鬼故事探讨情爱与性爱话题,片商却未看好而将其雪藏3年之久,然后是一段时间的沉寂。
1996年,因为得到了刘德华的大力支持,陈果组建起一个在当时的香港来说差不多是最贫穷的电影摄制组:几个志趣相投者,区区五十万港币,8万英尺过期胶片,加上从街头找来的非职业演员,拍成《香港制造》一片,令他一鸣惊人,不但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更参展多个本地及国际电影节,获大小奖项超过20个,刘德华亦主唱本片电影主题曲并荣获香港金像奖提名。接着拍成的《去年烟花特别多》入选柏林影展评审团大奖,《细路祥》也成为香港城中热话。这三部电影被称为陈果的电影'三部曲',也奠定了陈果在香港电影乃至国际电影界的地位。2000年,他荣获香港艺术家年奖。
陈果电影作品年表
2004年 三更2之饺子
2002年 人民公厕Public Toilet
2001年 香港有个好莱坞Hollywood Hong-Kong
2000年 榴梿飘飘Durian Durian
1999年 细路祥Little Cheung
1998年 去年烟花特别多The Longest Summer
1997年 香港制造Made in Hong Kong
1991年 大闹广昌隆Finale in Blood
陈果电影获奖记录
《香港制造》:
1997年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
1997年卢卡诺影展-评审团特别奖
1997年釜山影展-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1998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入围最佳剧本、最佳剪接
1998年香港影评人协会金紫荆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1997年南特影展-金热气球奖
1997年温哥华影展-入围最佳影片龙虎奖
1998年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优良影片奖
《去年烟花特别多》:
1999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入围最佳导演、最佳编剧
1999年金马奖-入围最佳原著音乐、最佳原创歌曲
1999年维也纳影展-观众票选奖
《细路祥》:
2000年卢卡诺影展-银豹奖
200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入围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新进演员(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乐、最佳剪接、最佳原著歌曲
《榴连飘飘》:2000年威尼斯影展竞赛片
『叁』 陈果电影的艺术特色
从「城乡对照」到「国际视野」的中国外望
陈果的「九七三部曲」(又称「香港三部曲」)——《香港制造》、《去年烟花特别多》及《细路祥》,以探讨香港九七大限前后的社会现况(尤其是下层人民)为主线,透过「幼、青、中」三代不同观点来诠释弱势社群在历史洪流中的生活转变。跟著,他又著手处理「妓女三部曲」(又称「回归三部曲」,目前只拍了前两部,分别是《榴连飘飘》及《香港有个荷里活》),以反思回归后中港两地关系为题材。
《榴连飘飘》及《香港有个荷里活》的妓女都是来港「讨生活」的大陆人,既然陈果以「妓女」为题材写中港两地关系,「妓女」也就成为一个地域性坐标,代表了中国大陆的席位;而香港同时亦以「嫖客」身份,与她展开了「肉体」的关系,纯粹以金钱作交易,有别於一向以来的母子亲情。可见,陈果是有意想像中港两地互相对望的身份:两者都是欲望(物欲与性欲)的化身,只容「肉」欲的交易。可是,两部电影的语调和叙事角度却都完全不同:一个麻木沉重,一个快乐无忧;一个聚焦在妓女身上,一个散焦在妓女与众嫖客身上。
(一)回归的怅惘
《榴连飘飘》最为人称道的,是妓女在中港两个时空下的生活对照及内心挣扎,当中尤以「又臭又宝」的榴连作香港的象徵,观照生活的茫然。陈果是一位触觉敏锐的导演,看到国内妓女由被动到主动的欲望探进(即由二奶村的「守株待兔」式推销手法,发展到持「双程证」南下,霸占香港本土的黑市性服务市场),眼光明显有所推拓。但《榴连飘飘》的视野则较为保守,仍是停留在70年代以来「城乡对照」的模式1之内:香港只是一个赚钱的「臭」城市,国内的老家才是最美的地方。可惜老家的美,亦只停留在校园回忆之内,生活只余下老去的想像、欲望的呼召及前路的茫然。
反观《香港有个荷里活》则较有时代感,能紧贴全球化都市生活那快速消逝的节奏,应验了阿巴斯(Ackbar Abbas)的「消失」预言2(甚至还超越阿氏预期的速度):当电影公演的时候,大磡村已被清拆掉,观众根本无可能看到大磡村的真貌,只能透过影像来想像、重构它的存在。不过,电影那狂欢与调侃的效果,却致力於淡化历史的错失感(Deja Disparu),完全摆脱了《榴连飘飘》的埋伏。
陈果一改以往写实的作风,以黑色幽默的手法拍摄《香港有个荷里活》,营造出许多轻松惹笑的效果。石琪将本片喻为「陈果的《西游记》」实是非常贴切:「有肥猪族、瘦皮猴、狐狸精和牛魔王,还有『西天』荷李活,不乏趣怪灵感」3。本片更见陈果在拍摄形式方面的突破。当然,有形式也不可以没有内容,何况陈果绝对不是「调笑完事」那类导演。
(二)三刀两面的本领
《榴连飘飘》的小燕虽有女性自主(主动来港当娼赚钱),但仍必须依靠「马夫」的帮助,在另一个势力圈内讨生活。但《香港有个荷里活》的东东已跳出这个被支配的领域,自己主动在互联网「推销色相」,主动在大磡村「找生意」,更与流氓律师合作(勾结),大肆恐吓骗财,还会「聘请」童党执行「暴力处分」,处事乾净俐落,完全反过来控制「大局」。但奇怪的是,观众所「看」到的东东似乎只有纯真、朴素、青春、友好、排难、解救等性格面貌:如她与阿细(小肥仔)的友谊,她在朱家荡秋千的童心,燃点朱家父子生活的乐趣(荡秋千及挥舞红布),「仗义」帮助流氓律师免费解决性需要等;而她较为负面的「形象」,充其量就只有色诱男性这一面。至於电影下半部分所呈述她那丑恶虚伪时,都必须在她「缺席」的时候才可以发现她高高在上的女魔头「席位」。一般影评或影片介绍,大多把本片的妓女形象简单化为「魔鬼与天使」、「唐僧与蜘蛛精」的合体,而忽略了陈果在处理这两个不同面貌时的影像时空。
若陈果真是以「妓女三部曲」探讨大限以后的中港关系的话,他会否也暗示了中国大陆或国内人就如电影中的东东一样,只在人前展示(强调)美好的一面并致力掩饰(或延搁)其背面所满布的黑暗?现实里的中港经贸活动,似乎也时有相关听闻,如国内的假米假盐(还有许多伪货),房地产的欺瞒(购买国内房子后竟会被「移墙削地」)等。若影评人依旧批评陈果的电影只锺情於「对低下层的情意结,有时会自我沉溺於阴沟」4,则似乎仍未能看到陈果电影的多元性,尤其是他那技巧的进步和视野的拓宽。陈果曾谓「可能有人以为我将大磡村与荷里活广场扯在一起,是想讲贫与富,其实不是,我反而将『性』放在首位」,所以电影才强调一种铁锈色(大磡村铁皮屋所独有的生锈色调)和火红色作基调5。「性」,其实都是「欲望」的化身,正如经济贸易的尔虞我诈本属常事,最重要的还是「贪」者上钓。
(三)出走的欣悦
电影画面所呈现的色泽对比以鲜红及铁锈色为主调,总给人原始的感觉。无论是烧猪的红、炉火的红、衣履的红、布幔的红,在大磡村的铁锈之下,男女情欲都在不断燃烧。但奇怪的是,一切的欲望幻念都没有交流,只依循著线性的发展,更且是循形而下到形而上的推进:男性对女性有无尽的原始性欲,可女性却只记存西方「荷里活」的乌托邦梦想6,各人停留在自我封闭的欲望空间。在熊熊欲火之下,陈果所呈述的中港关系又再向前推进了一步:原来在中港以外,还有个西方「荷里活」之乡!
东东与阿强的第一次性交易,选点在大磡村旁的渠道里,两人都各自寻梦,拥抱自己的性高潮:男的双脚虽浸在沟渠的污水内,仍只顾耽溺在性欲快感之中;女的虽张开双腿搁在沟沿上,但眼睛从不离开「对岸」居高临下的荷里活广场,心里彷佛充满了想像的期盼。事后,她更牵引阿强到斜坡上仰看这梦中天堂,把乌托邦的理想投射到广场上的五幢大厦(屋苑名称是「星河明居」),彷佛一切也在自己的五指山内。「荷里活」的空间错置本来是为港人而设的,可现在竟成就了异乡人的梦想,由空间错置的领域,延伸至精神层次的范畴。那么,在陈果的视野下,东东的荷里活梦想是否也寓言了(揶揄了?)中国在另一新世纪的开初,仍紧抱西方文明进步的现代性迷思?反观存活在中西大国夹缝间的香港,又一次再现「他」7昔日的雄风8:无论在任何时间线上,「他」仍旧是一个运输港口、一个中转站、一个过渡的空间。事实如此,也只能如此。正如阿巴斯论及的「港口心态」(port-mentality)一样,海港里的一切都是短暂的、浮动的9。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经常从大磡村的角度仰视高耸的荷里活广场,这种「一高一矮」的悬殊对比效率,许多评论者都认为是暗示了权力分配的情况,但陈果所呈述的效果显然功力不够,似乎绝无深化此两极之嫌。与其说本片表现出导演对香港最基层的关怀,以及贫富悬殊的差距,不如说导演可能是用了不同的视点,来呈述各人对荷里活广场的「态度」。综观一众大磡村的居民,似乎并不在意大型楼盘的存在。电影镜头无论是俯视大墈村还是仰看广场,大多从东东的视点出发。东东所「看」到的荷里活广场跟想像中的荷里活一样,绝对是美丽的,这点我们不必置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陈果的镜头下,「大磡村」对「荷里活」的仰望并不带任何轻蔑的态度,相反地,还带有几分仰慕的神情。借用石琪的《西游记》比喻,要到西方「荷里活」取经的只有东东一人,其余的「猪八戒」与「马骝精」充其量也只是「陪客」,就算有所想像,也只是将个人欲望投射在东东的身上,实非理想的追求,更遑论「西方」对他们的吸引力了。东东在朱家荡秋千一幕便是最好的证明:她把秋千荡得高高的,彷佛对面的荷里活就是她梦中追逐的远景,及后朱父与阿明虽同样有荡秋千的快慰,却皆是因为得到东东身体的「救赎」而重拾青春的活力,泛起生活的涟漪。
从「九七三部曲」及「回归三部曲」的命名,足见陈果的作品有意作历史文化的省思。巧合的是,陈果的「香港三部曲」都是写香港男人「失势」的故事,而「回归三部曲」是写南来妓女「自主」的故事。细看《香港有个荷里活》,陈果似乎并连起这两个大主题,交织出这班弱势「男群」如何被强势「妓女」玩弄和压迫的命运:他们最终不是被劫、就是被斩,完全被「阉割」掉男性的能力,只能滞留在行将毁灭的大磡村内,等待清拆的来临——男性仍被关在牢笼里等待处决。若然陈果真想透过电影「触及转变中的香港」面貌10,《香港有个荷里活》又会否呈述了香港回归后那不男不女的残存容妆,只剩下一片颓垣败瓦的景象?
到了充满光明希望的彼岸,然后……
鲁迅认为娜拉走后除了死亡之外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归,一是堕落(当娼)。妓女东东到达那风光明媚的美国荷里活后,又会怎样?
中国在上个世纪末才开始改革开放的道路,社会瞬间进入现代化的高速发展。踏入二十一世纪,全球一体化闹得热烘烘,随著中国加入世贸,中国足球队第一次打入世界杯决赛圈,中国美女第一次当选环球小姐三甲,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等叫人振奋的「历史盛事」,中国的「西方饥渴」愈见清晰和强烈。中国走向世界,或与世界接轨的同时,这种不断引进式的狂飙狂潮,似乎为世纪末/世纪初的虚空气候,增添了许多希望和期盼。但吊诡的是,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现代性进程,中国会否如周蕾所言,仍患有「对进步和革新的持续迷恋」的「神经性病症」11?
面对这样一个历史的变化,香港究竟应采取静默观望的态度,作一个超叙述层式的评价、揶揄?还是像陈果一样幽默自娱一番?《香港有个荷里活》虽戏耍了荷里活梦工场,可是面对它所呈述的历史、文化与身份,相信我们没有可能无动於衷罢。
『肆』 陈果的电影《去年烟花特别多》演的是什么呀
《去年烟花特别多》
标签: 剧情 导演: 陈果 演员: 何华超 李灿森 谷祖琳 上映: 1998年12月31日 香港
1997年维多利亚港上空的烟花有五次之多,农历新年烟花,青马大桥启用烟花,英国人撤离香港烟花,香港回归大陆烟花及国庆节烟花。影片以多烟花,多雨的夏天为背景,家贤和他的五个战友都是因香港回归而退役的华籍英兵,人到中年,生活失去依靠,前途渺茫,显得落落寡欢,他们当中有的去政府部门工作、有的当了香港大款、有的在失落的日子里一蹶不振。于是组织起来抢劫银行,遇到同是打劫已得手的匪徒,双方火拼。中间穿插男主角与黑社会大佬女儿的感情纠葛。
『伍』 陈果成名之后的小成本电影
细路祥 香港有个好莱坞 榴莲飘飘
大概是
『陆』 谁知道这部电影的名字
那个电影是陈果的《榴莲飘飘》,你看到秦海璐了吧,当年因为这个片子差点被封杀,老实说,我还没看过,谢谢你了,我得看看这部片子
榴莲飘飘
榴莲,人称水果之王,盛产于东南亚。因其味道犹如腐肉,有的人敬而远之,有的人却视若珍品。影片《榴莲飘飘》是香港著名独立导演陈果的第6部电影,也是其“妓女三部曲”的第一部。
上部:
随着萨克司舒缓悠远的音乐,影片从维多利亚湾的远景和一口东北话的女声独白开始。
“我的家就住在一条大江边上,小时侯,我每天都经过这条江,到对面的学校去上课。
原来香港也有一条大海,每天人来人往的,都要到对岸去工作。
在这儿,无论是什么季节都可以坐船或者是坐车,但我们那儿就不大一样了,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坐船,可是一到冬天的时候,我们就只能坐车,或者走路。”
陈果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没有直接切入正题,而是从小芬一家如何非法进入香港开始说起。在一条冗长破旧的巷子里,小芬和她的母亲依靠洗碗为生。小芬的父亲是个残疾人,以前总在香港和深圳之间倒腾小买卖,全家来到香港后,他不再两地奔波。而作为黑户,他们也愿意就这么一直躲藏下去。
小芬每天在小巷里洗碗,每天都看见一个年轻女子,穿越巷子,身后跟着一个小蛊惑仔。
这个女子就是阿燕,她来自东北的牡丹江,用双程证来香港做短期妓女。
阿燕每天穿梭在各种酒店、茶餐厅、马槛之间,她所要做的就是:冲凉——接客——冲凉,再冲凉——再接客——再冲凉。
陈果用一贯的记录手法,将一个群体简单的生存逻辑展示在观众面前,随着肩扛的镜头和摇晃的画面,很多人看到这里开始迷糊,而一不小心就落入了陈果的叙事陷阱。
影片的钥匙出现在阿燕的跟班——一个小蛊惑仔被人用榴莲偷袭。
阿燕因为害怕警察而不敢报警,而小芬的母亲因为同样的尴尬处境也不敢报警,在冗长的巷子里,蛊惑仔昏死在地上,一个硕大的榴莲静静躺在那里。
这是影片第一次出现榴莲,榴莲因此而成为某种象征。
影片这时出现一幕很经典的画面:在一片黑背景下,站在巷子口的阿燕,忽然开始压腿,展体,并做出各种功底不凡的京剧身段。
而后,那个蛊惑仔为了找到凶手,拎了一个大榴莲来到小芬家,并当街敲开榴莲。榴莲的香味引起了小芬父亲的注意,她在小芬生日那天也买了一个榴莲,这样小芬也第一次品尝了榴莲的恶臭与香甜。
不间断陪客人冲凉浸泡,使小燕的皮肤出现脱皮和溃烂,一方面她要赚更多的钱,另一方面她要随时躲过警察的盘查。
影片在罗琦一首摇滚歌曲里运用了大量闪回、跳接、立体蒙太奇等MTV手法,阿燕经常被打断的进餐,不断的洗浴,各种各样的客人,对不同客人变换不同的籍贯。在阿燕被不断的罗列的生活背后,她一直都试图要抹杀什么,她无非想告诉自己:她只是一个过客,离开这里,她就想彻底忘记一切。
影片上半部基本上采用了肩扛拍摄,远距离、长镜头、追拍、晃镜,跳跃的画面、灰暗的色彩和遮掩式构图,陈果通过这些说出了阿燕动荡不安的生活。
三个月的双程证期很快就要到了,小燕蹲在地上帮小芬洗碗,告诉她自己要走了,她给小芬留了家乡的地址,希望小芬有空给她写信。
阿燕最后离港的那天,一天接了38个客人,用阿燕的话说“也不知道能不能上吉尼斯”。
下部:
东北,牡丹江,冰天雪地。
一辆用塑料围着的小三轮车行驶在空旷的街道上,阿燕回到了的家乡。
以为小燕做生意发了财的父母,张罗着让阿燕摆酒席请客吃饭。
阿燕低价租掉了以前生活过的房子。
她一面四处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意,一面忙着与同窗八年的丈夫小名离婚。
小燕的学舞蹈的表妹一心希望小燕带她去深圳发展,而远在香港的姐妹则不断怂恿小燕回去重操旧业,继续发财。
看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陈果——一个香港导演,将中国北方土地的诸多变迁把握的如此透彻。他并没有流于表面的猎奇,而是将触角直接放到了土地的深处。应该说,陈果对于中国北方的表达能力,超出了我的想象。
从影片上半部的肩扛到下半部的架设,跳跃不安的画面被更为平实和稳定的图象替代,上下半场,迥异的影像,导演陈果的司马昭之心,不言而喻。呵呵
阿燕和几个童年伙伴回到戏校,看着多少年一成不变的练功房,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起过去,透过模糊的窗玻璃,在影像的叠加中,大家又操练起来,他们仿佛又回到了昔日充满艰苦和梦想的岁月。
站在铁轨旁边,小名和阿燕他们大声唱着换了歌词的《婚礼进行曲》和“原始社会好”。
这时,一列隆隆作响的列车呼啸而过。
阿燕终于离了婚,并更换了手机号。
阿燕收到一个邮包,打开后,是一个榴莲。邮包是小芬寄来的,小芬一家已经被遣送回深圳,小芬在信中说,她很高兴,因为又回到了家乡。
阿燕和伙伴们在餐馆里奋力切开榴莲,闻到是一股刺鼻的气息。
影片的下半部基本上都是架摄的,手法平实,构图讲究,很多大视角和摇臂都充分展示了北方固有的粗旷和辽阔。特别是影片在最后阶段,几副近乎完美的画面很好补充了观众的视觉疲惫。
小名三个人组建了一支现代歌舞队,登上驶向远方的列车。
阿燕去歌舞团找表妹,得知表妹已经去了深圳。
经过了诸多的人世更迭,阿燕站在纷飞的雪地上,望着天空,思绪万千。
回到家里,她从冰箱里找到剩下来的榴莲,一个人默默吃了起来。
在影片的结尾,阿燕再次登上舞台,水袖挥舞,表演起了《天女散花》。
关于榴莲
这部影片充斥着大量冗长的记录画面和模糊不清的对白,极大阻碍了观众的阅读快感。但稍有点耐心的观众仍能从诸多纷乱的叙事中,品味如榴莲般的美妙。在这里,从影片人物阿燕本身到影片整体,榴莲的象征性具有了双重意义。
“榴莲飘飘”就这样完成了一次从难以忍受而又回味无穷的独特电影之旅。
“水果之王”和“电影之王”,也许这才是陈果的野心和信心所在。
(后记:同事宏宇看了《榴莲飘飘》后,说没看明白,因此写了这篇文章。)
*陈果的电影:《皇家饭》(1986,副导演)《大闹广昌隆》(1991)《香港制造》(1997)《去年烟花特别多》(1998)《细路祥》(1999)《榴莲飘飘》(2000)《香港有个好莱坞》(2001)
『柒』 谁知道泰国的电影:《自燃》、《惨死》以及陈果导演的《不许向上看》网上什么时候才会有啊
应该很快吧
『捌』 陈果在人生与心智里推荐的那部电影叫什么
汪汪汪
『玖』 获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有哪些
1、《霸王别姬》是汤臣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片,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
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并且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
2、《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该片在北美上映,以260万美元的票房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1991年,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1992年,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3、《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该片使用一班非专业演员制作一出像纪录片的电影,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在该片中张艺谋保留了演员本身的名字。本片获得十项国际电影奖项,包括金鸡奖、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大阅兵》获评委奖。
5、《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上映。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